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何必棒打鴛鴦
字數:4237 加入書籤
皇帝怒目而視,喝道。
“你敢威脅朕!”
百裏文說道。
外臣並非威脅,隻是希望陛下能給一個滿意的答複。”
皇帝來回踱步,心中思緒萬千,百裏文接著說道:“陛下,林中與我情投意合,您又何必棒打鴛鴦?”
皇帝停下腳步,說道。
“公主,林中已與三公主有婚約,朕不能違背祖製。”
百裏文反駁道。
“祖製是死的,人是活的,陛下難道就不能變通一下?”
皇帝沉聲道。
“祖宗之法不可違,公主莫要再苦苦相逼。”
百裏文悲憤地說道。
“陛下如此無情,就不怕天下人恥笑?”
如果北國沒有開戰,皇帝或許還真的就不懼大理國的軍事威脅。
然而,當下與北國僵持不下,倘若此時再受到大理國的夾擊,恐怕大雍便危在旦夕。
皇帝臉色凝重,目光深沉。
“大理公主,你先不要著急,等我把林中宣來,大家從長計議!”
看到皇帝有所退步,百裏文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她再次重申了那天國宴上的態度。
“臣女曾經也說過,願意效法上古的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等駙馬跟臣女去大理國完婚以後,駙馬若願意回國探親,臣女也是支持的,就讓他在兩國之間來回走動吧!”
皇帝沉默不語,麵色陰沉,心中暗自盤算著利弊。
終於,皇帝無話可說,馬上傳旨命令人去宣林中。
話不投機半句多,林中在公主府並未久待,便告辭回府。
正在府中鬱悶之時,忽聽太監來傳旨宣他進宮商討與大理國公主和親之事。
他深知此事已是板上釘釘,在公主府裏受到的屈辱瞬間一掃而空,興衝衝地跟著太監來到了皇宮。
皇帝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說道。
“原本按照我朝祖製,駙馬不得納妾,但為了大雍和大理國永世修好,朕願意破例,賜你同時尚大雍和大理兩位公主,你可願意?”
林中自然喜不自禁,連忙應道:“臣遵旨!謝陛下隆恩!”
皇帝微微點頭,接著又提出了剛才的難題。
“大理公主想要讓你去大理國完婚,而我大雍國的規矩,駙馬不得離境,朕正在為此事煩惱,不知你有何良策?”
林中心思一轉,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馬上有了主意。
“陛下,臣既不去大理,也不會留在大雍京城,請陛下把兩國邊境上的姚安府封給微臣,臣願意在那同時尚兩位公主,如此一來,既不違背大雍祖製,又能滿足大理公主的心願,兩全其美,還請陛下成全!”
皇帝愣了一下,眉頭緊皺,顯然沒有料到林中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茲事體大,朕要和群臣商議一下,再作答複,你們先退下吧!”皇帝沉思片刻後說道。
林中心中一緊,生怕皇帝不答應,但也隻能無奈地行禮告退。
百裏文著急地說道。
“陛下,還望您盡快商議出結果,莫要讓臣女等得太久。”
皇帝不耐煩地揮揮手。
“知道了,公主先回驛館等候消息。”
百裏文咬了咬嘴唇,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轉身離開。
皇帝坐在龍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一旁的太監小心翼翼地問道。
“陛下,您覺得林駙馬的提議可行嗎?”
皇帝冷哼一聲。
“此事沒那麽簡單,姚安府乃是邊境要地,豈能輕易封賞。但如今局勢複雜,又不能輕易得罪大理國,真是讓人頭疼。”
太監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那群臣那邊......”
皇帝打斷他的話:“召集大臣們速速進宮,朕要聽聽他們的意見。”
不多時,大臣們紛紛趕到皇宮。
丞相率先說道:“陛下,姚安府戰略地位重要,若封給林駙馬,恐有不妥。”
將軍則持不同意見。
“如今與北國戰事膠著,若能與大理國修好,倒也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
群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皇帝聽著大臣們的爭論,臉色愈發陰沉,心中煩躁不堪。
“都給朕閉嘴!”
大臣們噤若寒蟬,紛紛告退。
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在進行。
林中和大理公主百裏文的目光偶然交匯,那一瞬間,仿佛時間都為之停滯,兩人的眼中流露出的款款深情,清晰可見。
他們的手似乎想要牽在一起,然後攜手離去。
皇帝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不快。
他猛灌了一口酒,高聲叫住了林中。
“林中,你留一下,朕要和你商討一下賜予封地的事。”
百裏文心領神會,對林中嫣然一笑,身姿婀娜地退了出去。
林中坐在輪椅上,神色平靜,內心卻忐忑不安,靜靜地等著皇帝發言。
皇帝麵色陰沉,極其嚴肅地詢問林中。
“你執意要尚大理公主,那朕的三公主怎麽辦?”
林中的神情瞬間變得有些異樣,他強擠出一絲笑容,回答道。
“大理國公主已經答應願意效仿女英娥皇,臣也願意為了大雍國聊盡綿薄之力。”
皇帝的眼中瞬間閃出一絲憤怒,厲聲道。
“難道你身懷不臣之心,想要借機獲得封地,再用兩個公主的影響力來與朕分庭抗禮嗎?”
此罪可謂是誅心之論,林中深知,此刻自己若一句話回答不當,立刻就會人頭落地。
林中的眼底閃現出一陣屈辱,但他深知在皇帝麵前不可造次,隻得恭敬地說道。
“陛下明鑒,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此等忤逆之心。臣對大理公主有意,實乃情之所至,絕非為了封地和權勢。”
皇帝的眼中依然充滿了懷疑和猜忌,冷冷地說。
“哼,你以為朕會輕易相信你的一麵之詞?”
林中咬了咬牙,決定不再隱瞞,直接對皇帝說出了兩隻金鎖的事。
“陛下,臣與三公主之事,實乃誤會。當初三公主贈臣金鎖,臣以為是定情之物,未曾想還有另一枚金鎖贈予了他人。此事讓臣心灰意冷,才對大理公主動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