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李浩的諫策

字數:6065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李浩整理了下思緒,說道:
    “朝廷看似兼顧到了方方麵麵,實則遺漏了最重要的部分。”
    黃錦頓時上心,忙提起酒壺為其斟上,問:“什麽部分?”
    “人心!”
    李浩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人心最是敏感,朝廷如此……難免讓人多想,有句話叫商不與官鬥。雖說這新鈔可以兌換銀子,但於商會成員來說,這新鈔的風險……可不小。”
    黃錦皺著眉頭問:“侯爺也以為,朝廷會黑下銀子?”
    “這不是我以為的問題,這是諸多大富以為的問題。”李浩說道,“朝廷口頭上說在商會之間流通,卻並未對此做延伸,說難聽點,新鈔不兌換成白銀,就是一張紙。”
    黃錦正色道:“朝廷會兌付的!”
    李浩苦笑道:“黃公公還是沒能明白本侯的意思,核心問題在於,富紳對朝廷有著天然……敬畏。”
    “嗯……直白點講,還是不信任朝廷,對吧?”黃錦問。
    李浩頷首,直言不諱道:
    “你讓他花錢進商會,他肯定樂意,可你讓他花錢換新鈔……怎可能心甘情願?”
    “這……”黃錦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朝廷的意思是……想請侯爺您帶個頭,以李家的產業……”
    李浩搖頭道:“非是我不願,而是我也做不到左右他人。”
    “啊?這……”
    黃錦尬住,想說“怎麽可能”,又覺如此不講道理,一時僵在那兒。
    “商人是逐利的,此事無利可圖也就罷了,反而要擔著風險,誰會願意?”李浩苦笑道,“即便本侯以商業資本做要挾,也難讓人去做無利卻擔風險的事;
    李家產業是大,可遠遠沒有達到可以支配大明諸多大富,就連江南一帶,也做不到。”
    瞥了眼下筆如飛的馮保,李浩不以為意的笑笑,說道:
    “大明富紳何其多,離了一個李家,大明工商業就轟然倒塌了?不會的,各行各業,李家都沒有壟斷,三百六十行,一行都沒有;誠然,與李家合作的大富有許多,可人家離了李家,一樣能風生水起,李家能奈何?”
    頓了頓,“還是說,朝廷欲對大富用強?”
    “這個絕對不會。”黃錦當即表態,“皇上英明睿智,萬不會如此,皇上深刻明白,那般隻會對工商業造成不可逆的打擊,再說,如若皇上有這個心思,又豈會這般彎彎繞?”
    聞聽此言,李浩這才放心下來,笑吟吟道:
    “皇上聖明啊……”
    “……”黃錦撓撓頭,不知該怎麽繼續話題。
    “公公,吃菜啊。”
    “哎,好好。”
    黃錦夾了一筷子,飲了口酒,便停下了,“侯爺以為……朝廷此舉不可行?”
    “這樣的國策,當然不可行,除非朝廷用強!”
    “朝廷不會用強的,皇上不會如此,群臣也不會讚同,還有……他也不會同意。”黃錦搖搖頭。
    “侯爺,此策真不可行?”
    黃錦希冀的看著李浩。
    第(1/3)頁
    第(2/3)頁
    李浩聳了聳肩,無奈道:“退一步來說,便是商會中的富紳人人出資購買新鈔,數額也不會大了,且絕對是年頭購買,年底立即兌換,走個過場之後,便不會複購了。如此,又有何用?”
    黃錦咂吧咂吧嘴,無言以對。
    李浩笑了笑:“本侯隻能代表自己,沒辦法代表別人,將心比心……與朝廷打交道可以不賺,至少不能虧了不是?”
    “呃嗬嗬……朝廷虧了誰,也不會虧了侯爺您啊!”
    “這話怎麽說的?”李浩不滿,“首先,本侯絕對支持國策,且並不在意得失;其次,朝廷若打著虧一部分人利益的主意,那麽官商之間將再無信任可言。”
    黃錦訕訕道:“咱家就一說,並非是那個意思,朝廷也不是,真的。”
    頓了下,遲疑道:“侯爺,您是商業奇才,此事也屬於商業範疇,您……可有良策?”
    李浩反問:“本侯的建議,皇上肯聽嗎?”
    辦法當然有,可李浩也知道,自己不是青爺,皇帝可不一定會買自己的賬。
    此外……
    受李青影響,李浩對皇帝的人品……一向持懷疑態度。
    黃錦鄭重道:“咱家不敢打包票,可咱家可以告訴侯爺,朝廷上下,對此事異常重視,皇上也非目光短淺之人!”
    李浩微微頷首,瞧向一邊的馮保。
    “這位小公公,本侯接下來的話,你可要記全了。”
    馮保忙正襟危坐,蘸了蘸墨水,一臉莊重,“侯爺請講!”
