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感言

字數:16168   加入書籤

A+A-




    大家好,這裏是Andlao,您忠實的朋友。
    首先在這裏解釋一點,本書真不是因為成績不好,所以連載三卷就草草完結,而是我一開始就打算寫這麽一個科幻短篇。
    當時我發給編輯的大綱就是正好三卷的大綱,開書前,也和編輯聊過,這是一本短篇的事了。
    但說是短篇,其實從傳統的角度來講,已經是大長篇了,隻是在網文的規格下,顯得很渺小而已。
    這是一個足夠完整的故事,洋洋灑灑水個百萬字,反而是沒必要的。
    ……
    大家好像挺喜歡讀我的碎碎念,一度出現了,打賞讓我加更感言,以及正文可以不看,感言需要讀一讀的奇怪現象。
    好吧,其實我也挺喜歡寫的。
    比起在讀者群裏漫無目的地閑聊,又或是幹脆自閉,不和外界溝通,我還是很喜歡把我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的。
    在我看來,我與各位讀者們,不止是簡單的商業關係。
    我製造商品,大家付費買單,更多的時候,我覺得我和各位就像朋友。
    一群看不見、摸不著、不認識,但又很熟悉的朋友。
    在一段故事旅程的末尾,我和大家聊聊故事之外,關於我自己的事,就像電影後播放的製作人名單,又或是幕後的紀錄片。
    在這段時間裏,我的變化、我的成長、我一切可以向大家分享的。
    在這裏誠懇地、毫無保留地講給各位聽。
    就像舊時代裏,最傳統的、頗具浪漫色彩的筆友一樣,每隔幾個月的時間,我就洋洋灑灑寫下一大篇的感言,來向看到這段話的各位朋友們,講述我的近況與想法。
    又感覺像一種新型的電子寵物,隻不過是以文字遊戲的方式出現,哈哈哈。
    ……
    我認為,寫書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作者在現實裏的成長與故事在虛擬之中的發展齊頭並進。
    在漫長的連載生涯中,你可以從作者的書裏讀出作者筆力的變化,乃至個人現實境遇的變化,至少對我來講,這是事實。
    寫灰燼時,我整個人還是傻逼大學生,是無法否認的黑曆史,就此略過。
    寫餘燼時,我是一個還算朝氣蓬勃的人,充滿了踏入社會的無拘無束的自由感,寫出來的東西也隨性,亂糟糟的
    寫無盡時,我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了,知道了些東西,但又不知道些什麽,那時我仍很自信,很滿足,就這麽搖搖晃晃,步履蹣跚。
    寫升格時,這本書因篇幅問題,和前兩本動輒兩年的連載時間不一樣。
    這本書,我寫稿的時間並不長,但就是在這不長的時間裏,我經曆了很多事,當然,這些事隻發生在我的內心,我小小的房間裏。
    我整個人陷入了一種莫名的虛無當中,我知道這有些無病呻吟,但對於我來講,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我曾想給這本書另一個結局,倒不是什麽巨大的改變,僅僅是在書的末尾加上一句話。
    “四十億年後,銀河係與仙女座星係撞擊,太陽係消失不見,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愛與恨、榮光與奇跡,都消失在了寂靜的真空中,化作宇宙的塵埃,什麽都沒有,什麽都不剩。”
    當然,隻是想想而已,我一向秉持著這樣的道理,作為一名作者,我的個人情感可以豐富作品,但不能影響作品,我寫的是作品,不是無病呻吟的散文。
    但現在不一樣,這是完結感言,我可以稍稍任性一下。
    ……
    我並不是一個自信的人,甚至說,我是一個自卑的人。
    寫作時,我時常覺得自己天賦異稟,但更多的時候,則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無知。
    算是這本,我已經正式寫完三本書了,三本書成績不一,對我生活的影響也截然不同,但相似的是,它們都未能給我一種令我信服的堅定感,讓我相信,我生來就是幹這個的了,不再懷疑自己。
    我總是在懷疑自己,更令我感到擔憂的是,我害怕大家也是如此懷疑著我。
    我倒不會因此變得消極,隻是覺得路途遙遠,距離我寫出令我自己完全滿意的作品,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我覺得也還好,我的個人生活很單調,昏暗的房間裏,一台電腦、一張床、一把椅子,基本就構成了我生活的基本要素。
    總之,用我一位朋友評價的話來講,我不是在生活,隻是在生存,把自己關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裏,默默發酵。
    我還挺喜歡這種狀態的,沒有任何變化,內心保持著絕對的安寧,對於我這種極度害怕變化的人來講,這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因此,各位應該能發現,我是一個悶騷,我有著非常活躍的內心世界,但又礙於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自閉,導致我無從發泄。
    所以,我很喜歡在感言裏和大家聊聊我的生活,我的想法,我那些亂七八糟的思緒。
    就像一種人類觀察,我把我自己當做了樣本,展示給各位。
    ……
    那我的變化是什麽呢?
