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蒼天已死
字數:4467 加入書籤
隨後,趙雲任命沮授為幽州刺史,公孫瓚為征虜將軍,率兵2萬鎮守並治理幽州;
將遼東、三韓、高句麗、扶餘、挹婁合並為遼州,任命華歆為遼州刺史,顏良為鎮軍將軍,率兵2萬鎮守並治理遼州,並伺機向北方擴張;
將幽州以北新征戰的鮮卑、烏桓等地劃為蒙州,任命任嘏為蒙州刺史,麯義為鎮護將軍,率兵3萬鎮守並治理蒙州,並伺機向北方擴張;
任命田豐為並州刺史,張燕為安眾將軍,率兵3萬鎮守並治理並州,並為向南方的司隸擴張做準備;
任命賈詡為涼州刺史,關羽為安遠將軍,文醜為安夷將軍,張郃為飛西將軍,率兵9萬鎮守並治理涼州,等到邊章叛亂,韓遂殺害邊章之時,就可以出兵除掉韓遂,拉攏收編馬騰,伺機圖謀漢中,向西探查西北都護府的所有消息;
其餘的人也都得到了封賞。各州整合邊軍和各部兵馬進行統一訓練,以騎兵為主,並為騎兵快速打造馬鐙,馬鞍。
各州刺史都可以去文學院和武學院挑選適合的人才在地方任職。
趙雲派韓當從右北平通過海河向東阿縣和朐縣分別運送2萬套的甲胄弓弩兵器戰馬。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舉辦了文武大賽,呂布沒有參加,趙雲在文武大賽中都取得了第一名,武將中關羽第二,典韋第三。由於詩文大賽趙雲做出了十幾首驚豔的詩詞,其他人等再也不敢做詩了。從此天下人無人不知趙雲。
184年3月5日,黃巾起義爆發了,這場起義是由張角領導的,他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發動了反對東漢朝廷的起義。
起義軍頭綁黃巾,因此被稱為“黃巾軍”。黃巾起義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對東漢末年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朝廷發布讓各地自己招兵鎮壓叛亂,趙雲吩咐各處接收流民,並順勢占領整個翼州各郡。期間去各處搜集糧種的隊伍相繼回來,帶來了土豆、玉米、紅薯、辣椒、煙葉等種子。
現在正是耕種的時間,趙雲命令韓浩、棗祗、杜畿三人速速找最肥沃的土地種植,今年可以種兩茬。
中平元年(184年)冬,邊章、韓隨兩人,在隴右叛亂。涼州刺史賈詡派關羽率軍駐守阿陽縣,邊章等人見阿陽縣無法攻破,便轉向攻打金城郡,斬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經過關羽驅趕,他們一路向長安搶掠而去。
185年,趙雲又命荀攸為軍師,張飛、張任、典韋、高覽、吳懿五位為大將,率領騎兵6萬,飛天軍5千,快速前往西北都護府,平定整個西域,政策和之前一樣。
同年,賈詡命關羽突襲韓遂,並斬殺韓遂,收編馬騰。控製了整個涼州。
186-187年,賈詡命張郃文醜滅了羌唐,占領庭布,至此整個西南高原皆納入版圖。女人全部分給士卒,將領,男人全部為奴,10歲以下孩童全部上學。文學院的學生學習三年的,都去各地興辦的學校教書。將西南地區命名為藏州。
荀攸平定了整個西域,趙雲改西北都護府為域州,命鍾繇為西域刺史,吳懿為平寇將軍、高覽為平虜將軍鎮守經略西域,繼續攻占烏孫,康居、大月、天竺。
荀攸、張飛、張任、典韋押送無數珍寶,寶馬,馬種返回涼州,在涼州休整。伺機和賈詡占領漢中。
189年漢靈帝劉宏駕崩,漢少帝劉辯繼位,十常侍殺死大將軍何進,董卓進京誅殺十常侍,廢劉辯立劉協為帝。封趙雲為大將軍。期間朝廷聖旨趙雲一概不奉詔。唯獨領了大將軍。
通過6年的發展,幽州,遼州,常山等地,修建的水泥路相互聯通,總計接收流民600萬之多,趙雲實際掌控的地區人口總數量達到1700萬,糧食充足,百姓家家有地,人人有工作,有收入,低稅負,到處安居樂業。截至目前仍然有無數百姓爭相朝冀州幽州湧來。
文學院與武院共同培養了數千名人才,他們均在各地擔任重要的地方職務。
現有總兵力達100萬,其中邊軍30萬,水軍10萬,騎兵40萬,飛天軍10萬,弩兵5萬,炮兵5萬,並擁有海船百餘艘。
