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輾轉歸隋
字數:3741 加入書籤
堆放草料的大帳被點燃了,火光衝天,柵欄被推開,數千匹戰馬在驚恐中奔湧而出,向南麵奔去。
蕭夏騎在一匹戰馬,跟隨著戰馬洪流衝了出來,李望看見蕭夏,大喊道:“蕭公子,我們在這裏!”
蕭夏縱馬奔了過去,在空中一躍跳上了自己的戰馬,拾起長槊,大喊道:“弟兄們,突厥人沒有戰馬了,跟我去殺敵!”
李望和四十五名士兵齊聲大喊,他們內心被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勇烈,戰鬥的意誌在他們內心熊熊燃燒,一起縱馬跟隨蕭夏向南麵敵軍大門處殺去。
此時,大營內已是一片火海,突厥人驚恐萬分逃出,絕望地望著大營被烈火吞沒了。
忽然,突厥士兵一片大亂,一支騎兵掩殺而來,為首是一名少年將軍,如殺神降臨,凶狠異常,一支長槊上下翻飛,挨著就死,碰著就亡,後麵還跟著一支隋軍騎兵,也同樣凶神惡煞,殺得突厥士兵屍橫遍地。
突厥可汗死了,大營被燒,戰馬丟失,大部人赤手空拳,士兵們早已軍心渙散,很多士兵甚至沒有戰馬就不會打仗了,他們見敵軍來勢凶猛,也無心拚命,紛紛撒腿逃命。
蕭夏帶著四十多名士兵在後麵追殺,斬殺了千餘人,這才不再追趕。
蕭夏找到了步迦可汗的屍體,把他首級斬下來,根據李望的建議,蕭夏把首級放在一袋馬奶酒中保存。
士兵又從戰死突厥士兵的身上以及燒毀的大營內找到大量金銀和寶石,蕭夏當即將白銀分賞給了眾人,四十多名士兵頓時一片歡呼。
蕭夏則留下一萬多兩白銀和大量步迦可汗的金器和寶石。
三天後,長孫晟一行被吐穀渾王派出的軍隊護送到了伏俟城,吐穀渾王十分熱情,親自攜帶王後,也就是光化公主到城外迎接長孫晟的歸來。
長孫晟是被反對隋朝的吐穀渾部落扣押,但他們也隻是反對和隋朝談判,並不敢殺害使者,畢竟使者背後是強大的隋朝。
他們是想扣押一年半載,吐穀渾王也不知情,最後協商不了了之。
但吐穀渾王出麵要人,打破了這幾個部落的意圖,他們不敢不從,隻得把使團放了,但他們還是吃了一個暗虧,押送蕭夏一行的五百士兵被幹掉了。
但這幾個部落又不敢說什麽,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
突厥步迦可汗被殺,徹底讓吐穀渾王慕容伏允勾結突厥共同對付大隋的念頭徹底破滅,慕容伏允隻得麵對現實,和隋朝繼續維持平衡。
長孫晟一行被吐穀渾人迎接進了城內,安排在貴賓館住下。
副使虞仁孝不解問道:“吐穀渾人如此熱情,會不會隱藏著什麽陰謀?”
長孫晟微微笑道:“我們被秘密扣押,吐穀渾王怎麽會知道?你就沒有想到是蕭夏他們給光化公主報信的緣故嗎?”
“卑職以為他們逃不掉,畢竟蕭公子隻是一個少年。”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為什麽敢把天子給我的金牌交給他,因為他不是普通人,他可是天子讓我帶來吐穀渾,要不然我帶一個莫名其妙的人出使吐穀渾做什麽?”
虞仁孝和宋老生都吃了一驚,“原來蕭夏是天子的指派,他究竟是什麽人?”
長孫晟搖搖頭,“他是什麽人你們就不要管了,如果我沒有猜錯,吐穀渾王對我們盛大歡迎,就是因為他的緣故!”
這時,一名士兵來報,“啟稟長孫將軍,外麵有一個叫做梁讚的商人,說是有重要情報告訴我們!”
“請他進來!”不多時,老商人梁讚被帶進來大堂,躬身行禮道:“行腳商人梁讚參見長孫將軍!”
“你是大隋人?”長孫晟問道。
“小人就是長安人,長年往來大隋和吐穀渾之間,之前就是小人帶蕭公子進城,帶他去見了光化公主!”
長孫晟恍然,連忙問道:“蕭夏他們現在在哪裏?”
梁讚躬身道:“就是蕭公子托我來給將軍送信,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呈給了長孫晟。”
長孫晟打開信細看,頓時大喜,原來突厥步迦可汗已經被蕭夏他們幹掉了,難怪吐穀渾王態度這麽好,他們已經沒有選擇了。
蕭夏帶著四十餘名士兵趕著一千四百餘匹繳獲的戰馬繞道返回隋朝。
長孫晟把信交給其他人過目,他又問梁讚道:“他們怎麽回去?”
梁讚微微笑道:“赤嶺那邊有重兵把守,不好回去,但可以從九曲澆河郡那邊繞回去,沿著黃河走,那邊沒有多少駐軍,隻要小心點,基本上不會遇到吐穀渾軍隊,小人讓一名夥計給他們做向導,應該不會有事。”
眾人看了信,都歡欣鼓舞,虞仁孝道:“這樣的話,我們的任務就很容易完成!”
長孫晟重賞了梁讚,梁讚再三感謝告退了,長孫晟這才對虞仁孝道:“明天我們去拜訪公主殿下,然後後天開始和吐穀渾王談判,隻要雙方達成一個維持現狀的共識,我們的出使任務就完成了。”
宋老生感歎道:“這次多虧了蕭夏,我們才能如此順利,他立下大功啊!”
長孫晟點點頭,“也希望他們能平安返回大隋!”
蕭夏帶著四十幾名士兵趕著一千多匹戰馬向東而行,給他們當向導的夥計叫做王小平,鹹陽人,年約二十七八歲,他跟隨梁讚往返吐穀渾和大隋已有近十年,對路途非常熟悉,他很清楚吐穀渾人的軍營在哪裏,他帶著蕭夏一行避開了兩座軍營。
這天下午,他們來到了之前被俘虜的山穀,找到了留守在這裏的五名士兵和四百多匹戰馬,蕭夏給每人補賞了三百兩白銀,五人喜不自勝,紛紛拜謝。
蕭夏同時也承諾酬謝向導王小平三百兩白銀,這也讓王小平更加賣力。
這時,向導王小平對蕭夏道:“再向東走就會有兩條路,一條通往赤嶺山口,距離這裏不到百裏,但那邊有數萬吐穀渾士兵,趕著這麽多戰馬肯定過不去,我們隻能走另外一條路前往九曲,比較繞路,大概要走十幾天,最後沿著黃河進澆河郡。”
“那邊沒有吐穀渾軍隊嗎?”蕭夏問道。
王小平笑道:“吐穀渾人還有一個敵人,是南麵的黨項人,他們在河曲那邊的軍隊都在防禦黨項人,黃河那邊反而沒有多少駐軍,隻有一座曼頭城和一座樹墩城,城內各有五百駐軍。
對付這兩座軍城很容易,晚上走繞過它們,吐穀渾人普遍有夜盲症,一般夜裏都不會出來,我們都是晚上趕路逃稅,從來就沒有被征過稅,走赤嶺那邊就肯定要被征稅,這是我們很多年下來總結的經驗。”
蕭夏點點頭笑道:“那我們這次也打算逃逃馬稅!”
眾人大笑,隊伍隨即出發,走另外一條路前往九曲地區,走那邊的黃河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