    可能是更膽小了吧。
    隻要當下足夠滿足,就會心安理得地享受,對於未來的種種可能視而不見。
    其實我想過未來的一些事,那些光是令我想想就焦慮得不行的事。
    我是一個作者,寫了第一章就會考慮後十章的人,同樣,一件事發生了,我就會想到許許多多,進而龐大的未知將我壓垮。
    舉一個例子,我曾和我老爹開過玩笑,假如我以後真暴富了,真住上大別墅了,養的兩隻貓怎麽辦,萬一跑丟不見了,真的會找不到。
    哈哈哈,沒開玩笑,我確實因這種荒謬的事,認真思考了好久,並因此糾結、頭疼,哪怕我兜裏一毛錢都沒有。
    小事如此,更不要說那些大事了,所以我總是活在自己設想的糟糕未來中,而且這個未來離我越來越近了。
    再過幾個月的時間,我就正式步入26歲的高齡了。
    在一些玄幻小說中,我這個年紀都拿中州天驕榜第一了,敗帝王、鬥蒼天,結果還為如果住上大別墅養貓會不會走丟這種狗屎事煩心。
    更不要說,我給自己製定的計劃是三十歲前恰夠爛錢退休養老,那麽按照兩年一本書的計算,我還能寫兩本書,兩次嚐試財富自由的機會。
    媽的,更加虛無縹緲了。
    開個玩笑。
    我喜歡開玩笑,樂子總是比一味地抱怨、訴苦要有意思的多。
    不過啊,到了這種時候,認真想一想還挺有趣的。
    從20歲到30歲,十年的光陰隻是六本書的時間。
    這一切都太奇妙了,不由地讓我想到那句話,“幾千年的曆史,不過是麥子熟了幾千次”。
    如果有讀者從我第一本書看到現在,我的這些碎碎念,也像是日記一樣,一定程度上記載了我的成長與變化,把這一切剖析了出來,展現給大家看。
    共同成長!
    ……
    我的碎碎念太多了,已經記不住提沒提過了
    最開始寫本書時,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樣,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科幻作者,我也不認為我有能力寫好一本設定嚴謹的科幻小說。
    因此,我試著取巧了一下,把它變成了一個科幻懸疑的探案小說,討論的點也從賽博朋克裏,那種對資本啊、階級的對抗,變成我很喜歡去思考的、一些探究內心的哲學問題。
    混淆身份。
    我設計了幾個反轉,雖然有部分聰明的讀者猜到了,但我沒打算再改,畢竟大綱已經敲定了,為了讓大家猜不到而修改,有些適得其反了。
    而且,有時候我覺得這種被讀者猜到,也不算是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而是說,作者與讀者默契、心有靈犀。
    同時,這也說明我前文鋪墊的足夠,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展開。
    當然,我依舊覺得這本書我寫的不夠完美,很多東西不夠深入,也許我再準備一段時間,我能令這個故事變得更加完美些。
    我也常安慰自己,不夠完美就說明有進步的空間,未來還很長,對吧。
    我腦子裏還設想了許多類似的短篇故事,一些我覺得很有趣,但又無法寫的很長的點子,在未來有時間,我想我會把它們一一完善,並以更好的狀態,呈現給大家。
    ……
    嗨呀
    時至今日,我依舊很懷念我最開始寫書的日子,我覺得每一位作者的第一本書,都是非常奇妙的存在。
    想想看,一位剛剛學會寫故事的作者,寫起了他第一個算得上故事的故事,它或許沒有黃金三章,沒有引人入勝的劇情,沒有章節末尾的鉤子……它可能什麽都沒有。
    但同樣,它也是絕對自由的、肆意生長的、無法複刻的,充滿了一位作者對於“故事”這一形式載體的充沛情感。
    隻是單純的、作為故事本身這一存在。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我故事的主角隨著我年歲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嚴肅,越來越壓抑,越來越憤世嫉俗。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隻覺得恍惚。
    我喜歡的那個滿嘴冷笑話與段子的主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陰鬱的、悲觀的可憐人。
