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平夏城·“夏之敗,不複能軍”
字數:9958 加入書籤
天幕上。
汴京皇宮內的挈壺正剛剛敲過三更。
文德殿早早亮起了燈。
殿內,
宰相章惇及中書一幫文臣翰林立於左側。
樞密使曾布及身後的一幫武將立於右側。
一身白袍簡單束發的趙煦斜倚在龍椅上。
一陣急促咳嗽漲得他臉色發紅,過了好一陣子才平靜下來。
輕捂胸口,語氣嚴肅道:
“西北涇原路的八百裏緊急軍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斥候打探的消息,西夏人正在涇原路外的天都山以北集結重兵。”
“總兵力可能達一百五十萬人,意欲進攻我涇原、鄜延、熙河等路。”
“眾卿,真正的對決來了。”
“這一戰,朕要平定西北!”
畫麵一轉。
西北戰場上。
一連串的城寨以平夏城為中心點向兩側蔓延。
天都山上。
麵容姣好的婦人,居高臨下的看著五十裏外的小黑點。
……
【西夏大軍在越過邊境線後沒有四散出擊,也沒有確定主攻點,而是遠遠地待在天都山,處於宋朝西北三路的中間地段,對每一點都保持著威懾力。】
【宋朝樞密院對此很重視,給章楶下令,密切注意敵情,確保境內每一處的安全。】
……
大漢。
劉邦看著天幕上的疆域圖,看著身邊的二子。
“你倆有什麽想法都說說吧。”
劉盈與小劉恒對視一眼。
小劉恒暗暗推了他一把,劉盈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呂雉,率先開口道:
“看那天都山在鄜延、河東和涇原之間。”
“三路防區跨越恐怕遠超千裏。”
“在沒有弄清對方真實意圖之前,宋軍很難對三路進行統一防守。”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弄清西夏人的真實進攻目標,再派遣援軍進行有目的的支援。”
劉邦倚靠著軟榻,微微看向一旁的呂雉。
呂雉雙目微垂,無悲無喜。
劉邦微微欠了欠身,看著有點揣測不安的劉盈,輕聲道:
“依你所言,接下來他們該怎麽辦?”
“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劉盈一下子被問住了。
“這……應該先與大臣們商議一下?”
呂雉麵無表情卻暗自歎氣。
戰報從西北傳到京師最少也要七天時間,再傳回西北也得七天。
中間要商議多久?
一天?兩天?!
仗都打完了!
劉邦則不動聲色的看向第四子,以目詢問。
小劉恒撓了撓頭道:
“阿父,我才四歲啊!”
“你問這麽大的事?”
劉邦:……滑頭!
……
大漢·武帝時期
“還行,有點腦子。”
“三路防區麵積廣闊,要是三區一起防守,那宋朝得舉全國之兵都調集到西北去!”
劉徹看著天幕,心中計算著。
讓前方大將臨場判斷才是上策!
“子胥,你覺得這仗該如何打?”
正在瘋狂往嘴裏刨飯的霍去病一怔,鼓囊著的嘴動了兩聲,但沒發出聲響。
劉徹遞給他一壺酒,霍去病就著酒咽下嘴裏食物。
然後一抹嘴,朗聲道:
“嚴密監視西夏軍隊動向的同時,還要與諸路協同防護,改被動防守為主動防禦!”
“同時在主城外繼續構築城寨。”
“若大軍來攻,這些城寨可以衝抵他們的進攻速度。”
“同時堅壁清野,讓諸路援軍處於四周按兵不動。”
“一直拖到夏軍撤退,再兩下合兵!”
“而修築堡寨的目的,就是拖住敵人進攻的步伐,摸清他們的底細,給千裏之外的援軍爭取更多時間。”
劉徹若有所思。
“堅壁清野…待時而動…”
這用兵風格有點像……
李世民?
……
季漢。
劉備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微微點頭。
兩人繼續看著天幕。
殿內眾人:……不是,你倆倒是說啊!
