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不講理的儒道修行方式

字數:5279   加入書籤

A+A-


    前一段時間,許知行專門向鎮上申請了一小塊地,占地麵積大約一畝。
    就在學堂邊上。
    隨後親手蓋了一間三層的小樓。
    小樓是許知行以神通所建,蘊含著許知行靈尊境的靈力。
    小樓不大,裏麵也沒有什麽家具擺設,隻有一排排書架。
    之所以要蓋一間這樣的小樓,主要是因為他這一年多來撰寫的書稿實在太多,無處擺放。
    所以才專門蓋了這一棟小樓。
    小樓蓋好之後,許知行為其取名為書閣。
    隨後他將整套的《至聖儒學》《道藏》《醫經》等所有書籍全都擺在了書閣下麵兩層的書架上。
    第三層則是他日常讀書、寫書的地方。
    相比於一樓二樓的整齊排列,三樓就顯得雜亂許多。
    許知行隨手寫下的書稿到處都是。
    每次趙蓁和陸呦呦來看書的時候,都會幫忙整理。
    這個整理的過程,對於她們兩個來說,反而是一個極其享受的過程。
    因為那些許知行隨手寫下的書稿,無一不是世間獨一無二的至高學問。
    糅合了許知行對儒、道兩家的學問理解。
    甚至還能看到武道、劍道和醫道的一些理念摻雜其中。
    結合了許知行遊曆天下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相互印證。
    可以說,這些書稿才是許知行一身修行學問的集大成者。
    趙蓁和陸呦呦每次整理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最後就是師徒三人在書閣三層一待一整天,書稿卻並沒有整理好幾本。
    有的時候趙蓁兩人若有所悟,也會提筆記下一些她們的想法。
    特別是陸呦呦,自從癱瘓之後,每日除了修行《劍經》溫養劍氣,再無事可做。
    自然而然就會多出許多對於人生、生命和命運的思考。
    看過許知行關於《道德經》的注解後,陸呦呦便提筆寫下不少感悟。
    其中有幾條,連許知行也不由得深為讚歎。
    比如:
    身雖困滯,心卻可無限遼闊。
    人雖無貴賤,然命運絕無公道。
    ......
    她的文字質樸無華,但卻蘊含著極其強大的力量。
    是一種於靜謐中等待著蛻變的生機。
    是安然接受命運卻敢於挑戰命運的勇氣。
    僅僅以此短短一篇感悟,陸呦呦便悄無聲息的修成了五品儒道境界。
    儒道,真的是一個最講道理又最不講理的修行路數。
    有的人困頓一生,苦苦參悟,始終難以寸進。
    有的人,一朝明悟,得見天地,便能突飛猛進。
    與武道的滴水穿石,劍道的循序漸進完全不同。
    這不,遠在京都的趙虎,多年前便因為獲得文道星位晉升二品境界。
    到如今多年過去,依舊還是二品。
    哪怕他從不曾有半點耽擱,對儒道經義的參悟也極為高深,卻始終還差臨門一腳。
    趙虎其實非常清楚自己的問題。
    之所以無法跨過這一步,說到底還是因為心境的原因。
    前麵說過,他是許知行眾多弟子中最像許知行的一個。
    做人做事,對待自己的要求,全都如此。
    也正因為這樣,趙虎對待任何事都極為上心。
    自然而然的,心中積累的事情也就多了。
    他本是心境浩然之人,如今卻投身在權力傾軋的官場。
    雖然每一件事都處理的滴水不漏,但趙虎本心其實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就算常常努力來說服自己,可欺人易,欺己難。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讓他難以釋懷的事。
    那便是關於蕭承平。
    去年年底大祭,周天子便昭告天下,冊封蕭承平為太子。
    大周朝堂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的皇子奪嫡,雖然不至於說是蓋棺定論,但也相差不遠了。
    不出意外,將來大周皇位就是蕭承平的囊中之物。
    但也正因如此,趙虎卻越來越難以麵對這位表麵上是師弟實際上卻是師妹的太子。
    二人相識於微末之時,十幾年的相知,又一起朝夕相處了六七年。
    趙虎就算是一頭豬也能感覺得出來蕭承平對他的情誼。
    過去不知道她是女兒身,趙虎並未往這個方麵多想。
    可是這些年的相伴,有句話叫日久生情。
    趙虎就算再克製也難以控製自己的感情。
    可蕭承平將來是要當皇帝的女子。
    而趙虎則是立誌要做教化天下的儒道聖人的人。
    兩者之間,必定是相悖的。
    趙虎的痛苦也由此而來。
    所以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趙虎決定離開京都,離開蕭承平。
    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內心重歸平靜。
    才能繼續去追求他的儒道。
    書房裏,趙虎心事重重的放下手上書籍,望著窗外,輕聲歎了口氣。
    “唉...回去見到先生,或許就有答案了。”
    書房裏響起了幾聲銅鈴的聲音,趙虎一怔,上前打開了密道的開關。
    書架後麵正是一身常服的蕭承平。
    蕭承平提起手中兩個精致的酒壺,笑了笑。
    “師兄,喝兩杯?”
    趙虎笑道:
    “有什麽開心事?”
    蕭承平輕輕點頭。
    “當然,所有得找你慶祝一下。”
    趙虎側過身,讓蕭承平走了進來,笑道:
    “嗯,正好我也有話對你說。”
    蕭承平笑了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兩人就在書房裏坐下,就著一碟油炸花生,一盤千層酥,推杯換盞。
    趙虎放下杯子笑道:
    “你今天心情不錯,有什麽好事嗎?”
    蕭承平點頭笑道:
    “是有好事,我一條條跟你說。”
    趙虎笑著給她斟滿酒杯,給自己也倒滿,聽她慢慢講。
    蕭承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看得出來她確實很高興。
    “師兄,還記得一年前你曾讓我上過一篇折子,說的是士紳豪族囤田屯地的隱患嗎?”
    趙虎點了點頭。
    “今日朝會後,陛下專門召集了幾位大臣還有我一起專門就此事開了個小朝會,非常重視。
    因為是我上的折子,所以陛下專門問我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我就把你當時交給我的幾個策略呈給了陛下。
    得到了陛下的高度讚許。”
    趙虎聽後並沒有多大反應,反而是歎了口氣道:
    “那幾個策略,不管是均田,限田,都隻是治標不治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士紳豪族兼並土地的根本,是因為土地的私有性。
    隻要土地是屬於私人財產,可以自由買賣,這個問題就始終無法徹底杜絕。
    另外,先生還說過一句話,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就算把農田分發給百姓,那點田地裏產出的微末糧食,還要交稅,想要養活一大家子,太難。
    除非能將田地的產量提升上去,否則老百姓吃不飽飯,活不下去,到頭來還是會把自己的田地賣給士紳豪族。
    這一點就算陛下再英明,朝臣再廉潔奉公,也是無法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