    ……
    唉,他媽的,當大學生的日子真的好啊,除了傻逼點哪裏都好的要死啊。
    如今回顧一下,我真是想念極了那段日子。
    那時我剛畢業,住在沈北的一處小區裏,租金很便宜,和我的室友蔡哥共同分擔,我每天要做的就是起床、碼字、打遊戲、看小說。
    小區入住率不高,即便半夜音量拉滿也不會擾民,樓上有個傻唄外國留學生,他把洗衣機放在陽台,每次洗衣物水都會淌下來,附近就是大學城,滿大街的小吃與歡快的大學生,充滿了市井氣息與年輕的暢快感,無論你是什麽時候出來,你總能在街頭看見稀稀拉拉的人影,以及支棱的小吃攤,確保你在什麽時候,都不會餓肚子。
    我每天碼完字後,經常騎著共享單車到附近的小吃街,在露天的炒飯攤子,點上一份大醬雞蛋炒飯,多加辣椒油,然後和蔡哥一起坐在馬路邊,抱著盒飯胡吃海塞。
    那時我還養著一隻叫jojo的倉鼠,不用考慮未來的路途,不必擔心這個、那個,什麽都不用想,隻需要享受當下。
    夜深了,就和蔡哥一起出門騎車,繞著沈北溜達,或者冒著雨去雨潤批發中心進貨。
    那時我的稿費並不多,買不了我心心念念的mb強襲,也換不了牛逼的新電腦,除了維持還算體麵的生活外,什麽也做不了。
    但那時的我並不覺得痛苦,我的能力與我的欲望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我處於絕對滿足的狀態,比賢者還賢者,簡直就是大佛陀時間。
    那是段不錯的日子,可惜,自那之後就再未有過。
    ……
    至於這本書是否會有續作,實際上,我並不確定,我的草稿箱裏,確實有那麽一個文檔,被暫命名為“升格之後”,但裏麵的故事並沒有緊接故事發生的2042年,而是一口氣跳躍到了很久之後,真正的未來之中。
    我不善於寫那種社會巨變、世界動蕩的故事,如果是奇幻還好,架空的世界任我操弄,但這是一個現實世界,所以隻能將時間線無限往後延,一切推倒重來。
    因此,各位在讀本書時,也會發現一些過於臨近現實,所以為了臨近現實的合理性,做出了許多麻煩的回避。
    比如,在一個現實的、近現代的社會裏,我最愛的大殺特殺環節隻能取消了,嗨呀,真可惜啊。
    除此之外,我還想過一些同世界觀下的不同故事,例如我最開始的設想中,國家出台了城邦法案,每個超級公司所在的城市,都會高度依賴該公司的科技。
    本書的故事便是神威科技與銨言市,那麽另一個故事就可以是壽恒生命與慶源市。
    ……
    在我審思的這段時間裏,我總會把思緒拋到無限遠,焦慮就像催化劑一樣,把我帶到了尚未發生的未來之中。
    又比如,我有段時間一邊摸著我家貓,一邊傷感地尋思著,小貓咪真好啊,可惜再有十來年,你就要死了哎。
    然後就開始一段莫名其妙的悲傷。
    大家對於這段劇情應該挺眼熟,足以說明,有些東西,確實是取材於生活了屬於是。
    哈哈哈,挺矯情的。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有時候我也在想,我可能是過於害怕死亡了,所以總是對年齡感到焦慮,仿佛每過一年,自己就朝著那注定滅亡的未來更進一步了。
    我不怕各位笑話我,也不羞愧於向著各位表達我這些古怪的奇思妙想。
    就像前文說的那樣,誠懇地向大家分享我認為我能分享的一切,就像盧梭寫《懺悔錄》那樣,當然,我還是沒坦蕩到那種程度。
    大概這就是文青?盡管苛責我吧!
    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有點矯情,不夠男人,但又想啊,強撐著裝給誰看啊,不如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多少還能讓自己爽一些。
    我父親曾好奇,好奇為什麽這個年紀的我,會考慮死亡這種事。
    誰知道呢,可能就是想的太遙遠吧,總會幻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作品是作者人格的映射,這種事沒什麽好遮掩的,就是得堂堂正正是吧。
    作者和作品一致,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知行合一。
    ……
    所以,經過這番令人疲憊不堪的審思後,我得到了什麽呢?