……
大唐。
李世民指著天幕,對一旁的李承乾教導著。
“行兵打仗,摸清敵軍的真實進攻意圖是主要問題。”
“看天上這人的行兵風格,是穩紮穩打的人物。”
“可以先修城寨以做防備。”
“然後自漢中,長安分別派出兩支軍隊前往三路防區接壤處駐紮。”
“如此,不管敵人進攻哪一路,這兩支軍隊都可立即馳援。”
“內有城外堡寨的緩衝,外有兩支援軍到來。”
“隻要拖一拖夏軍糧草,另外兩支軍隊再協同出擊攻擊夏軍後方,夏軍必敗!”
……
【章楶得令後,命諸路修建城寨。】
【同時派五十二歲的郭成前去守衛平夏城。】
……
大宋·仁宗時期
“如此大動幹戈,命令地方守軍築寨防守是不是過於緊張了?”
文彥博開口反問道:
“而且,城外築寨耗費巨大,到時若敵軍隻是小股襲擾,我們豈不白費軍餉?”
趙禎不說話,隻是獨自飲酒。
狄青看了一眼皇帝,又看了一眼大臣。
冷聲道:
“城外築寨確實耗資巨大,但卻是抵擋西夏騎兵的最優方式。”
“神宗皇帝熙河開邊收複青塘、熙河,使得這片自安史之以來就孤懸中原之外的土地重新回歸中原管轄,絲路重新暢通,神廟功勳不遜太祖太宗,必將彪炳史冊。”
“而元祐初年,我朝力主綏靖,割四城、續歲幣。”
“邊境軍民一麵要打仗一麵要耕種,難道所費之資要比修築幾處堡寨要少嗎?”
一眾人看著狄青,不由驚訝側目。
狄青則是想通了。
不管自己功績如何,他們都是要針對自己的!
索性就直接說開了!
那勞什子樞密使……某不當了!
……
天幕上。
長長的沒煙峽被西夏軍控製住。
數十萬大軍兵臨平夏城。
而大軍之外,有一隻萬數精騎在外圍巡視周邊各個峽穀、平原。
畫麵一挑。
在更遠的大外圍。
一支西夏大軍屯兵羅薩嶺牽製熙河路。
一支大軍屯兵梁檉台抵住鄜延路。
一支大軍駐守白池抵禦秦鳳路。
……
【梁太後領著號稱“一百五十萬”的四十萬大軍直奔平夏城。】
【自沒煙峽進涇原路,所過之處全部控製。】
【分出十萬大軍擋住其餘諸路來援的關口。】
【自己率三十萬大軍到達平夏城後,布下連珠大寨。】
【東抵葫蘆河,西連石門峽,綿亙百餘裏,聲勢空前浩大。】
……
大明。
朱元璋盤著木如意,搖頭感歎道:
“這梁太後還是有兩下子的。”
馬皇後撚著一塊碧粳粥,看著朱元璋。
老朱用如意點著天上的陣營。
“這樣遠近搭配梯次配置,是既圍城又打援還能牽製,可以說麵麵俱到了。”
“若按著那梁太後的思路,這麽打下去,宋朝膽小的話她可以穩穩地拿下平夏城,拔掉這根釘子,順便砍死一大批宋朝官兵,複盤一下永樂城模式。”
“如果宋朝膽大,敢調動兵力四下增援的話,她能把平夏城周邊變成屠宰場,讓無數的宋軍死於此役。”
拿手帕擦了擦粘在嘴邊的糕粉,馬皇後詢問道:
“那最後誰贏了?”
