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457 加入書籤
東方大陸遼闊無垠,麵積逾四千萬平方公裏。然而和廣袤的疆域比起來,這片大陸上的土著人口卻不是特別多,因為南部十二州經常發生暴動,東軍常年征兵去駐守鎮壓,但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兵有去無回,戰死沙場。
因此,如今的東方大陸土著人口隻有三億多。
而東遷過來的帝國軍閥有近三千萬人,軍隊人數占三分之二,歸附東軍的南國軍閥也有一千多萬人,軍隊人數占了百分之三。不管是帝國軍閥,還是南國軍閥,他們遷徙過來的大多都是精壯的青年,隻有部分老弱病殘,人口年齡段架構極好,能夠快速適應戰亂的環境。
在帝國軍閥東遷之前,東軍的軍隊人數約占他們國家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有一千二百多萬。在帝國軍閥東遷之後,兩股勢力發生衝突,東軍加快了征兵的速度,將軍隊人數與國家人口的百分比迅速提升一個百分點,達到了百分之五的水準,除去不斷的傷亡士兵後,那時的東軍兵力已突破了一千五百萬的大關!
但東軍從軍人數雖然增多,其中卻有不少士兵的綜合素質尚未達到高強度的戰爭標準。因此即使有投靠過來的南國軍閥的兵力補助,東軍在與同樣超過一千五百萬兵力、且擁有不少精銳力量的帝國軍閥的相持中還是處在下風,在拱手讓出西部十五州後才在幾次戰役當中憑借熟悉的地勢重創帝國軍閥,站穩了陣腳,與帝國軍閥形成割據相對的態勢。
陸長風走出帝國軍閥的部隊基地後,有很長一段路,他還是處在帝國軍閥的勢力範圍內。
不過一路上卻並沒有什麽人冒出來阻攔陸長風。陸長風經過幾天邊走邊問路的跋涉之後,終於接近了他的目的地——南部十二州!
在帝國軍隊基地時,結局曾經跟他說,南國軍閥歸降東軍後,便負責鎮守南部十二州。
如今他重獲自由,第一個想去找的,肯定就是祖國的人民。
隻是,既然南國那些人歸降了東軍,那南國可能隻剩下陸長風一個人了。
心誌的堅守,往往更加難熬。
可是不管多難熬,陸長風都想堅守。
因為他記得在軍旗下,他舉過拳頭,他向南國發過誓——一生效忠!
那時候,南國軍隊的首長還是陸長風的義父——端木良。
那時候,義父還注視著他小小的拳頭。
那時候,陸長風剛剛年滿十五歲。
南國部隊原本規定的從軍年齡是十八歲以上,但陸長風從軍那一年,戰事吃緊,十五歲的小孩自然而然地扛起了槍。
轉眼之間,五年過去了。義父端木良在陸長風從軍後的第一年就在戰場上犧牲,他的死激發了陸長風,那個剛剛扛起槍的十五歲小孩在短短的幾年裏飛速獲取到的豐厚軍功。但終究,他還是不能在西方大陸上挽救敗局,因為數月之前那一次關鍵的北海戰役,陸長風敗了。
他敗了,南國後麵再沒人能夠抵擋得住帝國軍閥的碾壓。
南國隻有一個陸長風,仿佛這幾年,南國隻依賴著陸長風。
然而如今的情況更是悲涼,南國隻剩下一個陸長風了。
陸長風想複國,他想去找到南國舊部,帶著他們重新揚起南國的長旗。
天空突然轟隆隆地響了起來,烏雲聚攏,看起來是要下大雨了。
也不知,老天爺是要用一場雨澆滅陸長風的幻想,還是被陸長風的堅定所感動?
再過一個山頭,就是南國舊部駐守的南部十二州地界了。
陸長風做好被詢問的準備,先整理了一下行李,然後高舉著雙手走了過去。
如果被兩軍詢問,就說自己家是住在南部十二州的,想回去探親,如果帝國軍閥的邊界駐軍放行,自己即使被南國舊部扣押,到時候再解釋清楚也沒關係。
陸長風走過了山頭,卻發現了異樣!
山野中樹木千瘡百孔,草土淩亂,似乎不久前剛剛發生過戰鬥!
而此時此地,陸長風沒有看到一個士兵的影子,不管是帝國軍閥還是東軍。
按理來說,兩軍邊界,肯定要派兵設卡駐守的。難道這裏發生了戰爭,邊界往前方遷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