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出兵試探

字數:3000   加入書籤

A+A-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九章出兵試探袁紹躺在榻上,全身各處紮滿了金針,華佗正聚精會神地為其施針。
    一個多時辰過去,華佗將金針一一拔出,放入一旁的清水中清洗,有一些若無的黑色液體從針上飄散下來。
    華佗看到,眉頭微蹙,他將金針清洗後,全部收起到囊中,然後對袁紹道:“本初公可再靜養半日,飲食仍如以往即可。”
    袁紹微微睜開眼睛,說道:“有勞先生了。”
    “身體不便,恕不遠送。”
    華佗謙遜幾句,便起身告辭。
    袁紹緩緩閉上眼睛,他也明白,華佗也隻能緩解自己體內疼痛,如今他已經病入膏肓,藥石難救,能活多少時日,隻是聽天由命罷了。
    他正閉門養神,卻聽有腳步聲傳來,卻是劉氏走了進來,亦步亦趨地近前道:“夫君可還好了?”
    袁紹張了張口,卻沒了說話的興致,隻是點了點頭。
    劉氏坐在一邊,猶豫了好半天,最後還是低聲道:“夫君說,這醫士靠不靠譜?”
    “萬一他是危言聳聽,本來夫君身體沒有什麽大病,卻讓他治出了毛病,該如何是好?”
    袁熙眼中厭惡之色一閃而過,他至今也沒有和劉氏明說是五石散出了問題,但看劉氏這心虛的樣子,未必沒有猜出端倪來。
    他開口道:“顯甫什麽時候能回來?”
    劉氏聽了,臉色喜色頓時掩飾不住,“快了快了,聽說多則三五日,少則一二日便到。”
    袁紹聽了,說道:“既如此,他來了之後,讓他和顯奕一起來,我有話要和他說。”
    劉氏剛要點頭,隨即悚然一驚,抬起頭吃驚地看著袁紹。
    袁紹卻是不再理她,說道:“我累了,你先下下去吧。”
    劉氏從屋裏走了出來,臉色陰晴不定,袁紹最後那句話是什麽意思?
    要真的是托付遺言,理應是袁尚這個繼承人在場,讓袁熙那隻小狗摻和什麽?
    劉氏心內惶恐不安,她剛才對袁紹說袁尚幾日內會到,其實都是她撒謊,因為她也不知道袁尚現在到哪裏了!
    袁紹同時召見兩人,不會是改了注意吧?
    想到這裏,她越發焦躁起來,回到內廂找到洪氏,見其呆坐在窗前啜泣,氣不打一處來,說道:“整天嚎喪一樣,是在咒尚兒出事嗎?”
    洪氏低頭道:“君姑讓妾做如此不知禮義廉恥之事,妾是在是無法在人前擺出笑臉來。”
    劉氏大怒,“好好好,你敢和我頂嘴了,我給你最後一個機會!”
    她指著庭院中的馬車,冷聲道:“要麽去那人府上,要麽給你家人收屍!”
    洪氏身體一震,低聲道:“妾知道了。”
    前日洪氏聽到劉氏拿家人威脅自己,先虛與委蛇答應下來,當晚便找個了自己出嫁時從洪家帶來的仆人,想方設法傳遞消息給洪氏族人,想讓其提前藏匿起來。
    結果仆人趕到時已經晚了一步,洪家宅子裏空無一人,顯然已經被人提前帶走了,洪氏知道後如同五雷轟頂,她猜得出八成就是劉氏派人做的!
    如今聽到劉氏拿家人威脅自己,她隻得站起身來,失魂落魄地上了馬車,馬車除了府門,便往袁熙府上去了。
    劉氏在屋中冷笑,一個小家族女子而已,根本配不上自己兒子,等尚兒成了冀州之主,什麽女子得不到?
    袁熙府邸裏麵,一眾謀士正在對如何應對曹操在鄴城外的幾支兵馬爭論不休,把袁熙吵的腦袋都大了,第一次體會到了袁紹的不易。
    正是因為這些謀士都不是一般人,所以其所出的主意,也都不是一眼就能駁倒的愚蠢計策,相反這些主意背後,都有翔實的論據和縝密的推斷邏輯做支撐。
    但眾人著眼點不同,個性不同,考慮的東西也不同,所以爭論起來往往同時揪著數個以上的關鍵要點進行辯論,袁紹尚且難以決斷,本來就不怎麽精於平衡之道的袁熙,腦子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團漿糊。
    比如當前眾人爭論的,就是要不要讓高覽放棄東武陽,撤回鄴城。
    一方認為東武陽十分重要,若是讓給曹軍,其必然能重建倉亭津渡口,這樣從兗州運送糧草輜重就容易了許多。
    另外一方認為高覽已經負傷,隻能勉強防守,若曹軍圍城攻打,高覽必然支撐不住,到時候鄴城還要出兵救援,反而成了拖累。
    而且這一派認為兗州根本沒有什麽糧草運過來了,不然曹軍幾支兵馬也不至於一直沒有收縮圍困鄴城的包圍圈,而是選擇劫掠冀州村鎮,以補充軍糧。
    這種觀點的對立,其實反映了兩派主張的對立。
    一派堅持固守待援,防守好鄴城,等袁譚袁尚回軍,再一起合兵,打退曹軍。
    一派認為要主動出擊,伺機尋找機會,扭轉鄴城這邊不利局勢,給曹軍壓力,方不能讓其為所欲為,不然的話,說不定曹軍會圍點打援,將來援的袁譚袁尚分別擊潰。
    這一派甚至搬出了當年袁氏攻打青州時,袁熙先後擊破孔融軍和田楷軍做例子,讓袁熙頗感世事無常。
    原來不知不覺間,自己打的仗也成了謀士們嘴裏的範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