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升官
字數:3618 加入書籤
皇城,宣武門,
受秦王召喚的文武百官臉色各異,聚集在宣武門外。
映入眼簾的便是,曾經朱紅城門燒得炭黑,而且還是被人鑿碎,才將城門打開。
被秦王府的親衛引入城門後,更是滿目狼藉。
雖然屍首都被挪走,不見得斷臂殘肢,但通往太和殿的漢白玉石階上,到處是還未洗刷幹淨的血跡、零落在石縫中的箭頭,令大臣們能在其中窺見一絲夜裏爭鬥時的激烈。
沉了口氣來到石階上,是連宮門也被損壞了一扇。
百官目不斜視,垂著頭上了堂,按照文武官階,分列兩邊站好。
大殿上,石階上的龍椅空著,在龍椅左側置了一方小案和靠椅,案後自是秦王端坐,一旁則是戴權手中捧著一疊黃澄澄的聖旨,正待著秦王開口。
元慶帝的近侍,宮內總管戴權都在秦王身邊了,那就更沒什麽好說的了。
秦王一派的文官武官和皇室宗親都在心底暗爽,而四王八公一脈,包括與康王有牽扯的官員,此刻便麵如土灰,簡直如喪考妣。
當然城府深厚的,便就麵如古井了。
顯然繕國公之子,襲一等輔國將軍石銳不在此類。
見了上麵的秦王,他當即眼眶中湧出淚來,長跪於地,叩首不起。
秦王見之,坦然一笑,道:“輔國將軍何必如此?孤又沒記你的過錯。不過,你倒是出乎孤的預料,孤還以為昨晚能遇見你呢。”
石銳沉默不語,隻是一直叩著頭。
見人都來得齊整了,秦王與戴權示意,戴權才清了清嗓子,尖聲道:“陛下有旨。”
緩緩展開聖旨,戴權又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二皇子秦王,性行純良,聰慧仁孝,武能安邦,文能治世,為儲君不二人選。朕承祖宗之業,為社稷計,今立秦王劉泓為太子,即日入主東宮,監理朝政。’”
戴權一合聖旨,道:“欽此!”
隨後,將聖旨雙手呈交給了秦王。
聽完了聖旨,跪伏的百官齊齊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聖旨中是連太子太傅都沒設,就讓秦王監理朝政,證明元慶帝已然將朝堂全部交給了秦王。而等到秦王真正登基,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秦王環視百官,抬手虛扶道:“諸位大臣,都起來吧。”
停頓片刻,秦王又道:“諸位從宣武門來,應當也聽說了昨日夜裏的事。康王勾結北蠻,犯上作亂,欲害父皇與孤,繼位大統。幸好,他的陰謀並沒有得逞,已然伏誅。”
“如今朝野不安,外有強敵,孤也不欲再牽連眾多,弄得人心惶惶。首惡已誅,之前與康王府有牽扯的大臣,孤便也不再追究了。隻要一心為公,施政為民,孤也不會再翻出這舊賬來。”
“輔國將軍,你也起來吧。如今大敵當前,還是少不了諸位齊心的。”
北靜王水溶,忽得從隊列中走出,問道:“敢問太子殿下,寧國府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您欲要如何處置?”
水溶年歲不大,才襲爵不久,少有在朝堂上講話,此次一開口,也令百官未曾料到。
秦王頷首道:“這也是孤要說的第二件事。”
再麵向群臣,秦王道:“京營節度使賈代化私自調動兵馬入京,為康王叛亂的外援。但因未能加入戰場中來,未造成一人損失,孤便打算免去他抄家的死罪,此事父皇也應允了。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至於如何處置,諸位有什麽主意?”
下方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沒說出話來。
榮寧兩府畢竟自開國以來就戰功赫赫,受人敬仰。更因為老國公的品行都不差,便是在文臣中,也少有樹敵。如今二代的兩位國公,一位生死不知,一位與死無異,此刻誰也不願再添上一把火。
主要還是沒弄清秦王的意思,是不是真的不處置跟隨康王的叛逆。
中書左丞安景鍾躬身問道:“殿下打算如何處置羽林軍副統領石崇和康王府孫啟?”
秦王道:“此二人為康王臂膀,於戰場廝殺,若赦免了罪過,隻怕難安將士們的心。先抄家流放吧。”
安景鍾又道:“既然如此,賈老將軍同罪同罰,最為妥當。”
適時,便有人提不同意見,戶部侍郎趙明德道:“如殿下所言,賈老將軍並沒造成人員損傷,應罪輕一等。不如就在牢獄中思過,如今朝野正是缺兵少將的時候,一但北蠻來襲,賈老將軍也正有用武之地。”
秦王憑私心來說,也不想殘害有功之臣,便應道:“好,就如卿所言。”
“責寧國府賈代化去處爵位,官職,除寧國府爵位,子孫三代不準入仕。寧國府敕造府邸,念賈家功勳先祖祠堂還在其中,孤額外開恩,準其暫用。”
一旁戴權飛速記著,又聽秦王道:“有賞有罰,第三件事,孤要賞賜一些肅清叛軍的功臣。”
聞言,百官精神一震,接下來要點到的名字,那便是各派需要拉攏的重點了。
“前科進士東方治,官至陝西行中書省郎中。於剿滅叛亂有功,擢升正三品中書省平章政事。”
降賞的第一人,百官倒沒多大反應,眾人皆知此人為秦王心腹幕僚,早在前朝就已入仕到高品了。
“秦王府禁衛總指揮使嶽淩。於剿滅叛亂有功,臨陣滅寇,擢升同僉樞密院事,宣武將軍。”
語罷,滿堂嘩然。
一個武官加官進爵倒是正常,或者再進一步直接封去邊疆任總督鍍鍍金。可直接步入朝堂兩府之重的樞密院,還是正四品的官職,與文官搶飯碗就不太對了。
向來以直臣之名,享譽朝堂的左丞相安景鍾又開口,問道:“殿下,臣知嶽指揮使功勞頗多,可他並無功名在身,入樞密院擔任要職,恐有不妥。於武將,不如還是封爵,褒獎嶽指揮使的功績。”
丞相開口,便少不了附和聲。
秦王眉間微皺,環視一周,麵生不喜,一拍桌案,道:“前朝曆代,都有因軍功而入朝為官的典範,在我朝為何不可?”
“更何況,如今更在動蕩之時,孤不更該重用嶽淩?此事無商議的餘地!”
“下一項,因京營有損,調山東總督殷太和挑選精銳補充京營,入京暫領京營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