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知足常樂

字數:6253   加入書籤

A+A-


    那女子走出來後才發現朱老三身邊竟然還跟著一個陌生人。
    那一瞬間,許知行從她眼裏看到了警惕,和抗拒。
    許知行在見到這女人的一眼,也不由得有些詫異。
    這女子,長相雖然不算是特別漂亮,但身段極佳,根本不像是尋常農家婦女。
    但這不算什麽,最主要的是,這女子竟然有武功在身,甚至已經練出真氣,儼然已經是江湖上都能算是好手的六品小高手了。
    許知行不動聲色,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朱老三見妻子錯愕,連忙介紹道:
    “繡娘,這是許先生,是我的救命恩人,今天在山裏要不是許先生出手相救,我就回不來了。
    你趕緊多弄兩個好菜,把那壇苞穀酒也拿出來,招待許先生。”
    名喚繡娘的女子掩蓋下心裏的不安,笑了笑,走上前幫朱老三卸下身後的背簍。
    然後轉身對許知行盈盈下拜道:
    “拜謝恩公大恩大德。”
    許知行連忙虛扶道:
    “大嫂萬莫多禮。”
    三人說話間,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從屋子裏跑了出來,還沒看到人便張口喊道:
    “爹爹,爹爹,你終於回來了...”
    女子見孩子出來,連忙道:
    “濤兒,快來,給恩公磕頭。”
    朱老三跑上前,拉著孩子的手到許知行麵前,讓男孩給許知行磕頭。
    許知行趕緊攔著,說心意已知,俗禮就不必了。
    一家人這才罷休。
    隨後朱老三拉著許知行便往堂屋裏走去,一邊吩咐道:
    “繡娘,快沏茶。”
    .....
    朱老三的家境跟尋常百姓家沒什麽兩樣,或許是因為有個好妻子,相對來說還是要富餘一些。
    最起碼在除夕這一天,能燉上一隻老母雞,煮上幾大塊肥肉。
    那壇年初就釀好了,存放了一年的苞穀酒,確實是難得的佳釀。
    在尋常百姓家裏,能喝到這種品質的酒,讓許知行頗為意外。
    不過想想那名喚繡娘的女子竟然是一位六品武道高手,也就解釋的通了。
    很顯然,那女子嫁給朱老三,應該是有幾分掩藏身份的目的。
    朱老三和兩人的孩子身上,都沒有半點武功的跡象。
    說明他們都不知道女子會武功。
    這是別人自己的秘密,許知行當然不會多管閑事。
    年夜飯期間,朱老三喝多了,一直拉著許知行講當年的事情。
    當年是朱老三上山采藥,撿到了一身是血的繡娘。
    帶回家治好了後,繡娘就留了下來,並且嫁給了他。
    一晃將近十年過去了。
    朱老三每每談起這件事,都忍不住要感謝老天爺,把這麽好的一個女人送給了他。
    喝到後來,朱老三已經不省人事。
    嘴裏還在念叨著:繡娘...哪天趕場...給你扯塊布...做身好看衣裳...
    繡娘哭笑不得,眼裏滿是幸福。
    等服侍好丈夫和孩子睡下後,繡娘走到許知行麵前,忽然跪了下來。
    許知行眼疾手快,伸腳抵住了繡娘的膝蓋,無奈笑道:
    “大嫂,不是說了不要這樣嘛,這一頓飯足夠償還我那一點微不足道的出手相助了。”
    哪知繡娘卻搖頭道:
    “先生誤會了,繡娘隻是懇求先生,放過三哥和濤兒。”
    許知行一愣,笑道:
    “此話怎講?”
    繡娘看向許知行,仿佛是在看他到底是不是說的真話。
    “先生武功遠超於我,你若出手,我必定毫無反抗之力,繡娘願意隨先生而去,隻求先生放過他們父子,他們隻是普通人。”
    許知行思緒稍稍思索,便明白了繡娘的意思,不由得苦笑道:
    “我說大嫂,你才是誤會我了。
    你以為我是來抓你的?我要說真的隻是偶然遇見朱老三,你信不信?”
    繡娘勉強笑了笑。
    “像先生這樣的高手,又怎麽會無緣無故來到這窮鄉僻壤呢?”
    傍晚朱老三回來的時候,繡娘遠遠的便聽到了朱老三的腳步聲。
    正開心的出門迎接,沒想到朱老三身邊竟然還跟著一個人。
    當時的許知行,並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氣息。
    繡娘稍稍分辨,隻覺得許知行的氣息之綿長,氣血之渾厚,遠超於她。
