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文曲臨凡

字數:4199   加入書籤

A+A-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鏡玄界,無極宗。
    蘇文群正站在承慶殿的正中央,享受著所有人注視的目光。
    林川給了薑洛一個放心的眼神,便開始默默的在心裏呼喚小左:
    “出來幫個忙,我要與人文比。”
    小左:“文比?打嘴仗?”
    林川:“差不多,你現在能出來麽?”
    小左:“稍等我一下,一會叫你。”
    ……
    端坐在主位上的大和尚看熱鬧不嫌事大,翻手拿了一片泛著寶光的翠綠樹葉,開口道:
    “既然兩位小施主願意文比助興,老衲也給你們添個彩頭。”
    大和尚話音剛落,那幾個沒來及通報姓名的佛門子弟就很熟練的當起了捧哏的角色。
    “那是菩提葉?”
    “那顆菩提老樹不是已經很多年沒再落葉了麽?”
    “傳聞菩提葉有開悟的功效,若是菩提子的話,甚至有機會開啟可遇不可求的頓悟契機。”
    小左還沒有回應,林川為了拖延時間,隻能轉頭有些不解的看了那幾個和尚一眼,反手拎起了小和尚的腿一頓抖落,沒一會就從他的僧袍裏抖出了一地的寶貝。
    璀璨的寶光晃得人睜不開眼睛,幾片菩提葉在那一頓寶貝裏,就像是爛菜葉一樣,毫不起眼。
    大和尚一直掛在臉上的慈悲笑容為之一頓,心裏暗罵林川不當人子,卻不得不掀開了手裏的樹葉,露出了他剛剛取出來的菩提子,暗自心痛的說道:
    “小施主莫要著急,這菩提子才是真正的彩頭。”
    “大師慷慨!”
    林川立馬換上了真摯的笑容,放下玄鏡便拱手行禮,就好像那菩提子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狂妄!”
    蘇文群合上了折扇,一臉不屑的把頭別了過去,玄鏡也委屈的瞪了林川一眼,默默的把那一地寶貝都收了回來。
    楊謙知道沒辦法再拖下去了,隻得起身,無奈的說道:
    “好了,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們二人若是執意文比,我這便請文曲臨凡,不論勝敗,都希望你們不要傷了和氣。”
    所謂文比,便是以大儒文氣做引,恭請文曲空間臨凡,兩人會在空間內回答由那些先賢古聖提出的問題,最後由歸於文曲的眾多先賢判定輸贏。
    文比的全程都會展現在眾人麵前,對於愛惜文名的儒士來說,輸一場文比,很可能會影響文心的堅定,所以大多時候文比都不會輕易開啟。
    楊謙心說,好在林川不是儒門中人,就算是輸了影響也會太大,頂多就是丟了無極宗的麵子。
    其實不隻是他,在場的眾人,包括薑洛在內,都沒有一個人看好林川,畢竟與他文比的,是當朝探花,若是被一個道門子弟贏了,那儒門也枉稱三教之一了。
    ……
    “有勞楊師。”
    “有勞楊師。”
    林川和蘇文群同時行了一個標準的儒家弟子禮,既然選擇了文比,那便要按照儒家的規矩行事。
    “我現在有時間了,你那邊可以開始了。”
    與此同時,小左的聲音也在林川的腦海裏響起,時間剛剛好。
    楊謙神色肅穆的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手執刻刀,聲如龍吟的唱誦道:
    “學海無涯,以文爭渡,請先賢古聖,攜文曲臨凡。”
    洶湧的文氣卷起了楊謙的儒袍,一個個淡紅色的大字被他刻於虛空,頃刻間便化作筆墨遊龍,衝上了雲霄。
    文曲大星閃爍,白晝月明,承慶殿雕梁畫棟的穹頂漸漸褪去了顏色,在變得透明的那一刻,自文曲而下的月華終於化作了一道接天連地的光柱,籠罩了林川和蘇文群。
    “文啟!”
    宏大的聲音仿佛從亙古傳來,林川眼前一花,便已置身腳踏三座青石,立於清泉之上。
    林川好奇的張望了一圈,發現自己身在一處清幽的竹林之內,腳下的清泉在流轉之間,翻湧起的並不是水花,而是一個個透明的文字。
    綿密的雨滴從空中飄落,落在身上時,很快就會浸入體內,仿佛是在洗濯zhuo)腦海中的神台,讓思緒變得更加清明。
    在他對麵,同樣立於青石之上的蘇文群卻很是淡定,顯然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入文曲空間了。
    兩人中間的清泉翻湧,密密麻麻的文字凝聚出了一道透明的法身,隻能看得出身披儒袍,卻看不清麵容,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賢。
    先賢法身輕揮衣袖,隨手捧起了一泓清泉,泉水在法身手中流動,很快便化作了一個透明的“詩”字。
    透明法身輕笑了一聲,很和善的說道:
    “這文比第一題,便請兩位賦詩一首,既然身在這文竹林中,便用竹林作景吧,最後以承載文氣的多寡論勝負。”
    言罷,兩人腳下的三座青石中的一座,便像沙漏一般,開始緩緩的脫落石屑,看樣子,若是在青石完全落下之前作出詩來,這第一場便會告負。
    林川哪裏會作詩,他那貧瘠的素養都是來自於一些閑書,眼看著青石脫落,便趕緊在心裏招呼起小左:
    “你都聽到了,讓咱作詩呢。”
    小左:“聽到了,我倒是記得幾首,可我不確定你那邊有沒有人寫過一樣的啊。”
    “死馬當活馬醫吧,先隨便找一個。”
    林川並沒有發現,在他和小左交流的時候,那透明法身饒有興趣的看了他一眼。
    “弟子不才,獻以拙作。”
    對麵的蘇文群不急不緩的躬身行禮,轉眼間竟已有佳句躍上心頭:
    “意隨新雨落,揮墨洗凡濁。
    苦竹喧欺弱,莫萬事蹉跎。”
    隨著蘇文群詩成,清泉中便躍出了相應的字眼,凝聚成了透明的詩篇懸於空中,開始接受文氣的澆灌。
    透明的文字從青色開始,顏色變得越來越深,最後停留在了深藍色,甚至泛出了一絲紫意。
    與此同時,蘇文群腳下的那座青石也停止了脫落,一節翠綠的竹筍破開了石皮,竟是直接拔高了三節。
    “詩成三品!”
    承歡殿內,一直注視著文比的薑洛驚呼出聲。
    在文比之中,詩文若是能讓文竹破開石皮便已經入品,文竹最高九節,代表了詩文的九品。
    在典籍的記錄中,隻有那被稱之為詩仙的李氏大儒,曾在文比中“詩成文竹高七節”,畢竟是即興作詩,入品已是不易,能到三品更是少見。
    “在新雨之後,揮墨洗去這一身的濁氣,方才發現不應在這竹林內欺淩弱者,浪費時間。”儒門弟子中,顧仁生依舊是一副麵癱的模樣:
    “蘇兄的詩情用在這裏,確實有些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