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啞巴乞丐

字數:4972   加入書籤

A+A-


    幾個月前,大周京都泰安城內那一場驚豔四方的大戰之後,趙蓁從趙虎那裏得到了宇文清的消息。
    於是便一路北上,直接禦劍離開了大周國境。
    來到北燕境內後,她卻又舍棄禦劍,改為步行,一步步向上都城走去。
    或許是為了看一看那個讓她牽掛了那麽多年的人建立的國家究竟是一番什麽模樣。
    也或許是想要體會異族他鄉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但究竟是不是因為離得越近,反而越不敢相見的原因在作祟,恐怕也就隻有趙蓁自己知道。
    北燕國國土雖然不及大周九州,但也十分遼闊。
    南北之距,四五千裏。
    從北燕國南境走到上都城,至少也有三千多 裏的路途。
    來到這完全不同的異國,趙蓁也算是大開眼界。
    這裏的人不像大周,臉上和心理,更為同步。
    心中喜怒哀樂,在臉上就能一目了然。
    北燕國剛剛成立,對於草原來說,這幾乎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壯舉。
    因為在草原上,還從未有誰建立過如此龐大且係統的國家勢力。
    草原上的牧民,一生大多都在追尋水草而居,從未想過有一天,他們能在某一個地方定居不再離開。
    北燕國對於草原民族的馴化已經初見成效。
    至少在如今的草原人心中,已經有了國家的概念。
    已經對北燕這個統治著他們的勢力,有了初步的認可。
    畢竟,曾經的草原雖然自由,但卻是一個赤裸裸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誰強,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牛羊,更多的女人和更廣袤的草場。
    弱者,被欺負、被壓迫,甚至被屠殺,也絕對不會有人站出來說一句這種事是不對的。
    受了欺負壓迫的人,除了忍,除了認命,沒有任何辦法。
    除非你能反過來,成為強者。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雖然本質上看,依舊是強者統治弱者。
    但至少在不觸及最高層統治者的利益前提之下,普通百姓和那些曾經的弱者,有了一個可以求助申冤的地方。
    律法這個概念,也漸漸植入進了草原民族的心裏。
    如今的北燕,再也不是你強就能隨意搶奪他人財物,甚至隨意殺人的地方了。
    有刑法約束,大多數人心裏,也開始多了一條紅線。
    因此,北燕建國雖然時間不長,但在民間尋常百姓的群裏中,還是擁有不錯的擁護力的。
    這一切,自然要歸功於宇文清這位北燕皇帝的廣施仁政。
    在經曆了一開始建國初期對那些反抗勢力的血腥鎮壓之後,北燕國一係列國策都體現出了一個字。
    ‘仁’。
    宇文清雖然建立北燕的初衷,是為了讓當初的燕國遺民和朝臣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為了宇文家‘燕’這個國號能夠繼續流傳。
    但他並沒有建立北燕後就撒手不管,而是真正真心實意的想要治理好這個國家。
    等北燕國徹底穩定,就算麵對虎視眈眈的大周,也不再是可以隨手被捏死的螞蟻之後,宇文清的任務和目標才算是真正完成。
    趙蓁從南境走到上都,花了兩個多月。
    從一開始進入北燕後那忐忑不安的心態,慢慢轉變成了由衷的讚歎,心想不愧是她的大師兄,做皇帝也能成為一代明君。
    到後來,越往北走,她的心卻又開始越來越沉重。
    最後來到上都城外,看著那座巍峨的大城,和城裏城外來來往往的百姓,以及那些百姓每每談及光武大帝時那一份發自內心的敬仰和崇拜。
    趙蓁的心也徹底跌落到了穀底。
    到了上都城後,趙蓁並沒有去見宇文清。
    而是直接來到了上都城北麵,三座雪山中最高的那一座名為神女峰的山上隱居了起來。
    因為在這裏,以她的目力,可以居高臨下看到上都城內那座金碧輝煌的皇城。
    就這樣,趙蓁在神女峰隱居練劍,感悟天地大勢,以此來磨礪自身劍道。
    或者偶爾將在學堂裏所學的至聖儒學翻出來,寫在她以劍氣開鑿的簡易山洞石壁上,以供研讀揣摩,與自身劍道相互印證。
    隻有補充物資的時候,她才會從山上下來,進入上都城。
    每次買好了東西,便頭也不回的往山上去。
    有一次,趙蓁在城裏購買物資的時候,碰到幾個街溜子。
    見趙蓁姿容不俗,又是孤身一人,便動了歪心思,想做做些什麽。
    被趙蓁引到偏僻無人巷子裏後,一人斷了一條手臂以作懲罰。
    沒成想,這一幕恰巧被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看到了。
    小乞丐想要上前說些什麽,但趙蓁卻快速離開,沒有給他機會。
    小乞丐一路跟著,直到趙蓁上了神女峰,小乞丐被阻隔在一座斷崖之下,才不得已放棄。
    從那以後,小乞丐便每天待在神女峰下等著趙蓁。
    當趙蓁再次出現的時候,他便抓住機會衝了上去,猛地跪在了趙蓁麵前,也不說話,隻是不斷的磕頭。
    趙蓁微微皺眉,分出一縷劍氣將其托起。
    質問道:
    “你這是做什麽?”
    小乞丐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隻是不斷的打著手勢。
    趙蓁一愣,立即明白眼前七八歲的小乞丐竟然是個啞巴。
    同樣出身寒微的她心中難免多了一些同情。
    上一次她回山上時便發現了這個跟在身後的小乞丐。
    一開始她隻當這小乞丐是好奇她所以才跟著。
    這次下山沒想到竟然還能看到他,顯然,這孩子一直在山下等著。
    隻是趙蓁不明白,小乞丐為什麽要給她磕頭。
    她也看不懂小乞丐的手語,隻能胡亂猜測。
    “你...想要錢?”
    小乞丐連連搖頭。
    趙蓁詫異道:
    “不要錢?那你要什麽?”
    小乞丐依舊搖頭,隨後竟然又跪了下去。
    趙蓁無奈將其扶起,再次猜道:
    “難道是想請我幫忙?”
    小乞丐繼續搖頭。
    趙蓁又連著猜了好幾次,全都不對。
    若放在去京都報仇之前,或許趙蓁早就冷著臉離開了。
    頂多給小乞丐丟下一錠銀子,絕對不會有現在的耐心。
    放下仇恨後,她內心的善仿佛被放大了許多。
    人也不再像以前那般清冷。
    趙蓁看著小乞丐眼睛裏的真誠,回想起第一次見到小乞丐時發生的事,便再次問道:
    “你是想感謝我?那天那些街溜子裏麵,有人欺負過你?”
    小乞丐大喜,這次終於點頭了。
    趙蓁啞然失笑,擺了擺手道:
    “我也是順手罷了,你不用放在心上。”
    小乞丐笑了笑,打了一段手語。
    趙蓁不懂,淡淡笑了笑,說道:
    “我要進城去了,你走吧,不用再等我了。”
    說罷便往城內走去。
    走了一段路後,趙蓁停下了腳步,回過頭看了眼那個小乞丐,問道:
    “餓不餓?不如一起吃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