朱元璋用木如意敲著肩膀,淡淡道:
“宋軍贏了。”
……
【當時,平夏城僅有守軍四五千人,算上周邊堡寨裏的駐軍,也不過兩萬人。】
【宋朝樞密院調遣西北諸路入援涇原路,在平夏城的正麵戰場上集結了八萬以上的兵力,由涇原路副都總管王恩統領。】
【其他各路也各自集結起數萬大軍,準備以淺攻牽製夏軍,以緩解平夏城的壓力。】
【宋夏邊境上一時陳兵數十萬,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一觸即發。】
……
天幕上。
幾百輛木製的、五丈來高、蒙著牛皮厚氈的戰樓頂著雨點般的箭矢向平夏城駛去。
戰樓抵達城下,跟隨其後的西夏士兵溜到了城牆底下,開始挖洞。
然後,
平夏城內濃煙滾滾火光衝天,戰樓一座座變成禮花炮台,地洞兵也被一群群被埋進地道裏。
日落月升,雙方鳴金收兵。
隨後一道輕騎自城內而去,夜襲西夏軍。
畫麵重複著,一行字突然出現。
『十三日後』
月黑風高。
一陣陣帶著呼嘯聲的狂風在平夏城內外吹過。
戰樓被風摧折,營帳平地吹起。
一陣陣喧鬧聲在西夏大營內此起彼伏!
“太後!撤軍吧!”
按著頭頂上的氈帽,胡將對著美婦人急切道:
“困了半月有餘,大軍糧草已經不夠了。”
“又遇上這股妖風,將士們已經有炸營的跡象了!”
耳邊的厲風讓將軍的聲線飄忽不清。
頂著風,美婦人看向對那座不算大的城寨。
磚石剝落,女牆被火熏黑。
西北角甚至已經塌陷!
但這該死的城寨就是攻不下來!
捏緊的拳頭,指甲擊破掌心。
“撤……軍!”
……
【三十萬西夏軍包圍了平夏城和周邊的堡寨。】
【主力大軍由六路統軍嵬名阿埋指揮,猛攻平夏城。】
【西壽監軍司妹勒都逋則率領攔截軍隊,專門對付宋軍的援軍。】
【平夏城中,宋將郭成率領僅有的四五千士兵頑強抵抗。】
【經過十三天圍攻,平夏城屹然不動,西夏士兵傷亡慘重,口糧也即將消耗殆盡。】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歎了口氣。
跟陳倉之戰一模一樣……
“攻城與守城,大不一樣啊。”
第二次北伐就是漏算了這點。
……
東魏。
“別說了,別說了。”
高歡惆悵的長歎一聲。
玉璧啊……
孤該拿你怎麽辦啊!
一旁的高洋則小聲道:
“阿耶,不如用點盤外招吧?”
高歡無精打采的應和道:
“什麽盤外招?”
高洋輕聲道:
“學秦國之事,攏郭開之輩。”
……
天幕上。
一名將軍甩掉刀上的鮮血。
看著一眾倉皇逃竄的西夏兵開懷大笑。
突地一名傳令兵自後軍縱馬而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道:
“折團練!經略使有令!”
“命團練與郭供奉合軍進攻天都山!”
將軍聞言大喜,大笑道:
“哈哈哈哈!經略使與某心意相通!”
“兒郎們!”
正在補刀屍首的宋軍兵將們看向主將。
“隨本將,大破天都!”
一邊補刀,宋軍們大聲回應道:
“喏!”
……
【第十三天夜裏,平夏城外突然刮起了大風,西夏的攻城器械遭強風摧毀,軍中士氣徹底崩潰,梁太後見狀趁著夜色匆忙撤軍。】
【結果一頭紮進早就設伏在石門峽的姚雄和姚古的埋伏圈內,夏軍損失超半數。】
【章楶抓住戰機,命郭成與折可適率一萬輕騎兵和十萬宋軍進擊天都山。】
【宋軍於天都山擊破夏軍剩下的主力,生擒嵬名阿埋和妹勒都逋,擄兵馬三千餘,牛羊十萬餘】
【西夏人棄天都山,逃沙漠以北。】
【史載,“夏自平夏之敗,不複能軍”。】
【宋朝徹底解決了西夏對西北邊疆的軍事威脅,西夏再不能對宋朝進行大規模入侵,史稱“平夏城之戰”。】
【宋哲宗在紫宸殿升座,提升章楶為樞密院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中大夫。】
【折可適、郭成等邊官將士各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