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二王之爭”和“二張共鳴”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他是按照省作協的安排參加今年中國作協在杭州舉行的“九十年代研討會”,除了國內著名作家、理論家、各大雜誌社主編,各省作協還要作協領導參加。
    秦省作協“四駕馬車”全體出動,陳中時、陸遙賈平娃和方明華。
    雖然大熱天千裏迢迢跑到比西京還熱的杭州開會,方明華心裏不願意,但這是作協安排自己沒理由拒絕。
    還有個原因,在申城的趙紅軍前幾天打電話過來說,去年你來申城不是說讓我幫你留意老洋房嗎?現在有一棟洋房要出售,你有時間過來看看。
    既然如此,方明華就決定先去開會,會議結束後再去申城看房,反正杭州距離申城也沒多遠。
    列車行駛在江南。
    和北方平原不同,外麵的田野上種著綠油油的水稻,一片接一片,看上去夏意盎然。
    四人座的是軟臥——按照規定,廳級幹部出差可以享受軟臥待遇,大家當然不會苛刻自己。
    別說軟臥床鋪空間要比硬臥大些,而且都是四人一個包間,還有門,私密性強聊天也安全。
    幾人看著窗外的江南夏景,喝著方明華從家裏帶來的特級龍井,聊著天。
    “喂,你們不知道不?我聽說這次研討會有個很重要的議題,就是人文精神大討論。”
    說話的是賈平娃。
    他坐在下鋪,手裏夾著一支煙。
    四個人裏麵三個大煙槍,方明華也隻好默默忍受,好在他雖然不抽煙,但不像女人,對煙味敏感。
    他現在正躺在上鋪帶著耳機聽著一首新歌,正是那首號稱九十年代“四大村花”之一的《阿蓮》,戴軍唱的,現在聽起來蠻有味道的。
    邊聽邊哼,突然聽到下鋪的賈平娃冒出這句話,立刻摘下耳機,翻過身看著他。
    “賈哥,這次開會的會議議程上不是沒這項內容嗎?”
    “臨時加的,我聽說許多文人作家呼籲在這會上再討論討論,作協領導同意了。”
    臥槽!
    又是那個人文精神大討論!
    從93年下半年開展的人文精神大討論,這已經開展了兩年好像還沒有消退的跡象,而且還愈演愈烈的跡象,人界以外的一些學者也開始加入。
    著名的經濟學家樊綱,也參加進了討論,在《中華讀書報》就有一個很大的標題:“人文精神,經濟學家發言了”。這些經濟學家中,有基本讚成的,有分析的,也有批評的,各種各樣的聲音。
    當然這兩年裏最出名的還是“二王之爭”(王濛與王彬彬)和“二張共鳴”(張承誌和張煒),這是人文精神討論的大合唱中格外引人的聲音。
    “二張共鳴”指的是作家張承誌在1993年《十月》發表《以筆為旗》一文,張煒在1993年3月2文匯報》發表《抵抗的習慣》一文,共同表現出對現狀的不滿和憂慮,倡導樹起精神大旗,張揚理想與信仰。
    此後,張承誌又發表《撕名片的方法》、《清潔精神》、《撕了你的名片》等文,張煒又發表了《憂憤的歸途》、《夜思》、《獨語》等,與此同時,韓少功、李銳等作家也紛紛發文呼應。這批作家圍繞“道德理想主義”進行了探討,在知識界引起強烈反響。
    但王濛卻獨樹一幟。
    王濛對於那些青年學者對於王碩的批評持反對意見的!
    王濛曾在93年《讀書》上發表《躲避崇高》一文,為“王朔現象”辨護。隨後,王蒙對“人文精神討論”進行了批評。
    王彬彬是複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因軍籍在身,回到南京軍區,在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任職,是最初參加人文精神討論的學者之一。看到王濛寫的這篇文章,立刻寫了一篇名叫《過於聰明的作家》一文批評王蒙。
    王蒙毫不客氣又寫了一遍《黑馬與黑駒》一文回應。王彬彬也不甘示弱,索性以“黑駒齋”自許,連發兩篇文章以更激烈的言辭反駁。
    作家劉心武於曾經是王濛的部下又是好友,就在今年《當代作家評論》第2期發表《高長虹的湮滅》一文,“勸告某些年輕人不要重蹈高長虹的覆轍,以罵名人成名。
    ”王彬彬馬上就在《中華讀書報》撰文反駁劉心武。
    方明華看了這些公開發表的文章,說白了,剛開始還是探討人文精神,到最後都已經脫離學術範疇,成了意氣之爭。
    本來這件事也結束,結果那個王碩不知道是不甘寂寞還是會咽不下這口氣,就在今年春天,在《文化導刊》四版分期登載《讀書人王朔說文壇風雲》,指責王彬彬、張承誌、張煒等人,使得已趨平靜的“二王之爭”又起波瀾。
    文壇一下又熱鬧起來。
    在這個氣氛下召開這次研討會,肯定有人想把這個話題引到會議上來。
    不過方明華真心不喜歡談這個。
    雙方都是界的風雲人物,誰能說服誰?
    當然,深入討論這個問題也是好事,但最害怕就是變成了雙方口舌之爭,意氣用事,為反對而反對。
    “二王之爭”最後就這個結果。
    現在方明華聽到賈平娃說這個,陳中時抽著他的巴山雪茄,也歎口氣:“看來這個會議火藥味濃啊。”
    “我覺得沒啥濃不濃的,該說就說!”賈平娃笑著說道。
    坐在下鋪的陸遙和陳中時對視了一眼。
    看來,賈平娃要在會上出風頭了。
    前年人文大討論開始,青年學者齊聚火力向王碩開炮,賈平娃就有些躍躍欲試,準備報王碩罵自己的一箭之仇。
    但被方明華勸住,說你的《廢都》在那幫青年學者看來也屬於“精神汙染”之類的東西,你一開口不就給王碩擋槍吸引火力嗎?
    他忍住了。
    兩年過去,那本《廢都》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已經翻譯成英法文字在國外出版,賈平娃版稅賺的也是盆滿缽滿。
    借這個機會,是時候報仇雪恨的時候了!
    “明華。”
    陳中時突然想到躺在上鋪的方明華,一抬頭發現他又戴起耳機躺在床上聽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