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唐明宗·李嗣源

字數:18215   加入書籤

A+A-




    {巔峰時期的後唐,四分天下有其三!如果統一全國,那就是第二個劉秀!唐之光武!}
    {李克用:早知道當時應該用連弩對地圖一陣突突!}
    {不是箭留少了,應該是遺言說錯了。第一支箭攻滅劉仁恭、阿保機、朱溫。第二支勵精圖治一統天下再造大唐。第三支效仿太宗休養生息再創貞觀(狗頭)}
    {李克用拿著199支箭說,這是羅馬帝國(狗頭)}
    {成不了,統一了天下還得去削藩。李克用父子已經對河北三鎮妥協了,特別是魏博鎮,你可以搜一下你就知道魏博牙兵是什麽群體。}
    {五代之亂不是李存勖能平定的,他武略是不錯,但武略有多高他文治就有多差!}
    {藩鎮割據根深蒂固,不服中央。就連蜀地剛派兩個節度使就自立了,難以削藩就注定難一統天下!}
    {五代武德過於充沛,一座城千百人就敢造反,不知道圖的什麽。感覺那時候造反習慣了,以至於當時的人沒有天命正朔的意識,一言不合就反了。}
    {軍營吃飯吃出個蒼蠅,牙兵怒喝一聲:狗上官!反了!}
    {五代造反差不多就是這樣,反正挺莫名其妙。}
    {皇帝找節度使商量點事。節度使回去一想:陛下是不是想殺我?}
    {牙兵:大帥,反了吧!}
    {節度使:不讓勞資活!反了!牙兵們提刀上路,縱兵劫掠。}
    {要是節度使說:也許有誤會?}
    {牙兵:你太懦弱了!不配當大帥!哢嚓一刀砍了,眾人立一個新大帥,然後同樣道:反了吧!}
    {新節度使:……反了!}
    {普通人在五代不是被抓壯丁,就是被劫掠成軍糧。}
    {對比一下五代時期那幫驕兵悍將搞的百姓民不聊生,大宋挺好的,起碼百姓能過上安生日子,不用擔心哪天哪個瘋子突然就來屠城了。}
    ……
    大秦。
    嬴政擰著眉毛看完這一長串的話。
    李世民屬於沒有短板的皇帝,隋末那種亂世局麵下能統一也絕不僅僅是靠能打就行。
    而這五代比隋末更亂,這種情況下光靠能打照樣不行。
    雖然不知這大宋是何人何時創立,但此人應該深知變通之道。
    就是這五代……
    嬴政扶膝起身,緩步行於殿外丹台。
    門口處的大秦銳士見帝王身形紛紛單膝跪地行禮。
    微微擺動手腕,隨後背負雙手,抬頭望天。
    大體上看,兵將頻繁反叛是大逆不道。
    但嬴政卻看到了另一層麵貌……
    民眾不“愚”了。
    若是放從前,他定會拂袖而去,然後下令天下不得記錄此事。
    但是現在他有點迷茫了。
    他感覺有一股莫名的大勢將世間一步步推上遠離“愚”的地步。
    這不是法令能禁止的,而是……
    “人之性……”
    嬴政開始放飛思緒思考一個問題。
    人性之本到底是什麽?
    他感覺治理和掌握天下的脈絡就在這個問題裏。
    ……
    後唐·莊宗時期
    戲台上。
    一身花衣的李存勖摘下臉上的麵具,看著天幕目光閃爍不定。
    “你說,朕是功績不夠嗎?”
    “為何天幕不評朕的功績?”
    善友斂了斂袖口,癡癡笑道:
    “陛下,這不是很顯而易見嗎?”
    “誰都沒統一天下,誰又都沒治理好天下,並且都不長久。”
    “就像梁國三帝一般,既如此,每個皇帝是好是壞又如何呢?都是早死~”
    伶人一甩衣袖,繼續淺聲吟唱著。
    李存勖看著天幕,扣上麵具,一陣清亮婉轉的唱腔響起。
    “詔~中書令~來!”
    ……
    【唐明宗·李嗣源】
    【沙陀族人,幼時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收為養子,賜名嗣源。】
    ……
    天幕上。
    穿戴黑甲的將軍率領一百名重騎從鴉兒軍中射出!
