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手套和鞋套,談晚進入房間。
死者的鮮血濺滿了房屋,可屍體獨有的血腥味和腐爛味,還沒完全在空氣中散開。
房間的窗戶半開著,窗戶上的玻璃碎了一塊。
冷風,像刺骨的刀子一樣穿透玻璃,呼嘯而入。
死者的膝蓋被凶手用錘子砸爛,雙膝血肉模糊,看得見白骨。
白筋連著碎骨,大腿和小腿的肉像橡皮筋一樣連著兩端。
初步查看下來,高美子身上多處被人用重物砸,渾身多處骨折。
目前光是談晚用肉眼看到的就有三處,分別是後腦勺、鼻梁骨以及雙膝膝蓋骨。
而凶器,談晚看向身旁不遠處掉落在地上粘滿血的榔頭,應該就是那個了。
蹲在屍體旁邊,談晚雙手捏住死者的頭部輕輕動了一下,依次是嘴巴、手臂以及腿。
在談晚檢查屍身期間,李東遼就在一旁看著屍體。
他越看屍體越覺得慘不忍睹,感慨“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恨,才能讓凶手對死者下這麽狠手。”
李東遼雙手環繞在身前,倚靠房門站著,悠然地說道“不過話說回來,這可是大案,多少警察一輩子都沒機會碰到。
這可是好機會,要是能順利破案,你就能轉正了。”
談晚正在檢查屍體,沒理會他,隻問“法醫部老張來看過屍體了嗎,致死傷是什麽?”
李東遼“老張說致命傷還沒辦法判斷,得晚些時候帶回局裏解剖才能知道。
不過搞不好那姓謝的小子就能告訴我們。”
李東遼話裏話外還是覺得謝莫聞就是殺害高院長的凶手,他對這件事深信不疑。
一旦有了什麽線索,現在的李東遼就都會往謝莫聞身上靠。
可卻在這時,傳來談晚淡淡的聲音“死者咬肌和頸肌完全僵硬,口部無法打開。
四肢關節處無法彎曲,死了有一會兒了。
凶手要真是謝莫聞,他就不會在殺了人之後不逃,留凶案現場等到天亮被人發現了。”
“事發時,整棟樓都停電了,連帶監控錄像也沒有畫麵。”李東遼直言,“要真如你所說凶手不是姓謝的那小子,我還真想不到誰是凶手了。”
“整棟樓停電?”談晚捕捉到李東遼話裏的關鍵詞。
李東遼點了點頭,說“是院裏的孩子說的,說十一點的時候停了三個小時的電。
一定是凶手提前關閉了總閘,趁著停電期間對受害者實施暴行。”
“那凶手更不可能是謝莫聞了。”
談晚聽後舒了一口氣,“他連出個大門都會迷路,怎麽可能知道電源總閘在什麽地方。”
李東遼迷惑“你怎麽會知道的?”
談晚“說來話長,等下回局裏在車上和你說。”
血漬和灰塵沾染在死者的臉與外套上。
她的臉上像是刻意被人抹上了鍋底灰,無論是頭上還是身上,顯得十分邋遢肮髒。
高美子身穿一件薄款羽絨服,靠近手臂的羽絨服上閃著亮晶晶的東西。
用手指抹一下羽絨服上那些亮閃閃的碎片,放在眼前仔細觀察。
李東遼見狀,趕忙說“鑒定科的同事鑒定過,紮在衣服上的是玻璃碎片。
雖然房間裏隻有一個床墊,沒有其他的家具。
但從地上的血跡有拖拽痕跡這一點,也看得出,凶手和死者進行過打鬥。
死者在和凶手打鬥的過程中,試圖破窗逃脫或者求救。
在這個過程中才不慎弄破了玻璃,玻璃碎渣應該是那個時候沾上的。”
談晚將那封恐嚇信從死者領口拿下,展開信件,裏頭寫的東西和那天她與謝莫聞拜訪孤兒院時看到的恐嚇信內容一樣。
談晚盯著恐嚇信發呆,心中暗暗想著。
隻要查下上麵的指紋,若是有謝莫聞和自己的,那就能判斷這封信是那三份信中的一個。
“我看過那封信。”李東遼說,“這封信和地上的話,應該就是凶手殺害死者的動機。”
的確,信和凶案現場留言話的出現,表明這是一場蓄謀犯罪。
信上寫的內容是‘我很快就會降臨在你們身邊,帶你們去地獄,好好享受最後幾日的陽光吧。’
而地上的留言則是‘是那以後十三年了,現在該輪到你們了。’
凶手兩次的遺言用的不是‘你’,而是‘你們’。
“凶手的目標,應該不止高院長一個。”
談晚心情沉重,“恐怕馬上就會有下一個受害者出現,這就棘手了
謝莫聞隻不過是凶手放的煙霧彈,為的是擾亂我們的目標,讓他有充裕的時間動手。”
話是這麽說,可談晚到現在也想不通謝莫聞怎麽會在那個時間段出現在凶案現場。
她分明昨天就叮囑過他不要再管這個案子的!
