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保不了大,隻能保小

字數:10360   加入書籤

A+A-


    inf

 王青鬆掛了電話,隨後在那裏琢磨著。
    話說,他在港島看到過牛仔褲,可問題好像那邊穿得不是很多,不像這裏。
    好像大部分男女穿的都是牛仔褲。
    好奇地拿著手機搜索了一下。
    搜索以後,才發現,牛仔褲出來已經很久了。
    19世紀,牛仔褲在發明初期,主要是礦工和低下階層的工作服,因其結實耐磨大受歡迎。
    直到20世紀30年代,牛仔褲因好萊塢西部電影成為流行。自此,牛仔褲與扮演西部牛仔的電影明星“捆綁”在一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藍色浪潮。
    但在那以後,牛仔褲真正成為日常穿搭的必需品大約還過了二十年。
    看了一下介紹,牛仔褲流行是在五六十年代。
    而且……
    之所以他感覺醜。
    那是因為港島的牛仔褲,都是喇叭口,收腰,褲腳跟個大喇叭一樣。
    問題是……
    現在的人還就流行這個。
    小腳和束腰的牛仔褲也有。
    看完以後,王青鬆有了一點認知,那就是牛仔褲在港島剛剛起步。
    以後港島的牛仔褲製衣廠將遍地都是。
    這個現狀一直持續了上九十年代以後,內地改開,失去了人口紅利,才被深市代替。
    話說,他現在要是弄個這個過去,好像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還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布料。
    六十年代的布料雖然耐穿,但是很硬。
    而現在布料卻是很有彈性。
    拿著手機用手機搜索了一下,隨後一陣地頭皮發麻。
    布料的材質就有很多種,還有各種生產工藝。
    看來幹什麽行業都不容易啊!
    拿出淘寶在那裏搜索牛仔布。
    這個分類倒是簡單一些。
    用薄厚、顏色,用1#到十幾號來定義種類。
    半米價都是從五六塊到十幾塊錢不等,橫幅1米7,差不多一米的尺寸就夠做一套褲子了。
    至於其他的各種款式衣服,可以等自己到了內地,慢慢地整理。
    十幾個款式的布料每樣都買了十米,準備拿到港島試試。
    地址直接設置成了縫紉機廠,免得自己還要跑一趟了。
    和老板商量一下,加了錢,走的順豐。
    明天下午,最晚後天就能到了。
    其實直接從這邊購買成品衣服,直接在港島那邊賣衣服是最方便的。
    但是這個不是長久之計,那就成皮包公司了。
    應該說兩種他都需要。
    沒去附近的布匹批發市場,反正他現在也不準備回城裏。
    躺在那裏看起了課本。
    學習。
    到了傍晚,在地圖上搜索了一下酒店,騎著車子過去開了個酒店住了進去。
    看書學習。
    一夜就這麽過去了。
    中間他也回去過一趟,又重新回來了。
    第二天中午,他正在附近的飯館吃著飯,就接到了宋敏的電話。
    八百台東西已經弄好一部分,可以先過去取貨了。
    吃了飯,就跑去開卡車直奔縫紉機廠的倉庫那邊。
    而宋敏早就在那裏等候著了。
    看到他過來熱情地笑道“哥,東西已經打包好了,就是那邊的。要不要驗收一下?”
    王青鬆過去看了看,隻見木頭箱子上放著許多的箱子。
    旁邊的叉車已經在等著了。
    來到旁邊沒捆綁的箱子這邊,打開檢查了一下,包括說明書。
    商標都已經撕掉了。
    說明書也不用他撕了,去掉自己不要的部分,重新打印了一份。
    都檢查了一圈,確定沒有什麽問題,便讓人裝貨。
    一卡車隻能裝四百台。
    八百台的話,需要兩車。
    裝完貨,簽字,車子開走。
    來到之前停車的舊路,把東西都給收了進去。
    又稍微等了一個小時,這才重新開著車子來到廠子,將剩下的東西給一車裝走了。
    等他弄好以後,加價的順豐快遞到了傍晚也到了。
    不過得明天送。
    王青鬆有些著急要,他便直接開著車過去快遞站,將貨都給拿了過來。
    全都弄好以後,他這才重新回到之前地方,帶著車子消失在了原地。
    重新回到港島這邊。
    此時時間才過去三個小時。
    也才晚上七點多。
    為了讓那邊的流速快點,王青鬆調節了周穎那邊的速度。
    這樣貨物能到得早點。
    而他則是直接將各種牛仔布放在了自行車籮筐裏,用布蓋起來。
    推著車子向著杜婉婷那邊過去了。
    來到地方,他有些不放心。
    來到書報亭這邊,給了錢,給樓上的杜婉婷打了個電話。
    ……
    杜婉婷正在寫合同的草案,接到電話一陣的奇怪。
    當聽完以後,一陣的古怪。
    杜明海好奇地問道“怎麽了?王子軒說什麽了?”
