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

字數:17793   加入書籤

A+A-




    如果換個任何一個城市,霍海其實都不太懂。
    但是彘縣,霍海太懂了。
    這個彘縣,是河東郡下的一個縣,在後世叫做霍州!而河東郡,在周朝,叫做霍國!
    周朝的時候,霍國就是霍氏一族祖先的封國。
    為什麽霍仲孺生在平陽縣?因為平陽縣就是霍國原本的領土之一。
    而彘縣距離平陽縣不遠,就是古霍國的核心,也是未來霍州的一部分。
    這就具有特殊意義了,迎回祖地了這是。
    世上無非有兩種風光,一種叫做發揚光大,一種叫做光複祖業。
    拿回彘縣,自然就是光複祖業。
    而這次封侯的意義還不隻是於此!
    當初霍去病都沒拿回這個點,而是封了其他地方。
    為什麽霍去病如此風光,功勞如此之高,都沒有封在霍家故土?
    這裏麵還真有故事。
    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分封自己的八弟姬處於霍,是為霍叔處,此即霍國之始。
    實際上說起來,霍家還是姬姓貴族,是上古黃帝後裔。
    這可不是東漢之後,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姓氏的,就算是大將軍衛青的衛姓,那也是冒認的。所以有姓氏的人,可就都是有跡可循的貴族。
    從地位上來說霍家就挺尊貴的,不過這還不是什麽關鍵。
    武王滅商後,聽取周公旦意見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見機拉攏發動叛亂。周王朝麵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
    曆史記載就那麽幾句話,但裏麵說起來那就複雜的去了。
    簡單來說,當初商紂王有廢奴的傾向,這當然就觸怒了奴隸主階層。
    於是商內部,包括他親兒子武庚還有叔叔比幹這些人,就反對商紂王了。
    但是商紂王可是軍功很強的君王,普通的反對不可能拿他怎麽樣的。
    於是,他們就動了某些心思。
    這最偉大的帝國往往都是從內部崩壞的,當商內部很多人投了周之後,一切就簡單了。
    曆史上的武王伐紂可不是什麽楊戩什麽哪吒大戰通天教主的那些門徒。
    事實上,周武王朝發而夕至。
    聽聽這描述,早上出門,太陽落山時到了商朝王都,一切就結束了。
    這但凡用點腦子都該知道這不是戰爭。
    而是叛亂。
    但,為什麽最終是周代替了商,而不是武庚成為商王呢?
    好問題,這就好像問天下群雄皆反,李淵迎接代王楊侑為帝,當了百來天後,突然天下就姓李了。
    現如今已經搞不清楚,那曆史上最精彩的一天,被無數次演繹過的一天具體發生了什麽。
    但跟周武王姬發比起來,什麽董卓什麽袁世凱菜的不像個人。
    反正最後周成了。
    但是,大家跟著周武王的理由,是保護階層利益,所以,鬥爭的最後結局,就是周武王成了周天子,而武庚這樣的商舊貴族自然是要被盯著的。
    於是就有了三網從三個方向以品字形,監視武庚的局麵。
    你品。
    你細品。
    三個監視武庚的周朝諸侯王,姬發的三個親弟弟,一起反了姬發,跟武庚幹了。
    為什麽?
    三兄弟怕不是在哪兒學了什麽,想要複刻什麽。
    武庚又是跟誰學了什麽,想要複刻什麽?
    但周王室本來就是幹這什麽起家的,能讓你成功了?
    於是三兄弟就失敗了。
    這是不能封霍國的第一個原因。
    霍國,就是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貴族叛亂。
    其實,理論上,成湯是曆史上第一個以武力奪取天下的。而周王室才是第一個以叛亂形式謀奪天下的。
    但是因為偉光正嘛,所以稍微改了一丁點,改掉了武庚的主觀動作,就讓周王室的創業性質變成了第二次以武力謀奪天下的例子。
    但,這不妨礙武庚成為第一個貴族內部叛亂份子。
    因為他的第二次嚐試,管蔡之亂,還是讓他上了排行榜。
    隻是這樣一來,就有一位的創業奮鬥史被隱去了。
    所以,霍國,實際上不太吉利,有叛亂前科在,這個國名就不太好用。
    所以,當初沒有封給霍去病。
    那為什麽現在,劉徹要把霍國核心的彘縣封給霍海?