    李浩收回目光,道:
    “第一,相關資金不能入國帑,朝廷需建立新的府庫,專門儲存富紳購買新鈔的錢,且還要讓戶部之外的人來監管,以此來與戶部做切割,絕不能混淆!”
    “第二,朝廷還需成立新的部門,來監管新鈔在商會之間的流通,不能隻拘泥於商紳以新鈔跟朝廷兌換銀子,要切實讓新鈔成為貨幣;這點需強製執行。”
    “第……”
    “讓新鈔成為貨幣?”
    李浩止住話頭,頷首道:“不錯,要想讓新鈔成為鈔,就必須滿足商會之間的成員,可以拿新鈔做買賣;
    如此一來,可讓新鈔擁有銀票的屬性,二來,當商會成員之間習慣了用新鈔來相互結算,就不會再出現,年頭購買年底兌換的情況了;
    朝廷為商紳提供了便利,才有空間和時間獲取商紳的信任;
    隨著時間推移,交易額增加,商會成員不但不會兌換,還會增持!”
    黃錦連連點頭,“快記上,記上……”
    在記了,在記了……馮保下筆如飛,一刻不敢分神,連回話的時間都沒有。
    黃錦收回眼神,問:“第三是什麽?”
    “第三,朝廷需定期回購,不能讓富紳拿著新鈔去跟朝廷換,要朝廷將錢送上門,去回購商紳手中的新鈔。如此,才能更快,更高效的獲取商紳信任。”
    黃錦輕輕點頭,問:“需要持續多久?”
    “這得看第二條。”
    “?”
    李浩解釋:“待新鈔具有了貨幣屬性之後,朝廷再上門回購,商紳便會流露出嫌麻煩的姿態,這時候,便可以不用按期回購了。”
    第(2/3)頁
    第(3/3)頁
    “哎呀……妙啊。”黃錦猛點大腦袋。
    小眼睛放著光,胖手搓個不停,“侯爺,還有要補充的嗎?”
    李浩一口悶了一杯酒,嗬著酒氣說:“第四,國策推行之初,朝廷必須要拿出一個偉光正的態度來。”
    “比如……?”
    李浩義正言辭的說:“朝廷如此,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方便商會成員之間的交易,是為了扶持工商業……此外,商會之外的富紳,哪怕主動購買,朝廷也不賣,以此,來彰顯商會成員的特殊性,優越性。”
    言罷,李浩又是一笑:“嗬嗬……反正,隨著售賣商會名額的展開,能進的都會進,不能進的……也沒啥錢。”
    黃錦大點其頭,朝馮保道:“侯爺這句就不用記了。”
    “是。”馮保匆忙回了句,又寫了會兒,才長長呼出一口氣,隻覺手腕都要廢了……
    相比馮保的身心俱疲,黃錦卻是心花怒放。
    這麽久的司禮監掌印,加之近年來的努力上進,對政治已有了一定的見解。
    黃錦瞧的出來,如若朝廷按照永青侯的建議推行國策,這項國策不僅能成,且成效定會超出預期,且整個過程會十分順利……
    可又總覺著……好像還差點什麽。
    黃錦一時想不明白,李浩卻直接給了他答案。
    “萬事開頭難,亦或說……信任建立最初,往往不容易。”李浩緩緩說道,“李家受國恩重,如此利國之策,當仁不讓。前期,李家願意出麵擔保,以李家家資,私下與商紳之間立下字據,為諸多大富兜底兒;
    此外,李家還會以新鈔結算‘九五折’的優惠,催發相當一部分大富購買新鈔的意願,以點帶麵之下,相信不用數年,便能徹底落實下去……”
    黃錦一下子全通透了,再無疑慮。
    同時,肅然起敬。
    黃錦起身長長一揖,“永青侯之胸襟,之忠君,之……”
    “好了好了……”李浩扶起他,笑道,“達則兼濟天下嘛,這不算什麽。”
    黃錦深吸一口氣,用近乎發誓的口吻說:“請侯爺放心,相信朝廷,相信皇上,一定不會寒了忠臣之心,皇上肯定會補償李家的。”
    補償什麽的我不稀罕,隻要他別黑我的本金……呃,有青爺在,他也不敢……李浩笑吟吟道:
    “正事兒談的也差不多了,不若……吃點,喝點?”
    “嗬嗬……侯爺請。”
    黃錦忙邀李浩落座,同時朝馮保道:“侯爺這番話,一個字都不能疏漏。”
    在記了,在記了……馮保忍著手腕疼痛,吭哧吭哧就是寫……
    雖不甚了解國策,對永青侯的話也吃不太透,可馮保明白,今日永青侯的這番話,對皇上,對朝廷非常重要,超乎尋常的重要……
    如此大事,馮保哪敢怠慢,也慶幸,幸好帶的紙夠多。
    同時,不免滋生豔羨……
    ‘嘖嘖嘖,還得是人永青侯啊,真有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