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重返內閣,黑手現!
字數:12956 加入書籤
嘉靖七十年,正月初四,午時。
玉熙宮大殿之內,嘉靖端坐於上方禦座之上,下方司禮監和內閣眾人分兩側站定。
“十年時間,靈氣工業時代已經全麵鋪開,大明境內‘靈氣加氣站’總計……”嚴世蕃拿著奏本,抑揚頓挫的匯報著。
“啟奏皇上,”約莫有半個時辰,念完奏本後,嚴世蕃語氣頓了頓,而後躬身一禮,道:
“十年時間,除開各級官員的仙祿支出,且隨著‘靈氣加氣站’的建設和‘靈氣工業時代’的發展,戶部財政已然吃力……”
嚴世蕃說著有些吞吞吐吐了起來。
而朝他之下,所有人的目光也都下意識地朝著嘉靖看了過去。
“有什麽話直說便是。”嘉靖如何看不出來嚴世蕃等人想要說什麽,無非就是鋪設靈脈,在大明境內增設新的‘靈倉’一事。
“是!”嚴世蕃行了一禮,而後開口,“戶部商討決定,不知朝廷是否可以在大明境內增設新的‘靈倉’?”
說話間,嚴世蕃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腦袋也低了下去,不敢去看嘉靖的麵色。
畢竟在嘉靖六十年的時候,新黨和他們背後的二王就因為想要開設新的“靈倉”遭到訓斥,自己這個時候再提出來難保不會重蹈覆轍。
雖然今天早上前往玉熙宮之前,老爹再三保證,提出建設新的“靈倉”,皇上不會有任何的怪罪,甚至還會同意下來,但伴君如伴虎,誰知道皇上心裏到底是怎麽個想法?
現在的皇上,修為已經達到了金丹期,心思更是難以捉摸,萬一老爹揣測聖意揣測錯了,到時候遭到訓斥的還是他。
不過有些事情,他們嚴家不做的話,可就沒有人做了。
皇上此前否定了,開設“靈倉”的提議,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再由皇上主動提出來,所以這個時候,就用到了他們嚴家,來為皇上分憂。
坐在火爐旁,攤開雙手烤火的嚴嵩,始終都是那一副半截身子入土,要死的姿態,似乎完全不關心嚴世蕃的要求是否會觸怒皇上一樣。
“眾卿意下如何?”嘉靖沒有第一時間否決,而是抬了抬手指,“裕王,景王。”
“父皇。”被點名的裕王跟景王二人,立刻起身,先是對著嘉靖躬身行了一禮,而後裕王率先開口,道:“兒臣以為嚴部堂所言在理。”
嚴世蕃兼著戶部尚書一職,在朝堂之上,大家同朝為官,就算是皇子,若直接喊大學士和名字也會顯得生分僵硬,稱職務最體麵合適。
“兒臣也讚同。”景王拱了拱手,道:“隨著徐璠提出的‘靈氣工業時代’降臨大明,每年戶部支出的流物資源都在逐年上升。”
“照此下去,靈物方麵的財政怕是會出赤字。”
“而且土地改製的第三,第四階段還沒有開始,軍需方麵以及各級官員仙祿的發放…這些都是消耗,若是再另開幾座‘靈倉’的話就能避免這些問題,還能為土地改製做提前準備。”
“臣等附議。”隨著景王話音落下,新黨代表的胡宗憲、王崇古和俞大猷三人紛紛開口。
在場的都是官場老油子,人精一樣的人物,聽到這裏也都看得出來,皇上已然意動。
“朕出關前,視聽大明,”抬眼瞟了眾人一眼後,嘉靖沒有急著表態,而是緩聲開口,道:“這十年來,大明發展確實出乎意料的快。”
“尤其是京城和南京二都的發展。”
“首先是京城範圍已經擴大到了整個順天府,雖不如南京一般,仙道發展濃鬱,但卻有仙都之氣派,”嘉靖說話間,嚴肅的麵容微微放寬,“然後是南京城,範圍覆蓋整個應天府。”
“更是發展出了‘修仙界’這種圈子,其繁榮程度,以及修仙底蘊沉澱,都令朕驚訝。”
聽著嘉靖這一番好似嘮家常一般的感慨,嚴世蕃等人麵上,倒是沒有其他表情。
一個個等著皇上真正的下文,但始終裝模作樣烤火的嚴嵩,耷拉著的眼皮卻緩緩抬起,深藏的眸子裏有一抹精光閃過。
“爾等所言不錯,”說著,嘉靖愜意的靠在禦座上,小臂耷拉在扶手之上,輕抬了抬手指道:“那便以京城和南京為中心,”隨著他聲音響起,大殿中間,突然浮現出北直隸和南直隸的本命來,“向周圍鋪設靈脈。”
“永平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應天府、常州府、蘇州府、揚州府……”
隨著嘉靖點名,南直隸和北直隸所有府、州上也紛紛亮起一道道光束來。
“南直隸除過應天府,共五州十三府,北直隸除過順天府,共七府二州,總計需要二十七條靈脈,”說著,嘉靖語氣微微一頓,道:
“距離京城和南京較近的府、州,靈脈品級從七品開始向外鋪設,所選靈脈品級,逐一提高,三品封頂……呂芳、嚴嵩。”
“臣(奴婢)在。”被點名,嚴嵩趕緊起身,與呂芳一同恭敬站定。
“靈脈便由司禮監與內閣和仙武司共同督辦鋪設,朕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可能完成?”
