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棺材裏發財

字數:8900   加入書籤

A+A-




    第151章 ,棺材裏發財
    第151章 ,棺材裏發財
    開著軍車去抓日諜?當然不可能。
    太張揚了。不符合張庸低調的個性。他還是喜歡靜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其實,他的主要目的,是抓一些日諜的蝦兵蟹將。
    那些無足輕重的都抓了。
    留下一些大魚慢慢處理。
    楊麗初報告閔部長。閔部長調來一個警衛班。
    空籌部的警衛,裝備的清一色都是駁殼槍。德國原裝進口。做工精良。
    因為做工太精良,平時又擦的幹淨,導致表麵幾乎像鏡子一樣。所以,這種駁殼槍又叫做鏡麵匣子。是珍品。
    “給我一把!”
    張庸雁過拔毛。不要白不要。
    空軍富得流油。要一把駁殼槍怎麽啦?多給幾把……
    果然,真的給他兩把鏡麵匣子。每把配三個彈匣。
    容量都是10發的。
    也有20發的長彈匣。但是不美觀。
    “你有必要嗎?”
    楊麗初表示疑問。
    她可不覺得張庸有那麽勇敢。會衝到第一線去。
    經過她和這個家夥的一段時間的接觸,她已經了解到,張庸絕對是另類。有沒有謀不清楚。勇肯定沒有。
    絕對不按套路出牌。
    “好東西誰會嫌多。”
    張庸對嶄新的駁殼槍愛不釋手。
    空軍的裝備就是好。正好印證一句話。負能量的。
    就是最需要武器的部隊,拿到的武器都是破爛貨。而最不需要武器的部隊,武器卻十分精良。
    事實上的確如此。
    你看抗日前線的部隊,大部分裝備都是很爛的。彈藥也嚴重不足。但是空軍部隊養尊處優,裝備精良。卻根本就沒有戰鬥的機會。
    既然如此,自己肯定是要多拿自己幾把。
    在自己的手裏,說不定還能殺幾個日寇。在空軍警衛手裏,連日寇的麵都見不到。
    楊麗初:……
    無語。
    這個家夥真是愛占便宜。
    連一把小小的駁殼槍都不放過。雁過拔毛,形容他真是太貼切了。
    “走!”
    張庸帶隊出發。
    所有士兵也都換上便裝。
    楊麗初也換回灰藍色短旗袍。搭配黑色襦裙。
    張庸自己開車。
    車上就楊麗初一個乘客。
    其他的便裝士兵,分別三輛吉普車。
    首先沿著大河路掃描。
    大校場機場的周圍,還不算太繁華。
    畢竟是機場,地形肯定相對開闊。也算是城郊地帶。人口不多。
    忽然停車。
    卻是張庸看到前麵有警察。
    看樣子,好像是警察在出現場?難道是附近發生了什麽事?
    於是提槍下車。
    楊麗初等人也是紛紛下車。持槍戒備。
    “發生什麽事了?”
    張庸來到一群警察的旁邊。
    拿出複興社的證件。對所有人晃了晃。
    “報告長官!”
    一個警察探長急忙上來。
    張庸點點頭。算是回禮。
    不是他自己傲慢。是複興社的態度。
    在警察的麵前,複興社必須保持倨傲。這是戴老板要求的。
    “怎麽回事?”
    “裏麵有個棺材鋪,死人了。”
    “死的誰?”
    “一個青年小夥。”
    “誰殺的?”
    “不清楚。”
    “我進去看看。”
    張庸點點頭。也不知道為什麽要進去。
    但是既然遇到了。進去看看也是好的。說不定有什麽意外發現呢。
    結果,進去以後,就看到一具屍體。
    致命的傷口就在喉嚨。是被利刃一刀割開的。似乎相當的專業?
    以前吧,張庸覺得,電視劇裏麵,割喉是很簡單的事。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到。但是真正成為特工以後,才發現,其實不容易。
    喉嚨,是人的致命所在。所有人都會小心翼翼的保護。
    誰也不會給你割喉的機會。
    哪怕是白癡。
    想要幹淨利索的割喉。要麽是突襲。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刀刃就頂到對方的喉嚨上。
    要麽,是實力高出對方太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碾壓對方。
    無論是哪個角度,都說明凶手不簡單。
    可惜,他的分析也就到此為止了。進一步的信息沒有了。
    比如說,刀是什麽刀。不清楚。
    又比如說,殺手的手法是什麽。也不清楚。
    “這是凶器。”
    “給我!”
    張庸伸手接過來。
    是一把鋒利的匕首。但是樣式比較常見。
    上麵有血跡。尚未完全凝固,說明殺人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不會超過三個小時。
    可惜,這個年代,國內還沒有過硬的指紋提取技術。無法從匕首上提取到指紋。
    指紋庫比對?
    dna比對?
    想多了。基本上就是靠猜。破案率是非常低的。經常就沒有下文了。
