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給你露一手(求雙倍月票)

字數:3468   加入書籤

A+A-


    從早上七點半到上午十一點十分,餘至明一共體檢了四十七人。
    檢查出了一名肺癌早期,一位懷孕不到四周的孕婦,還有四位需要控製和治療的心腦血管、糖尿病、胃病、肝病等患者。
    餘至明宣布了下午體檢一點半開始後,就匆匆的離開了中心小樓。
    近上午十一點半,餘至明趕到由由大酒店五樓一間會議室,發現參會人數還不少。
    他一眼掃過去,看到了四姐、張柏、青檸、汪水蘇、周沫、亓越、古青冉等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還看到了周沫的媽媽周好,汪梧醫生、亓老師現任妻子石心妍、駱潁和駱清姑侄、吳遠航和邱婉。
    還有來自摩托車維修店的徐進和薑楓。
    讓餘至明意外的是,亓臻竟然也在。
    除這些人外,餘至明還看到了西裝革履,精神奕奕,年齡三四十歲的三男一女。
    他猜測,這陌生的四人,應該是古青冉給青檸找來的公司發展團隊了。
    從在坐眾人滿臉笑容的表情上,餘至明就曉得,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募資會議。
    其實,之前的工作也算做到位了。
    今天的投資說明會就是一個過場,更像是讓餘向晚、古青檸幾人經曆場麵。
    反正到了最後,投資協議都是要簽的。
    餘至明和在場眾人簡單的打了招呼後,就進入了投資協議簽約階段。
    在眾人的推讓之下,來的最晚的餘至明成為了第一個簽署投資協議之人。
    他坐在簽約台後,分別在小食堂、藥膳公司的各一式兩份的投資協議上,很是瀟灑的寫下了特意練習過,堪稱藝術字的大名。
    隨後,餘至明起身去了一旁,把簽約位置讓給了排在第二位簽約的古青冉。
    “餘醫生……”
    餘至明轉身就看到,駱潁駱清姑侄手拉著手來到了近前。
    “眼睛恢複如何了?”
    駱清笑吟吟道:“餘醫生,我感覺恢複速度有加快的趨勢呢。”
    她又介紹道:“一米以內的距離,我已經能看的比較清楚。隻是距離再近一些,也不會看的更清楚。”
    “五六米外,視線就非常模湖,分辨不清了,運動的物體變得一團一團的。”
    餘至明曉得,這是視神經數據傳輸和大腦圖像處理能力的限製問題。
    這意味著駱清的視覺分辨能力有限,或許清晰度隻能達到480p或720p畫質水平。
    “慢慢恢複,不能著急,我自己用了兩年時間,才讓視力恢複到最好水平。”
    餘至明勸說了一句,又關切的問道:“你們要投資多少啊?”
    “半年後,所需的神經營養和恢複藥劑,就需要你們自己掏錢了。”
    “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據餘至明看到的項目推進簡報,紀氏氨基酸的實驗室製取成本,依然沒有明顯的下降,一劑的成本仍高達六七萬。
    就駱清的恢複情況,根據項目組的數據分析,最多半年,紀氏氨基酸的邊際效用就會等於零了。
    屆時,她就需要自費改用其他的神經促進藥劑。
    駱潁回道:“餘醫生,我們通過抵押自住的老房子獲得了一百萬貸款,五十萬投小食堂,五十萬投藥膳項目。”
    “我們對這兩個項目有充足信心。”
    駱清也語帶躍然的說:“我和姑姑在小食堂工作,如今一個月能有近兩萬收入呢。”
    “以後隻會越來越多。還貸款,還有買藥的錢,應該是足夠的。”
    這話讓餘至明感覺到了壓力。
    看來他要不時的督促一下四姐和青檸,這小食堂和藥膳項目隻許成功,不能失敗。
    這一會兒,輪到駱潁駱清簽協議了。
    兩人離開後,徐進和薑楓湊了過來,語帶歡喜的問候了餘至明一聲。
    餘至明點頭做了回應,又忍不住問道:“你們投資了多少?”
    薑楓嘿嘿道:“餘醫生,我們把自己的摩托車處理了,湊了一百萬全投在小食堂了。”
    “你們舍得?”
    餘至明曉得,他們四人各自有一輛不知啥牌子的高檔摩托車,還做了不少改裝。
    無論是金錢和心血,都搭進去很多。
    徐進歎了口氣,又笑道:“混到現在,我們算是明白了,養活自己才是王道。”
    “將來賺到錢了,愛好再拾起來就是。”
    薑楓笑嘻嘻道:“四輛摩托,我們處理了三輛,還留了一輛過癮。”
    “又買了三輛電動車送外賣。”
    這時,簽完字的周沫,來到了餘至明近前,徐進和薑楓就離開去排隊等候簽約。
    周沫輕聲問道:“餘醫生,隋醫生表現如何?你還滿意嗎?”
    餘至明簡略回道:“就工作態度來說,還算可以,還沒出現隨意敷衍的行為。”
    “那工作能力呢?”周沫又問道。
    餘至明沉吟著說:“交大醫學院的高材生,在科室的工作表現又受到稱讚,工作能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主要看他的工作態度。”
    餘至明又振振有辭的說:“對普通醫生來說,能力差別都不大,其工作態度,決定了他們各自的成就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