    我想,我意識到我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作者了。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我不確定這是否算是一朝悟道,但這確確實實讓我意識到了,我該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作者。
    也許我接下來寫的書會撲街,會暴死,會窮困潦倒之類的,但我還是可以肯定地告訴自己,我明確了我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作者。
    在我這段沉思的時間裏,我讀到了一句話,具體來源記不太清了,但依稀記得,應該是來自《神之天平》製作人的采訪。
    那是個非常棒的遊戲,一個老哥自己硬生生做了十來年,才能令它得以誕生,一直令他如此堅持走下去的,隻是一個念頭。
    “如果我明天出車禍死掉了,我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來些什麽。”
    當時聽到這句話時,真的有種很微妙的感覺。
    都2024年了,就像文中說的那樣,每天大家都要接受數不清的信息,微博、貼吧、b站巴拉巴拉,信息過載像瀑布一樣在大腦皮層上衝過,直到把溝壑也變得圓潤起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裏,能被人記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就像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也會被風蝕磨平。
    之前看到一個關於餘華的采訪,他就認為,世界的主題就是遺忘。
    那麽我想,我希望成為一個不那麽快被大家遺忘的作者。
    我希望寫的故事也許不會很賺,不會很火,甚至不夠好,但它仍會在大家的記憶裏留下一定的刻痕,能稍稍地,慢一些被腐蝕幹淨。
    還有的就是……浪漫吧。
    我想寫一些浪漫的故事。
    畢竟我隻是一個平凡人,所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奢求的也隻是如此。
    ……
    然後,再說說我自己,寫這本書的期間,我意識到我不能再繼續保持這種頹廢的生活狀態了,我渴望一些改變,但改變對於我這種害怕變化的人來講,又是如此令人惶恐不安。
    這一陣我過的很難熬,每天都渾渾噩噩的,碼字也有氣無力,有些時候,我甚至反而慶幸,自己這本是一部短篇,如果寫的是長篇,我不敢想象我這樣的狀態會把故事弄成什麽樣。
    我這人再怎麽不堪,對於自己的作品還是有著極強的責任感。
    畢竟對於我這個極度自閉,在現實世界裏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人來講,我的作品是我僅有的、獲取他人認可、自我價值的東西。
    鍵盤就是我的靈魂啊。
    每天起床後,等待我的都是未知,我的情緒像波浪線一樣起伏,最開始的時候劇烈的像地震一樣,現在好了很多,但仍像水麵泛起漣漪。
    樂觀的時候,我會很容易地寬慰自己,但悲觀的時候,整個人就陷入一種牛角尖裏,一副不死不休的勢頭。
    我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我自己,我暫時也不清楚需要多久,但確確實實要給自己放一個徹底的長假了。
    我覺得我就像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裏待了很久,與社會完全脫節了,忽然回到喧囂的社會之中,一切都令我感到巨大的不適,加之人生的迷茫諸如此類的,真是令人崩潰。
    ……
    最難熬的那段時間裏,我去尋求了醫療援助,經過檢查我有點問題,聽起來很哈人,但都2024了,成年人誰還沒點問題啊,是吧?
