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直入腹地

字數:2942   加入書籤

A+A-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八百四十章直入腹地聽了諸葛亮的話,袁熙遲疑道:“這樣會不會來不及?”
    “可不可以一邊行軍,一邊打探消息?”
    諸葛亮沉聲道:“主公應該明白,曹軍最善於圍城設伏,然後攻擊援軍。”
    “其利用鄴城,數次使出手段調動敵人兵馬,從而取得先機,若一直被其牽著鼻子走,局麵隻會越來越被動。”
    袁熙歎道:“我也不願意,但如果讓他得到鄴城,中原腹地便多出一顆釘子,以後可能很多年我都要飽受困擾。”
    諸葛亮出聲道:“鄴城固然重要,但它也不過隻是一座城而已。”
    “既然曹操能打下來,我們為什麽打不下來?”
    “到時候時機成熟,亮必然想盡辦法,為主公取得此城。”
    “但此時卻不是最好的時機,青州未定,主公地盤尚未連起來,此時若爭奪鄴城不下,曹操趁機攻入徐州青州,主公該如何應對?”
    “何況我可以肯定,曹操那支和袁譚聯手的步軍,並不是其全部實力,在泰山郡附近,肯定還有其他的伏兵,就等著主公趕去冀州後,再驟然發難!”
    袁熙點點頭,“我也猜到了幾分,那如今該怎麽辦?”
    諸葛亮笑道:“當然是將計就計,將其逼出來。”
    “隻有將其擊潰,我們才能放心進入冀州。”
    “但在此之前,鄴城不能救,也救不了。”
    袁熙歎道:“那袁尚那邊……”
    諸葛亮斷然道:“可發急信,若事不可為,可棄城北上,將其讓給曹操袁譚好了。”
    “我有一計,封於錦囊之中,若袁尚能夠采納,必然能引起袁譚曹操軍的不和。”
    “兩者對鄴城都勢在必得,到時候必然會起齟齬,我們方才有機可乘。”
    袁熙猶豫道:“我們若擊敗了曹操伏兵,其必然心生警覺,怎麽可能會內鬥?”
    諸葛亮點頭道:“主公說到點子上了,我們隻需如此如此。”
    袁熙聽諸葛亮講完,心道還可以這樣?
    他出聲道:“時機能把握的如此準嗎?”
    諸葛亮出聲道:“所以才要盡可能打探消息,謀定而後動。”
    袁熙思索半晌,歎道:“也隻能如此了。”
    “但袁尚能否有勇氣放棄鄴城,也未可知啊。”
    他知道操心於這種超乎自己能力外的事情也沒用了,能騙過曹操的計策,都要提前做足功夫,也隻有曹操覺得勝券在握,自信過頭,才會犯下錯誤。
    數日之後,袁熙在青州分兵,開始占據北海濟南平原等郡的大城,同時東萊的海軍也紛紛進入各個港口,打通幽州到徐州的海上航路。
    消息傳到泰山郡後,曹操召集謀士,說道:“事情果然如先前長文所想的一樣,凶虎選擇了一條放棄冀州,專注取得青州的道路。”
    “這樣一來,其必然也極為重視連接兩地的琅琊郡,隻怕我們突襲徐州的打算要落空了。”
    曹操對於袁熙可能要采取的行動,做了好幾種預測,要是袁熙大軍趕往冀州,曹操留在泰山郡的這支主力,便趁勢攻取徐州青州,讓袁熙首尾自顧不暇。
    當然,陳群認為其也有可能袁熙會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如今事態發展果然如他所料。
    荀攸出聲道:“還是長文看得準,凶虎果然是見利忘義之徒,袁尚危在旦夕,他卻見死不救,可見其是個滿口仁義的偽君子。”
    眾人紛紛出言讚同,但他們心裏其實想的是,這事情換到曹營身上不也一樣?
    先前袁譚和兩麵夾擊,咱們也沒去救他吧?
    不過爭奪天下本就如此,誰有婦人之仁,誰便會寸步難行,一如帶著百姓逃難的劉備一樣。
    曹操出聲道:“不用貶低凶虎,他是我生平遇到最難對付的敵人,袁本初要是當初能以他為家主,中原現在還有我什麽事?”
    “凶虎取得青州後,便徹底將地盤連了起來,可能今後十年,甚至幾十年內,他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諸君萬不可大意。”
    一眾謀士將領連忙領命,陳群道:“那我們還打不打徐州了?”
    曹操斷然道:“當然打!”
    “不僅要打,還要全力去打,打的其從青州分兵來援,這樣其自顧不暇,才不能幹擾我們奪取冀州!”
    “我準備明日便全力攻打琅琊青海,讓其北海平原的兵力盡可量救援,這樣我們才好將其調動,趁機回冀州一錘定音!”
    一眾謀士都聽懂了,荀攸出聲道:“鄴城應該已經被水淹了,想要打下來並不難。”
    “而根據探子消息,袁譚行軍很快,一直擋在曹仁樂進前麵,看來是先進入鄴城。”
    “若是被其取得鄴城,隻怕他野心勃勃,比袁尚的威脅還要大,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