現如今的內閣和司禮監,全都是清一色的築基期,呂芳和陸炳更是築基後期的修為。
嚴嵩、嚴世蕃父子二人,也都是築基中期,其他人也都是築基初期。
因此,一個月之內完成二十七條靈脈的鋪設,並不是什麽難事。
“臣(奴婢)等,定不負皇上重望!”內閣和司禮監眾人紛紛表態。
“還有其他事嗎?”這時,嘉靖再次開口,但目光卻是輕飄飄的落在了嚴嵩身上。
果然……嚴嵩心裏輕歎,不過麵上卻平靜,道:“老臣有一事啟奏,”說著,向嘉靖拱手的同壽,微微挺了挺佝僂的背,語氣溫吞,道:
“是關於內閣人事任命的。”
內閣人事任命?隨著嚴嵩話音落下,頓時大殿之上數道目光齊刷刷地朝著他看了過來。
就連嚴世蕃也是眼底浮現出一抹驚訝之色,而後突然又像是想到了什麽,下意識的朝著嘉靖看了過去,而後趕緊微微低頭。
莫非真的讓爹跟紹庭說中了,徐階、張居正等人,要重返內閣了?是不是太快了些?
按照嚴世蕃的推測,徐階等人重返內閣是必然的,但應該不會這麽快才對。
畢竟這些人重返內閣,就意味著土地改製的第三和第四階段就要開啟了。
不過疑惑間,緊跟著嚴世蕃心中便恍然了,皇上一次批下了二十七條靈脈,覆蓋了整個北直隸和南直隸,所有的府州,而這,也就意味著,大明將增加二十七座“靈倉”。
二十七條靈脈鋪設下去,徐璠的“靈氣工業時代”的發展速度,將會再次上升一個台階。不僅如此,整個大明所有的的建設工程,都將會在一個比預期要短很多的時間內飛快完成!
很明顯,皇上這是在有意加快大明仙朝的發展。
如此一來,那提前讓徐階等人重返內閣,一切也就合理了。因為土地改製的第三,第四階段一旦開啟,就意味著大明將進入戰爭時代。
一旦戰爭時代開啟,那麽新黨的成員,將會全權負責大明軍隊,而內閣需要的,卻是可以運籌帷幄,統籌天下,總覽大局之才。
很顯然,現如今的新黨成員,除了胡宗憲之外,王崇穀和俞大猷二人根本不夠看。
整個大明朝從嘉靖四十年到如今的嘉靖七十年,整整三十年時間,期間自然湧現出了無數的天才,官場之上也出現了很多賢能之人。
可若是想要找出,能夠與徐階,張居正,高拱和趙貞吉等人相媲美的人才,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而且這些人在官場根基,威望也不夠。
與其辛辛苦苦的找尋其他人,再進行漫長的培養,皇上自然是要用徐階這些用的順手的人。
況且,這些人從嘉靖五十二年被貶到現在嘉靖七十年,這十八年來,不論是修為,又或者是在朝堂之上的布局,可都沒有一樣落下。
這些人,隻要重返內閣,立馬就能上手,並對全國大大小小的事務進行統籌,安排!
這樣的人才豈能閑置不用?