    所以猜測許知行的修為也肯定比她高。
    在她的觀念裏,這樣的高手大多效忠於朝廷,或者是那些歸順於朝廷的名門大派。
    而她當年,正是從那場血雨腥風的馬踏江湖中逃命出來的幸運兒,看到這樣的高手出現在自己家,第一反應便覺得許知行是來抓她的。
    許知行也差不多猜到了這個原因,他也知道,繡娘這樣的人,對於當年的那一場災難必定是有著極大的心理陰影。
    為了讓她安心,許知行直接開啟浩然幻境,將她拉入了其中。
    看到這一幕,繡娘心神巨震。
    此時她才明白,原來這個看上去隻有二十多歲的年輕先生,竟然是一位陸地神仙。
    神魂之力,陸地神仙的標配。
    巡天閣會派一位陸地神仙來抓她嗎?
    用腳趾頭想也不可能。
    至此,繡娘才算是徹底放心下來。
    這樣的人物,絕不可能自降身份來為難他們這個普通的家庭。
    雖然不擔心被許知行為難,但內心的惶恐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畢竟這是一位陸地神仙,是神仙。
    沒有哪個凡人能麵對神仙保持平靜。
    許知行笑了笑,安慰道:
    “把心放下,好好跟朱老三過你們的日子,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擔心了。”
    繡娘眼眶泛紅,重重點頭。
    許知行看了眼繡娘的身體,若有所思。
    隨後問道:
    “你是出自哪個門派?”
    繡娘一愣,不知道許知行問這個想做什麽。
    下意識的想要隱瞞,但轉念一想,對於一個陸地神仙來說,哪個門派好像都沒什麽分別。
    於是便老老實實回道:
    “回恩公,我是大周開國之前,青城聖地的弟子。”
    青城聖地,早就在大周的鐵蹄之下覆滅了。
    而她們這些曾經的聖地弟子,就算僥幸活下來,這一輩子也不敢拋頭露麵。
    隻能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許知行恍然,難怪看繡娘的內功路數有些熟悉,原來是出自青城聖地。
    他從懷中拿出那本《精關鎖玉訣》遞給她。
    “這應該是你師門的遺物,還給你吧。”
    繡娘接過一看,眼神不由得一愣。
    沒想到許知行身上竟然還有曾經師門中唯有內門弟子才能修行的上乘心法。
    繡娘下意識的要翻開看看,但最後卻停了下來。
    看著手中這本極為珍貴的內功心法,歎了口氣。
    隨後竟然將書本湊到燭火上,當著許知行的麵將其付之一炬。
    火光中,許知行眼裏多了幾分讚許。
    從這一幕就能看得出來,對於過往,繡娘已經沒有半點留戀。
    她是真的一心想要跟朱老三安穩過完下半生。
    許知行笑了笑,問道:
    “就這麽燒了,不可惜?”
    繡娘搖了搖頭。
    “對於我來說,我已經得到了我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許知行轉頭看了眼房間的方向,聽著朱老三那如雷般的鼾聲,笑著點了點頭。
    “不錯,知足,才能常樂。”
    他讓繡娘拿來一張紅紙,提筆道:
    “相逢便是緣,希望你們能夠平平安安地過完這一生。我身無長物,便送你們兩個字,就當做這一頓酒錢。”
    說罷,許知行提筆寫下兩個字。
    ‘平安’
    繡娘畢竟不是普通人,她清晰的感覺到,當許知行最後一筆落成之後,似乎有一股若有若無的波動散播開來。
    明明是晚上,卻仿佛感覺整個屋子裏都變的光明無暇,心頭也充滿了難言的喜悅。
    雖然看不出這兩個字的深淺,但繡娘知道,這兩個字絕對比世上任何珍寶還要貴重。
    她抬起頭,把目光從這兩個字上挪開,正打算向許知行道謝。
    卻發現眼前哪裏還有許知行的身影?
    隻剩下那兩個字四平八穩的放在桌子上,證明曾有一位天上神仙來過他們這個簡陋的農家院裏。
    繡娘內心觸動,轉過身朝屋外緩緩跪下,深深叩首。
    天際一道流光劃過,宛如流星,一路向西。
    在涼州最西邊,也是中土九州的最西邊,有一座荒涼的城池,名為大荒城。
    坐落在九州大地最高的那座山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