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滄海桑田,完善的全民修仙體製
字數:10559 加入書籤
李寶樂不是別人,正是嘉靖六十年時,嘉靖第一次在大明“完成本命移植”時的第一個實驗對象,南京李家,李銘之子。
而得益於當初,嘉靖給李銘更換本命,助其實現逆天改命,當初的家族廢柴,如今早已經成為了一個練氣八層的強者。
更是成了李家家主李天明之下的第一人,因為家主李天明,也不過是練氣九層。
而李家,也是當初,南京城外的那批見不得光的家族中的頂尖一批家族。放在如今的南京城內,那也是妥妥的一流修仙家族了。
當然,這是排除當初那一萬名被朝廷登記在冊的仙苗組成的家族之外來算的。
畢竟,正是因為那一萬名仙苗,彼此互通有無,組建家庭,成立家族,發展修仙百藝,才將南京城,發展成第一座修仙大城的。
如今,那些家族早已經成為南京頂尖的修仙豪門,在這些家族麵前,李家這些當初見不得光的家族,終究是鄉下人。
如今的南京城,裏裏外外,早已經大變了模樣,不僅僅是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模樣,就連內部仙道經營發展都大變模樣。
當初應天府境內,見不得光的一些修仙家族,如今也都已經轉型的轉型,隱世的隱世,又或者是發展成宗派,各自步入正軌。
將近三十年時間的發展,再加上與海外諸國貿易的展開,大明境內的修仙之事在這些家族宗派眼中,那就是朝廷徹底失去了掌控。
也因此在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裏,大明的仙道發展,可謂是再次進行了一次野蠻生長。
再加上,這三十年時間裏,隨著“靈氣工業時代”的發展,以及海外諸國靈氣工廠的建立和靈氣工業產物的不斷引入,大明對“靈倉”以及靈氣管道的鋪設需求也越大。
眼瞅著當初從南直隸引出的靈氣已經不夠用,因此除了南北兩個直隸,鋪設的那二十七條靈脈之外,嘉靖大手一揮,直接對大明其餘境內布政使司,也都鋪設了靈脈。
至少,兩京一十三省,如今按大區域劃分,已經全部完成了對靈脈的鋪設。
當然靈脈重點,也是鋪設在一些高速發展的府、州、縣境內,像是個別,因為“總賦”不是很好,以至於被押後安排。
而如此一來,隨著大明全境靈脈完成覆蓋,大明境內的修仙者也從南北直隸開始走出,步入其他布政使司又或者是府州縣內。
至此大明修仙界,算是徹徹底底的坐實了下來,並且多次被通政司以及靈網司以書麵形式點名,如此算是朝廷徹底認可了修仙界。
這也就意味著以前見不得光的修仙界徹底告別過去,而那些小心翼翼的修仙家族也開始走到台麵上,並與各自的過去完成切割。
一些早就忍受不了兩廠一衛的宗派家族,也不再受威脅,在付出很大一筆代價後,徹底新生,家族、宗派路途,堪稱蒸蒸日上。
不過這個世界有光,自然就有見不得光的地方和人,也不是所有修仙宗派家族願意離開兩廠一衛的庇護,損失大賺特賺的機會。
尤其是現在,靈石貿易的出現,不少見不得光的宗派家族,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本該是從大明輸出到海外諸國的靈石,又被某些利欲熏心的人從海外諸國又運回大明。
並且,隨著修仙界可以見光,再加上大明境內的仙道事業發展蒸蒸日上,這種情況愈演愈烈。
朝廷的最終目的,便是讓大明仙朝,七成以上的百姓開始步入修仙一途。
隻保留必要的凡人子民存在即可。
有了修仙者的足跡,遍及大明全境,修仙的種子也在不斷的撒下,終有一天,七成的凡人百姓會在朝廷有意引導下轉化成仙苗。
而這需要當初所謂的,見得光的“大明修仙界”推波助瀾,野蠻生長,發展仙道。
如此一來,當初被塑造成朝廷最大的黑暗和奸佞存在的東廠提督黃錦和西廠提督陳洪,以及他們背後的清風和禪霜二位國師也在這些年裏不斷的被各地官員上奏彈劾。
之後的一切,發生的也就順理成章了。
首先就是清風和禪霜的二位國師被罰,當然具體是如何懲罰的,朝廷內部沒有明說,不過東西兩廠的提督確實被撤職。
而根據朝廷散發出來的小道消息,這二位提督已經不在司禮監,至於去了哪裏無人曉。
兩廠一衛的頭兒被撤職,背後的國師被懲罰,兩廠一衛內部也進行了大洗牌。
現如今,東西兩廠由司禮監秉筆大監陳矩掌管,至於錦衣衛,北鎮撫使和南鎮撫使被撤職查辦,之後銷聲匿跡。
至此,兩廠一衛算是徹底退出了舞台。
