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五年,五年的年終獎,沒了!農業過剩產能的經濟溢出效應
字數:8820 加入書籤
嘉靖七十五年,臘月廿九,午時。
“嗡嗡嗡。”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大幕,從本命高原的天穹之上落下,而後化作道道人影。
正是內閣,六部等官員,當然還有此前獲得過仙法的布政使等封疆大員。
相比於嘉靖六十年底的高原議政,這一次的人數,更為龐大。
一些官員,雖然嘴上說著,沒臉見皇上,可真正到了參與高原議政的時候,一個個還都是第一時間在心裏默認同意了下來。
畢竟,在這些人看來,能夠參與高原議政,何嚐不是一種青雲路坦途的一種表現?
高原,陰沉沉的天穹之上,飄灑著鵝毛大雪,不過在本命大明的作用下,這漫天大雪,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都不過是裝飾而已。
根本不會讓在場眾人感受到寒冷,當然更不會讓這些雪花落在所有官員的身上,顯得狼狽。
“嗡。”
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後,嘉靖跟呂芳的身影,也跟著出現。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聖躬安。”
看到嘉靖出現,以嚴嵩為首的群臣紛紛跪倒在高原之上開始高呼行禮。
打量一眼麵前群臣的修為,並無意外,依舊是嘉靖七十年時的樣子。
五年時間,眾人的修為並未有變化。
呂芳、陸炳、裕王和景王這四個大明第一梯隊的修士,修為依舊是築基後期,並未有突破金丹的跡象,不過修為氣息卻是愈發的渾厚。
清風跟禪霜二位國師,也依舊是築基初期,以嘉靖的修為,一眼看去,自然不難發現,距離二人恐怕突破築基中期也不遠了。
估計也就一年半載的時間就能突破。
然後是嚴嵩、嚴世蕃、徐階、海瑞四人,嘉靖七十年突破到築基中期,依舊沒有動。
此外,像是高拱、張居正、趙貞吉,黃錦、徐璠、陳洪、石三、嚴紹庭、胡宗憲、王崇古和俞大猷,依舊全部清一色的築基初期。
與清風和禪霜二人差不多,估摸著也就剩下一年半載的時間,就可以突破到築基中期。
總體來說,五年時間,並未改變什麽。
而對此,嘉靖也是絲毫的不意外,隨著修為境界的提高,突破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而事實上,得益於本命田的存在,眾人隔個幾年,就能集中獲得一次修為,集中爆發突破,這已經是作弊一般的修煉速度了。
畢竟,本命田這東西,是直接賞賜修為的,這賞賜的可不是什麽靈氣之類的。
雖說本命田就是一個匯聚眾人修為之地,本質上講,還是自己多年的苦修,和對本命物的打磨,但大明是按照政績和個人反哺相關賞賜。
也就是說,將所有人的修為匯聚一點,然後統一按政績分發下去,但積攢一次突破和一點點積累,這過程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更別說,這其中還有政績一項,就等同於是將別人的修為,分出了一部分給你。
而且不僅如此,本命田每次下發修為,都會存儲很多一部分,用作儲備。這部分儲備的修為,就是用來額外賞賜政績可觀之人的。
雖然從本質上講,過程中誰都有可能被割一刀,但正因為這種誰都可能受惠的方式,讓群臣有了動力,同時對本命田趨之若鶩。
也是因為如此,即便五年的時間,眾人在修為上都沒有突破,但卻是一點都不慌。
因為他們知道,隻需要努力發展政績,同時不斷的打磨自己的本命物,甚至就算沒有本命物,隻負責打撈政績,他們的修為也會在本命高原的賞賜之下,不斷突破下去。
“朕安,”嘉靖一擺手,麵前出現一張比嘉靖六十年時,要大了近一圈的石桌,而石桌以中部為分界線,外圍也出現了一圈圈的樹椅,道:
“平身入座吧。”
“謝皇上。”群臣躬身行禮後,紛紛入座。
一些第一次來高原的官員,則是看著這一幕幕,紛紛驚歎連連。
天穹飄蕩著雪花,嘉靖坐於主位上。
相比於嘉靖六十年時的座次,這十年期間,倒是多了一些變化,那就是裕王跟景王之下,分別坐了九王,然後是清風和禪霜,呂芳。
跟著,則是嚴嵩等內閣和司禮監眾人,依次按照“順時針”方式入座。
對於九王的入座,裕王跟景王對視了一眼便移開了目光,他們如何看不出,這是父皇有意為之,為的就是鍛煉九王。
