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竹林深處無憂洞

字數:5267   加入書籤

A+A-


    “你近些時日就在明治山上修行,先修行變化之術,不然以竹杖行走,即便是在宗內也太惹眼了些。”
    溫素空說。
    程心瞻想著也是,自己倒是無所謂,但別人看著或許還不太習慣呢。
    “先前授你的《廣成敕虛隨心咒》就有變化之咒,不過變化之咒較為高深,不易學會,現在我再授你障眼法,可做臨時之用。”
    說罷,她往竹人腦部一點,正是用的醍醐灌頂之術。
    而程心瞻動念一看,這障眼法的根本在於五行相生變化之術,以五行之氣勾勒心中之像,再將其幻化出來,不過說到底這是一種遮掩變換之術,卻不能大小變化、身形變化。
    若是想變化成一間小廟,隻需用五行氣勾勒出小廟的外廓,罩住己身即可。但卻不能變化成一隻螻蟻,通過狹隘逼仄之處,也不能變成一隻雄鷹,振翅飛翔在天,亦不能像法天相地一般,變化己身高如山嶽。
    後麵這些才是真正的變化之術,而障眼法說是幻術也許更貼切些。
    不過也不能小瞧了障眼法,隻要法力足夠,念頭精微,那演化出一方小世界也未嚐不可,再以五行氣催生出天象、氣味、聲響等,那就是最頂尖的幻陣了。
    而眼下隻是幻化出一個身軀而已。
    程心瞻念頭一動,這副師尊準備用來作身外化身的竹杖身軀給他一種五府具開的感覺,法力充盈,想來是那些符籙品階高超的緣故。
    隨著他念頭運轉,五行之氣逸散,氤氳變化,便幻化出了一個人形將竹杖包裹,正是程心瞻原本的模樣。
    “眼下隻能幻化一個形體,至於體溫、音色、氣味還容弟子再想想。”
    程心瞻拱手說道,一舉一動與常人無異。
    溫素空勉力按下心頭驚詫,麵上不動聲色,“嗯好,現在伱能幻化出形體也算不錯了。”
    程心瞻笑了笑,又問道,“師尊,那弟子是否可以如往常一般食氣?法力就藏在這些竹節裏的符籙之中嗎?還有弟子觀想昴宿,領悟了太陽丙火和三味真火,不知是否都可積攢在符籙中,還有內景神,飛劍,是否都可以收入體內呢?”
    程心瞻問了許多,但溫素空隻點了一次頭,她說,
    “這副竹杖是從為師的師祖尋筍種竹開始傳下來的,花了三代人的心血,裏麵的符籙用的也都是號稱“體外丹田”的大溪洞玉製成,對於三、四境的修士不好說,但對於你這個境界,你隻管把他當作真實肉身來用就是了。
    “真要說起來,單論府竅,這竹杖已經是三宅五府俱開了,可以說是一境圓滿,唯獨還沒有打通雙眼的陰陽大殿,恐生了靈智。”
    程心瞻點點頭,原來如此。
    “你修行雷法後,可將雷元積蓄在竹身雷宅中,用雷元化你肉身真煞時,也是先解雷宅之急,驅逐真煞後緊接著就開辟雷宅、締結內景神,到時以內景神替你行法,逐一化開其他真煞,你則繼續以竹杖身修行,領會仙道真意,如此兩不耽誤,待肉身真煞全部去除,你再回到本尊。”
    程心瞻稱是,如此甚好,實在周到。
    “你先在明治山住下吧,熟悉一下竹身和障眼法,起碼要讓你的同門好友看不出來再下山,你遭受這般大的苦難,也就不要再讓好友們擔心憂愁了。”
    他笑著應下,他正有此意。
    “現在你已是真傳弟子,理應搬離萬笏山來明治山建立道場了。明治山地廣人稀,靈穴眾多,眼下你就可以去尋一處靈地作為道場之址了。
    等你熟悉好竹身之後,再下山去九天應元府旁聽雷法,到時候你來找我,我寫一道箋子你帶過去,去找趙府主,他自會給你安排一位學師,你跟著學就是了,你為人機警知禮,我就不多說什麽。
    “還有,到時建立道場少什麽東西可以去找都務院要,記名弟子晉升真傳開辟道場,都務院是有義務協助的,什麽草木種子、靈物陣旗,他們那都有,你自行去挑選。”
    程心瞻稱是,又想起一事,他問,
    “師尊,我那柄護佑紫闕的飛劍奪自蜀山峨眉弟子,這事?”
    溫素空聽了,便讓他說一說這般高品的飛劍是怎麽奪來的,又是如何進的煞穴。
    程心瞻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溫素空聽完,皺起眉頭,道,
    “無論怎麽說,峨眉弟子殺的是紅木嶺和百蠻山的人,倒是你先手殺的峨眉弟子,要是理論肯定是我們理虧。