若說此前兩廠一衛的存在,對於內閣高層等知情者來說都不過是一場戲,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大明修仙界成為仙道種子的傳播者。
如今,當初的目的已經達到,並且對民眾們也有了一個交代,朝廷自然也就抽身了。
可是現在,在這三十年的時間裏,滄海桑田,人心思變,活躍在大明的廠衛可就不是作戲了,他們是真的在欺上瞞下,中飽私囊。
當然還有一些因為利欲熏心的官員,為了利益,也是在這三十年期間不斷湧現。
而在嘉靖八十五年,靈石已經正式被工部正式確定為一種,用於工業的“新能源”。
也因此從兩廠一衛抽身,以及海外諸國靈氣工廠的建立開始,對外出口靈石已經成為朝廷一項可以被抬到明麵上的國策了。
當然,其中隱藏的是什麽道理,內閣等朝廷高層心裏其實都清楚,畢竟大明作為仙朝上國,是不會幹涉他國內政的。
靈石危害極大,以前仙道發展規模較小,百姓對這些也不怎麽關心,現在可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靈網的鋪設,百姓坐在家裏,就能了解全世界的事情,也不好糊弄了。
所以,內閣一拍板,索性將靈石列為工業用物,如此出口靈石也就合理了。
而靈石作為大明一種用於靈氣工業時代下的一種必備能源,被他國高層在清楚知道靈石副作的前提下,依舊用於民眾修煉這一點,幾十年裏,大明多次警告,但都無甚效果。
為了大明與諸國貿易的正常進行,大明也隻能通過禮部,進行一些勸解。
可惜的是,部分國家直接在律法寫明,公然表示使用靈修煉合法。
當然也有不少國家對靈石采取謹慎態度,並成立了專門的“禁石隊”,打擊靈石修煉,可惜的是,這麽做的效果甚微!
沒辦法,誰讓他們的國家不少官員都主動使用靈石修煉呢?
三十年的時間,對於大明一些底層的官員來說,時間實在是太久了。
可是隨著修仙的深入,人均壽命增長,不少官員在各自位置上也愈發的安穩了起來。
再加上朝廷給的那點仙祿,根本不足以維持他們的修煉,自然**就開始滋生。
如此也就給了那些想要一條道走到黑的家族宗派可乘之機,開始遊走黑暗。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群人的存在,所以在光明的另一麵,構成了另外一個世界。
當然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就是了。
一個王朝,它的發展越是強大,越是沉澱,就越是避免不了滋生黑暗和汙穢。
更何況這還是一個修仙王朝,以前為了錢,不少人都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去做任何事情,更何況現在是為了修仙資源。
修仙資源,可是不光能帶來財富,還能讓自身以及身後的家族仙道昌隆,長生不死。
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有人願意為之冒險。
就算是在政績考核越發嚴格的現在,依舊有不少官員,願意與暗地裏見不得光的家族宗派接觸,成為他們的庇護傘。
最重要的是,這些家族宗派背後,還涉及到了一地的“總賦漲幅”。
甚至有些官員,靠著這些見不得光的修仙家族,或是宗派,政績斐然。
一個獨特,合理,卻見不得光的世界暗麵,就這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這些年,隨著海外諸國靈氣工廠的建立,越來越多的靈氣工業產物輸入大明。
也因此,東南一帶乃至於大明境內的其他修仙家族,宗派都開始進入海外諸國。
這些家族大多都是當初“洗白”的家族和宗派,他們經營著“修仙百藝”的各行各業。
一座座商會出現,成為他們的表皮。
這些家族,也開始進入海外諸國,進行跨國貿易,靈石這東西,也就這麽慢慢回流。
而對於這一點,朝廷自然也有注意到,並且關於靈石回流這一點雖然驚訝,但卻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這都是必然會發生的。
好在大明境內是絕對禁止靈石作為修仙資源的,隻有一些背地裏的亡命之徒和勢力,才會運石、販石,以此牟利。
一旦發現哪裏有人使用靈石修煉,就會立刻被官府的捕快緝拿。
刑部更是頒發律例明確表示,但凡是在追捕使用靈石修煉的修士時,若是遭遇反抗可以直接擊殺,不需要經過上級官員首肯!
