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陰雲籠罩的京都
字數:2512 加入書籤
在扶桑京都,天皇宮內彌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與壓抑。夕陽的餘暉透過精致的紙窗,斑駁地灑在光潔如玉的大理石地麵上,卻似乎連這溫暖的光芒也無法驅散殿內彌漫的寒意。仁東天皇端坐於禦座之上,那張曆經歲月滄桑的臉龐此刻顯得格外陰沉,手中緊握著一張皺巴巴的電報紙,手指因用力而微微發白,仿佛那不僅僅是紙張,而是整個帝國命運的沉重負擔。殿內,首相東條雄英身著筆挺的軍裝,肩章上的金星在微弱的光線中閃爍,卻難掩他眼中的疲憊與焦慮。他身旁,內閣大臣鈴木太郎與伊藤博文,皆是身著正裝,神情凝重,三人之間偶爾交換的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局勢的擔憂,也有對未來的迷茫。仁東天皇緩緩開口,“如今支那賊兵如潮水般湧來,九州島已盡數落入敵手,我扶桑帝國之命運,懸於一線,爾等身為國之棟梁,難道就沒有什麽良策可獻嗎?”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靜得連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鈴木太郎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向前邁出一步,聲音雖不高亢,卻字字清晰:“陛下,微臣以為,九州軍團之敗,根源在於山下奉文將軍之決策失誤。他輕率地放棄了長崎這一戰略要地,致使我軍防線全麵崩潰。當初,臣等曾力諫不可如此,然山下將軍剛愎自用,未納忠言。因此,臣鬥膽建議,應追究山下奉文之責任,以儆效尤,同時,也需深刻反思,避免重蹈覆轍。”鈴木太郎的話語落下,殿內再次陷入一片沉寂。東條雄英的目光如刀般銳利地掃向鈴木太郎,眼神中充斥著不滿之色。山下奉文畢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鈴木太郎如今將其推上風口浪尖,目的不言而喻。仁東天皇猛然站起,手中那張皺巴巴的電報被重重地拍在禦案上,紙張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也承載著無盡的沉痛與無奈。“陛下,微臣鬥膽反駁鈴木大臣之言。”伊藤博文,或許是看出了天皇的憤怒與失望,勇敢地站了出來,緩緩開口道:“按照當時我們所掌握的情報與戰略分析,放棄長崎實則是迫不得已的抉擇。山下奉文將軍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基於對整個戰局的全麵考量。華國的科技水平突飛猛進,軍事力量之強大,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預期。因此,微臣認為,山下奉文的失敗,實屬非戰之罪,乃是大勢所趨,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此言一出,殿內再次掀起波瀾,鈴木太郎臉色微變,顯然對這位伊藤博文的言論感到不滿,但他並未立即反駁,而是將目光投向東條雄英,希望首相能給出明確的態度。東條雄英微微點頭,以示對伊藤博文意見的尊重,但他也知道,這樣的解釋並不能完全平息天皇的怒火,更不能解決當前的困境。“陛下,微臣同意此大臣的觀點,山下奉文將軍的決定,在當時的環境下,確實有其合理之處。然而,失敗已成事實,我們必須正視,並從中吸取教訓。至於責任歸屬,並非此刻討論的重點。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接下來的挑戰。”仁東天皇緊握著雙拳,胸中的怒火與無奈交織在一起,他深知自己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在此刻失去冷靜。深吸一口氣,他努力平複了自己的情緒,緩緩說道:“夠了!朕召你們前來,不是為了讓你們在此爭論不休,推卸責任。我扶桑帝國建國千年,曆經無數風雨,從未丟失過國土,如今九州島卻落入華國之手,朕作為一國之君,心中之痛,難以言表。朕有何麵目麵對先祖,麵對億萬子民?”說到這裏,仁東天皇停頓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掃過每一個人,然後從禦案上拿起那張電報,雙手微微顫抖地展開。電報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但每一個字都像是烙印在他心中,讓他感到沉甸甸的。“你們看看吧,這是山下奉文將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回的電報。”隨著天皇的話語落下,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張電報上。電報上,字跡潦草而淩亂,卻透出一股悲壯與決絕:“陛下,臣無能,未能守住九州,然華軍之強,非人力所能抗。臣雖死,心仍係帝國,望陛下勿以臣之過,而忘國之大計。臣於九泉之下,亦將佑我扶桑,直至光複之日。”電報的內容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山下奉文那冷靜而深刻的分析,不僅揭示了華國當前的強大,更預言了扶桑若繼續戰爭可能麵臨的覆滅命運。山下奉文力諫天皇,應以大局為重,忍辱負重,向華國求和,暗中發展,積蓄力量,以待他日,重新拿回九州島。鈴木太郎聞言,臉色鐵青,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他猛地站起身,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陛下,這山下奉文簡直就是我帝國的恥辱!他身為將領,未能守住疆土,本就難辭其咎,如今竟還提出如此荒謬的建議,想讓整個帝國蒙羞,向那華國卑躬屈膝!這簡直不可理喻,是對我扶桑武士道精神的極大侮辱!”然而,伊藤博文卻持有不同的看法。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微臣以為,山下奉文將軍之言,雖不中聽,卻也不無道理。我們不得不承認,華國近年來的發展迅猛,其軍事實力已遠非昔日可比。接連不斷的戰爭,不僅消耗了我帝國的國力,更讓民眾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此時,或許真的需要冷靜思考,尋找更為穩妥的解決之道。”仁東天皇的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掃視,最終停留在了首相東條雄英身上。這位曾經力挺山下奉文,如今卻麵臨帝國生死存亡考驗的首相,此刻顯得格外沉默。“首相,”仁東天皇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你如何看待山下奉文將軍的電報內容?是否也認為,我們應該考慮向華國求和,以保全帝國?”東條雄英深吸一口氣,仿佛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他緩緩站起身,目光深邃:“陛下,微臣深知此決定之艱難,也明白它可能帶來的種種非議。但微臣以為,作為一國之君,您必須為帝國的未來著想,為億萬子民負責。山下奉文將軍的建議,雖非我所願聞,卻也不得不承認其現實性。華國的強大,已非我帝國一己之力所能抗衡。若繼續盲目戰爭,隻會讓帝國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說到這裏,東條雄英停頓了一下,目光更加堅決:“然而,求和並不意味著屈服。我們可以在保持國家尊嚴的前提下,與華國進行談判,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同時,我們必須在暗中發展,積蓄力量,以待他日,重新奪回屬於我們的領土。陛下,這是微臣的肺腑之言,望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