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還像十多年前那個穿著白襯衣藍色背帶裙喜歡朗誦詩歌的女孩

字數:485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這表妹一來,就占了自己的位置?
    好吧,方明華隻好去了客房。
    夜深了,外麵呼呼刮著北風,房間裏暖氣很足,
    李麗穿著宋棠棠給她準備的棉睡衣,姐妹倆半躺在床上聊著天。
    “我覺得姐夫膽子越來越大了,竟然敢寫官場!他采用了從茨韋坦·托多洛大的結構主義敘事方式,同時又采用二元對立更重要的是在主要人物塑造方麵沒有臉譜化,在作品中,那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很難用好人、壞人這種標簽化評述
    看著表妹談起丈夫寫的滔滔不絕的樣子,宋棠棠忍不住打斷:“好啦好啦,這些話明天早上你給他說去!我問你,現在在美國過的怎麽樣?”
    “你一回來我就告訴你了呀,挺好的,還是老樣子。”李麗回答道。
    “老樣子?”
    “是啊,上課,看書,翻譯,偶爾和黛米去逛逛街,哦,對了,今年夏天,我一個人坐火車去美國波士頓、費城玩了一趟,還在瓦爾登湖湖畔住了幾天。”
    “路過愛荷華州的時候,我還專門去了麥迪遜縣溫特賽特小鎮,看到了姐夫中說那座羅曼斯廊橋,我還在橋邊拍了張照片呢,現在那裏已經成了一個熱門景點,好多準備結婚的新人都去那裏舉辦婚禮,小鎮上神父比農場主還要忙碌呢。”
    看到表妹說起來開心的樣子,宋棠棠心裏卻幽幽歎口氣。
    “麗麗,你就這麽一直老樣子下去?”
    “嗯可以呀,我覺得挺好的。”李麗若無其事的樣子。
    “還是和陳吉安離婚吧,他的g身份,我想遲早會讓他家人知道的,你們不可能一直就這麽裝下去。”宋棠棠勸道。
    “他父母已經知道他的性取向了。”李麗低聲說道。
    “那他父母怎麽說?”
    “能說什麽呀?這東西根本沒法矯正,今年九月份,他母親找到我說,離不離婚,讓我自己選擇。”
    “那你還考慮什麽?”
    “其實,有時候覺得這樣挺不錯,各自安好,雖然婚姻有名無實,但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保護,少了一些討厭的人騷擾。”
    “哎”宋棠棠聽了不由得歎口氣。
    “好啦.表姐。”李麗很親昵摟著宋棠棠的肩膀:“別為我操心啦,沒準哪天我想通了,和他離婚,一個人過。”
    “啊?不重新找啊?麗麗,你還年輕呢。”宋棠棠趕忙勸道。
    “嗯嗯,找個像我姐夫這樣優秀的我就重新嫁人。”李麗開起了玩笑。
    宋棠棠看著她。
    “好啦,表姐,不聊了,睡吧,明天你還要早起上班呢。”
    “嗯,睡吧,過兩天就是聖誕節了,別忘了來我家和樂樂蕊蕊過節!”宋棠棠又叮囑了句。
    “我知道啦,晚安。”
    很快,兩人鑽進各自被窩,熄燈後沒多久李麗就沉沉睡去。
    聽著表妹均勻的呼吸聲,宋棠棠瞪大眼睛看著天花板,卻怎麽也睡不著。
    第二天早上方明華起床,宋棠棠已經開車送兩個孩子上學去了,他問正在客廳裏打掃衛生的小保姆。
    “麗麗呢?起床沒有?”