最重要的是,土地改製的國策,雖說是皇上提出並修改,但全程可都由張居正來負責的。
一瞬間,嚴世蕃想到了很多。
當然這一刻想了很多的可不光是他,還有新黨的胡宗憲等人以及裕王和景王二人。
這一刻,所有人似乎都想到了一起,也想到了同一件事,那就是徐階等人要重返內閣了。
尤其是裕王和景王二人可謂是感觸最深。
要知道當初可就是他們二人合力密謀配合嚴嵩將徐階等人踢出京城,然後瓜分清流勢力。
隻是沒想到,短短的十八年時間,這些人就又要重返內閣了。
十八年,很長嗎?長!
但這是對凡人來說的,在官場之上,起起落落,被貶十八年時間再被啟用也正常。
可現在是大明仙朝靈氣時代,京城四品以上官員都是可以修仙的時代,十八年可就太短暫了,可謂是彈指一揮間也絲毫不為過。
尤其是與徐家被“隱性判刑三百年”相比,這十八年,看起來真的不值一提。
當初,父皇說的是,徐氏家族抄家,三百年內不得出仕、修仙,可徐階和徐璠二人卻依舊好端端的,甚至父子二人儼然“活出第二世”。
不僅如此,徐璠這些年也生了不少孩子,那麽在京城的徐家,算不算是徐氏家族?
這些當初可都是沒有明說的!
而且,當初讓徐階去瀛州府的目的,他們所有人可都是看的清清楚楚,父皇這就是想要讓瀛州府的全部收益,盡歸國庫所有!
畢竟當初平了瀛州府後,父皇可是默認了他們二王、嚴黨和清流四方吃肉喝湯的。
可是自從徐階被貶去瀛州府的一刻開始,他們就知道,父皇是要連盆帶鍋都端走了。
而事實也正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徐階為了自己的政績,為了重返內閣,直接將在瀛州府的四方勢力所有的靈物資源全都盡歸國庫。
而各方勢力,最後隻能擠在南京城,給南京城仙道帶來發展的同時,撈點湯湯水水。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遲早會讓徐階等人重返內閣的,隻是沒想到最後瀛州府歸了朝廷,南京城也發展好了,而他們這些人來說,這些年油水沒撈多少,最後隻收獲了“一地雞毛”。
至於這二十七條靈脈,未來的二十七座“靈倉”,這不就是下一個誘餌嗎?
隻是,這個巨大的誘餌,明知道是陷阱,他們還必須吃,必須一頭紮進去!
為啥?你不爭?你不吃?
好,現在的大明,可是有九個皇子的,未來徐階等人重返內閣,戰爭時代降臨,朝堂派係,將再次迎來洗牌。
你不在這二十七座府州之地布局,就隻能眼巴巴的看著那些弟弟們追趕上來。
利用這二十七座府州之地的布局,重新在朝堂之上,擠出來一片各自的空間!
一旦被追趕,持平,那麽他們當初努力踢走清流的意義何在?
不就是考慮到,徐階等人每個都是大才,每個都有各自的治國理念和抱負嗎?
而他們當初又被父皇“放棄”,因此擔心徐階等人支持其他皇子,所以才把這些人踢出局,為的就是擠壓當初還沒出生的弟弟們,未來在朝堂之上的“生存”空間嗎?
這個時候,那二十七座府州之地,他們要是不爭不搶,此前所做的一切等於瞎忙!
嗬!父皇啊,要不怎麽說論狠,論自私,論貪婪,論涼薄…還要數父皇您老人家呢!當真是不顧及我們二人的半點感受了是嗎?
饒是早就知道,自己的父皇是個何等冷血之人,把所有人都當棋子擺弄,裕王跟景王二人這一刻,還是不由的感到一陣憋悶。
當然,相比於同樣憋悶的景王,裕王的神情間,卻有著一絲的微妙與驚訝之色。
不過這微不可察的情緒波動,被他隱藏的很好,根本不能被任何人發現就是了。
大殿之上,嚴嵩的聲音緩緩響起。
“如今,我大明仙道崢嶸,三教昌盛,百家爭鳴,五行八作,競相爭鳴,凡間財政可觀,仙道資源收入穩當……”
隻能說不愧是內閣首府,在他這番溫吞而堅定的語調下,國富民足四個字,得以具現。
當然,現在的大明確實是國富民族,但這一番類似的語調和說辭,在嘉靖三十九年之前,眾人的耳朵就已經聽出繭子了。
不過嘉靖看著下方這個老貨,卻是麵容微寬。
隻能說嚴嵩這老貨,這些年沒有因為修仙,而忘了他在這朝堂之上的生存之道。這“君臣默契”四個字,確實是被他放心裏了。
“也因此,”該鋪墊的鋪墊完了,嚴嵩也不廢話,說話間目光直接掠過裕王跟景王,而後輕飄飄的轉身看了眼身後的內閣眾人,道:
“臣與二位殿下,以及內閣商議,決定為內閣再擴充一些人手。”
“吼!”本命高原之上,嚴家本命田內,那頭黑虎發出一聲低沉的咆哮,滔天的氣焰直衝天穹,恐怖的虎嘯聲壓服了所有本命。
朝堂之上,無形中,除了嘉靖跟呂芳外,眾人似乎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壓力。
這股壓力,不是來自修為上的,而是來源於內閣首輔的滔天之勢!