談晚讓李東遼將恐嚇信收好,又環顧了一圈四周,沒見到其餘兩封。
“死者被發現的時候,身邊就隻有這麽一封信嗎?”
“嗯,就一封。”李東遼將信放入密封袋。
談晚來到高美子的辦公室,在屋子裏轉了一圈,然後憑著印象打開了桌下的抽屜。
她記得昨天,高院長是從抽屜裏拿出了那三封信件。
可當談晚再一次打開那格抽屜,抽屜內空無一物。
原先擺在那裏的白色信封,此刻卻消失了。
“高院長生前收到過三封信,現在卻隻看見了一封,還被凶手插在了死者的身上
那三封信的內容是一模一樣的原因,我猜測還有一種可能。
凶手不是將三封一樣的信寄給了高院長,而是寄給不同三個人的信,都被高院長收到了。
三個人,凶手的目標還剩下兩個!”
麵對談晚的自言自語,李東遼顯然是沒有聽明白。
“你是說,還有三封恐嚇信?”李東遼一頭霧水,“哪兒?”
“本來被高院長存放在了抽屜裏,現在”
現在那三份信在哪兒可不好說,是被凶手帶走了,還是被其他人收到了呢?
有了高院長案子的例子,要是其他人收到了類似的恐嚇信,為了自己的安全,那個人就拿著恐嚇信到警局報案。
隻要有人報案,談晚能夠收集到兩個例子。
她就能夠在這兩人身上找到共同點,以此來弄清楚凶手發放信函的規則。
inf。inf
死者的鮮血濺滿了房屋,可屍體獨有的血腥味和腐爛味,還沒完全在空氣中散開。
房間的窗戶半開著,窗戶上的玻璃碎了一塊。
冷風,像刺骨的刀子一樣穿透玻璃,呼嘯而入。
死者的膝蓋被凶手用錘子砸爛,雙膝血肉模糊,看得見白骨。
白筋連著碎骨,大腿和小腿的肉像橡皮筋一樣連著兩端。
初步查看下來,高美子身上多處被人用重物砸,渾身多處骨折。
目前光是談晚用肉眼看到的就有三處,分別是後腦勺、鼻梁骨以及雙膝膝蓋骨。
而凶器,談晚看向身旁不遠處掉落在地上粘滿血的榔頭,應該就是那個了。
蹲在屍體旁邊,談晚雙手捏住死者的頭部輕輕動了一下,依次是嘴巴、手臂以及腿。
在談晚檢查屍身期間,李東遼就在一旁看著屍體。
他越看屍體越覺得慘不忍睹,感慨“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恨,才能讓凶手對死者下這麽狠手。”
李東遼雙手環繞在身前,倚靠房門站著,悠然地說道“不過話說回來,這可是大案,多少警察一輩子都沒機會碰到。
這可是好機會,要是能順利破案,你就能轉正了。”
談晚正在檢查屍體,沒理會他,隻問“法醫部老張來看過屍體了嗎,致死傷是什麽?”
李東遼“老張說致命傷還沒辦法判斷,得晚些時候帶回局裏解剖才能知道。
不過搞不好那姓謝的小子就能告訴我們。”
李東遼話裏話外還是覺得謝莫聞就是殺害高院長的凶手,他對這件事深信不疑。
一旦有了什麽線索,現在的李東遼就都會往謝莫聞身上靠。
可卻在這時,傳來談晚淡淡的聲音“死者咬肌和頸肌完全僵硬,口部無法打開。
四肢關節處無法彎曲,死了有一會兒了。
凶手要真是謝莫聞,他就不會在殺了人之後不逃,留凶案現場等到天亮被人發現了。”
“事發時,整棟樓都停電了,連帶監控錄像也沒有畫麵。”李東遼直言,“要真如你所說凶手不是姓謝的那小子,我還真想不到誰是凶手了。”
“整棟樓停電?”談晚捕捉到李東遼話裏的關鍵詞。
李東遼點了點頭,說“是院裏的孩子說的,說十一點的時候停了三個小時的電。
一定是凶手提前關閉了總閘,趁著停電期間對受害者實施暴行。”
“那凶手更不可能是謝莫聞了。”
談晚聽後舒了一口氣,“他連出個大門都會迷路,怎麽可能知道電源總閘在什麽地方。”
李東遼迷惑“你怎麽會知道的?”
