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7章 爭鋒

字數:5396   加入書籤

A+A-


    一刻鍾後,袁放與袁老伯的事情,朝堂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了。

    皇帝、季侯爺,還有文武百官的麵色都不好看。

    隻有薑行一片淡然。

    但他內心的鬱堵,旁人看不到。

    他原是不信世上有真正的無私公正之人的,因為自己就不是。

    可沒想到,天下竟真有。

    而這樣好的人,卻死在季澄的謀殺之下,自己知道了也救不回來,還沒有什麽好下場。

    如果沒有見過最美的月亮,那自然心裏就沒有月亮。

    若是見過了,便再也接受不了黯得沒有一絲期待的長夜。

    季侯爺嘲弄地掃了一眼側身的薑行,忽地竟笑了起來。

    “王爺,您口口聲聲說那袁放是為了討要孫彰買官的銀子救人,是個黃州城都誇獎的好人,他不小心發現了季澄賣官鬻爵的證據,所以才被季澄給殺了。可老夫怎麽知道的,卻是另一番真相?”

    他老謀深算的眼睛泛著厲光,眼角吊著幾分譏誚:“首先,您說的這位才子袁放,他來京城的目的就是假的!”

    “他確實曾做過我季家的下人,但卻不是王爺口中所說的為了討個說法,或者為了要回什麽孫彰的賄賂銀子而來!”

    他的目光像一柄鋒利的長槍,充滿敵意地掃向薑行。

    “而是自己找上門來,毛遂自薦。希望跟著季澄,得一份體麵!再者,澄兒根本就沒有接受什麽賄賂,又何來退還?!”

    最後一句話說出來時,季侯爺的聲音陡然淩厲,聲音裏的怒意絲毫沒有遮掩。

    殿內與季候爺相熟的臣子,立刻便懂得,這是侯爺發怒的信號。

    瑾王,怕是麻煩了。

    好些人心裏頭,瞬間都有了幾分看笑話的意思。

    這時候,太常寺少卿盛誌元率先出列。

    他看似和氣道:“王爺,您剛從隴川回來不久,對京城的許多事情都還不熟,微臣知您與季澄大人有舊怨,必然是心有憤慨。但無論如何,切不可拿百姓之事,作為想要達到私心目的的工具呀!”

    盛誌元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一派謙卑有禮、大義凜然的樣子。但意思卻再明白不過,這是薑行在拿百姓做幌子,實際上想謀害季澄。

    薑行還沒來得及回話,另一位與盛誌元交好的大臣,戶部侍郎楊勝也出列了。

    “皇上,瑾王此番愛民之心實在難得,比起過往,多了許多對我大梁的擔當。不過臣也認為,此事未經盤查,私下定論,怕是不妥!”

    薑行都快笑了,這不就是在說,他薑行是個紈絝,大家別忘了他在外的名聲嗎?

    季侯爺麵上染著怒氣,但有了兩位門生的幫腔,心裏已然有了把握。

    戶部尚書常文濟在看見季侯爺的手勢後,也站了出來:“王爺,無論是斷案還是審查,咱們有刑部、大理寺、府衙,甚至都察院,王爺尊貴之軀,不妨交給以上所屬衙門,仔細查證一番真相,再公開不遲!”

    常文濟是二品官員,從品級來說,算是首席大臣了。

    所以聽到他站出來的這般言論之後,大半官員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幾乎都是對薑行所言不實的指責。

    薑行在心頭“嘁”了一聲。

    他們都是季侯爺在朝中盤踞多年培植的黨羽,他當然清楚。

    於是他幹脆將玩世不恭的名聲坐實,在大殿內沿著方才反駁的官員挨個看過去。

    “本王倒是納悶了!一個謀害王爺、濫殺無辜、大肆斂財的罪臣,當有人把事情披露出來,甚至本王的證據文書都遞交了上去,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先了解受害者的冤情,竟是幫著凶手,竟還有這麽多官員相護!”

    “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本王之前說的,為大梁感到可歎嗎?!”

    薑行壓抑著翻湧的血氣高聲詰問,言語間露出了平時收斂得極好的肅殺之氣。

    薑行從這些大臣身邊走過,沒來由地,他們竟然感受到了一股極強的壓迫。

    在場臣子皆是一驚。

    說出這話的人,真的是當今瑾王?