    宛如一股黑色旋風般刮入對麵敵陣之中!
    黑色的將士們揮舞長槊在敵陣中呐喊著左衝右突!
    長槊過處,撩起的弧形血線在軍陣上空飄灑如雨,一片血紅,銳不可當!
    ……
    【李嗣源是五代史中為數不多的明君。】
    【論軍事,過去隨李克用征戰已經功勳卓著。】
    【手下的騎兵像坦克一般,最善於在戰鬥中橫衝直撞,所以李克用命名他的騎兵為“橫衝都”。】
    【在李存勖討伐幽州劉仁恭、契丹、後梁的諸戰之中,李嗣源也是屢建奇功。幾乎每次大的戰役裏,都有他驍勇的身影。】
    【後梁、後唐期間,李嗣源和他的“橫衝都”,天下聞名。】
    ……
    大漢。
    劉邦舔了舔牙,一臉別扭。
    你們姓李的打架是有什麽說法嗎?
    怎麽都喜歡學項籍那莽夫啊?
    你也不是李世民後代啊!
    “嘖,乃公看不得這些!”
    好好指揮軍隊不好嗎?
    ……
    大唐。
    殿內眾人眨了眨眼,天上這人的行軍風格好眼熟啊。
    李世民看著天幕裏不停衝殺的將軍,一股熱血湧上心頭!
    想當年,朕也如此勇猛!
    可惜……朕好想領兵打仗啊!
    如此想著的李世民不由瞥了一眼看著天幕的李承乾。
    要不讓太子監國,朕……
    正想著,突覺一股寒意自群臣中射來!
    李世民麵不改色快速掃了一眼。
    那魏征正雙目炯炯的緊盯著他。
    ……鄉巴佬……
    ……
    大宋。
    “唐明宗啊……”
    趙匡胤看著天幕,回憶往昔。
    “李嗣源登基的第二年,正好趕上我出生。”
    趙匡義有點摸不著頭腦。
    這話怎麽這麽怪呢?
    “那時候你還沒出生。”
    廢話!我比你小十二歲呢!
    “父親身為後唐禁軍將領給我講不過不少唐明宗的事情……”
    “青山一戰,唐明宗名聞天下。”
    “柏鄉之戰,笑傲梁軍,立擒對方二將。”
    “征伐劉守光,運兵神速,連下數州。”
    “德勝口之戰,與梁軍拒於黃河,巧計迂回,襲破鄆州俘虜王彥章。”
    “隨後率領千騎,先行撲向開封封丘門,迫使敵將開門出降!”
    趙匡胤望著天幕,嘴角帶笑道:
    “繼位之後又以寬厚治天下,刀兵罕動,五穀豐登……”
    “可惜啊,春秋即位……”
    “不然……”
    ……
    【公元926年四月,六十歲的李嗣源在李存勖的靈前繼位。】
    【雖然行伍出身、目不識丁,文采什麽的也比不過唐莊宗,但唐明宗的文治卻是莊宗拍馬也不及。】
    【可以說在五代時期,論個人品質、事功德業,他都能排在很前麵。】
    【因為親眼目睹唐莊宗李存勖是怎樣失去了天下,唐明宗實行了一套利國惠民的開明政策。】
    【驅逐伶人,清肅宮廷。大誅宦官,杜絕宦禍。】
    【窮治貪官,平息民憤。獎勵清官,改善官民。】
    【拒受美人,將李存勖留下的千餘宮女放出宮外。】
    【後宮隻留了“老成宮女”一百人,各級宦官三十人,鷹坊二十人,禦廚五十人,教坊樂隊一百人。】
    【在一票皇帝之中,生活如此節儉、宮中建製如此簡單的,曆朝罕見。】
    【崇尚節儉,不事奢華,禁止中外諸臣進獻珍奇玩物。廢除內庫,把貢品全部歸入國庫。】
    【拒絕大臣興修宮殿的建議,以減輕百姓負擔。】
    【同時下令嚴禁豪強官僚兼並土地,欺淩百姓。】
    ……
    大漢·文帝時期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看來這個皇帝出乎孔子意料了。”
    劉啟一臉錯亂驚愕的神情。
    “阿父……這評價未免……”
    劉恒看著劉啟,再一次覺得自己任重而道遠。
    “啟兒,這個世界上喜歡過奢侈生活的人多,喜歡過簡樸生活的人少。”
    “但簡樸而又合理的生活才是符合天道,事實上也符合人性的。”
    劉啟雙眼透露出清澈的單純。
    劉恒握住竇漪房的手,帝後對視一笑。
    “奢華,尤其是那種過度的奢華,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一種虛榮與道義的缺乏在作亂。”