    還是和管蔡之亂有關。
    這三兄弟呈現品字型叛亂,你品,你細品。
    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三人叛亂,取名為管蔡之亂。
    你霍叔處溜的挺快啊!
    事實上,管國被廢,再也沒有了。
    蔡國搬遷到了當時窮鄉僻壤的淮河附近重建。
    霍國並沒有國除,而是降了品級,從霍國降低為霍伯國。
    名義雖然降了,但是封地可一點沒少啊!
    這是什麽意思?
    這還不明顯嗎?
    所以,封彘縣,就是劉徹在釋放一個政治信號。
    【非反不罪,反亦富貴】。
    這是什麽級別的承諾?這就是劉氏王族宗親的核心成員才能享受到的東西。
    外姓之人再怎麽有功勞,都享受不到這個。
    此時,聰明的熟讀曆史的這些人,都已經品出味道來了。
    而劉徹給的封爵還不止於此。
    彘縣是什麽?劉徹小時候叫做劉彘。
    這是並沒有在官麵上承認的事情,所以當初劉徹上位後,並沒有以‘避諱’的理由把彘縣改個名字。
    話說改了不就承認自己以前叫劉彘了麽?
    其實彘可不是小豬的意思,而是大豬,得一件射不死,被射中一箭還能帶著箭矢跑那個體型的才能叫做彘,畢竟再古老一點的文字,直接就能從字形上看出這一點。
    這個彘縣,本來就不該封給任何人的,但是現在拿出它來,外人不知道什麽意思,但宗親們可就很明白了。
    第三。
    按理來說,如果封霍海為玄武侯,應該把彘縣改成玄武縣才對。
    但是現在封的是玄武侯,改的是永安亍?
    這又是不尋常之處。
    要知道,之前封冠軍侯的時候,是因為霍去病勇冠三軍,所以取了冠軍侯,但因為沒這麽一個縣,所以專門封了一個冠軍縣。
    這本來就已經開了以侯名命縣名的先河了。
    現在還來個侯名縣名不同名?
    這是什麽意思?
    武是表彰霍海武功的意思,和冠軍侯是一個意思。
    但,玄從何來?
    就算再聰明的人,都理解不了這是什麽意思。沒有先例,想要分析都分析不出來。
    但,朝堂上有些人精一聽就明白了。
    兒子的兒子叫孫子,孫子的兒子叫曾孫,曾孫的兒子叫玄孫。
    衛長公主是劉邦的第五代子孫。
    所以霍海這個玄武侯的玄從何而來,就明白了。
    李蔡念到這裏,停下了,讓其他人消化呢,看其他人聽明白怎麽封的了後,掏出了另外一份聖旨:“衛長公主賢良淑德……玄武侯文采斐然……賜婚。”
    其實,霍海被封的不是玄武侯,是武侯,玄是前綴,代表劉邦第五代子孫的意思。
    按理說,非皇帝,不允許認皇帝當祖先,比如劉備就隻敢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不敢說自己是劉邦之後,因為不是皇帝的人沒資格說自己是皇帝的後代。
    但封了玄武侯之後,就是給了特權,讓霍海可以自稱高祖之後。
    這個前綴也不是沒由來的。就好像曆史上的劉徹其實不是漢武帝,而是漢孝武帝。隻是漢代皇帝都要帶一個孝字,所以幹脆省了。
    如果到了後世,世人說霍海的封號,也不會是玄武侯,而是武侯,霍武侯。
    ‘衛長公主’‘玄武侯’‘賜婚’?
    反正霍海就聽到這三個關鍵詞了。
    實際上不是劉徹放手,而是眼看著霍海就要二十了,衛長公主也要二十了。
    人家普通人家的女孩,十一二歲就出嫁了,哪兒等得到二十?
    要是看所有人平均壽命的話,二十歲都等於人生過了三分之二了,還沒結婚,這已經不是晚婚晚育了,這屬於剩鬥士。
    不過,作為公主,衛長公主不願意這麽早嫁,那也沒辦法。
    這兩年下來,劉徹也是眼看著一切發生也是沒辦法,隻能賜婚了。
    霍海:“哎嘿!”
    “我就說第一次上朝堂那天,看陛下親切地很,就像看到父親一樣,這下真成了。爹!”
    劉徹:“……”別逼我在開心的日子扇你/jpg
    老實說劉徹隻想要霍去病這麽個幹兒子,但不想要霍海這個女婿。
    但是……這天下青年才俊,都死哪兒去了?怎麽半個能拿出來在這對兄弟麵前站直溜的都沒有?