趙雲相繼與蔡琰、吳莧、貂蟬、甄薑喜結良緣,蔡琰為趙雲誕下一子,命名為趙統;吳莧則生下一女,取名趙悅;貂蟬已懷孕三個月;而甄薑則是新婚燕爾。
年底,趙雲收到曹操的邀請,共同討伐董卓。於是,趙雲調集了10萬騎兵,1萬飛天軍,1萬弩兵,1萬炮兵,3萬水軍,共計16萬大軍。他並未向酸棗縣進發,而是選擇在河內郡集結部隊,並通過水路運輸糧草至該地。
此次隨行的武將包括許褚、裴元紹、程普、韓當、樂進、黃忠、太史慈七人;文臣則有郭嘉、荀彧、蒯越、徐庶、戲誌才、程昱、陳宮七人。
190年正月,其他16路諸侯聽聞大將軍趙雲在河內郡調兵遣將,紛紛前來詢問會盟地點。趙雲通知他們齊聚懷縣、卷縣。
此時隻剩下17路諸侯,公孫瓚和馬騰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勢力強大的趙雲。翼州刺史韓馥和渤海太守袁紹雖名義上仍在其位,但實際上翼州的真正掌控者已是趙雲。
其餘17路諸侯不約而同地來到懷縣趙雲的帥帳中,拜見大將軍趙雲。袁紹提議應推舉一位盟主,趙雲則表示袁紹出身四世三公,應當擔任此職。
然而,袁術卻斥責袁紹,認為大將軍趙雲開疆擴土,功勳卓著,袁紹不配在其麵前稱盟主,曹操也附議,認為盟主非大將軍莫屬。在場眾人均表示讚同。趙雲詢問袁紹的意見,袁紹尷尬不已,隻得連連點頭讚同。
隨後,劉備帶著管亥和廖化三人前來會盟。趙雲將他們安置在自己的帳下,並命人嚴加看管,不得離開營地半步,否則格殺勿論。
趙雲未再推辭盟主之位,開始詢問眾人討伐董卓的策略。在聽取了各路諸侯的意見後,趙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表示各路兵馬的糧草將由他出資補充。
他主張直接攻打虎牢關,盡管眾人認為虎牢關難以攻克,趙雲卻自信滿滿地表示隨時可以攻下。他強調兵貴神速,進軍路上不得擾民、搶掠百姓或掠奪物資財物,攻克虎牢關後,將直取洛陽。
接著,趙雲命令郭嘉、程昱、蒯越、陳宮、程普、韓當、裴元紹、樂進八人,率3萬水軍、5000炮兵、5000飛天軍、5000弩兵,占領孟津港、新豐港、函穀關、潼關,以封鎖董卓的逃跑路線。
不久,華雄前來挑戰,連斬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將。趙雲派黃忠出戰,黃忠在十個回合後俘虜了華雄。
趙雲詢問華雄是否願意歸順,華雄表示若趙雲能戰勝他,便願意歸順。趙雲隨即應戰,華雄在趙雲的龍膽亮銀槍下,一個回合都未能抵擋,便敗下陣來。華雄跪地拜趙雲為主公。
22歲的趙雲,每日堅持不懈地修煉武藝,尤其注重力量的鍛煉,力量和截擊槍法已臻至登峰造極的境界。
三日後,其餘兵馬向汜水關進發。正當眾人準備攻打汜水關時,呂布騎著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前來挑戰。許褚、黃忠欲出戰,趙雲攔住了他們,親自上陣。
趙雲與呂布大戰三十回合,呂布已是大汗淋漓,而趙雲卻顯得輕鬆自如。呂布借助赤兔馬的力量,全力一戟刺向趙雲,趙雲側身一閃,同時一槍刺出,巧妙地躲過攻擊,並洞穿了呂布的喉嚨。
呂布掛在趙雲的龍膽亮銀槍上,赤兔馬前行幾丈後停下,旁邊是呂布掉落的方天畫戟。趙雲返回營地,赤兔馬跟隨馬王一同前行。
趙雲的隨從迅速上前取走呂布的屍體,並撿起方天畫戟。趙雲將赤兔馬賜予黃忠,方天畫戟賜予許褚,隨即命令炮兵準備轟擊汜水關城門和城牆。
實際上,隻需炸藥包即可輕鬆炸開城門,但為了震懾其他諸侯,趙雲決定使用炮轟。
董卓在汜水關上向趙雲喊話:“子龍,我一直都很佩服你,我做了相國,便分你為大將軍,你為何同這些臭魚爛蝦一起來反?”
“董相國,你這話的意思是我反誰了?”趙雲問董卓。
“你既是反咋家,也是反大漢。”董卓道。
“你是所有人認可的相國嗎?你看看這些諸侯們,誰認你?皇帝是大漢的象征,你挾持天子,我們是來救天子的,所以我們是討伐你,救大漢。”趙雲道。
“咋家有10萬大軍,有汜水關天塹,你們如何討伐咋家?”董卓道。
“我實話告訴你,我已經占領了孟津港、新豐港、函穀關、潼關,你沒有後路了,還有這汜水關我彈指間就可破。”趙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