    “不過倒也不必理論,近些年來我們東方道門與蜀中道門劍拔弩張,打打殺殺早就不止停留在嘴上了。你不是第一個殺人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而他們先動手的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各憑本事罷了。
    “這飛劍與你契合,又已經結了血仇,那肯定是還不了了,他們也不會上門來討要,丟不起那個人。隻是你日後在外行走時也要小心,到時若是被搶被殺,也是說不清的事。”
    程心瞻點頭,這理所應當。
    “哦,對了,這是紅發老祖為了補償你,特地送的一滴心血。我已仔細查看過,這滴血裏並沒有夾帶什麽東西,隻有磅礴的血氣生機。
    “紅發老祖說的沒錯,你倉促中強開心府,雖然是保住了命,但也導致氣血虧空。待日後你化開肉身真煞,便可將此血服下,煉化到心竅中,這畢竟是積年道胎境界的心血,應該能補全你的暗傷。
    “另外,為師發現這滴血裏還有一縷龍威在,想來傳言中紅發老祖真身為一條錦龍,這話怕真是八九不離十。不過他既然主動將此血贈與,說明他有意示好,你自己心中有數即可。
    “還有,其實那日祖師講解五雷時,有一點沒有說清,那五雷中隻有龍雷,非身具龍威者不得修行。你原本無望或是要尋得龍罡才能修行,但現在有了這一滴血卻也能早日嚐試施展一二了,你日後修行雷法時可以關注一下。”
    溫素空遞過一個白玉瓶,這玉瓶微微透明,能看到裏麵散發著血光。
    程心瞻接過玉瓶。
    “好了,該交代的也交代了,你自行退下,去尋找洞府吧。”
    溫素空向來這樣,說完話、授完法,便會下逐客令。
    程心瞻拜別,同時帶上了自己的肉身。
    待弟子走後,溫素空發現自己先前給弟子遮身的衣裙被留了下來,於是屈指一彈,一粒火焰落到上麵,將其焚了個幹淨。
    ————
    程心瞻離開「詹碧雲藏竹之所」碑,自顧自閑逛起來,要為自己找個合適的居所。
    之前來明治山隻是學法,從來也都是在「涼君渡」直接落雲,再去藏竹碑處學法,竟是從沒認真的逛過明治山。
    現在仔細一逛,也看見了幾處亭廬,非是隻是藏竹碑那一處,想來也都是些先人長輩的道場,程心瞻自然不會鳩占鵲巢,看見了也隻是遠遠避開。
    明治山遍地青竹,又有長枝、高頭、毛竹、水淚、湘妃、鳳尾、龜甲、龍鱗等等許多種,最後,他相中了向陽坡上的一片水淚竹林,水淚竹綠意盎然,蒼翠欲滴。
    這片竹林靈氣濃鬱,而且邊上就是懸崖,日後停雲也方便。
    另外水淚水淚,他即將修行水雷,也算討個口彩了。
    水淚竹喜水,林中應當有水脈才是。他走深了一看,果然發現一個小潭,水呈幽綠色,深不見底。不過這是在高山上,裏麵卻是沒有魚,待日後空了倒是可以養一些。
    而最讓他意外的是這小潭不遠處的山壁上還有一個石洞,洞口並不大,隻能容兩人並排進入。
    起初他還以為是哪位先人長輩的洞府,待他試探走近一瞧,卻發現裏麵什麽也沒有,是個天然的洞穴。
    走進一看,這洞上大下小,呈一個酒漏形狀,底下橫豎都有三四丈寬,往頂上去則極高,怕不下五六丈,應該是到頂了,與外部石崖隻隔了一層皮。
    洞內空曠幹淨,除了灰土碎石別無他物。
    隻是這洞內頗為昏暗,沒有天井令他不喜。
    再三探尋確定不是他人遺留後,他直接從肉身竅穴裏喚出「桃都」,在山洞的側頂上開了三個大洞,使天光照進來,如此便好了許多。
    而掉落下來的碎石被他聚攏削切,形成了一個石床,再施展了幾個辟塵、流風、聚水的小法術,洞內頓時便清爽了許多。
    他將肉身穿好衣物,放上了石床,又以剛學會的障眼法進行遮掩。
    現在,此處就是他的洞府了。
    待日後,在附近種些靈草奇木,養些魚鳥,再布下一些聚靈、示警、護佑之類的陣法,那便稱得上一個初級的道場了。
    他心中期盼著,策劃著,來到洞口處,想了想,又以「桃都」在洞口石壁刻下三字,曰:
    無憂洞。
    隨後他低頭望了望自己的軀體,又回首望了望一動不動的肉身,再展目望望這無邊無際的竹海,忽然放聲吟唱,
    “竹魂竹魄竹精神,飛落瀟湘淇水瀕。千竿萬竿競青翠,吹風飲露千來春。”
    第一章奉上。
    1.本章最後詩句與程雲氣名字出處的詩同出一人,均為南方內丹道宗師白玉蟾所作。
    2.月初求月票,書才能被更多人看見,感謝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