    朝臣們這才明白為什麽彘縣沒有改成玄武縣,而是改成了永安縣。
    因為彘縣改成玄武縣,那就成霍家的了。
    但倘若改成永安縣,而霍海是玄武侯,長公主完婚後卻是永安長公主。
    因為長公主完婚後,一般是要跟夫家封地取新封號的。
    所以,實際上就是父親把獨屬於自己的一個縣,傳給了女兒,就這麽簡單。
    但依舊有那想得多的。
    此時,人群中顯得特別顯眼的東方朔捏著下巴嘀咕著。
    既然彘縣能改成永安傳給長公主。
    那長安能不能傳給長公主。
    這都能傳,皇位能傳不?
    不怪東方朔多想啊,這個世界太瘋狂,變化實在是太快了,令人目不暇接,誰說未來皇帝不能是女的?
    君不見科學報都說了,那玩意兒基因傳承不分男女,都是傳一半。
    所以理論上劉據和劉玲身上的來自於高祖的基因是一樣多的。
    別說高祖,來自於衛家的基因,來自先王太後的也是一樣多的。
    但根據新出來的數學公式那個什麽排列組合的科目來看。
    毫無疑問,同樣的基因來源中,劉據算是排列的差的,至少跟劉玲比起來,那太差了。
    而且如果男女一樣的話,那衛長公主才是老大,才是嫡長女,這麽一排,劉據這個嫡長子就變成嫡次子了。
    當然,東方朔隻是這麽一想,並沒有說出來,也覺得這並不靠譜。
    等東方朔回過神來,就聽到繼續封侯的名單了。
    落下閎,封了個鷹目亭侯,把金城前突的一個亭,取名為膺目亭。
    雖然聽起來有點兒戲,但實際上意義還是深遠的。
    因為落下閎立功就是兩點,一是作為耳目,發現了敵軍伏擊,反而打出了大勝仗,因為是今年第一戰,又直接打崩了對方,所以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第二就是落下閎發明了望遠鏡,作為戰爭設備,這東西的效果在後續的戰鬥中屢次被提到。
    為什麽霍去病能準確堵住左賢王大軍的主力,能找到他們出隔壁的位置?為什麽能繞過龍城居然沒被匈奴單於攔截?
    為什麽後來去了以前沒去過的祁連山北麓,還能連續摧毀敵人的部落?
    一是因為無煙灶的出現,對方沒法看到大軍痕跡,二就是因為望遠鏡,看得遠。
    所以,實際上,鷹目侯是第一個以科學封侯的表彰。
    這個榮譽本來應該屬於葛楠的,但誰叫葛楠已經死了。
    他要是有直係後代,那還能封侯傳承下去,也算是意義重大了。問題是葛楠沒有。
    所以最後隻能封了個侯。
    所以這個榮譽落到了落下閎頭上。
    除了落下閎,還有彭衣、羅烈、趙信,分別封了侯。
    其中彭衣封侯到了魯國邊上,封了個杏亭侯。
    這杏以後可就代表醫生了。
    之所以封在這兒,實際上是因為彭衣的貢獻夠高,但是他軍功沒有,就有個抓住了韓王的軍功。
    最終封侯就給他封了個好地方。
    之後千乘要大發展,發展港口的,杏亭自然收入就會很高,不是一般的亭。
    羅烈和趙信就比較普通了。
    羅烈是跟著劉徹,以後肯定要走上台麵成為第二代遠征的將領的,但目前他還要留在宮裏。
    而趙信,純粹是用封侯當閑人,換掉他的兵,讓他沒有反叛的能力。
    這一點霍海沒有跟劉徹說,但劉徹也隱約感覺到了霍海什麽意思,畢竟霍海的手段別人不一定看得懂,但劉徹一下就看出霍海在前線把趙信給架空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霍海貪他那四千匈奴兵,別說四千了,四萬在草原上也多的是,貪這點人幹嘛?