談晚“說來話長,等下回局裏在車上和你說。”
血漬和灰塵沾染在死者的臉與外套上。
她的臉上像是刻意被人抹上了鍋底灰,無論是頭上還是身上,顯得十分邋遢肮髒。
高美子身穿一件薄款羽絨服,靠近手臂的羽絨服上閃著亮晶晶的東西。
用手指抹一下羽絨服上那些亮閃閃的碎片,放在眼前仔細觀察。
李東遼見狀,趕忙說“鑒定科的同事鑒定過,紮在衣服上的是玻璃碎片。
雖然房間裏隻有一個床墊,沒有其他的家具。
但從地上的血跡有拖拽痕跡這一點,也看得出,凶手和死者進行過打鬥。
死者在和凶手打鬥的過程中,試圖破窗逃脫或者求救。
在這個過程中才不慎弄破了玻璃,玻璃碎渣應該是那個時候沾上的。”
談晚將那封恐嚇信從死者領口拿下,展開信件,裏頭寫的東西和那天她與謝莫聞拜訪孤兒院時看到的恐嚇信內容一樣。
談晚盯著恐嚇信發呆,心中暗暗想著。
隻要查下上麵的指紋,若是有謝莫聞和自己的,那就能判斷這封信是那三份信中的一個。
“我看過那封信。”李東遼說,“這封信和地上的話,應該就是凶手殺害死者的動機。”
的確,信和凶案現場留言話的出現,表明這是一場蓄謀犯罪。
信上寫的內容是‘我很快就會降臨在你們身邊,帶你們去地獄,好好享受最後幾日的陽光吧。’
而地上的留言則是‘是那以後十三年了,現在該輪到你們了。’
凶手兩次的遺言用的不是‘你’,而是‘你們’。
“凶手的目標,應該不止高院長一個。”
談晚心情沉重,“恐怕馬上就會有下一個受害者出現,這就棘手了
謝莫聞隻不過是凶手放的煙霧彈,為的是擾亂我們的目標,讓他有充裕的時間動手。”
話是這麽說,可談晚到現在也想不通謝莫聞怎麽會在那個時間段出現在凶案現場。
她分明昨天就叮囑過他不要再管這個案子的!
談晚讓李東遼將恐嚇信收好,又環顧了一圈四周,沒見到其餘兩封。
“死者被發現的時候,身邊就隻有這麽一封信嗎?”
“嗯,就一封。”李東遼將信放入密封袋。
談晚來到高美子的辦公室,在屋子裏轉了一圈,然後憑著印象打開了桌下的抽屜。
她記得昨天,高院長是從抽屜裏拿出了那三封信件。
可當談晚再一次打開那格抽屜,抽屜內空無一物。
原先擺在那裏的白色信封,此刻卻消失了。
“高院長生前收到過三封信,現在卻隻看見了一封,還被凶手插在了死者的身上
那三封信的內容是一模一樣的原因,我猜測還有一種可能。
凶手不是將三封一樣的信寄給了高院長,而是寄給不同三個人的信,都被高院長收到了。
三個人,凶手的目標還剩下兩個!”
麵對談晚的自言自語,李東遼顯然是沒有聽明白。
“你是說,還有三封恐嚇信?”李東遼一頭霧水,“哪兒?”
“本來被高院長存放在了抽屜裏,現在”
現在那三份信在哪兒可不好說,是被凶手帶走了,還是被其他人收到了呢?
有了高院長案子的例子,要是其他人收到了類似的恐嚇信,為了自己的安全,那個人就拿著恐嚇信到警局報案。
隻要有人報案,談晚能夠收集到兩個例子。
她就能夠在這兩人身上找到共同點,以此來弄清楚凶手發放信函的規則。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