    “這裏還有一把刀……”
    “咦?”
    張庸忽然眼神一閃。
    看到了一把東洋刀。
    就是電視劇裏麵,日寇軍官使用的那種。
    伸手。
    立刻有人將東洋刀遞上來。
    很鋒利。但是有缺口。這種東洋刀鋒利是鋒利,但是非常容易卷刃。
    張庸首先看刀柄。
    刀柄是木頭的。似乎是楠木?上麵沒有花紋。也沒有寶石。
    東洋刀的最大區別,就是刀柄。
    初步判斷,這是一把佐官刀。可能是少佐。肯定不是大佐。大佐級的佩刀,刀柄會更高級。
    有點意思。
    這是日本人的佩刀啊!
    怎麽會落在這裏?
    再看四周。現場很淩亂,到處都是搏殺的痕跡。
    血跡也是非常多。一片狼藉。一些棺材都被打碎了。可見搏殺非常慘烈。似乎搏殺的雙方,都受傷了。
    但是應該沒有死。否則,會留下第二具屍體。既然沒有。說明跑了。
    可能是激烈的打鬥,驚動了其他人,不得不逃跑。
    “伱們是怎麽過來的?”
    “我們是接到報案,說這裏有人打架。”
    “有人看到了?”
    “對。有人看到了。說是兩個人從棺材鋪裏麵一路廝殺,然後從西麵的荒地逃跑了。”
    “西麵……”
    張庸默默的看著西麵。
    這邊確實是荒地。雜草叢生。沒有道路。
    一路向西,就是馬鞍山、蕪湖那邊了。估計互相搏殺的兩個人,早就不見了。
    懶得追。
    沒什麽價值。和自己關係也不大。
    還是繼續檢查現場。為了獲得某些利益,他讓警察都出去。自己獨自檢查。
    “是日本人嗎?”楊麗初悄悄的問道。
    “可能是吧……”張庸點點頭。
    忽然看到地麵有東西。
    彎腰拿起來。
    發現是一枚小小的玉佛。
    咦?
    這不是吳元甫的東西嗎?
    對!
    是他的。
    張庸對此記憶猶新。
    那天在秦淮河的畫舫上,他就看到這個玉佛了。
    當時很無聊,也沒有別的事做。所以,多看了幾眼。對它的形狀大小還是很有記憶的。確信自己沒看錯。
    如果那個玉佛沒有相同的話,說不定吳元甫死而複生,來過這裏。
    然後在這裏和某人發生了搏殺。很慘烈。
    又想到東洋刀……
    “來人!”
    “到!”
    警察探長急忙答應著。
    張庸讓他將年輕人的資料調出來。應該是近期到來的。
    日諜也需要身份掩飾。肯定有假身份。
    果然,登記資料顯示,年輕人名叫周林,是八個月之前從外地來到金陵的。證件是新辦理的。
    可以斷定,這個周林是日諜。可惜,他已經死了。
    “店老板呢?”
    “店老板名叫周瑞。來了三年多了。”
    “他現在去哪了?”
    “下落不明。”
    “行。你們忙去吧。這裏沒你們的事了。將屍體抬走。做無主處理。“
    “是。”
    警察立刻處理現場。
    將周林的屍體抬走。然後撤離。隻留下張庸等人。
    張庸默默的檢查所有的棺材。
    無論是成品,還是半成品。挨個檢查。
    但是沒有叫人。就他自己一個人進行。
    他懷疑棺材裏麵隱藏有東西。
    這裏可能是日諜的某個巢穴。
    那肯定有寶貝。
    就看藏在哪裏。
    說真的,哪怕是白天,看到那麽多棺材,都感覺陰森森的,背後發毛。
    尤其是那些已經完工的。有一個大大的“奠”字的。確實是相當詭異。
    楊麗初根本不敢靠近。
    她遠遠的背對著棺材鋪站著。身邊都是空籌部的警衛士兵。
    害怕這些東西,是人的天性。張庸也不例外。
    不過,想到可能有收獲。他內心的恐懼漸去。
    “篤篤!”
    “篤篤!”
    忽然發現聲音不對。
    有一口棺材似乎有鏤空的地方。不是實木。
    拿出匕首。小心翼翼的撬開。
    果然,花費一番努力以後,找到一個夾層。
    夾層裏麵有一個信封。
    將信封拿出來。裏麵有十張銀票。
    通商銀行的。都是不記名的。憑票領取。不管你是誰。
    每張都是500銀元。總共是5000銀元。
    果然有收獲!
    張庸立刻將銀票吞沒。
    好東西啊!
    日諜真是有錢。棺材鋪裏麵也有錢。
    真是棺材裏伸手……
    不對。
    是棺材裏發財!
    吳元甫來的真是時候。日寇內訌。連銀票都來不及拿,就急匆匆的轉移了。
    估計那個化名周瑞的日諜,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回來了。
    這裏可能是日諜的一個巢穴。
    而且,這些銀票,都是通商銀行的。而通商銀行的老板田青元,也是日諜。兩者中間,會有什麽聯係嗎?
    不由得悄悄兩眼放光。
    田青元可是一條大魚啊,如果能榨出他的油水……
    嘿嘿。嘿嘿。嘿嘿。
    “篤篤!”
    “篤篤!”
    繼續敲。繼續找。
    忽然外麵有人風風火火的闖進來。
    “張庸!”
    “張庸!”
    一個個大聲嚷嚷。
    是章平和穀八峰。
    新一周,求點推薦票。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