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當年故人
字數:3137 加入書籤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錦繡清宮之妾室守則》最新章節。
?“他若真的年紀大了,無心仕途,總也有別的法子。【】”胤禛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李衛走在前頭去叫了門,沒想到裏頭靜悄悄的,這下李衛也有些心急了。若是尋常人來拜訪,先生不在也就算了,可是這來的人……隻怕從來就沒有吃過閉門羹吧。
胤禛還真的沒有見過這樣的事,從來隻有王公大臣們等他的,就算從前做阿哥的時候,在先帝的禦書房外等著請安,那也是等的自己的父親,當今的天子。
胤禛的眉頭就已經隱隱皺起來了,正要說話,卻聽見身後傳來了應答聲。卻見後頭來了個拄著拐杖的老人,身穿一襲青色的長衫,他看上去年紀雖然大了,但精神卻好得很,手裏頭還提著幾個藥包,“李衛,你怎麽過來了?村長今日還說你過了鄉試,村子裏要為你慶祝呢。”
李衛守著師生之禮,恭敬的對著來人作揖,這才說道,“先生,我……我有兩位貴客,似乎和先生曾經相識,說是要來看看先生,所以學生就把他們二人請來了,先生你看?”
“舊相識?”孫逸之覺得奇怪,他離開京城都多少年了,拿來的什麽舊相識?當目光落在胤禛和雯揚身上的時候,就覺得越發疑惑了。
這一對夫妻,一看就氣質非凡,不是尋常百姓。自己在京城,的確是有幾個舊友,但年歲上這兩人和自己就差的太多了。難道,是什麽晚輩不成?
“夫子,從前可是在工部任職過?”胤禛也並不隱瞞,開誠布公的問道。
孫逸之咳嗽了幾聲,“那都是……許久之前的事了,不知二位是?”
他告老還鄉之後,隻說是在京城當個小官罷了。他一生為官清正廉潔,回來的時候也並不是奴仆成群,因此村子裏的人,倒是並沒有多問什麽。更別提,知道他曾經在工部任職的事了。
他仔細看著眼前的男子一眼,但越看卻越覺得心驚,這……“皇上?”
其實說起來,孫逸之服侍的,應該是先帝才對。先帝駕崩,胤禛繼位,孫逸之就遞了奏折乞骸骨告老還鄉了。
但他畢竟在禦前也是有資格站在大殿之中的,在京城為官的,就算再怎麽兩耳不聞窗外事,至少幾位皇子還是認得的。
尤其是到了先帝晚年的時候,九子奪嫡何其慘烈,官員們一方麵想要明哲保身,一方麵又何嚐不想建立從龍之功。
但孫逸之對這些事卻沒什麽興趣,他自己年紀漸漸大了,在朝中沉浮這些年,早已經心生疲倦,到了後來,就一心隻想著告老還鄉了,哪裏還有什麽別的打算。
至於九子奪嫡,孫逸之誰都沒摻和,他是工部書吏。本來就不是什麽要職。工部又不比兵部和吏部來的險要,因此反倒讓孫逸之平平安安的待到了胤禛繼位,也順利的告老還鄉了。
但對後來登基的四皇子,孫逸之卻是記憶深刻。
畢竟當年,恐怕誰也沒有料到,最終奪得帝位的竟然是四阿哥吧。
“進去說吧。”胤禛拉著雯揚的手走了進去,雖然這場微服私訪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沒想到喬裝打扮出來,還是被人給認出來,胤禛顯得有些意興闌珊。
雯揚在一邊看的好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對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就是忘了誰,也不可能忘記皇帝長什麽樣子吧。
孫逸之年紀大了,但是記性倒是真的不錯。進了院子,胤禛就隨意的坐在了一棵桃樹下,這院子裏還擺放著一張石桌和幾條石凳,看樣子孫逸之倒是個十分有閑情雅致的人。
胤禛和雯揚一坐下,孫逸之就顫顫巍巍的跪在地上開始磕頭,“孫逸之,參見皇上,皇後,願皇上萬壽無疆,娘娘千歲千歲。”
雯揚就見不得一把年紀的人給自己磕頭,總覺得自己受不起。但也知道人家這一拜主要還是跪胤禛,也就不好多說什麽。
君臣有別,胤禛還是讓他磕了三個頭,“平身,原是朕忽然造訪,倒是我攪了你的雅興。”
李衛連忙將自己的老師給攙了起來,孫逸之的神色卻十分激動,“皇上駕臨,是老臣的福分。臣知道皇上和娘娘來了江南,隻是沒想到竟然會出現在這裏。”
“說起來,倒是和你的學生有緣。”胤禛笑著說道,“否則隻怕也未必能見著你,當初朕剛登基,你上折子告老還鄉,朕那個時候還未曾看見你寫給先帝治水的折子,否則,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放你走的。”
孫逸之的心頭一熱,恨不能又跪下來給胤禛磕幾個頭,“從前是臣冒失,寫了不少折子上去,但是先帝留中不發,臣也逐漸年邁,到底不能再為皇上盡忠了!”
雯揚看孫逸之這幅激動的樣子,倒也不像是作假。他年輕的時候,一直在工部不得重用,那些折子,先帝晚年的時候,隻怕當真沒什麽心思去看吧,所以這人心灰意冷,加上本就年歲到了,幹脆告老,恐怕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竟然還能再看見胤禛,恐怕難免唏噓激動。
年歲大了,本就受不得刺激,這會兒手裏還拿著藥呢。雯揚便招了招手,示意李衛道,“你老師手裏還拿著藥呢,想來是要煎藥喝的,莫要耽擱了,你去為你先生把藥煎了,再倒一壺熱茶來。”
“先生年紀也大了,就坐下說話吧。”雯揚又看向孫逸之,笑著說道。
孫逸之雖然沒有見過雯揚,但是天下人人皆知,繼後和皇帝是真有夫妻情深之意。否則皇上也不會帶著皇後,獨自下江南出行了。
此刻見雯揚和煦,頓時又行了一禮,“皇後寬仁,隻是帝後麵前,哪有臣子做的份。”
這份殊榮,倒是的確不易得。除了當年幾個輔政大臣,還有在禦書房和胤禛一塊參議政事的幾個心腹之外,能夠在皇帝麵前賜座的,如今朝野之中也不多了。
“皇後賜座,你就不必推辭了。”胤禛也開口道,“朕這次來看你,倒是對你當年寫的治水折子感興趣,其中內容,你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