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各取出路

字數:2753   加入書籤

A+A-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八百四十六章各取出路信裏曹操說,已經得知袁譚軍在鄴城城下被水淹的情況,說掘河灌城本為對付袁尚,袁譚在城下的事情,曹軍並不知情,然後反問袁譚為什麽會不告知曹操,趕去鄴城,導致誤傷發生?
    信中還說,兩邊即為盟友,當開誠布公,在攻打冀州這事上互通有無,如今這種情況的發生,袁譚要負全部責任。
    但如今大敵當前,曹操對此事不予追究,但袁譚已經沒有了掌控局麵的能力,為能保證攻取冀州,如今袁譚麾下兵馬需要聽取曹操調遣,方能共取冀州。
    當然,曹操打一巴掌也沒有忘了給個甜棗,說隻要這次滅掉袁熙袁尚兩兄弟,曹操便立刻表袁譚為冀州牧,鄴侯,都督冀州並州兩州兵事。
    這封信讀完,在場眾人臉色都很精彩,其實大部分人對裏麵的連篇鬼話半分都不信,但架不住有人相信,或者說有人選擇去相信。
    郭圖出聲道:“如此看來,這倒不失為一條好路。”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更何況還有個凶虎,其肯定會相助袁尚,單憑我們已經很難和其對抗,所以此時投靠曹操,受其庇護,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辛評出聲道:“隻怕使君投靠過去後,調兵遣將便身不由己了。”
    “而且這信中字裏行間都沒有提過青州,這是默認最後結果無論如何,我們都已經失去青州了吧?”
    郭圖不以為然道:“一個青州而已,冀州一個郡就頂好幾個青州!”
    “而且不投曹操,難不成我們還要去投袁尚,甚至凶虎不成?”
    辛評出聲道:“可曹操這信裏的意思,怕是要我們當先鋒去打二袁,隻怕大戰之後,即使能協助曹操擊敗二袁,我們根本剩不下多少兵了!”
    “這種情況下,即使給我們鄴城也守不住,何況焉知曹操會不會反悔?”
    “這次水淹,便是其悍然翻臉,不顧道義的證據,豈能再輕易相信他?”
    郭圖聽了,冷笑道:“那你覺得我們現在應當如何?”
    辛評沉聲道:“即使不投靠袁熙,也應該靜觀其變。”
    “袁尚已經命不久矣,其死後鄴城遲早會空出來,到時候再選擇也不遲。”
    “當今我們要做的,便是盡快聚攏殘兵,退入大城防守,避免被其他勢力吃掉。”
    “隻要我們保留自己的地盤,守住重要的大城,便沒有人能夠輕易吃掉我們。”
    袁譚微微有些心動,“先生覺得占據哪裏為佳?”
    辛評毫不猶豫道:“清河便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方麵此地離著青州鄴城都近,無論發生什麽都可以即使應對,並且可以以阻擋凶虎為名,以虛應曹操。”
    “若是擋不住,便見將凶虎放過去好了,曹操也無法拿我們怎麽樣。”
    他暗示的很明白,相信誰也不能相信曹操了,不然還不知道將來如何被坑死!
    袁譚見眾人都皆是出聲讚同,連郭圖都沒有反對,便點頭道:“好!”
    “我們便退回巨鹿附近,同時分別寫信給曹操和凶虎交好,先將這段時期應付過去!”
    袁熙此時已經離著袁譚一百餘裏,他拿到袁譚的信後,對諸葛亮說道:“他倒是打得好算盤,隻要曹操不會讓他如意吧?”
    諸葛亮點頭道:“這等情況,不站隊便等於是為敵人,主公能放過他,曹操也不會放過他的。”
    袁譚歎道:“但這樣一來,我還不好不答應他,畢竟把他逼急了,讓他掉頭來對付我,反而便宜了曹操。”
    “但若是和他停戰,我行軍路線上有其存在,必然要繞過去,要是其突然翻臉怎麽辦?”
    諸葛亮思忖一下,說道:“不若我們先向北。”
    “這樣一來,能繞過清河國這塊是非之地,同時打通安平郡到河間郡,直到易京方向的通道。”
    袁熙目光一閃,“軍師要我此時占據冀州地盤?”
    “這不會回引人非議?”
    諸葛亮說道:“並不是占據地盤,而且以襄助袁尚的名義,防止袁譚占據冀州,反過來對付我們。”
    “如今以來,其北上的道路被我們截斷,隻能圖謀清河巨鹿和魏郡地區,這都是曹操勢在必得的地方,雙方遲早發生衝突。”
    “袁譚此人反複無常,且不會甘心居於人下,曹操對其也失去了信任,不出數月,兩邊必然會起爭端。”
    袁熙目光一閃,“軍師是說,秋收缺糧之際?”
    諸葛亮重重點頭,“沒錯,說不定在此之前,兩邊就已經撐不住了,到時候必然有一場好戲。”
    袁熙歎道:“那鄴城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