而那些被抓住的,用靈石修煉的修士,輕則廢除修為,重則直接砍頭,甚至牽連家族。
李家,作為洗白的老牌修仙家族,其如今在整個江寧縣,稻香區,那都是絕對的霸主級,嗯,稻香區就是當初的稻香村。
家族成員更是暴漲到了數百人。
自然而然的,內部也就多了很多派係。
至於李寶樂,雖然是如今李家李天明之下第一人李銘的兒子,可始終是家族旁係。
沒錯,就是旁係,地位並未改變!
嘉靖六十年,李銘得嘉靖看重,進行本命移植,逆天改命之後,在家族的地位並沒有如他設想的那般,得到所有人的祝福。
起初他修為突飛猛進的時候,確實得到了族長等人的青睞,也到了一些資源傾斜。
嗯,其實李銘看中的也不是這些東西,他隻是想讓父母為他高興,在家族可以抬起頭。
畢竟當初雲隱祖師可是給了他一個儲物袋,裏麵的資源足夠他修煉到築基。
可是隨著他的崛起,鋒芒一度蓋過給家族帶來仙法的李天明後,情況就變了。
他開始遭到打壓,之後本該傾斜給他們一家,父母、兄弟姐妹的資源直接斷掉。
就連他這個崛起的天才,傾斜的資源也被刻意減少,甚至是拖延。
好在他有祖師給的資源,不至於在家族資源斷掉的情況下,徹底廢掉。
因為將資源分給父母,兄弟姐妹,本該能讓李銘突破到築基的資源不斷減少。
否則李銘的修為,早就突破築基了,更不至於到現在,一直被李天明壓一頭。
直到李家走到明麵,朝廷全麵發展修仙後,連帶著李銘所在的旁係家族才分到一些家族生意,但李銘一家依舊遭到針對。
隻因為他在被打壓的情況下,修為還能僅次於李天明一個境界,這更讓李天明忌憚。
也因此,李寶樂一家過的並不好,在南京仙府書院裏,也隻是普通家庭而已。
“普通的鐵錘,我的本命與父親的‘先天紫藤’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轟轟轟。”仙軌駛入隧道,隧道內,螢蚌石散發出橘黃色的光芒,隨著山體間不時隔開的空隙,讓仙軌車廂內顯得明暗不定。
李寶樂,南京仙府書院,高二學生,今年十八歲,出生於嘉靖八十一年正月。
如今的大明,早在嘉靖五十年的時候,書院學府,就已經普及到了村落。
而到嘉靖八十年開始,國子監更是對全國書院進行了改製,書院也因此有了等級。
大致可以分為“蒙學”、“初學”、“中學”以及最後的“高等仙府”。
其中“蒙學”顧名思義,就是啟蒙用的,隻招收三到六歲的兒童。
在“蒙學”學堂裏,會有專門的夫子授課,當然這些夫子大多數以女子居多。
畢竟“蒙學”裏的孩子太小了,女子在帶孩子上,終究是要強於男子的。
這些女夫子,需要教授兒童讀書認字。
到六歲後,按照戶籍,升入當地的“初學”學堂,開始學習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琴棋書畫以及五行八作等等相關學問。
嗯,隻是基礎中的基礎,僅限於了解!
