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刻意為之?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A+A-




    第199章 刻意為之?
    第199章 刻意為之?
    “給錢算什麽話?拿就成了!我們也就是讓家裏人,給準備了點吃的罷了,沒啥金貴玩意!”
    薑誠早就想拉攏一批自己的軍官勢力,現在可是最好不過的機會了,“來來來,同是一期的不要客氣!”
    他這一番敞亮的話語,說的幾人皆是眉開眼笑,當下上前沒人拿了一包幹糧一包老鹹菜;
    “喲,小哥你家這條件是真優渥啊!”
    “光聽講武堂有人說你們這幾個有錢有勢的……今天可真真是見識到實力了啊!”
    他這也不算完全的恭維,這年頭細糧還真是個稀罕物,就算講武堂內也不是天天能保證細糧的。
    擺手一笑並不在意,薑誠偏頭看著東西還多,趕緊貓下腰又扔給他們一人一袋吃的:“自己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包裏都給我塞滿滿的。”
    眼看東西分差不多了,薑誠又道:“咱們幾個結伴走,互相還有個照應。”
    說完回身要跟妻子他們告別,才是發現海蕙心攬著哭哭啼啼的蔡嬋娟早就走到月台另一邊去了,注意到他的目光,這懂事的姑娘一邊安撫孕婦,一邊對著他連連擺手,好像在說:
    快走吧你,家裏有我照顧呢!
    對她頷首感激一笑,回身招呼大夥趕緊上車。
    蔡遠宗卻急著拽住他,給他和弟弟一人塞了一個錢袋:“出門在外的有備無患,千萬別緊緊巴巴的啊!”
    月台上幾乎已沒人了,他倆也就沒再推辭,隨著眾人快步小跑上車。
    一看這擁擠的場麵,這幾個富家公子都有點犯愁。
    這年頭又不存在什麽臥鋪車廂,倒是有單間車廂,可講武堂給派的都是最普通的硬座票。
    “怎麽坐啊?”
    吳泰勳拎著行李最先嘟囔了一句。
    “怎麽坐?拿大屁股坐啊!”
    薑誠不以為意地把背包鋪蓋卷往身上一甩,徑直往車廂內走:
    這條件還差了?
    記得初中那會兒從太原坐火車到東北玩,綠皮車還不如現在的條件,車廂裏擠的都是人,那真是啥味都有——
    要說在現代坐綠皮車的幾乎是社會底層;
    而民國的火車可是稀罕物件,真正的窮人遠門一輩子都難出一趟,好不容易出趟門基本是靠大腿和驢馬車。
    而且起碼不存在什麽“站票”,人人有座已挺好的了。
    “來來,車票的號碼在這兒。”
    張漢卿也是不動聲色地背著包跟上來。
    待他們落座,薑誠才是發現依照車廂和座位的號碼落座,他和他的弟兄們雖然都在一個車廂,座位卻並不挨著,好像是刻意把他們分開似得。
    更奇怪的是,黃永安他們的車廂並不在這裏,而是在相隔4節車廂的11號車廂;
    而車廂裏出除了他們,根本看不到任何一個學兵。
    講武堂一期目前的在冊人數是205,聽起來人數似乎並不多,但這年頭的火車運載量能有多大?
    剛才他大概數了一下,這列火車一共11節客運車廂……除去單間車廂和餐車車廂,大概6節車廂;
    如果按照每節車廂100人左右來算,兩百多個學兵如果按照寢房不同來分別安排的話,還是挺有難度的。
    是對他們“單獨照顧”了,還是……
    “為啥不把咱都弄到一塊呢?”
    最機靈的蔡遠明也是覺得不對勁了,他左右都擠滿了人,一臉艱難地對薑誠發問。
    無聲搖了搖頭,薑誠在暗想是不是那個郭鬼子打算考察他們的臨時應變能力?
    月台上嘹亮的哨聲此起彼伏,火車頭的方向發出一連串尖銳的轟鳴,車子開始緩緩移動,很快駛出火車站加速。
    窗外的雪野一望無際,寒氣很快讓窗子升騰起白白的霧氣看不見了;薑誠隱隱感覺到了倦意,搖搖晃晃中他是越來越困。
    左右擠著的旅客早就合眼假寐,薑誠還是喝了點水硬撐了一會兒把這陣困頂了過去。
    伸起脖子想四下看,可除了左手邊的蔡遠明,他誰都看不到,也關照不到。
    整個車廂的座位坐滿了人,過道內更是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行李。
    他大概盤算了一下哥幾個的座位——
    似乎還真是,每排左右兩行的座位各一人。
    這麽巧合的安排,說郭鬼子不是故意的他才不相信。
    “小哥,伱是當兵的嗎?”
    坐在薑誠對麵的年輕人跟他搭話了。
    自己穿著學兵的未掛銜製服,特征還是挺明顯的。
    “哦,當兵的。”
    薑誠若有所思地應了一句,腦子裏正在過南滿道的運行和沿線各站。
    不比上次參謀部安排的軍列,民用的列車運行速度要緩慢,而且從奉天到山海關,沿線經行的各站肯定都要停……
    那麽加上這些時間,他們到山海關車站最少得用時三天。
    要知道車站距離山海關可有一段距離,急行軍都得數小時。
    再加上郭鬼子定的集合地點,似乎並不在山海關,而是在……
    他正在腦子裏過山海關周邊的地圖,並再次確定集合地點的位置時,對麵的那年輕聲音突然高了幾分,仿佛是怕他聽不清似的:
    “小哥,就算你是當兵的,這行路還是小心一點的好,出門在外的。”
    嗯?
    被他的話語驟然拉回了注意力,薑誠一怔:“什麽?”
    他這才注意到年輕人穿一身中山裝,應該是個學生,大概二十左右。
    仿佛是注意到他驟起的戒備,年輕人擰了擰被左右旅客擠得酸麻的手臂,笑了笑:
    “一看你們這就不是經常出遠門的人,東西還能亂丟在過道上啊?”
    薑誠捂臉苦笑:“那你這應該是總出門子的了——”
    “咱也不把要緊東西往鋪蓋卷裏塞啊!”
    年輕人對他又是笑了笑,大概是因為無聊,也可能是因為年紀相仿,他倆攀談了起來。
    這小夥今年20,名叫孫正楠,跟他同是新民老鄉;今天到奉天坐車是要去京城讀大學。
    一聽是老鄉薑誠樂嗬了,而且民國年代的大學生可不得了,各個都是值得拉攏自己門下的人才。
    他倆便開始了天南海北的聊,從時局到新民建設等等聊了一個遍。
    “小哥你是不知道,新民新上任的那個守備官可了不得,到處搞建設,還讓部隊修路等等……新民的老百姓現在可崇拜著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