    所以劉徹給趙信封了個窮鄉僻壤。
    這個貴族封號,聊勝於無。
    而除了這四個人,跟隨霍海出征的將士中,大量的羽林郎升官,不少直接調出了羽林衛,調到了朝中的武官係統甚至文官係統中。
    然後還封了八個關內侯。
    霍海這邊封完後,輪到霍去病手底下了。
    霍去病加封了五千戶。
    五千戶雖然多,但是隨著開疆擴土,人口變多,還有經濟發展,戶數將會越來越多。
    而且這個加封,封的是農業稅,又不是商業稅,別說五千戶,對劉徹而言,現在就算加封十萬戶,對他來說都不像個大數字。
    當然了,還得謹慎點,畢竟世界那麽大,別搞著搞著把現在的核心區域全封出去了。
    而霍去病手底下,高不識他們,加封,路博德封符離侯,李敢封了關內侯。
    這一次霍去病手底下封侯的有四個,封關內侯的十七個。
    遠比霍海這兒多。
    不過這些都是應該封的,這可是超級大勝。
    再之後,重頭戲就來了。
    匈奴公司的總經理卜式,封經侯,西域公司的總經理趙過,封濟侯。
    西域公司匈奴公司大量的高層,被封關內侯。
    除了他們之外,最特殊的就是皇甫華,皇甫華在霍海離開後,幫卜式穩定局麵,成了匈奴公司的武官,也是以匈奴公司的位置封侯,但是因為是武勳,所以封的不是關內侯,而是青源侯。
    青源,就是以前韓王他們等著襲擊霍海結果被打的團滅那個地方,屬於武川。
    匈奴公司和西域公司的高層,真的封侯了,而且一些擁有兩家公司大量原始股份的並不是貴族的人,封了二十等爵的前十六種爵位。
    這意味著,經商隻要有功於國,照樣成為貴族。
    這算是今天第二大的大事情了!
    群臣也是不斷的討論。
    封侯剛結束,王內侍命人抬著一個巨大的木框屏風過來了。
    正討論的人都被屏風吸引了。
    因為它太引人矚目了。
    這屏風高達不止一丈,寬十米左右。
    整個屏風是木框架,絲綢麵。
    而且是蜀繡。
    左右是透明的繡了各種珍奇異獸人間仙境。
    而中間,繡的是地圖。
    大家清楚的看得見,以前大漢的領土,就那一塊,現在整個北方西麵到處都是大漢領土。
    除了北麵西北麵,西南方向,整個青藏高原也納入了統治之內。
    整個秋葉海棠範圍內,就隻剩下了匈奴單於部,西域兩塊肉,百越還在外麵了。
    大家天天說這兒又勝仗了,那兒又勝仗了,根本沒有意識到現在大漢有多大了。
    現在地圖擺上來,大家才意識到,整個大漢已經比原來大了三倍了!
    這才兩年而已!
    落下閎旁邊,一個羽林衛的關內侯詢問:“這麽大嗎?”
    落下閎小聲:“其實地球是球形,所以大地是個球麵,北麵遠沒有這麽大,但是平放到平麵上,北麵看起來就誇張擴大了。”
    “不過喜慶嘛,這樣也行。”
    而人群前麵,霍海已經喊起來了:“哎呀,大漢威武,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群被新地圖震撼到的大臣們才回過神來,跟著喊。
    而劉徹看到新地圖,也是下意識的就看向了百越。
    遠處都打到雪山腳下了,而近處的海居然還在他國手中,雖然閔越和東海國是受大漢冊封的,但差不多是時候了。
    此時,人群中的鄭泥鬆了一口氣。
    其實這幅蜀繡,本身不是這樣的,哪兒來的西域後麵那些國家啊。
    但是霍去病打的太快了,鄭泥做了大半的蜀繡又廢了,得重新做。
    做了好幾次,鄭泥都無語了。
    後來鄭泥把這半邊繡好了,另外一半,是用新實驗的機器繡的。
    雖然仔細看針腳手藝比鄭泥自己的手藝差了十萬八千裏,但是這麽大的地圖擺在那兒,又在右上角,站到麵前都看不清,總不能有人搭著梯子去看吧。
    總算是把今天給糊弄過去了。
    正在慶幸呢,就聽見劉徹說:“諸位可能沒發現。”
    “其實這地圖西北麵,遠不如下方的地圖針腳規整精致。”
    鄭泥心中咯噔一下。
    陛下看出來了?
    劉徹不是看出來了,他近視眼兒,不戴眼鏡兒他都看不清,怎麽看得出來,劉徹是有線報。
    “因為前線勝利太多,太快,導致這地圖改版了五六次,每一次剛剛繡好,大漢版圖又擴張了。”
    “版圖擴大,地圖能不變嗎?那不掉腦袋嗎?”
