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賺錢與惠民相結合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裴穀主的來信讓沈憶舒精神大好。
一則是因為收到了師傅的消息,知道他雖然四處遊曆,但平安無虞;二則是因為找到了天心果,她的解毒進程又向前邁了一步。
沈憶舒一高興,便給沈宅的傭人們放了半個月的假。
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府中所有仆役,不論男女,隻要將自己分內差事做好之後,其餘時間便可自由支配。
此舉一出,眾人紛紛高興。
京城繁華,從年初三之後,街上隻要不下雪,每晚便會有各種手藝人出來表演賣藝,吸引京中不少人出門觀看。
沈宅的仆役們也跟著湊熱鬧,天天晚上出去看表演,漲了不少見識。
元宵節一過,該收心的都收心了。
沈憶舒也開始為離開京城做準備,她將自己的幾個心腹叫到一起。
紫蘇、紅玉、綠柳、黃鶯、藍月站成一排,等候吩咐。
沈憶舒斟酌了片刻,開口道
“年前剛和離的時候,我們就定好了,年後等開春,我們便離開京城回江南,離開這個地方,但現在事情有變。”
“師傅來信說找到了天心果,並讓我親自去取,但天心果在北境,所以我肯定是無法回江南了。”
“我仔細想了想,咱們兵分幾路行動。”
“黃鶯、藍月,你們兩個從今天開始收拾行李,將我所有的嫁妝和沈宅能帶走的東西全部裝箱,等過段時間離開的時候,你們負責帶著這些行李回江南老宅,提前去跟冬叔會合,將宅子重新整理,等我回去。”
黃鶯和藍月向來是替她管理庫房、打理內務的。
這差事交給她們,再合適不過,隻是為了保證她們的安全,必定要提前找好護送的鏢局,以及可以通行的商隊,才能保證人、財都妥帖。
畢竟,大安國可不太平。
當今陛下繼位後,雖然努力改善方方麵麵,但先帝留下的爛攤子實在太大,許多人在先帝朝活不下去,都落草為寇的。
江南山多水廣,草寇江匪不少,盡管當今陛下派人幾次剿匪,但也沒有徹底肅清,因此南來北往需得小心,沈憶舒可不想自己人死在路上。
黃鶯和藍月福身應和,表示明白。
沈憶舒點了點頭,目光看向紅玉和綠柳
“你們兩個向來是貼身伺候我的,到時候就跟我一起北上。你們負責提前整理北上時需要帶的東西,盡量輕裝簡從,帶一些必要的、不好買的,再多帶點銀錢,實在缺少什麽可以半路重新購置。”
“姑娘放心。”紅玉點頭。
她向來穩重,這件事交給她不會有錯。
“至於紫蘇……”沈憶舒最後看向紫蘇,“京城的產業離不開人,還是交給你最穩妥,不過最近這段時間,你得辛苦辛苦,陪我一起巡查京城的產業,不論是田莊還是鋪子,我要親自走一趟。”
紫蘇點點頭,開口道
“姑娘信任,我必定不負姑娘所托。”
“不過姑娘,年前盤賬的時候,咱們不是把這些產業大致走過一遍了?你身子弱,何須要再勞煩一遍?”
“鋪子也就罷了,尚且在城裏,但是莊子都在城外,太遠了,天寒地凍又下雪,舟車勞頓的,您也遭不住。”
“我看不如這樣,我把所有掌櫃的和莊子上管事的都叫到沈宅,姑娘有什麽想知道的、想交代的,直接跟他們說就行。”
沈憶舒知道紫蘇是為她的身體考慮,聞言也不堅持,便點頭
“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她這次起心巡查產業,並不是為了盤賬,隻是為了了解其他情況,看這門生意是否有可以改進、重新規劃的地方。
賬目她已經看過,都是盈利的,但真正想把生意做好做大,隻單單看收入可不行。
她父親沈敬庭在世時,能將沈家舉托到江南首富的位置,靠的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而是不斷改進做生意的方式方法,銳意進取,反思革新。
雖然沈憶舒與父親真正相處的時間並不是非常多,但她也感覺得到,父親是個有大智慧的商人。
他與那些為富不仁、奸邪狡猾的商人完全不一樣。
沈敬庭的理念是,將賺錢與惠民相結合。
在他的商業版圖裏,每一門生意,都必須時刻注意百姓需求,在賺錢與惠民之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譬如繡衣坊。
人們或許隻能看到繡衣坊門庭若市,往來皆是達官貴人的婦人和千金,一件衣服價值連城,生意日進鬥金。
可在無人看見的角落,繡衣坊背後為許多窮苦百姓提供了賺錢的機會。
織布的原材料是棉麻毛絲等物,這些都是農作物,需要人種植,那麽農人就能種地糊口。
織布需要人手,不論男工女工,但凡願意學,都能進沈家織布廠。
後麵還有染布、印花、刺繡、裁剪等等,每個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甚至很多事情都隻有女子才能做,這也為許多在娘家、婆家無法立足的女子,提供了一個安身立命的保障。
繡衣坊用獨特新穎的衣裙款式,賺達官貴人的錢,然後用來扶持農人耕種、扶持手藝人做工,然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同樣模式的還有珍寶閣、胭脂齋、濟世堂等等。
珍寶閣背後有自己的采石場和采石工,胭脂齋背後有專門種植花草、的園子和山頭,濟世堂時不時就義診,且免費施醫贈藥……
每一門生意,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更多百姓。
沈憶舒秉承父親的理念,將這種模式持續到底,但同時也會關注新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既能保證這些生意一直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賺錢,也能保證它們不受侵擾,能持續的惠民。
她要巡查店鋪的原因也在於此。
不過紫蘇說的有道理,她身體不好,無需一趟趟出去跑,在沈宅召見掌櫃和管事也是一樣的。
這些掌櫃和管事長期管自己鋪子內的一畝三分地,若是真有什麽不妥之處,應該都能及時察覺,及時稟報。
畢竟,這些人都是父親從那些原本來做工的人選中,挑出品行端正、為人機靈、願意學習的人,專門培養的,他們的能力經過了認可。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記著沈家的恩,且家人子女也大多在沈家做事,靠著沈家過日子,輕易不會背叛。
沈憶舒和幾個丫鬟安排好之後的事情後,正想讓她們下去,便聽到外麵有小丫鬟來稟報
“姑娘,門房那邊通稟說,有一位姓蘇的姑娘來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