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繁華盛世,波濤洶湧

字數:5874   加入書籤

A+A-


    蘇軒轅抿了口清茶。
    輕描淡寫瞥了一眼。
    淡淡道:
    “一個九代長老,尚且有自知之明,留他們又有何用?”
    柯鴻跡點頭。
    明白意思。
    “帝主,三天之後,便是您正式冊封北境帝主的日子,到時候,燕京那幫王公貴卿,恐怕有幾個會過來,要不要……”
    柯鴻跡還沒說完。
    便被蘇軒轅淡淡打斷了。
    “我請他們來的?”
    柯鴻跡:“……”
    無奈。
    好吧。
    其實他的意思,是想說,那幫王公貴卿若是要來,需不需要,擺下酒宴。
    現在看來。
    是他想多了。
    想來也是。
    那幫人,若是想過來撐場麵,那就隨他們去,他們北境戰部,向來就與燕京那幫貴卿,不怎麽對付。
    又何必。
    再給這幫人臉呢。
    柯鴻跡開口:
    “帝主,還有件事,燕京方麵,需要您來定奪一下。”
    “就是,授封大典的場地,您打算選在何處?”
    至今。
    燕京禮部。
    還沒有對外宣布。
    北境帝主的冊封之地,應該選在金陵那裏,不是燕京禮部那邊做事拖遝,隻是覺得,但凡國事大典,必須經由本人開口。
    才算附和禮儀章程。
    更何況,這還是北境帝主的授封大典,怎能馬虎!
    說不好點。
    北境帝主的授封場地,選在何處,關乎未來國運!
    要是選個庸俗不堪的豪華酒店,那實在太小氣,哪能彰顯出北境帝主的身份?
    有時候。
    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還是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告訴他們,就放在棲霞山。”
    蘇軒轅淡淡道。
    “棲霞山?”
    柯鴻跡愣了一下。
    轉而又覺得。
    挺合適。
    棲霞山,傳說有古鳳棲落,朝霞漫天,因此而得名。
    確實暗含深意。
    “好,我待會告訴他們。”柯鴻跡點頭。
    柯鴻跡目光向外。
    卻是忍不住道:
    “帝主,既然地點,選在棲霞山,要不要告訴落雲大師?”
    自從上次。
    去了趟棲霞山。
    柯鴻跡心中,著實被震撼到了。
    難以想象。
    那座漫天火紅楓葉飄零,於晚霞之下,晨鍾暮鼓中,顯得無比靜謐,安詳,卻又算不得佛派大寺的棲霞寺。
    裏麵。
    竟是個個藏龍臥虎,不可小覷。
    那位棲霞寺主持,落雲大師,竟更是一位十品境神榜強者!
    借助能與天下八宗齊名的秘法。
    更能突破到十一品境!
    若非親眼所見,簡直匪夷所思。
    小小棲霞寺內。
    竟是如此的深不可測!
    更為重要。
    棲霞寺落雲大師,似乎,還對這位的身世,知之甚詳。
    裏麵的說法。
    可就有得想了。
    他都懷疑。
    這位落雲大師,未出家前,恐怕極有可能,也牽扯到皇家!
    可惜。
    這老和尚的嘴。
    實在太嚴。
    就是不說!
    “隨老和尚去吧。”
    蘇軒轅搖頭。
    蘇軒轅相信。
    哪怕自己邀請。
    估計這老和尚,都不會離開山門一步,也不會去參加他的授封大典。
    老和尚。
    畢竟當過自己一年師傅。
    尊師重道。
    還是要有的。
    “帝主,那既然地點,決定安排在棲霞山,那我現在就去通知他們。”
    柯鴻跡離開後。
    整個大廳,空蕩蕩,再次隻剩下蘇軒轅一個人。
    氣氛略顯孤寂。
    幽涼。
    蘇軒轅淡淡抿了一口清茶,茶香四溢,嫋嫋餘氣,卻是道出一道歎息,無人能聽。
    “父親,若您在天之靈,是否也會欣慰軒轅如今的身份。您放心,軒轅會銘記您的教誨,人生在世,自當為萬世開太平!”
    有時候。
    他真的情願。
    能當普通人。
    但如今北境百萬將士的命運,以及邊境的安危,都捏在他一個人手上,帝國四方邊境,更是多有虎狼。
    北境,北羅國。
    南境,匈奴。
    東境,瓦剌。
    西境,還要抵方海外諸國,亡我華夏之心不死。
    這帝國的盛世繁華下。
    看似太平。
    實則一直波濤洶湧。
    燕京那幫養尊處優,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王公貴卿,羨慕,妒忌他如今的地位。
    卻。
    又有誰真正明白。
    不在其位。
    不知凶險,八字!
    但他明白。
    自己不能退!
    起碼在未掃平一切帝國危險前,他要護住這蒼生太平!
    幽幽棲霞寺。
    午夜之下。
    更是顯得無比沉寂。
    卻是依稀能夠聽到,躲藏在地下的蟋蟀,發出的蟲鳴聲。
    看似所有人。
    都已經睡去了。
    然而,在那暗沉的主殿正廳,此刻,卻是依舊有木魚敲打聲,不斷響起。
    一道蒼老身影。
    盤坐在金佛麵前,閉目打坐。
    猛的瞬間。
    這道蒼老身影,忽然睜開雙眼,本來慈祥,平靜的眸光。
    變的無比清冷。
    淡淡無奈搖頭:
    “沒想到,都已經快二十年過去了,老衲這副老骨頭,還要替你再走一遭。”
    “靈慧,靈智,你們隨我出去一趟!”
    “是,主持!”
    兩道略顯年輕的聲音,憑空出現,話音剛落,連同蒼老身影本人。
    瞬間。
    就消失在禪房內。
    幾乎同一時間。
    華夏每一座大都,都有人於這一天黑夜,離開家門,不知去往何處。
    有人是一寺主持。
    有人是生活在海邊,已經二十年的打魚佬。
    有人是鄉下的教書先生。
    有人還是,某座皇家烈士陵園的守陵人,總共一十八人,全都拖著蒼老的身軀,於這一夜,向著同一地點出發。
    很快。
    十八人見麵。
    各自對視。
    又朝著不同方向而去。
    卻是都為了一個人,相聚一起。
    一位即將要在三天之後的金陵,正式冊封北境帝主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