嚴嵩與內閣還有二王商量了嗎?沒有!甚至剛才那一瞬,他看二王的眼神也沒有絲毫的多餘神色,有的隻是平淡,甚至是淡漠。
這一刻的嚴嵩,再次將他內閣首輔的權勢,用一句輕飄飄的話語,展現的淋漓盡致。
至於二王和王崇古以及俞大猷,突然被嚴嵩代表,雖然有些不滿,可此刻是皇上在與內閣首輔交談,他們自然不能貿然插話。
就算是二王也一樣,此刻他們雖然心裏對父皇有些不忿,可終究徐階等人重返內閣,不過是早就預料到的而已,倒沒有什麽想法。
反正如今的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了九王的任何生存空間,他們想要重新擠出一席之地……那便爭吧,大爭之世,無外乎你死我活!
這一切,不都是父皇你逼的嗎?
你要是不嫌丟人,讓人家說老朱家永遠逃不開血腥的權力之爭,我們也不怕丟人!
再說了,老朱家早在成祖開始,就從你不給,我不拿,變成了,你不給,我就搶!
“畢竟,朝廷接下來又要新增二十七座‘靈倉’,如此徐璠當初提出的,‘靈氣工業時代’的國策,推行的也會愈發順利。”
“而隨著‘靈氣工業時代’的推行,大明發展的速度,將更快,臣估算,不出五年,便可開啟當初擱淺的土地改製國策的第三四階段。”
“屆時,臣等勞累一些倒也無妨,但若是因此而耽誤了仙朝的發展,就不該了……”說話間,嚴嵩還拿自己取笑調侃。
“因此,臣提議,內閣需要再擴充人員,更好的為皇上,為大明盡忠!”
隨著嚴嵩的話音落下,玉熙宮大殿上,眾人都眼巴巴的看著,雖然知道會讓徐階等人重返內閣,但會不會讓依舊在內閣的人退出呢?
像是二王已經暗暗決定,若是父皇要把俞大猷或者王崇古中的任何一個踢走,他們都要死保。
若是這二人不在內閣,他們手裏掌握的軍權,豈不是也會在某天被一點點削弱?
九王會不會也來分一杯羹?
土地改製的第三、第四階段開啟後,軍方的重要性可就尤為重要了!誰不眼饞?
“嗯,那依你之見,該提拔何人入閣呢?”嘉靖直言道。
“臣以為,不如就讓徐階、高拱、張居正和趙貞吉四人重返內閣吧。”都是明牌,再拐彎抹角沒有意義,今日他嚴嵩這個保舉之人是坐定了,而且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這四人雖說當初犯下了錯,但這些年他們的政績也是有目共睹,帝璽也是可以隨時可查看的,”嚴嵩語氣微微一頓,繼續道:“況且,這四人在嘉靖五十二年以前就是內閣大學士,重返內閣一來可以更好上手,處理政務,二來也能彰顯朝廷給予官員改過自新的仁德。”
一番輕飄飄,避重就輕的話,就把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黨爭給揭過了。
“噠、噠噠……”嘉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上的龍頭,片刻後看向眾人,道:“嚴閣老所言,爾等意下如何?”
聽到這裏,眾人如何不明白,皇上這是同意了。
“臣附議!”嚴世蕃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表態。
“臣,也附議!”身為新黨,但背後站的是嚴黨的胡宗憲,也在嚴世蕃表態後也跟著說話。
兒臣沒有異議。”裕王跟景王對視一眼,拱手表態。
二人話音剛落,王崇古和俞大猷也跟著開口表態。
至此,在君臣的默契配合之下,內閣全票通過,徐階四人重返內閣。
“既如此,那便讓他們回來吧,”說著,嘉靖直接道:“徐階依舊任內閣次輔。至於瀛州府知府,爾等可有人選?”