    “於是啊織造局的鄭泥就想了個辦法,用機器完成最後一部分,雖然比他手動刺繡質量差很多,但是勝在快,最終才完成了這最後一塊。”
    所有人都回頭看鄭泥。
    鄭泥也隻有尬笑了。
    劉徹:“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科技,需要這樣的科學技術,因為這種事情,隻有科技做的到,人做不到。但有時候,科技做不好。”
    “所以,第一,我們要繼續研究科技,也許以後刺繡機器做的刺繡不比精英蜀繡大師做得差呢?”
    “第二,我們完成了事情的大概後,有些細節,還需要人去雕琢。”
    “以現在的局麵看,人的手操弄,還是要比科技精致一些的。”
    “我們有了槍,這麽短時間就拿下了匈奴,版圖擴大了兩倍,加上青藏高原被開發出來,還有西域幾乎讓版圖擴大了三倍。”
    “但,接下來匈奴單於,還有占據西域的右穀蠡王,我們就要徐徐圖之,就像刺繡一樣,把細節做好。”
    “如果到時候,整個十三州區域做的很好,其他區域細節卻很差,那能是同一副刺繡嗎?那能是同一個國家嗎?”
    所有人聽完都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
    也就是說,劉徹以發展的角度,要求慢了。
    現在不能再往外擴張了,要慢慢的消化雕琢新開辟的領土,讓這些地方和十三州一樣鮮豔亮麗奪目,才能繼續擴大這份蜀繡的地圖了。
    鄭泥大聲:“臣曉得了,臣一哈兒就回去研究機器,然後把粗糙的這部分,再做的精致。”
    劉徹哈哈大笑:“好,刺繡上要做的精致,就靠鄭泥了,而版圖上要做的精致,就要靠諸位大臣了。”
    在這麽一片祥和形勢大好的時刻,按理說都應該不提不開心的事情的。
    但是作為丞相,李蔡必須要說一句:“陛下,從前年到現在,各地縣級官僚去世或者重病不能為續的,多達二百二十人,包括各郡缺失的也是數十人,而在長安,更是缺少了……”
    “咱們是不是應該重啟舉孝廉?”
    “否則整個草原和西域,要安排官員去……沒有官員可用啊。”
    劉徹壓了壓手:“此事再議,今天的主題是慶功。”
    “諸位將士,喝慶功酒!”
    李蔡歎了一口氣。
    看來舉孝廉是完全沒可能了。
    隻是,不舉孝廉的話……那可就是……
    以往一般來說,這種慶功宴,總有幾個主角。
    比如上一次,主角就是渾邪王。
    當時渾邪王作為被擊敗的反派代表,成為了宴席的焦點。
    而今天,反派太多,沒地方坐了。
    渾邪王這種級別的,今天隻能跪後麵。
    當然,渾邪本人現在可是大漢的侯爺,是站在前排的。
    看著後來的跪在後麵,渾邪王還挺開心。
    幸好自己投的早。
    自己當時帶四萬人投了,比現在帶十萬人投了都管用。
    再過兩年,帶五十萬人投了估計都沒這個待遇了。
    想到這裏,渾邪更開心了。
    漢家的宴會,沒什麽規矩,以前本來就是一人一桌隨心所欲的吃,也沒什麽叫酒桌規矩。
    但是最近兩年有了八仙桌後,開始有了規矩,不過也就是尊貴的人先動筷子罷了。
    而在皇宮,吃的東西擺了不知道多少。
    大漢現在不缺吃的,皇宮一宴,全是吃的,所以也沒有限製誰必須幹什麽坐在那兒。
    直接整成了……自助餐?
    渾邪端著酒杯到處走:“哎呀,韓王你也來了?”
    “嗨嗨,沒什麽,就是本侯現在在長安做了點生意,要是還懷念草原風光啊,可以去我那兒吃烤全羊,你來打折啊。”
    “喲,你也在啊,要來啊。”
    “哦,這不是盧非王嗎?在長安過得怎麽樣?本侯開了一家……”
    霍海拿起筷子看著滿桌的菜,就準備開吃了。
    劉徹卻來到了旁邊。
    霍海看到劉徹心情大好,劉徹終於鬆口了,霍海能不開心嗎?