    剛剛那個王先生的稱呼,他自然知道是誰打的電話。
    杜婉婷將電話放下,直接站了起來說道“爸,王子軒說他有一批布料,讓我們看怎麽樣?”
    “布料?”
    杜明海一陣地疑惑。
    他就是幹成衣的,什麽布料沒見過?
    隨後一臉的驚喜。
    “他不會還要讓我們從他的渠道拿原料吧?”
    有件事情他沒對王青鬆說的,那就是原來一直供應他們的布供應商,跟著二房一起離開了。
    也就是說,後麵他們沒布可以用。
    不過這個都是小事,內地的布,他已經讓人去參加廣交會去買了。
    而且港島的織布廠又不是一家兩家。
    隻要他們有機器,沒有誰家會拒絕和他們合作。
    前提是有機器,別人才能看到希望,才願意和他合作。
    “不清楚,下去看看吧!”
    杜婉婷搖了搖頭,帶頭向著樓下走了過去。
    等兩人下去,看著王青鬆推著一輛車,兩邊掛著一個竹籃子,一陣的古怪。
    “王先生,您這……為什麽不開車啊!”
    王青鬆不在意地笑了笑“我沒有這裏的駕照啊!被抓了怎麽辦?”
    他倒是想開。
    但是他在這裏可沒有駕照。
    杜明海不在意地笑道“這個不是問題,隻要有錢,明天下午阿軒就能給你拿到駕照。”
    這話讓王青鬆眉毛一挑。
    不過想到這兒的差佬找豬肉榮收“歸費”的場景,再想到自己查過這段時間港島的風氣。
    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六十年代的港島,差佬可是非常**的。
    隻要有錢,什麽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大概多少錢?”
    “五百!明天下午就能拿到。”
    聽到這答複,王青鬆糾結了一下,他娘的,早知道早點弄個駕照不就得了。
    “那……我找誰?”
    “這個不用你操心,你把身份證信息告訴我一下,我讓人去處理了。”
    杜明海不在意地說了一句。
    隨後看著他的籮筐問道“阿軒,你說的布是什麽布?先看看東西吧!”
    王青鬆將車子推到了路燈下麵。
    三人就這麽在路邊看了起來。
    王青鬆掀開黑布,露出裏麵一卷一卷的布料。
    “這……丹寧布?”
    杜明海驚喜地看著這東西,趕忙拿了起來。
    王青鬆疑惑了一下,丹寧布?
    估計是在港島的稱呼吧!
    杜明海拿著東西一陣地激動。
    港島出口的各種服裝都有,但是要說什麽最好賣,什麽東西最容易賺外匯。
    那自然是牛仔褲了。
    而且出口的地方還是美國,賺的美元外匯。
    港島,同樣也要賺外匯。
    隻不過他們不用像內地強製結匯,外匯是可以自己保留的。
    隨後疑惑了一下“你這哪裏來的丹寧布,麵料太精致了,而且特別柔軟,還帶著彈性。”
    彈性牛仔布,他是第一次看到過。
    王青鬆想了想說道“這個就不能說了,這個布怎麽樣?”
    他是準備拿一點試試水。
    然後再給自己的公司生產。
    等到公司成熟以後,再把各種各樣款式的衣服拿過來做樣子。
    這是他的初期想法。
    杜明海糾結了一下。
    就算他感覺王青鬆不懂,但是這麽好的布怎麽可能說不好。
    點了點頭“布很好!這布什麽價格?”