“父皇,兒臣有推舉人選。”這時,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裕王突然開口。
嚴嵩聞言,微微抬了抬眼皮,下意識的朝著裕王看了一眼,不明白他想做什麽。
瀛州府如今依已然定死了,所有資源都隻能用於各階官員,以及仙武司,錦衣衛等各項仙祿的發放,瀛州府知府,根本沒什麽用。
而且,這就是個閑職了,徐階以此為跳板,能跳入內閣那是因為皇上給了他這個跳板,其他人進去隻能老實當個知府。
這輩子,若是不出意外的話,算是就這樣了。
“兒臣舉薦,吏部右侍郎,兼前景王府詹事,申時行為瀛州府知府!”裕王絲毫不在乎眾身旁,景王驚訝詭異的眼神,說出了推舉人選。
裕王,推舉了前景王府詹事,如今的吏部右侍郎?這是什麽操作?這裏頭有事?
眾人很疑惑,嘉靖也是朝著裕王投去了一個好奇的目光,不過卻是沒多想,直接道:
“準了。”
“景王府詹事,現任吏部右侍郎,申時行……”嚴嵩心裏念叨著這個名字,總覺得似乎有什麽關鍵的東西,自己錯漏了。
“好了,”這時,嘉靖擺擺手起身道:“該說的都說完了,時辰也不早了,都散了吧。”
“臣等恭送皇上。”眾人跪著送嘉靖轉身回了偏殿之後,這才起身離去。
不過此時,眾人心頭卻是心事重重。
“汝貞,來家裏坐坐吧,”出了玉熙宮的門,嚴嵩看向胡宗憲,道:“正好,我也有些事,要與你說。”
“是,閣老。”胡宗憲躬身行禮,其實就算嚴鬆不邀請他去家裏,他也會主動提出的。
今日玉熙宮裏發生的事情,必然會在朝野掀起一場風波,他需要向嚴閣老“取取經”。
此時,天穹陰沉,空氣中飄灑著細微的雪花,裕王跟景王二人,沉默的走在最前麵不發一言,身後是俞大猷跟王崇古二人。
嚴嵩三人則走在最後方。
不一會,眾人各自回府,嚴嵩,嚴世蕃和胡宗憲三人,也在廳間各自入座。
“哼,”嚴世蕃突然開口,道:“看來,景王果然圖謀吏部啊!”
“一個顧憲成,吏部主事,一個申時行,吏部右侍郎,都是小官,當初不怎麽注意,如今結合昨日紹庭所言,朝堂之上有隻黑手在布局。”
“如今看來,就是景王無疑了!”
“當初想著,左右不過是一些小官,敬之匯報的時候,也沒有在意,如今看來吏部要大清洗一次了,未來局勢隨著徐階等人回歸,九王入場,必將波譎雲詭,戶部、禮部和吏部,我嚴家必須要牢牢掌握在手裏才是!”
“朝堂黑手……”聽到嚴世蕃這麽說,嚴嵩這才恍然,自己漏掉了什麽,不過他想的更遠,“那隻黑手為顧憲成保駕護航。”
“而顧憲成當初卻是景王提拔上來……按理說是景王的人,但實則不是……”
“還有申時行,也是景王的人,但卻被裕王保舉去了瀛州府做知府……”
“顧憲成,申時行,此人在南直隸布局,然後又要布局瀛州府?應該不是,若是以瀛州府做跳板,再進行提拔,入朝或是布局在接下來的二十七座‘靈倉’之上……如此倒說的通了!”
“紹庭察覺到的那隻朝堂上的黑手,如今看來,倒像是裕王,可手法更像是在重新布局。”
“裕王想要重新布局嗎?不,此舉太明顯了,或者說,裕王是對方故意暴露出來的。”
“但不論如何,卻也證明了一點,那隻紹庭口中的黑手,就在裕王府內!”嚴嵩耷拉著的眼皮輕輕一抬,腦海中出現了一個人來。
裕王世子,朱翊鈞!
與此同時,裕王府,後院之中。
“世子,讓裕王殿下保舉申時行,會不會太冒險了?”馮保看著回廊下,躺在白裘袍鋪就的躺椅上的朱翊鈞問道。
“你是擔心,我暴露在其他人眼皮子底下?”朱翊鈞笑著看了眼馮保,而後道:“在這大明朝堂上玩弄心機城府,可沒那麽容易。”
“我能走出一步來,已然不容易了,被發現是遲早的事,索性布局已經完成,且局勢已開,無人可以再做更改,我的目的達到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