    咱也是駙馬了。
    不對,劉徹還沒設立駙馬這個職務呢。
    駙馬一開始就是奉車都尉的補充,主要是管理劉徹出行那匹馬,這個職務第一個上任的是金日磾。
    等劉秀的女兒嫁給駙馬都尉後開始,駙馬都尉才和公主的老公搭上關係,後麵成了專屬。
    不過現在還不是。
    但,霍海在《西遊記》中,屢次寫到了公主的老公是駙馬這回事兒。
    劉徹過來,霍海收起了筷子:“陛下。”
    劉徹:“剛剛忘了說了,從此以後你就是皇室宗親了。”
    霍海嘿嘿一笑。
    劉徹:“今天大封爵位,按理說應該祭告太廟。既然你是宗親了,那今天你就跑一趟吧。”
    霍海探頭,看了看滿桌子的菜,又看了看空空如也的筷子,摸了摸憋下去的肚子:“這不還沒辦酒席嘛?不得辦了席,正式成了再說?”
    劉徹:“你說呢?”
    霍海隻能放下筷子:“臣!這!就!去!”
    這分明是報複!
    劉徹:“你文章寫的那麽好,祭祀太廟要寫點什麽吧?寫不好就別回來了。”
    霍海尬笑:“啊?還得寫點什麽?”
    這飯眼看就吃不上了。
    劉徹:“你說呢,高祖不值得?”
    “值得值得!”霍海:“臣能踩禦道不?”
    劉徹:“你要是扛著馬過禦道,你就踩吧。”
    霍海無語了,這分明就是想要坑自己啊,讓自己吃不上這頓大席啊!
    如果可以踩禦道,那霍海就可以從城內直接從城門去太廟。
    現在不能踩禦道,至少要繞路到火車站,然後繞道萬年縣過去祭太廟,再繞回來。
    雖然自己去祭祀太廟可以縱馬走馳道內側,一來一回也得半小時。
    加上寫文章,那不得半天後才回來?
    等回來,都全是殘羹冷炙了!
    等霍海急匆匆出門,劉徹才哈哈大笑。
    霍海自從提出了橡膠公司的計劃後,就說要休息兩個月,他還真就休息了這麽久。
    要知道當時劉徹和他談了一件大事情,要讓霍海仔細的盯著呢,結果霍海是壓根沒出過門。
    所以今天有機會讓霍海跑跑冤枉路,那一定得跑。
    而且,霍海的確沒有去祭祀過高祖,所以真有必要去一次。
    ……
    霍海真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來到漢太廟,來到高祖麵前。
    此時,左右都在門外,太廟的人也都在門外。
    霍海坐在高祖的牌位麵前,說了好多好多。
    從漢初,到2024,幾乎所有的大事都說了。
    也提起了後來曆史中的人傑,南北歸一的楊堅,打消亂世的李世民,再造華夏的朱元璋……
    也說起了好多時刻,大漢這個民族,就差一點點,就沒有了的時刻。
    有那麽好幾次。
    本來,見到劉徹時,霍海也有這種想要傾訴的時候,但是不能說。
    霍海也沒辦法去把始皇帝刨出來聽自己說這些。
    所以,一切的一切,隻能給高祖說了。
    霍海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自己如何如何。
    也沒有說起兒女私情,沒有提到自己即將迎娶衛長公主了。
    在霍海的想法中,婚姻是自己的事情,隻是衛長公主身份特殊罷了。但這不應該是自己要和高祖說的。
    是,高祖為人灑脫,可能並不是很想聽那麽多後人的廢話,反而更願意聽聽後代女子的夫君說說話。
    但霍海不能啊。
    霍海說到興起,拿起供桌上的酒,自己一口,給高祖倒一口。
    拿起供桌上的肉,自己一口,再給高祖分一口。
    門外,太廟的管理者太廟令人都傻了。
    媽的第一次看到有人跑太廟來偷酒喝的。
    喝大了之後,霍海坐在地上,大聲:“我其實是不想幹那不人道的事情的,這樣,高祖,我就在這兒丟鞋,一雙鞋要是丟出去,連續三十六次都是全正麵,我就放過它們。”
    “不不不。”
    “七十二次,七十二次。”
    霍海拿起鞋子往外一丟。
    一雙鞋,兩隻都是反麵落地。
    “果然,高祖您聽完了也支持我這麽做對吧。那冤有頭債有主,他們要是找話事人,您在下麵抽他們,狠狠地抽。”
    霍海穿回了鞋子,地上鋪上了白紙,寫了起來。
    明天就是十二月一日了,《大漢有活爹》月票抽獎活動歡迎大家參與。一二三等獎,小米手表S3,藍牙耳機等。幸運獎一百位,零食大禮包。中獎率挺高喲,歡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