    王青鬆想了一下說道“這個,價格不一樣,薄的9塊一米,厚的二十多一米。”
    也沒有加太多的價格。
    聽到這個價格,杜明海搖了搖頭“東西是好東西,可是價格太貴了。”
    牛仔褲在西方國家也才剛剛流行。
    以前都是廉價的代名詞。
    之所以火起來,還是因為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帶著火起來的。
    但是終究還是廉價的代名詞。
    這種粗紋的布533港元一米,差了三塊多一米。
    這還是這種薄款的。
    對於這種代加工的服裝行業來說,別說三塊錢,就是三毫,那都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此時,他的心裏好糾結。
    王青鬆聽他說太貴了。
    心裏在那裏琢磨著,要不要降低價格,他在網上看到過很多廠家。
    這種牛仔布,如果量大的話,可以做到五塊錢一米。
    不過出貨的量都是按照噸來算的。
    但是,此時杜明海糾結了一會,說道“這幾種能不能賣給我,我想拿去做樣衣,然後試試。”
    王青鬆自然是不在意了。
    這種東西隻有他有。
    其他人沒有。
    “可以,這個就送給您了,每種都是十米的尺寸。”
    這些東西加一起也就花了一千多。
    他也不是很在意。
    如果真的訂貨了,那還能賣更多。
    不過好像沒那麽多的時間了。
    先不管了,鉤子下了再說。
    杜明海自然是答應了下來,隨後將東西放在了杜婉婷的車子裏。
    東西其實還不少。
    放好了以後,王青鬆看著杜婉婷問道“合同什麽時候能弄好?如果來不及,那咱們的合作隻能結束了。”
    杜婉婷見狀趕忙說道“明天,初稿就能出來。你可以找別的律師去審核。”
    “嗯,好!對了,杜叔,我的駕駛證什麽時候能拿到?要我給什麽東西嗎?”
    杜婉婷見狀從車上拿出一個本子遞給了他。
    “把信息登記上去,就可以了。”
    王青鬆見狀,將身份證拿了出來“這上麵的字我不認識,麻煩你寫一下。”
    上麵除了名字,其他的都是英文。
    聽到這話,杜婉婷拿著東西開始記錄。
    一邊弄一邊問道“對了,還要一張一寸的照片。”
    “哦,這個我有!”
    王青鬆將最後一張黑白照片遞給了她。
    杜婉婷接過東西,繼續抄錄。
    都弄好以後,這才將東西遞給了自己父親。
    轉頭說道“好了,其他的都不用了,這錢我們替你出了。”
    幾百塊錢,他們還是出得起。
    王青鬆也沒有客氣,笑道“那行,就謝謝了,伱們忙,我先回去了。”
    打了個招呼,騎著車子直接就離開了。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杜明海眉頭緊皺“他到底是什麽人,也不像是幹紡織業這一行的啊!”
    因為他能看出來,對方真的對於紡織業一點都不懂。
    杜婉婷也是搖了搖頭,隨後問道“爸,你說是不是哪個有錢的大少爺,剛剛接手家裏的產業啊?”
    這是唯一的答案了。
    杜明海搖了搖頭“不像,就算是哪家有錢的大少爺,接手這麽多物資,至少也要了解一番,不會這麽莽撞地就開始交易。看不懂。”
    他是真的看不懂了。
    杜婉婷回過神來,笑道“好了,別想太多了,至少這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你說是不是?”
    這話,讓杜明海笑了笑。
    也是。
    要是換一個懂的,估計能把他們家壓得抬不起頭來。
    搖搖頭,兩人又重新回到了樓上。
    王青鬆離開了地方以後,左右也是沒事情幹。
    此時他在心裏琢磨著,自己當初來這裏,是因為黃遠誌的事情讓他太憋屈了。
    可是來了以後,他好像找不到能幫助內地的辦法。
    因為內地現在工業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
    民以食為天。
    化肥?
    通過廣交會的交易,以及網上查過,今年內地進口的化肥至少是幾十萬噸。
    就這樣,還是解決不了內地問題。
    讓他弄幾十萬噸的化肥?
    扯淡呢!
    至於糧食,去年進口了五百萬噸糧食。
    這個數量級,已經不是他能觸碰的了。
    歎了口氣。
    大的顧不了,那就顧小的吧!
    等後麵慢慢把適合這裏的技術,給整理一部分出來。
    不用太先進,隻要領先個十幾二十年就可以了。
    至於實物,得看什麽東西。
    讓他弄飛機大炮,他也弄不來啊!
    想到這裏,他騎著車子在附近溜達了起來,順便整理一下腦子。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