    “帝王出於虛榮而追求奢靡生活,處處透露著內心精神的缺失。”
    “相反,那些出於天性而不是刻意表演簡樸的帝王,反而有一股直通大道的大氣。”
    “而李嗣源就是這種人。”
    “絕大多數世人是擺脫不了人欲的。”
    “而李嗣源在動靜之間的切換,實乃大智慧之人。”
    “殺人無數的猛將要壓製內心的那種衝動是不容易的,就如善於經營的商人對金錢欲望的抵抗其實比常人要薄弱。”
    “體道者逸而不窮,循天者,與道同遊。”
    “在治理天下這個問題上,李嗣源以得黃老精義。”
    “隻要再處理好朝堂與藩鎮的信任問題,保持好子孫的嗣位才德。”
    “他就能再興大唐了。”
    劉恒望著天幕,目含惋惜。
    “但顯而易見,他失敗了。”
    ……
    【下詔廢除地方巧立名目的加收捐稅,統一課稅征收。】
    【為了防止地方官吏從中牟利,下令由中央來征收賦稅和徭役,地方官吏隻能作為輔助。】
    【鼓勵生產,若有人家缺少耕牛,下詔由官府撥給耕牛,以供百姓耕種。】
    【允許民間自由使用鐵器,鑄造農具,並命人挑選官府上好的農具模式讓百姓們依著樣子鑄造。】
    【開放酒禁,許百姓造酒。】
    【凡此種種,就相當於取消了國家對鹽鐵業和造酒業的專營壟斷。】
    【這是漢代以來儒學倡導的一種經濟模式,相當於放開了民營經濟。】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一臉沉思的看著天幕,不停上下打量著。
    他大約能明白這套模式是怎麽玩。
    似乎是從百姓的交易中抽取一點稅收,積少成多。
    不過……
    想了想大漢目前的狀況,劉徹放棄了這個想法。
    國情不同,不能硬融。
    但開放農具這個可以考慮考慮。
    “讓桑弘羊再過來一趟。”
    ……
    【在“與民爭利”相沿成習的國家慣性中,唐明宗做了一次不俗的努力。】
    【而對於敢於直言上書、討論政事的大臣,他也總是給予鼓勵和表彰。】
    【他不喜歡聽阿諛奉承,常召文武百官“極言時政得失”,要大臣們將國家優劣現狀真實反映給他,他接納臣下忠諫,在位期間從未殺過一個諫官。】
    【一個目不識丁的純異族武夫能做到百分之八十的皇帝都做不到的程度。】
    【唐明宗是足以自傲的。】
    ……
    {對於一個連年在沙場征戰的人來說,當皇帝沒有貪圖享樂而是選擇造福百姓,也算是頂天立地,對當時的百姓也是一件幸事了。}
    {目不識丁啊,能做到這樣絕對是個人品性、格局以及自身的智慧所致了。}
    {至少治國能力比李存勖強多了。}
    {沒文化的李嗣源也可以是個好君王。}
    {李嗣源在軍事上和文學上不如李存勖,但是在治理上隻掌握一個原則就好了,和李存勖反其道而行之必然沒錯。}
    {果然電視劇不能信啊,不良人把李嗣源刻畫的陰險狡詐、詭計多端、心狠手辣、貪戀權位??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李嗣源是為數不多始終以民為本,把民眾放在最要緊的地位,盡心為民眾考慮的皇帝。}
    {作者真能扯淡!真當唐明宗是好人啊?}
    {繼位的當年,命汴州控鶴指揮使張諫等三千人戍衛瓦橋。軍士出城複還,焚掠坊市,殺權知州、推官高逖。馬步都指揮使李彥饒盡殺張諫及亂兵四百人。然後李嗣源命樞密使孔循知汴州,複誅兵士三千家。}
    {同年,滑州都指揮使於可洪等縱火作亂,李嗣源下詔斬可洪於市。首謀滑州左崇牙全營族誅,右崇牙將校百人亦族誅,死者當在數千人以上!}
    {天成二年三月,發魏州牙兵三千五百人,使軍校龍晊率領,戍衛蘆台軍以備契丹,龍晊所部牙兵殺河北道副招討使烏震,戍衛守蘆台的騎兵殺亂兵,得幸免者十無一二。}
    {四月,李嗣源將蘆台亂兵的在營家屬和滿門一並處斬。鄴都驅殺三千五百家凡萬餘人於石灰窯,永濟渠為之變色!}
    ……
    大明。
    朱元璋皺著眉頭看著天幕。
    “這人有病啊?李嗣源為什麽這麽做的理由他不也說了嗎?”