當然這其中還多了一個必備項,那就是學習‘引氣訣’,開始引氣入體,打通穴竅。
若是有學生在“蒙學”期間就打通穴竅的話,會被朝廷破格招收入大明仙府。
而所謂“初學”,就是初步的做學問,主要招收六到十二歲的孩子。
一共六級,每年升一級。
而每年的上季五個半月,下季也五個半月,中間會有一個月的休沐長假。
在“初學”階段,學生們依舊需要堅持打通穴竅,若是打通全部穴竅之後,可以被省級仙府特招,開始修仙。
到了“初學”六級,也就是學生們常說的初六年級後,會升級到“中學”。
這個時候,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些孩子們年齡也已經到了十二歲。
等到了“中學”可就不簡單了,招收十二歲到二十一歲的學生。
一共九年的學習時間,而在“中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要細分班級了。
諸子百家、五行八作,隻可以選擇一門功課進行主修,其餘的時間全部用於修煉。
而“中學”又分為三個階段。
分別是初級、中級和高級,每個階段需要學習三年時間,也就是學生們說的“中學一年級”到“中學九年級”。
等到了最後一年,也就是“高三年級”的時候,就要參加“高考”了。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參加“高考”修為必須突破到練氣三層,否則隻能出“社會”,為大明各行各業添磚加瓦了。
而“高考”,顧名思義,所有達標的學生,通過科舉,升入各地的“高等仙府”。
嗯,科舉除了考學生們自己所學的百家學說,或是五行八作等課程外,還要完成一些關於修仙者的試煉,分別是筆試和曆練。
到時候,大明會有專門用於考核的幻陣,構築幻境,然後根據表現評級。
一共九個品級,九品最低,一品最高。
不入品的話,視為失敗,綜合成績,若是不能達到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的丁級,等於“高考”失敗,不再有機會。
不過這些有修為的學生,步入“社會”後,自然會得到各大仙族商會的聘用。
雖然不如入“高等仙府”,擁有更多的修仙資源和光明的前途,但也不算差了。
而所謂的“高等仙府”,就是指專門培養修仙者的書院,與大明仙府聽起來是一樣的。
放眼整個大明,也隻有二十個“高等仙府”,大明一十三省,各有一座。
至於兩京,因為地位特殊,所以北京占了四座,南京占了三座。
這些“高等仙府”全部直屬於國子監。
而原來的國子監,其實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學習之地了,而是朝廷培養官員的仙府。
入國子監,等於是要走上仕途的。
當然,除了國子監,還有“大明仙府”,也是唯一一個以“大明”命名的仙府,其實也是走仕途的渠道。
不過相比於國子監,“大明仙府”更自由而已,從這裏離開,不論去各大仙族商會,又或者是自己組建家族創業都可以。
當然除了正常的修仙晉升之路外,還有一條路,那就是完成“初學”,也就是十二歲的時候,直接入各地的“軍府”。
入“軍府”就等同於是從軍了。
到時候,凡是進入軍府的學生要幹的事情隻有兩件。第一件那就是修煉,第二件那便是完成每日的訓練量,成為合格的大明將士。
當然,這也意味著,你將被打上軍戶的標簽。
雖然如今的“軍戶”子弟,沒有以前那般嚴格,比如子女也必須要出一人從軍,但也有著關於軍戶獨屬的要求。
隻有一條,那便是凡軍戶子弟,隻要朝廷需要,那麽你隨時要做好從軍的準備。
而從“蒙學”、“初學”到“中學”以及最後的“高等仙府”,其實就是大明逐步完善的一條“全民修仙”之路。
別看如今靈脈鋪設全境,仙道發展如火如荼,可終究還是在朝廷有意放縱之下的野蠻生長,在這期間,朝廷需要穩定。
說白了,現在野蠻生長的仙道,不過是為了充實大明仙朝,最後還是要變正常的。
“我今年十八歲,修為才練氣二層,就算我能在三年內突破到練氣三層,就我這本命,也根本沒辦法被好仙府錄取……”
李寶樂想著,白皙的胖臉上,滿是愁苦之色。
“而且,那天偷聽爹跟娘的對話,似乎家族好像粘上了‘靈石生意’,萬一家族被朝廷查了,這會不會影響我的前途……”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