第五百六十三章 獨孤論戰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A+A-


    四月上旬,蕭夏率領數百戰船和三萬水軍抵達了東萊郡龍頭灣。
    來護兒和房玄齡前來接應晉王的到來。
    龍頭灣岸上搭建了數千頂大帳,海灣裏停泊著無數船隻,但都是戰船,一千多艘貨運船隻一艘都沒有。
    “貨船呢?”蕭夏問道。
    來護兒躬身道:“回稟殿下,三百艘大船給我們運補給去了蟹島,另外八百艘去了漳水,給朝廷運送補給。”
    蕭夏又問道:“蟹島就是我們的後勤基地?”
    來護兒點點頭,“正是,海島麵積約五千畝,地勢平坦,是一座無人島,對麵就是高句麗都城派,距離陸地約五十裏,什麽都好,就是可惜島上沒有淡水。”
    “既然對麵就是高句麗都城平壤,那旁邊應該就是大同江吧!”
    “對!所以卑職又特地派了二十艘淡水船,專門在夜間負責取水,島上找到了幾個蓄水洞,專門用來積蓄淡水。”
    蕭夏又問道:“朝廷那邊戰備情況如何?”
    來護兒看了一眼房玄齡,房玄齡連忙道:“啟稟殿下,朝廷大軍一共分成三批北上,其中第一批十萬大軍目前已經抵達遼東燕郡,我們的船隻才會向遼東運送糧草物資,第二批二十萬軍目前在涿郡,第三批二十萬大軍要四月下旬才從洛陽出發,百萬民夫據說也已經分批向遼東進發,具體情況卑職也不是很清楚。”
    “船隊什麽時候回來?”蕭夏又問來護兒道。
    “回稟殿下,來回要二十天左右,加上卸貨兩天時間,估計還有七八天左右回來。”
    蕭夏點點頭,“讓士兵們好好休息,到五月初我們再發兵。”
    洛陽,李淵帶著長子李建成來到了獨孤府,他明天將出發去太原,出任河東黜陟討捕使。
    這是李淵第二次去河東人質,李淵大業元年出任太原留守,大業四年時,他改任弘化郡刺史建慶州總管,去年秋天又調回洛陽,出任兵部侍郎,這才幾個月,因為河東各地亂匪猖獗,相國虞世基便推薦李淵去河東討賊,天子楊廣在禦駕親征出發之前,批準了李淵的任命。
    管家帶著李淵父子來到貴客堂,稍作了片刻,獨孤陀便來了。
    獨孤陀是李淵的小舅父,可以說李淵能一步步發家,後麵是獨孤家族在發力,沒有獨孤家族全力的支持,李淵不可能建立唐朝。
    李淵起身行禮,“外甥明天要出發了,特來向舅父告辭!”
    李建成也行禮,“參見舅公!”
    獨孤陀笑著擺擺手,“坐吧!不用客氣。”
    三人坐下,李淵問道:“這次天子禦駕親征高句麗,舅父怎麽看?”
    獨孤陀淡淡笑道:“我能怎麽看?這就像做生意,手中有一筆不小的本錢,如果能好好經營,確實能把生意最大,但最忌諱就是東一錘子,西一榔頭,這邊投一筆錢,那邊投一筆錢,整天不消停,所有的生意都半途而廢,最後本錢被揮霍光了,一件賺錢的買賣都沒有做成,我們的天子就是這樣,基於他之前的種種表現,我並不看好這次東征,他很可能會崩潰在後勤上。”
    李建成不解問道:“天子強征了一百一十萬民夫,難道後勤還不夠?”
    獨孤陀笑了笑問李淵道:“你怎麽看?”
    李淵沉吟一下道:“不是人數多寡的問題,而是天子視民為草芥,鑿運河,百姓死去一半,修長城,死亡者十之七八,這次強征民夫遠赴遼東,路途遙遠,勞役繁重,加上不體恤民力,我估計能活一半回來就已經是萬幸了,如果前敵戰事正緊,民夫又大量死亡或者逃亡,必然會嚴重影響到後勤供應。”
    獨孤陀點點頭,“沒錯!問題就出在這裏,民夫就像一輛大車,不好好保養車子,拚命載重,大車遲早會斷軸斷輪,沒法再運輸了。”
    “但是,還有江南的貨船可以運輸糧草。”
    獨孤陀笑了起來,“江南貨船隻能運到遼東,一旦進入高句麗,都是重重疊疊的山區,大軍要翻山越嶺,貨船也沒法長翅膀飛過去,高句麗人不是傻子,他們正麵作戰不是隋軍的對手,就不會硬拚,一定是以防禦為主。
    我聽說高句麗人極擅長築堡防禦,開皇十七後,他們為防禦隋軍在險要處修建了大量的山堡,而隋軍並沒有相應的準備,所以我一點不看好這次東征。”
    李淵沉默片刻問:“如果天子失敗會有什麽後果?”
    獨孤陀緩緩道:“會斷送大隋的國運,就像一個人做生意失敗,本錢喪失幹淨,債主就會從四麵八方來了。
    這時,管家在堂下道:“元家主馬上要來了!”
    李淵連忙起身告辭,獨孤陀把李淵送出去,笑道:“臨別之時送你八個字,積極剿匪,低調做人!”
    “舅父教誨,外甥銘記於心!”
    李淵告辭走了,獨孤陀目送他馬車遠去,這時,元孝矩的馬車也緩緩到來。
    元孝矩走下馬車,望著遠去馬車問道:“那是李淵的馬車嗎?”
    獨孤陀點點頭,“他明天要去河東上任,特來向我辭別。”
    元孝矩微微笑道:“李淵這顆棋子,獨孤賢弟埋得很深啊!”
    “進府去談吧!這裏不是說話之地。”
    元孝矩點點頭,兩人走進府裏,一直來到內堂坐下。
    “楊勇那邊情況怎麽樣?”獨孤陀問道。
    元孝矩搖搖頭道:“楊勇有點糊塗了,一會兒說自己是皇帝,一會兒又說自己不是先帝的兒子,說自己是神仙安排他來到大隋,語無倫次,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麽?”
    獨孤陀笑了笑道:“楊勇隻是我們用來吸引楊廣注意力罷了,替我們掩護李淵,倒是楊勇的幾個兒子,兄長覺得有利用價值嗎?”
    元孝矩撇撇嘴道:“都是庸才,不堪大用!”
    說到這,元孝矩又連忙道:“我來找賢弟是有一件大事,楊玄感可能要造反!”
    獨孤陀眼睛一亮,“當真?”
    “是他的好友李密告訴我,楊素本來就有謀反之心,一直在囤積兵甲,現在楊玄感在加速準備,楊家的財產基本上都花在購置兵甲上了。”
    獨孤陀緩緩點頭,“這是機會啊!一旦楊廣征東兵敗,時機就來了,我們先把李密安插進去,總之一定要把楊玄感的造反節奏掌握在我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