    就在大家懷疑他是不是轉性了的時候,薑行又一改神情,玩世不恭地笑道:“不過本王也無所謂,大家知道我不關心國事,但就如大家所說,季澄大人與本王有舊怨,本王就是想為自己這種被季澄所害之人鳴不平,不可以嗎?”

    他頓了頓:“連本王,一個王爺有了冤屈,都不能將惡人懲處,又何談普通老百姓呢?”

    他回到自己的位置,目光一一掃過方才與他對抗的大臣:“包括你們,有一天,若是你們蒙冤,你們覺得,能得到伸張?”

    滿殿皆寂。

    隻有站在薑行右側方的謝汝欽和沈霆安,看他的眼神,似乎有了些不一樣。

    薑行見大家都不說話,終於滿意地點了頭。

    他雙手背在身後,優遊自若地看向季侯爺:“方才季侯爺不是說季澄和季家沒有收受賄賂嗎?本王有人證,還有物證!”

    說著,袁老伯被帶上了太和殿。

    袁老伯內心卑怯,卻又滿懷期待,盡管一雙羅圈腿都抖成了一個橢圓,但眼裏光彩難掩。

    這是第一次進皇宮,走進這個天下人都渴求的權利與富貴的巔峰。

    他跪拜下去,嗓子忍不住顫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季侯爺昨日就見過袁老伯,所以對薑行有人證並不驚慌,甚至是輕蔑地勾了勾嘴角。

    皇帝居高臨下地俯視他:“袁老伯,聽瑾王說,你能為季澄賣官鬻爵、收受賄賂的事情作證?”

    袁老伯恭敬回答:“草民之子袁放,為拿回黃州縣令買官的銀子,深入季家,查探到季家賣官鬻爵的證據。四年前的所有賄賂銀兩,皆被他收於一冊之上,裏麵清楚地記載了時間、賄賂之人的樣貌等特征,還請皇上過目!”

    袁老伯掏了掏胸口,拿出袁放留下的那本冊子,跪地恭敬地舉過頭頂。

    季相禮胸口一震。

    竟然真有物證?!

    季家收受賄賂,這本來在大臣中早就不是什麽鮮為人知的秘密。

    但此時被放在台麵,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時間,殿內人心惶惶。

    好些個品級低一些的臣子,額頭甚至冒出了薄汗。

    多道帶著殺意的目光,立刻便匯在了袁老伯身上。

    何元光拿過冊子呈給皇帝。

    先前薑行呈上的證據文書,皇帝其實並沒看。

    但這會兒,他卻情不自禁地翻開了冊子。

    這可是出自大梁白花花的銀子啊!

    兩萬兩、一萬兩、三萬兩、一萬兩……

    皇帝在心裏默念。

    身長七尺、左臉有一顆痦子;矮小精瘦,走路八字腿……

    隨著一頁又一頁翻過,一陣強過一陣的怒火猛地湧了上來。

    這些長相特征,好些人他一看便知道是誰!裏麵好幾個,甚至就在這大殿之上!

    台下官員戰戰兢兢,在他們眼裏,皇帝手裏拿的不是證據,而是判官手上的生死簿。

    那紙張翻動的聲音,就是砍頭的閘刀,在磨刀石上發出沙沙的響。

    皇帝吃人的目光壓迫地掃過台下,台下給過賄賂的好些人瞬間感到一股沁骨涼意爬上脊背,身上起了密密的雞皮疙瘩。

    他重重一掌拍在龍椅扶手上,鼻翼因喘著粗氣而劇烈地顫動:“真是好樣的!貪贓枉法、中飽私囊,你們這是要造反嗎?!”

    這些臣子,不記他的皇恩,竟然個個都去巴結季家!

    當著眾臣的麵,再不拿出帝王的威儀,真當季家能騎在他脖子上了!

    若不是……

    他真想把季相禮千刀萬剮!

    感受到皇帝的怒意,季侯爺立刻俯身:“聖上,此事不可聽信一麵之詞啊!”

    他急切地解釋:“即便說季澄賣官鬻爵、收受賄賂,那也得聽聽當事人怎麽說吧?”

    皇帝看向季相禮的方向,嘴角染上冷峭的弧度:“好!不可聽信一麵之詞,那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說罷,他看向身邊的何元光:“把季澄給朕帶上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