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線機會

字數:3150   加入書籤

A+A-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三百二十六章一線機會<>最新網址:太史慈沒有上當,孫策心中雖然也有些不忿,但見眾將麵上都有懊惱之色,反笑道:“無妨,劉繇敗像已顯,其謀主許劭病重,笮融背反,樊能張英不足為慮。”
    “區區一個太史慈,還決定不了大局!”
    “這次讓他逃過一次,下次讓我遇到,必然新仇舊賬一起算!”
    “到時諸將用命,直接打進吳郡就好!”
    韓當周泰等人聽了,皆是群情振奮,齊聲吼道:“敢為將軍效死!”
    太史慈引兵回去後,聽到江麵上隱隱傳來孫策軍的吼聲,其士氣昂揚,反觀劉繇這邊守軍雖然尚能支撐,但差距依然很明顯,這樣下去,遲早抵擋不住。
    更讓太史慈頭痛的是,這個時候,劉繇還想著領兵去討伐笮融!
    他知道劉繇在為朱皓報仇之事上,很是義氣,但笮融此時在會稽郡,劉繇要是帶兵從吳郡南下,誰來防禦孫策?
    太史慈如今是客將,很難讓指揮的動劉繇手下軍士,要是打勝仗還好,但劉繇兵士從士氣到兵力都遜於孫策,太史慈獨木難支,根本無法改變大局。
    他心道自己一個人畢竟能力有限,這樣下去如果沒有什麽變故,自己也要準備隨時返回廣陵了。
    他正站在碼頭上苦苦思索,卻聽背後腳步聲響,轉身發現那少年走了過來。
    陸議,字伯言,陸家家主陸績子侄,因陸績年幼,暫代家主行事。
    陸家在廬江抵抗孫策時,族人死傷過半,陸績父親陸康也因此而死,陸家便和孫策結了深仇。
    後陸家全族遷來吳郡,渡江時陸議指點了樊能張英幾句,從而被劉繇看重,征為謀士。
    不知何故,陸議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陸遜。
    太史慈心道這就是公子叮囑自己重點關照之人。
    陸遜!
    他拱手道:“伯言先生可有事情?”
    陸遜連忙回禮道:“將軍如此稱呼,小子惶恐。”
    他這話倒也沒錯,陸家雖然是大族,但已經衰敗,陸遜雖然暫代家主,但在族中其實輩分地位並不高。
    而太史慈已經是一州別部司馬,刺史手下排的上號的人物,且年紀比陸遜大著近二十歲,算是陸遜長輩,故而陸遜頗為恭敬。
    太史慈笑道:“伯言不必自謙,才能與否,不在年齡,不是先前伯言提醒,我已經中了孫策之計。”
    “伯言有什麽話,盡管說便是。”
    陸遜聽了,出聲道:“遜想問將軍,是不是近日要返回廣陵了?”
    太史慈頗為驚訝:“伯言如何猜得到?”
    陸遜歎息一聲:“孫策實在厲害,這邊怕是無力回天。”
    “將軍本是袁使君的部屬,斷不會留下來為劉使君送了性命。”
    太史慈聽了,出聲道:“吳郡確實不好守了。”
    “聽聞陸家和孫策有仇,要是孫策打過來,隻怕陸家很難自處。”
    他話鋒一轉,“伯言要不要隨我回廣陵?”
    陸遜沒想到太史慈會有此說,驚訝地抬起頭來,“廣陵?”
    太史慈說道:“沒錯,伯言有大才,若能為顯弈公子效力,日後成就不在慈之下。”
    “同時公子背靠袁氏,孫策也不敢輕舉妄動,公子也能借此保全陸家。”
    “如何?”
    陸遜聽了,心裏搖擺不定,他畢竟年幼,還想做出一番事業,但他知道以陸家和孫策的關係,隻怕吳郡失守,能保全性命就好的,更別說有所成就了。
    他思忖起來,去廣陵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關鍵是,自己沒怎麽顯露出過人之處,太史慈為何如此看重自己?
    而且聽說那袁熙雖然身為世家子,但是對士族卻是態度一般,陸遜也曾打探過,袁熙手底下最受重用的謀士大將,都算不上世家大族子弟。
    自己要是過去,會不會被排擠?
    想到這裏,陸遜說道:“多謝將軍好意,如今吳郡雖然岌岌可危,但未必沒有一線生機。”
    “我還想再試一下。”
    太史慈歎道:“如吳郡合兵一處,還能多抵擋孫策一年半載,但劉使君執意要去討伐笮融,這一分兵,吳郡便危險了啊。”
    陸遜說道:“沒錯,我也曾勸諫過,但使君其意已決。”
    “我說的生機,便是在孫策身上。”
    太史慈一聽,忙道:“先生請說。”
    陸遜聽了,清了清嗓子,“孫策想要取得江東,必然要占據道義。”
    “眼下笮融殺死朱皓,便是他的軟肋。”
    太史慈一怔,這有什麽關係?
    陸遜解釋道:“關鍵就是在朱皓身上。”
    “朱皓其父,為太尉朱公偉,乃是烏程侯孫堅舉主。”
    “當年孫侯發跡,便是被征辟為佐軍司馬,一步步爬上去的。”
    “舉主如父,兩邊有這層關係,其子輩更是無法忽視,故孫策雖在袁術手下,也一直沒有去攻打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