    “違反軍紀難道不能殺?還得供起來?吃錯藥了吧!”
    馬皇後仔細看了看,略帶遲疑道:
    “似乎是說……過於牽連家人了,動不動就族誅什麽的。”
    朱元璋端起手邊的青玉盞冷哼一聲:
    “這些牙兵驕蹇不命不是一天兩天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難道不知嗎?”
    “他們家人所享受的財祿難道不是其他百姓們的身家性命嗎!”
    “殺得好!”
    ……
    【雖說唐明宗是明君,但也有不少過失。】
    【起初重用樞密使安重誨讓他全權掌握政務,等到他鬧出亂子鬧得影響了自己的地位,又輕率地將他殺了。】
    【同時立嗣的問題一直未能妥善解決,結果,次子李從榮趁他病危之際,發動兵變。】
    【雖然這次兵變最後被鎮壓下去,但也成為了皇室成員爭位的肇因。】
    【而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兼並兩川,成割據狀,他征剿無力,一籌莫展。】
    【攻打夏州定難軍李彝超失利,致使夏州洞悉中原虛弱的本質,開始逐漸做大,最後世襲為西夏國。】
    ……
    後唐·明宗時期
    一身粗布麻衣,頭頂挽著一根木簪。
    發須皆白的李嗣源扶膝歎氣。
    平夏州是自己過於急躁了,沒有查明地利。
    夏州城牆被赫連勃勃修築的如鐵石一般,任憑斫鑿,都不能破毀。
    城垣地基還極為堅固,根本挖不動。
    黨項人的四萬多騎兵又在四野流動,飄忽而來,飄忽而去,專以劫掠為目的。
    而官軍的人嚼馬喂,全靠關中輸運。
    但從關中到夏州,山路艱險狹隘,運輸一鬥米要費錢數貫。
    但關中早已困竭,無力供應
    藥彥稠的五萬大軍圍困夏州三個月,糧草耗費無數。
    曠日持久隨時都會麵臨糧草不繼的危局。
    但李仁福暗中與契丹勾結,如果李仁福與契丹聯合一氣,就會對西北邊境造成無法測度的危害。
    河西之地如果落入契丹之手,就會危及關中。
    關中落入契丹之手,就會危及中原……
    “時不我待啊……”
    ……
    【公元933年,年老的李嗣源突然中風,月餘未見群臣。】
    【同年十一月,李嗣源病情加劇,次子李從榮入宮探望,問得哭喊聲以為李嗣源已經病逝。】
    【隨即回府率千餘牙兵,列陣於天津橋脅迫群臣擁戴自己。】
    【此時蘇醒的李嗣源命令將軍孟漢瓊率領禁軍討伐李從榮,李從榮被擒殺。】
    【而李嗣源聽到兒子被誅殺的消息後,悲駭之中病情加劇。】
    【追廢李從榮為庶人,並從鄴都召回第三子宋王李從厚。】
    【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嗣源駕崩於大內雍和殿,終年六十七歲。】
    ……
    大漢。
    劉邦看著天幕逐漸進入下一個人像,不由歎息一聲:
    “雖說隻是個藩鎮國,還是個異族皇帝。”
    “但純厚仁慈,寬仁愛人。”
    “假借唐名,可也保留了幾分大唐顏麵,如此皇帝也不給些評績未免有些不體人情了。”
    呂雉端坐一旁,淡淡道:
    “就伱多嘴。”
    劉邦撓了撓眉梢,曬然一笑道:
    “發發牢騷罷了,畢竟是個好皇帝。”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略帶幾分惋惜:
    “即位之時已經六旬,但生民實賴以休息。”
    “天不假年……何其可悲。”
    “若能多些時日,也許能穩定天下吧。”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內無聲色,外無遊畋。”
    “不任宦者,廢內藏庫。”
    “賞廉吏,治贓蠹。”
    “賢主也。”
    劉莊看著劉秀,目露疑惑。
    “阿父……你這是……”
    劉秀背負雙手淡淡道:
    “給他、給天下,尋一線生機。”
    ……
    大唐。
    李世民於龍座上端正身形,朗聲道:
    “戒遊觀、安社稷,無聲色、肅宮庭。”
    “五穀豐登,寡過修身。”
    “束兵息馬,人無爭奪。”
    “雖非文景之治,亦平安之世也。”
    “嗣源雖胡人,然以國泰民安留意天下!”