而此前,父皇閉關的十年時間裏,九王是沒資格入座的,就算是帝璽也沒有邀請。可見,父皇這是在告訴朝臣,要培養九王了。
“知道你們最關心的是什麽,”嘉靖靠坐在禦座上,抬了抬手,指著石桌上,堆積的一捆捆政績卷軸,道:“先從政績開始吧。”
“老規矩,還是按之前的,先對各布政使司,府州、縣的政績,進行評級。”
從嘉靖六十五年開始,因為內閣眾人都突破到了築基期,所以政績考核範圍也就擴大了,直接覆蓋到了縣級。
“是。”
嚴嵩等人紛紛麵朝嘉靖拱手,而後便開始分發卷宗,開始評級。
嗯,值得一提的是,石桌上坐著的,除了九王,全都是築基期,神識掃過自然非常迅速。
而且,這些年為了細致化的計算政績,內閣更是極致的細致化了考核評級標準。
也因此,石桌上堆積的政績卷軸非常之多。
先從六部和京城的四品以上官員的政績考核評級開始,這讓坐在外圍一圈的六部、督察院、翰林院等官員,都是心中忐忑不已。
畢竟這是皇上帶著內閣司禮監,當麵評級,而這五年來,他們的政績又不行,一時間,每個人都緊張的大氣不敢喘一聲。
當然,這是在本命高原之上,就算他們真的不喘氣也沒什麽關係就是了。
有神識輔助,考核評級可以說是非常之快,僅僅隻是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全部完成了從布政使司,到縣級官員的政績評級。
不過此時,包括內閣眾人在內,所有人的麵色都有些不好看,隻因為太差了。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政績評級,單單就他們給的,統一隻到六品,天知道帝璽評級,去掉不可避免的一定水分之後,還能降到哪去?
七品?八品?甚至是九品?
此外,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一百四十多個府、一百九十三個州、一千一百六十九個縣、四百九十三個衛和三百五十九個所。
除了衛所屬於軍方,畢竟不是戰爭時代,將領的政績沒有太大變化外,其他省級封疆大員的政績,均攤開來,隻達到了可憐的八品。
等到帝璽提純政績之後,估計會降到九。
就連向來政績領先所有人的山東布政使,徐熙然,這次的政績評級也隻有五品。
(注:詳見第223章。)
可見,巨糧危機之下,整個大明官員階層的政績,都受到了重創。
以小見大,可見現如今大明內部的矛盾,在短短五年時間裏,激化到了何種程度。
一時間,在座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六部等官員直接低下了腦袋,緊張的口幹舌燥。
內閣眾人雖然好了不少,可也是低眉垂目。
他們不敢想象,等到帝璽對政績進行提純之後,皇上會如何的憤怒和不滿。
“嗡。”很快,帝璽的提純政績評級也跟著出現。
這一刻,眾人都下意識的朝著石桌半空中的政績評級看去。
嚴嵩人看到最終的政績評級後,都是不由得在心裏歎了一口氣,果然不出所料。
整個大明,上到省級封疆大員下到小縣之主,均攤下來,政績評級僅僅隻有九品。
可以說是,堪堪入了品級。
這也就是說,五年時間裏,整個大明,官員的政績都在集體下滑,足以見得他們治下的百姓,此刻對朝廷有多少怨念。
當然,情況說嚴重倒也不是特別嚴重。
至少五年時間裏,大明各階官員政績均攤下來,評級能入品,達到九品,這就說明,大明現如今還沒有到百姓怨聲載道的地步。
畢竟巨糧危機也隻是從嘉靖七十年開始的,五年時間,以大明現如今的體量和財力,還不足以讓百姓感受到絕望。
再者說,從嘉靖四十年到七十年,三十年時間,很多百姓雖然已經離去,但也有很多百姓是從那個最艱難,最黑暗的大明走過來的。
見識過,吃不上,穿不上,還要被官府迫害的年代,體會過什麽叫真正的絕望,年輕一輩或許不適應,各種抱怨,對朝廷不滿,但對於老一輩人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麽。
畢竟糧食產量過剩,最多就是賺不到錢,還不至於讓他們餓死,而且現如今的朝廷更是空前的強盛,民生方麵搞的非常好。
這些老輩人,還是很願意支持朝廷的。
當然,不管底層百姓是怎麽想,五年時間,給朝廷交出這麽一份答卷,對於朝廷內外,但凡是想要進步的各階官員來說都是災難。
身處高位的,擔心被擼下去,在底下的,擔心再也沒有晉升的可能。
在嘉靖六十年到七十年之間,大明朝所有官員的狀態都是鉚足了勁,想要進步。
每個官員做夢都在想著政績評級達到一品,被朝廷賜下仙法,吃一份仙祿。
做夢都想著如何進步!