    問題不大,我有在吃藥,疏導心情,尋找生活的另一種解法。
    我朋友還說,我也許是給自己的鐐銬太多了,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堅持,生活其實就輕鬆了許多。
    另一些朋友則說,別吃藥,比起吃藥不如增加點不良嗜好,比如說去抽煙,汙染一下我九九新的肺子。
    也許是太渴望一個參考建議,一個標準答案,我和許多人都聊了聊,聊大家的人生,遇到的各種問題,試圖從他們的身上,找到一些建議。
    於是乎,大家那千奇百怪的人生都向我敞開了大門,絢爛多彩,聞所未聞,涉及個人隱私,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但……人生有時候並不需要建議,同樣,它也沒有任何標準答案可言。
    ……
    我的家人、朋友,都曾安慰我,我才二十來歲,正是迷茫的年紀,正是享受痛苦的好時節。
    如果一個人二十來歲活的順順利利,人生美滿,這反而才是不正常的。
    當下令我倍感困擾的一切,放在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之後,回過頭看去都不算個事。
    其實我挺能理解這他們的意思,再強烈的痛苦,放在“人生”這一巨大的宏觀尺度下,其實都很渺小的。
    但我覺得這樣的安慰自己的方式並不合理,就像用眼下的痛苦,換取未來的貸款。
    大家兒時,應該都有過類似令人傷心難過的經曆,站在現在回過頭看去,其實覺得兒時那些破事也挺無所謂的。
    可有些時候我就覺得,現在的無所謂,就像對兒時痛苦的自己,進行了一種可恥的背叛。
    就像現在回憶起來,考試成績不好,隻是一串數字而已,但對於兒時的我們,那可真是天塌了啊。
    就算未來許諾的再美好,我們還是活在當下的,當下的境遇就是當下,當下的所有感受也是存在於當下。
    因此,就像鑽牛角尖一樣,我這人在一些很蠢的事情上,反而有種奇怪的固執。
    我會拒絕一些事,以避免自己會背叛它,這也許看起來會止步不前,死心不改。
    但朋友說,人生來就是不斷背叛過去的自己。
    以前不喜歡吃香菜,現在吃香菜泡麵,之前不喜歡喝酒,現在在酒桌上推杯換盞,之前不喜歡成為那種人,現在已經變成了那種人……
    本來沒什麽感覺,直到翻出初中時的日記,裏麵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堆,但如今回憶起來,卻十分陌生,沒什麽感覺,裏麵還有幾位同學的一寸照,也隻是覺得看著眼熟,卻記不起名字,連相關的回憶也很稀薄。
    這種時候我就格外難過,曾經我們確實有一段美好的時光,但這都消失了。
    時間是一把用力的銼刀,它不止銼平痛苦,連美好的那部分也一視同仁。
    就像送別裏唱的,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也許是我多愁善感,也許是無病呻吟,也可能是秋天到了,人就容易傷感。
    ……
    我覺得我的生活不算順利,總是有莫名其妙的意外,把我的生活弄的一團糟,所以我把這些迷茫也好啊,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塞進了這本任性之作裏,融入我的創作之中。
    我的個人生活很單調,自從回家住後,我連外賣也不點了,除了遊戲外,幾乎沒有什麽個人消費在。
    我曾經以為我是低欲望,沒有什麽物質需求,現在想一想,也許是因為,我是一個沒有什麽活力的人,日常生活死氣沉沉。
    我確實需要多出去走走了。
    走一走,看一看,去不同的城市生活一段時間,試著接受生活裏諸多瑣事,要麽對一些事和解,要麽對一些事妥協
    有那麽幾個瞬間裏,我還很期待,經過種種思緒轉變後,我恢複歸來後,能寫出什麽樣的文字,也許更具生活,也許更具體些。
    對未來充滿期待,又充滿惶恐。
    ……
    所以,就算再怎麽不願意承認,但也要說,這段時間我個人狀態的下滑,確實影響到了作品的連載質量。
    第一卷時,我是寫完了一整卷,又經過了刪刪改改,所以我對於第一卷的故事勉強還算是滿意,隻是故事的開篇等等,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已經了解到了。
    第二卷時,是一邊寫一邊應對腦子裏的胡思亂想,雖然順利完結了,但我對於第二卷的故事,還是有些不滿的,就比如說,在某些地方,我可以做的更好些。
    第三卷時,我的狀態已經恢複了許多,可以說,足以進行正常的文字創作了,但是呢?
    或許是想到馬上完結的緣故,整個人有些懈怠,加上腦海裏的雜音,開篇的地方,我寫的並不好,更像是一種湊字數擠牙膏一樣。
    我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碼字的狀態,然後在兩小時內,一口氣寫完四千字。
    有些時候,我寫著寫著,一股強烈的情緒就翻湧了上來,莫名其妙的,打得我滿地找牙,隻能暫且放下鍵盤,躺著發呆。
    但第三卷寫到一半時,我又回光返照般地充滿了動力。
    我不知道,是真的回光返照了,我還我的固有技能發動了,每當一段故事臨近結尾時,我總能爆發出極大的熱情與動力。
    可能是現實的遺憾太多了,越是故事的結尾,我越是想要做的更好。
    我知道我該如何表達我想寫的主題,於是在故事的結尾,我覺得我寫的水平算是過了及格線。
    連載確實是一件對許多因素要求極高的事啊。
    ……
    臨近完結時,我甚至還產生了一種恐慌感……並不是工作結束後的解脫與愜意,而是實打實的恐慌。
    我在害怕。
    我害怕不需要每日碼字後,我生活中僅有的這麽一點主線任務也暫時不見後,我的生活該會迷茫慌張成什麽樣子呢?