    “諸卿,其可為中原天子乎?”
    “可為李唐後世賢主哉?!”
    眾臣肅穆正顏,躬身行禮道:
    “然也!可為大唐賢主也!”
    ……
    天幕上。
    原本浮現出的人影緩緩隱藏下去,李嗣源的身形再次出現。
    ……
    【唐明宗·李嗣源】
    【軍事成績: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出力頗多,然對夏州軍事的錯估,導致用兵失誤,遺禍甚深。
    評價c級,得兩分】
    【製度建設:限製節度使與刺史奏請判官的權力,命令縣、鎮拒絕藩鎮的增稅要求。
    下令節度使若除移,其任命的僚屬要隨其移鎮,而不是留任舊職。
    下令不再任命監軍,不再以宦官掌握內諸司。
    明令禁止朝廷官員幹預地方行政,向地方舉薦人員。如有發現,一律罷官嚴懲,不僅幹預者要貶官,被舉薦人也要流配。】
    【允許地方官員舉薦人才,並且對各類官員的舉薦人數作出規定,作為考核標準。
    為確保舉措人才的質量,推行舉薦者與被薦舉者的表現、業績掛鉤的連坐製度,形成一股舉薦人才的熱潮。
    每年對內外文武臣僚都要進行考核,選優罰劣。】
    【黨項等蕃族常常以獻馬為名,把劣馬送到京城,朝廷都按照原價給錢,還提供吃住,進行賞賜,花費很大。
    李嗣源要求在邊疆設置馬匹買賣場所,不許蕃族再到京城獻馬,為朝廷節約開支。】
    【禁止中外之臣貢獻鷹犬奇玩,並大大限製了節度使供奉的頻率,明確禁止節度使以供奉為名科斂百姓。
    取消酒曲專賣,改為聽民自造、計畝增加秋稅的形式。】
    【罷畝稅曲錢(畝稅曲錢,唐代宗時以國用急需為理由,不等秋糧成熟就向民間田畝征收附加稅,按青苗地每畝稅錢十五,又征地頭錢每畝二十,總一畝稅三十五,通稱青苗稅。)】
    【因官府經營的農具質次價高,百姓不願購買,故開鐵禁,允許百姓自鑄農具,並按畝輸農器錢一文五分。
    加上之前對酒曲專賣的解禁,地租的增加彌補了財政的虧空。
    評價a+,得四點五分】
    ……
    後唐·莊宗時期
    李存勖坐在椅子上,手裏拋弄著麵具。
    台上的伶人拖著唱腔,台下的李嗣源一言不發。
    “朕其實不明白……”
    李存勖另一隻手托腮,目光幽深。
    “不明白為什麽天幕會給你評績。”
    “朕戎馬一生,雖未一統天下,但秦漢之地也盡收於手。”
    李存勖托腮的手緩緩伸出,慢慢收攏成拳。
    “天下盡在朕一掌之內,朕憑什麽不得功績?”