    “李姐已經起床了,正在樓上洗漱呢。”
    沒過兩分鍾,就看到李麗從樓上下來。
    “走,麗麗,跟我去外麵吃糊辣湯去。”方明華招呼道。
    “好啊,我好久都沒吃過了。”李麗很開心的回答。
    兩人各自穿上羽絨服,一塊出了門。
    外麵很冷,剛一出門,李麗就不由得打了個噴嚏。
    “怎麽?感冒了?”方明華關心問道。
    “沒有,西京的冬天要比舊金山冷,剛開始回來有些不適應。”
    “多穿點。”方明華瞅了瞅李麗,上麵穿著羽絨服,下身隻穿著一條黑色的緊身褲、皮靴。
    “嗯嗯。”李麗到很聽話。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將話題轉移到方明華寫的這本上。
    “姐夫,雖然這本還沒寫完,但我覺著這個題材,肯定會受到國內讀者歡迎。
    政治、官場、反腐.無論是是國內或者國外,都是讀者喜歡看的,你看看《紙牌屋》,受歡迎,bbc將其改編成電視劇後也是廣受好評,連美國人也喜歡看。”
    “別,麗麗你可千萬別把我這的這本比成《紙牌屋》,那我會犯錯誤的!”方明華半開玩笑半認真說道。
    “我明白,姐夫,我隻是和你說嘛,等你寫完我給你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誰說我們國家不能寫官場政治?照樣可以!“
    “行到老孫家了。麗麗,你吃幾個菜盒子?”
    “一個就夠啦,我飯量不大。”
    才一個.
    方明華突然想到,有一次兩人一塊去西京外語學院拜訪米睿哲教授,回來去街邊小吃店吃酸湯水餃,李麗竟然連二十個餃子都吃不完,還給自己碗裏夾了幾個。
    不過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嘍。
    兩人慢慢吃著。
    “姐夫。”李麗突然說道。
    “嗯?”
    “雖然你這本官場寫的好,但我還是喜歡看你寫的溫馨風格,就像你前幾年在美國的寫的《廊橋遺夢》還有《人鬼情未了》那樣的。”李麗說道。
    “你喜歡看愛情?”
    “也不完全是吧?”李麗很文雅咽掉嘴裏的菜盒子,然後才說道:“溫馨治愈詩意點的,我總覺得世界是美好的。”
    嗬?
    方明華看著眼前的李麗。
    雖然也已經年過三十,但方明華總覺得還像十多年前那個穿著白襯衣藍色背帶裙喜歡朗誦詩歌的女孩。
    “那好吧,等這本寫完後,我給你寫一篇。”方明華說道。
    “嗯。”
    1993年即將過去,如果放眼整個文藝界無論是內地還是港台都進入空前的繁榮。
    在樂壇上,199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幾乎集結了香港樂壇所有大牌。從葉倩文到周慧敏,從梁朝偉到吳奇隆,或是當世巨星,或者20年後爆紅。黃安因演唱《新鴛鴦蝴蝶夢》而熬出了頭,一個叫王靖雯的北京大妞為竇唯寫了人生第一首代表作,《執迷不悔》。
    歌神張學友的《吻別》賣到400萬張,將香港流行音樂推向巔峰,但遺憾的是《吻別》中隻有三首新歌,其餘七首全都是粵語舊作翻唱,原創力不足已疲態盡顯。從某種意義說港樂已經是接近餘暉的歌謠。
    光輝深處,亦有哀傷,包括兩位英年早逝的歌手beond的黃家駒,以及腦衰竭而死的陳百強。
    而在內地,除了《霧裏看花》《濤聲依舊》《小芳》等流行歌曲抗衡港台音樂,搖滾樂也迎來陽光最燦爛的日子,魔岩三傑組合成立,竇唯離開黑豹,開始創作專輯《黑夢》,張楚推出了第二張個人專輯《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文壇上,上半年“秦軍二次東征”衝擊文壇,下半年是“人文精神”大討論開展的如火如荼。
    時隔多年人們才明白,這場轟轟烈烈的大討論,實際是八十年代純短暫‘黃金時代’終結的最好注解。”
    倒是在南京召開的“當年社會現實主義題材研討會”這個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學術討論會,不久就在文壇上掀起現實主義的狂飆,陸續出現了一大批關注現實優秀的作品,以全景方式書寫90年代以來的經濟改革、政治體製改革過程及其麵臨的問題與衝突,後世人們稱這個現象為“新現實主義衝擊波”
    而在秦省,文壇也發生了些變化,幹了十多年秦省作協主席的胡才光榮退休,經過省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改選,陳中實接過了這個位置。
    本來是方明華呼聲最大,但他堅決推辭,以隔兩年就要舉辦世界華語獎很忙的理由拒絕。
    其實私底下對家人說,這個作協主席有啥好當的?每天都要坐班,看文件、開會、學習.哪有自己這個掛名的副主席逍遙自在?
    還有一件事就是,時任《延河》社長,主編的白苗也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