    就算我現在很迷茫、很惶恐,但每天醒來之後,我知道,我該坐在電腦前,無論寫不寫得出來,也得敲一敲鍵盤。
    這很好,一旦連這點也不需要去做後,我可能會發一整天的呆,沉溺於自己腦海裏的洶湧幻想。
    我有嚐試做一些事填滿我的腦子,打遊戲、健身房,損耗我的心神與肉體,但我總會閑下來,獨處的時候,那些紛亂的思緒就像毒蛇一樣,纏滿了我的身體。
    好吧,也別那麽緊張,就像我說的,無病呻吟而已。
    我也有了許多好的轉變,比如開始主動地出門、散步,漫步目的地閑溜達,變成一個該溜子,瘋狂地鍛煉,已經瘦了十來斤。
    平常,我的房間窗簾都是緊閉的,一點光都不能有,但現在我非常討厭黑天,窗簾也從未拉起來過,每天屋內都是陽光明媚。
    ……
    寫完這本書的瞬間,我變得很開心,非常開心,我意識到,這就是我想寫的,太好了,願大家享受。
    關於虛無,這是一個逐漸走向賽博朋克的故事,所以一個略顯傷感,像是一抹憂傷藍的結局,我認為還是比較契合主題的。
    以及,我想寫點不一樣的,反正有爽文數不清,不如我整點對味的,還有的就是,我一直想盡力呈現一種,現實一些的,質感硬一些的感覺。
    然後,在最後一刻,我覺得故事的表達,達到了我內心認為及格的水平了,還欠缺的應該是一些人物塑造之上,比如宋啟亮,向際,其實我對他們還有更多想法,但礙於篇幅,沒有展開。
    如果我是一口氣寫完本書,再拿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修改,我應該會把這本書縮減到45w字,然後再減去一些無意義的劇情,增加一些人物內核等等。
    但,之後再說吧,類似的短篇故事,我還有許多靈感等著去實現。
    現在,任性之作寫完了,我該研究一下糊口的爽文怎麽寫了,嗨呀。
    ……
    展望未來。
    關於新書,我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也構思好了幾段我認為非常浪漫的劇情。
    得承認,個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令我感到迷茫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十足的靈感,有段時間裏,我就像是自虐一樣,沉迷於勾起自己的傷心處,試圖以此獲得更多故事的靈感。
    唉他媽的,人就是賤。
    好消息,我弄到了許多好玩意,壞消息,我不確定,我會不會又寫的趨於小眾。
    嗨呀,這種事,無所謂了,盡我所能為大家呈現一個我能力範圍內足夠完美的故事就好。
    至於新書的時間,應該會在半年之後吧,這一次我想多休息一陣。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休息的時間裏,我想多走走看看,約了許多天南地北的網友們,大家認識多年,卻未曾見過,難免有所遺憾。
    我打算等身體好一些了,就動身去看望各位,一路走走停停。
    如果遇到些什麽有趣的事,我也會記錄下來,有時間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喜歡向各位分享我可以分享的一切,這就是故事。
    ……
    作為一個作者,我是那種很少見的,在開書的同時,就在存稿裏新建出一章“完結感言”的人。
    是的,在寫新書開頭的同時,我就開始寫完結感言了,我會把寫書過程中的一些胡思亂想隨著故事的進行,一並寫進完結感言中。
    這篇感言並不是一口氣寫完的,而在一些零零散散的夜裏,某些思潮上湧的瞬間,無數的碎片裏所拚湊起來的。
    也感謝大家耐著性子,聽我的碎碎念到這裏。
    非要說,關於當下,我能說出什麽個一二三的話,我想舉一個比較科幻例子。
    也許,時間是不存在的。
    過去、現在、未來,這三者的同時進行的,在更高的維度去看,所謂的人類並不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的人類,而是一隻無比細長的蠕蟲。
    對,蠕蟲。
    從我們的受精卵開始,那是一個微小的點,直到我們變成灰塵為終點,就像剪輯軟件裏的時間軸一樣,我們的人生從開始到結束,每一分每一秒的我們都是一個切片,無數的切片在時間軸上連了起來,變成了一隻細長的蠕蟲。
    貫穿過去、現在、未來。
    也就是說。
    當下就是永恒,永恒就是當下。
    享受現在吧,各位。
    至於故事,就先講到了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