可是現在,五年時間,打死他們都沒有想到,就因為太想做出政績了,借著靈氣工業時代的浪潮,大力發展農業帶動百業,為自己的政績做出貢獻,結果竟然會造成糧食過剩危機。
沒錯,糧食過剩危機,聽聽多麽陌生又熟悉的詞啊,打死他們都沒能想到,有一天會因為糧食過多,而造成覆蓋整個大明的危機。
自己等人的進步路,竟然是被糧食給擋住了。
真的,說出去都不敢信,打死他們都不會想到,糧食多了,竟然也能成為一件壞事?
更不可思議的是,大明雖然是仙朝,但如今的發展方向發展依舊是農業帶動百業,然後農業出現危機,直接讓百業跟著遭到衝擊。
誰能想到,種地的會對打鐵的、織布的各行各業造成衝擊,多麽陌生的幾個行當啊。
五年時間,切切實實的讓大明所有官員,都體會到了,什麽叫做“農業過剩產能的經濟溢出效應”對整個國家造成的恐怖衝擊。
一不小心,就連他們的官途,不,不對,是仙途,都會因此而葬送。
“都說說吧,”這時,嘉靖語氣平靜的出聲,“五年時間,這就是你們給朕的交代?”
這五年時間,嘉靖雖然一直在大明,但偶爾也會抽空回修仙世界,掌管大明仙宗。
畢竟,那邊的大明仙宗也是邁向了高速發展當中,雖然他設立了“內閣”和“宗議院”,對標大明這種,宗主數年不管事依舊可以讓宗門正常運行的部門,但有時候還是要看看的。
畢竟,修仙世界,終究不是大明。
因此對大明這邊的官員來說,就是突破金丹期之後,這五年時間裏,他隔三差五的閉關。
“臣等無能,臣等有罪。”聽到嘉靖的質問,群臣紛紛起身,然後跪在了地上。
都這個時候了,一來他們沒有顏麵坐著,二來,主要是害怕。
害怕從六部開始一路向下追責。
雖然他們也覺得,在如今這個節骨眼上,皇上很大可能不會追責,而且最重要的是為什麽會造成糧食危機?還不能解決,源頭在哪?
這些,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無非就是內閣已經拿出了主意,皇上始終不給批複的緣故。
因此,說句大不敬的,問題在皇上。
雖然他們也有罪,可難道皇上你自己就沒有錯嗎?這時候,追責我們,是不是太冤枉臣了?
當然這些話他們也都隻敢藏在心底裏,而不敢說出來。
不過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皇上的心思向來難猜,就連嚴嵩,有時候都琢磨不透。
誰知道皇上會不會借著這個由頭,再對朝堂來一次大清洗?
畢竟現如今九王也要入場了,朝堂之中各階官員都還在觀望,不敢輕易的跳隊,重新站隊,為了給九王鋪路,讓權力的盤子更大,保不準這次的追責,就是一個極好的由頭。
一時間,所有人都心慌不已,趕緊主動認錯。
至於這五年的“年終獎”,嗯,他們已經不想要了,雖然很肉痛,可跟官途比起來,什麽都不重要了。
“無能?有罪?”聽到這話,嘉靖的語氣卻是依舊平靜,道:“朕讓你們來此,不是為了聽你們說這些無用之言的。”
“我華夏所有王朝,從來都是注重農業發展重於一切,而王朝發展也都是以農業帶動其他產業,到了我大明仙朝,也不例外。”
說話間,嘉靖抬了抬手,指著徐璠,有些語重心長,道:“徐璠提出的‘靈氣工業時代’,讓我大明仙朝,又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那就是以‘靈氣工業’帶動百業發展。”
“可凡事都要有個適應的過程,況且,‘靈氣工業時代’尚未布局完成,農業就首先出了問題,以至於如今臣民都因此而受到影響。”
“好了,”說著,嘉靖一擺手,道:“這些道理,你們都懂,朕也不想多說。”
“為今之計是,盡快拿出一個解決的章程來,”說著,看向嚴嵩,道:
“嚴閣老,說說你的想法……起身回話,”說著,又對眾人道:“你們也都起來吧。”
“是,謝皇上。”見皇上沒有清洗朝堂權力的意思,所有人心裏都不由鬆了一口氣,而後全都將目光放在了嚴嵩的身上。
嗯,一個月前,嚴嵩話裏話外,可都是向他們保證過了,交給他,他來辦的。
現在他們都做好了自己分內之事,這一個月盡量的穩住朝野內外,接下來該你表演了。
“回皇上,臣確實有個法子。”被眾人盯著,嚴嵩也不慌,依舊是那一份慢吞吞的語氣,說話間,還不忘對嘉靖拱手行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