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挺好,可...付了代價的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許青舟在羅伯茨教授他們的辦公室一呆就是一整天,和他們頭腦風暴,分析在計算中遇到的難題,尋找解決途徑。
同時,哈佛商學院。
莫頓教授去開會還沒回來,碩大的辦公室就宋瑤和凱莉爾倆人。
這頭,凱莉爾倒熱水,路過宋瑤身後,無意中看到電腦屏幕上的字,才問:“宋,你準備做對衝量化裏邊的做空研究?”
“是的。”宋瑤點頭,把自己的想法簡單說了一下。
凱莉爾杵著下巴,羨慕地歎息:“有個數學家的老公真好。”
老公
她和許青舟一般都不會用“老公”“老婆”稱呼對方,肉麻
是挺好,可.付了代價的。
宋瑤抿抿嘴,在心中歎了歎,許青舟那家夥就是一個老色批。
上次還說不要報酬呢。
騙子。
天天摸,天天捏.
她早就把這人看得透透的了,無非想看她被調戲之後的那種嬌羞表情,可能和她想要蹂躪穿著西服的許青舟是一種形態。
沒錯,就是反差。
想想以前,她哪有那麽多奇奇怪怪的愛好。
“宋,你還好吧?”
凱莉爾有些驚奇,宋瑤臉上出現了那麽一絲絲幽怨的情緒,這種情緒出現在俏臉上,莫名更加具有吸引力。
“沒事。”
宋瑤搖了搖頭,這麽一會兒已經在心裏得出結論——都怪許青舟。
她之所以變得奇怪,絕對是受許青舟的影響。
宋瑤深吸口氣,壓下那種異樣感,回去之後一定要揍這人一頓出氣。
羅伯茨教授辦公室。
許青舟正在低頭計算呢,猛地打了個冷戰,“奇怪,這大熱天的怎麽會突然覺得有點冷。”
這種感覺,和宋瑤揍自己時候一樣。
“你很冷?”
霍爾恩疑惑地問。
許青舟搖頭,心說覺得肯定是錯覺,早上自己又沒怎麽犯事。
哈佛這邊,辦公室內響起高跟鞋聲音。
莫頓教授開完會回來。
老教授仍然像平時一樣,外邊是一套古板的灰色西裝,神情嚴肅,目光掃視每個地方,都帶著一點審視的意思。
宋瑤繼續研究自己的做空對策,而凱莉爾則把論文拿去給莫頓教授看。
半小時過去,莫頓教授看完凱莉爾的論文,沉聲說:“先優化第四節的數據,再明確調整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的形式”
凱莉爾把莫頓教授說的記下。
等凱莉爾這邊弄完,宋瑤也把這段時間寫好的報告給莫頓教授發過去。
莫頓教授微微點頭:“不錯,接下來可以開始做BlackSces期權定價模型。”
“好。”宋瑤並不意外,對自己寫的報告相當自信。
莫頓教授把桌上的文件抽出來,看了看,繼續說道:“至於做空模型,非常複雜,對一個人來說挑戰性很大。”
“許青舟承擔一部分計算。”
莫頓教授聽完,再次點頭。
宋瑤很聰明,絕對是她所有學生中最聰明的,沒有之一。
對於這位學生,她她寄予厚望。
未來,經濟學領域肯定會出現一位了不得的女性經濟學家。
宋瑤想寫的這篇論文很難,尤其是那龐雜的計算,可如果菲爾茲獎得主幫忙,那就沒什麽問題了。
一周時間過去。
圖書館。
許青舟埋頭打字,這周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寫實驗方案,偶爾抽空處理郵件,看看大家的簡曆。
除了想加入現在這個課題組的人,還有小部分人則是專門來混眼熟,希望如果許青舟未來繼續數學領域的研究,請一定考慮他們。
這幾天,他麵試過三個人,可都不怎麽滿意,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全都pass。
他檢查完郵件,該拒絕的拒絕,就把目光放到麵前的手稿上。
【無襯底铌錫(NbSn)薄膜。】
這是這次的實驗方向。
铌錫(NbSn)是一種高性能超導材料,主要用於高磁場和低溫環境下的應用。
按照許青舟的實驗計劃,打算通過激光剝離技術直接在空氣中生長超導層,無需矽襯底。
這相當困難,需要解決超導中技術一直都存在的重量、柔性和穩定性難題。
最高的目標,量子比特相幹時間至少達到500微秒。
一旦成功並得到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超導技術推向更高磁場、更低溫和更複雜環境,還能為核聚變能源、量子計算和下一代醫療設備提供革命性材料基礎。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需要各個相關的領域同步發展。
許青舟沉浸在撰寫實驗計劃上,而在討論平台上,比前幾天還熱鬧,吃瓜客們的目光幾乎全都落到許青舟的招聘上。
“有兄弟加入許青舟的項目了嗎?”
“我一哥們去麵試了,要求很高,麵試失敗了。”
“見鬼,我可是在邁爾斯教授團隊呆過,投完簡曆,居然僅僅收到了‘抱歉,您並不符合課題組的要求’這句話?!”
“恕我直言,如果哪天我跑去這個項目,那一定是得失心瘋了。”
“我認為可以再等等。也許,要不了多久他就會建立一個數學項目。”
“其實數學家轉換領域,研究其它東西很正常,好吧,作為粉絲,我還是想說一句,許青舟這次實驗很冒險。”
許青舟跑去搞凝聚態,最鬱悶的可能就是數學領域的人,畢竟在此之前他們一直都期待許青舟的第一個項目。
麻省理工學院東南角。
兩個青年剛進入辦公室,準備換衣服去實驗室。
這倆人是詹姆士團隊的成員,一個月前就已經正式實驗。
他們的目標是開發低微波損耗超導薄膜,將量子比特相幹時間從200μs延長至500μs以上,這將為千比特級量子處理器提供可能性。
戈特·巴恩斯正在看Handshak討論區,喝了口咖啡,歎息說道:“許青舟的進度似乎沒那麽順利。”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許青舟是他們的“敵人”,需要時刻掌握項目進度的那種。
青年聳聳肩說:“顯而易見,MIT的人沒那麽愚蠢。”
戈特·巴恩斯搖頭,麵露不解,說道:“他明明可以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局麵,卻偏要把自己放到搞笑的角色上。”
“數學家都是偏執怪。”
青年笑著。
戈特·巴恩斯很認同地點頭,幾口喝完咖啡,起身,“好了,我們該加快進度,否則,說不定要被自己人超越。”
“巴恩斯,你是在說什麽冷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