    單膝跪地的李嗣源抬頭看向李存勖,對方麵色平靜,眼底卻含著一股瘋狂之色。
    “陛下,臣不識字,不懂得那麽多道理。”
    “但觀太宗之行便知王者有無形之寶,此寶名為仁義。”
    “陛下可記得天幕裏的那句唐之光武。”
    “可除了收複天下外,陛下哪點像漢光武呢?”
    李存勖收回手掌,垂下目光。
    李嗣源慢慢低下頭,平靜道:
    “馬上打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
    “太宗皇帝早已指出明路。”
    “是陛下要倒行逆施啊。”
    李存勖看向手中的麵具,一翻掌扣在臉上。
    身體一躍而起,縱上戲台。
    “一葉~落~搴珠箔!”
    “此時景~物~正蕭索~”
    “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
    “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李嗣源沉默不語。
    大唐落幕,但仁義不會。
    ……
    【外交策略:與遼國之間彼此互派使者朝覲,互通貢物。
    期間偶爾會有一些審慎的談判,雙方也經常互相跨越邊境進行劫掠。
    這就很難評。評價c級,得兩分】
    【民生經濟:粟鬥不過十錢。年穀屢豐,兵革罕用,校於五代,粗為小康。
    稱得上“小康”的也不過就有限的那麽幾個朝代。
    五代亂世,能令國家走上“小康”夠得上是奇跡了,雖是“粗為小康”。
    評價a級,得四分】
    【用人識人:善用權術,以宰相空位引兩派大臣相爭,相持不下之下推選出一個眾人都不滿意的大臣為相。在眾人都不同意之後引馮道為相。
    兩人相輔相成治理天下。
    在位之時眾藩鎮基本平靜無事,但連續誅殺宰相任圜和樞密使安重誨,使得君臣離心。
    評價c+級,得二點五分】
    【後世影響:五代賢君。
    一生主張引進文臣,特別開設端明殿,招納了不少讀書人。
    期待天下由藩鎮跋扈走向文治。評價c級,得兩分】
    【總分:十七分】
    ……
    後唐·明宗時期
    從天而降的金光籠罩住一臉驚愕的李嗣源。
    金光之中,李嗣源抬手看去。
    那雙布滿褶皺的雙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充盈肌膚。
    “嗆啷!”
    金光化作片羽消散。
    李嗣源迫不及待的一把拔出壁架上的寶劍,借著劍身上的反映,他看清自己此時的相貌。
    原本蒼老的容顏再次恢複到四十歲上下的威重之色。
    “為什麽?”
    收回寶劍,短暫欣喜過後,李嗣源心中又充滿憂思。
    自己子嗣不豐,兒子也離心離德。
    就算用二十年時間治理好這天下,那寶位又能傳於誰呢?
    還是說朕有什麽要完成的天命嗎?
    李嗣源正皺眉苦思著,下一瞬,他明白自己“天命”是什麽了。
    ……
    【公元933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宋王李從厚趕至洛陽後為李嗣源發喪,並於柩前即位。】
    【李從厚雖懷有謀求天下大治的誌願,卻不懂得求治的要領,寬容軟弱,缺乏決斷。】
    【正因如此,雖當了皇帝,大權卻掌握在“顧命大臣”朱弘昭和馮贇手裏。】
    【二人攛掇李從厚削藩。】
    【李嗣源的養子,鳳翔節度使兼侍中潞王李從珂遂反,七天時間攻入京師洛陽,李從厚棄城逃亡。】
    【公元934年四月初三,五十歲的唐末帝李從珂取得皇位。】
    【即位後的李從珂對李嗣源的女婿,在太原擁兵自重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同樣十分忌憚。】
    【公元936年,迫令石敬瑭移鎮鄆州,同時派大軍圍攻。】
    【石敬瑭一麵部署抵抗,一麵向契丹求援,許諾奉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事成之後割讓燕雲十六州,每年上貢絹帛三十萬匹。】
    【耶律德光聞訊大喜,派兵南下,在契丹軍隊的馳救下,石敬瑭粉碎圍攻,並把兵鋒指向了洛陽。】
    【此時後唐的兵力還很強,但李從珂誌氣消沉,晝夜飲酒悲歌不敢領兵出戰,坐等滅亡。】
    【各鎮將領見狀紛紛投降石敬瑭。】
    【公元936年閏十一月,李從珂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後、劉皇後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