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千陽山,古戰場

字數:4446   加入書籤

A+A-


    恰此時,明和道資糧也已備齊。
    采取新措施後,安順道同樣籌措出一批比之先前還要稍多的法物。
    另外,烏溪道、長鳳道亦有捷報傳來,言稱資糧盡數備好,隻待上使法駕。
    衛鴻一時間忙得腳不沾地,腿都快跑細了。
    雪球一但滾起來,其勢頭極為可怖,根本不可阻遏。
    眼見著這等衛鴻坐擁一氣清光這等耗用資糧的大戶,都要趕不上法物的積蓄速度了。
    衛鴻在奔波時常常感慨分身乏術,這都是幸福的煩惱啊。
    凡民的力量如山如海,雖然在殺伐上不足以抗衡道人,但在搜檢靈物這方麵,低境界道人很難與之比擬。
    有他們的加持,看似如天塹般不可逾越的三千六百五十縷一氣清光,忽然間變成了腳下一跨即過的小坎,全然不值一提。
    這樣的順遂,衛鴻在起初也沒有料想到。
    在官署中,餘化及應衛鴻諭令,匆匆而來。
    這抬眼一看,他霎時間怔住,有些不敢相信。
    僅僅相隔數日,這位年輕至極的修道人不知又得了什麽進益。
    其人周身清氣繚繞,麵容隱現玉光,好似天宮中落下的神人侍者,好一派出塵之氣!
    “沒曾想一別數日,道友便踏步登高,氣象拔俗。或許真有一日,衛上使可名錄天籍,位比仙真。”
    餘化及口中之語,半是恭維半是真心。
    看著先前道行相若的同道超過自己,他可能會心生妒忌。
    但對於這等後發先至,將他甩得連影子都見不著的修道種子,他唯有歎服。
    原本推脫修行時間來辦衛鴻吩咐的俗事,他雖然辦得妥當,其實心中未嚐沒有一絲極細微的不滿。
    他也想騰出時間來九蒸九煉,衝擊滌身三重的境地。
    奈何衛鴻吩咐的俗務太重,他全然抽不出空來。
    修道人做俗務,實在是屈尊。
    餘化及明麵上和藹,心中終究有著修行人的傲氣。
    隻是平日裏懶得再凡俗中人前顯露,在凡人中耍威風,意義不大,他不屑為之。
    今日一見衛鴻進境,他心中微不可查的一點燥氣也被澆滅了。
    道人的修持,既看行功勤勉,悟性高低,也看緣法。
    若得上真提攜,魚躍龍門並非不能想象。
    餘化及自忖便是日日苦修,真去衝境還是不易。
    莫不如用苦功換取衛鴻之信任,日後得他提攜,進境還更快些。
    將一切想通,他姿態再低三分。
    “上使喚我來可有甚要事?”
    衛鴻見餘化及語態拘束,頓時猜著些緣故。
    他攙住餘化及臂膀,將其請到座位上,這才說話。
    “前些日,我所求者為蘊藏靈機的修行資糧,不拘品類。可現今又生出變數,尋常靈材可先放一放,我要百戰餘生劍客的劍器,要耀岩......”
    矛盾處於變化之中,人的應變同樣要適時調整。
    對於煉化靈材的需求,衛鴻基本已經滿足。
    靈材積蓄的速度已而超過他耗用的速度,再一味提速,意義不大。
    此時,就不得不調轉車頭,從量的需求,挪移到質的需求。
    以一氣清光煉就無垢身,還有數樣稀少法物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如那耀岩。
    先前不追逐此物,那是因為一氣清光的修持是第一位,而今騰出餘力,此物的重要性就要提上一提。
    此外,曆經殺伐的劍器於衛鴻而言也頗有價值。
    雖然衛鴻而今隻可搜得凡俗劍器,無法用於鬥法。
    但劍器中的意,對他來說可供參悟。
    《通明劍觀》這門上乘奠基劍訣,若衛鴻抽出閑暇,也是要練一練的。
    縱無飛劍可使,養一口劍氣,純化劍意,磨礪心神殺伐術,都極好。
    甚至,如若叨天之幸,得一柄器種級數的劍器,那就再好不過!
    講完這番話後,衛鴻又要動身,卻見餘化及臉上閃過遲疑之色。
    衛鴻站定細瞧,覺著餘化及或有些事不好直說,於是出言相問,
    “餘道友可有他事相告?”
    見衛鴻相問,餘化及放下心中的抉擇,坦言道,
    “方才上使講述的耀岩,還真有蹤跡顯露。隻是那處地界有異,凡民、軍隊都不能久入,因而隻在邊緣撿拾得一些碎屑。
    “如若深入其間,或能采掘到更多。”
    聽得緊要的靈材有了消息,衛鴻眉梢微挑,頗有詫異。
    金鼇島近年來靈機緩緩興盛,可遠不及巔峰。
    怎生又有異地......
    餘化及的言語令他止步,衛鴻對此確有幾分興致,決定將原定行程往後延一延。
    “是何異狀,有道人去過嗎?”
    餘化及取來地圖,指著其中一處對衛鴻言語。
    “此處為千陽山,三百七十五年前,前魏大將李忠恕在此阻擊叛軍。麝戰月餘,十數萬兵卒伏屍於此,白骨露於野。”
    十數萬人伏屍,不詳啊,莫非是冤魂、行屍?
    衛鴻做了些猜測,繼續問詢。
    餘化及作答,
    “而後數百年間,此地又常作亂葬崗之用,又不知藏屍多少。年許前,千陽山山腳已有陰風吹蕩,冤魂嚎哭。今時更為嚴重,還有些腐朽屍骸會在夜間遊蕩。”
    講到這裏,他歎息一聲,捋了捋長須道,
    “胞弟化元前日曾去此地一探,進得太深,受了陰煞侵染,未有斬獲。”
    衛鴻點點頭,若有所思。
    能阻住滌身二重的修道人,那這等險地,靠安順道的力量,短時間根本處置不得。
    耀岩分布零星,並不是一鋤頭下去就能開采出一大塊。
    要取此物,須得像篩泥沙得寶石礦一般,做許多細致工作。
    考慮到即便除去此地冤魂、行屍,還是需要大量的凡民進入此地進行開掘的。
    千陽山的隱患,自然是越早解決越好。
    決斷已下,衛鴻不再耽擱。
    “這樣吧,你派個向導給我,我抽一日去千陽山看看。
    “如果可以,我便將此地平了,事後你安排人手進入。如若我也力有未逮,那就暫且擱置千陽山耀岩的開發。”
    二人定好主義,找來一個熟悉位置的青年獵戶,與衛鴻一同出發。
    這獵戶便是發現耀岩碎屑的幸運兒,餘化及特意將他留住,就是為著不時之需。
    現在看來,做得很是妥帖。
    駕雲騰飛之間,山川草木似浮光掠影。
    很快,千陽山已而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