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朱棣不通軍事?!

字數:690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日暮時分。
    北平西南角人影憧憧。
    夏之白踏著木凳,走下了馬車。
    他身穿著灰衫,雙眸炯炯有神,唯身體略微單薄。
    他的隨行人員很少,除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便隻有驛站安排的人了。
    朱棣上下打量了幾眼,有些失望,臉上帶著幾分輕蔑,手持馬鞭道:“你就是夏之白?今年的新科狀元?”
    夏之白抬頭,望向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男子,這個男子年歲並不算大,隻是在風沙的洗禮下,比同齡人多了幾分滄桑,眼中也充斥著鐵血跟傲然。
    夏之白拱手道:“夏之白見過燕王殿下。”
    朱棣冷哼一聲,眯著眼,指向了前方,冷笑道:“是你剛才說,我朱棣名副其實?”
    “嗬嗬。”
    “那我便讓你見識一下,真正的朱棣是何等風姿,上馬治軍,下馬牧民,文治武功,我朱棣同樣兼備,而且比伱們這些士人做的好得多。”朱棣策馬走到了前麵。
    他天生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天生就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氣概,天生也有一股百折不撓的氣概。
    他不喜歡被人否定。
    “治軍嗎?”夏之白臉上露出幾分古怪。
    朱棣麵露幾分不悅,看向了一旁的丘福跟張玉,遲疑了一下,直接開口道:“來人,把丘福、張玉等人拿下,還有方才擾民的所有人,全部二十軍棍。”
    “亂我軍紀者,全部軍法處置!”
    丘福臉色微變。
    隻是見到朱棣那不怒自威的雙眸,不敢再有任何不滿,連忙點頭應下,老實的去挨了軍棍。
    朱棣在前麵騎著馬,來到了列陣大軍前麵。
    咚咚咚。
    鼓聲還在回蕩。
    天地之間充斥著肅殺之氣。
    一人一馬,就這麽立在那,卻有著睥睨天下的氣勢。
    陪著他征戰近十年的刀,在聽到戰鼓的擂動,仿佛感受到了戰意,在鼓點下微微顫動著,似乎想要脫離刀鞘的束縛,亮出無可睥睨的鋒芒。
    雄偉的方陣中,前麵亮相的輕騎都已退場,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轟鳴聲。
    比前麵的輕騎氣勢更加強大。
    大地都在顫抖。
    那是一隊武裝到牙齒的重騎營。
    就連馬匹都披著鎧甲。
    “列陣。”
    朱棣一聲高喝。
    重騎營瞬間分裂,和剛才的雁字陣不同,這次的方陣列成了錐子,仿若一柄橫亙在地麵的長槍,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隻要將領一聲令下,就要將身前的一切阻擋之物撕裂。
    此刻。
    這一隊重騎營正對著夏之白。
    朱棣回過頭,輕撫著雁翅刀,麵帶著笑容,想看看麵對排山倒海般氣勢如虹的重騎兵衝擊,夏之白會是什麽臉色。
    隻是令朱棣有些意外。
    夏之白負手而立,臉色十分平靜。
    並無任何震顫之感。
    朱棣眉頭一皺,露出幾分意外。
    常人見到這幅雄壯場景,不被嚇得腿抖就不錯了,更甚者,還有直接被嚇哭、嚇暈,甚至被嚇出尿的都不曾少過,夏之白一個文弱書生,麵對重騎兵的衝鋒,竟能麵不崩色。
    這很少見。
    隨即朱棣就冷哼一聲,不認為夏之白沒被震住,極有可能是被嚇呆了,所以才沒有任何反應。
    朱棣策馬,走了回去。
    “夏之白,我再給你一次機會,我朱棣治軍如何?”朱棣的目光從夏之白身上掃過,眼中充滿了戲謔跟期待。
    夏之白平靜的收回目光。
    隻是搖了搖頭。
    他輕歎一聲,感慨道:“洪武洪武,天下布武。”
    “當今陛下以‘洪武’為天下,目的便是重新恢複華夏漢人的勇武,隻是大明立國才十八年,大明的軍威,就已衰敗到如今地步了。”
    “實在令人歎惋。”
    “殿下想問治軍情況。”
    “我的實話,殿下不及陛下遠矣,而且是遠遠不及。”
    “大明的精銳,在陛下手中,能以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能聲罪而汛掃之,廓中國之妖氛,雪中國之仇恥,隻不過如今明軍氣吞山河的氣象已看不到了。”
    “大明的精銳之師,在殿下手中,竟成了一群隻會搖旗呐喊助威的人。”
    “大明軍威衰敗至此何等悲涼。”
    “殿下,你出身帝王之家,更適合去附庸詩文風雅,亦或者在封地當個享樂王爺,不該接觸軍事的。”
    聽著夏之白的話,朱棣的臉徹底黑了。
    他死死的盯著夏之白,眼中閃過一抹厲色,麵色古怪道:“你說什麽?”
    “你說我朱棣不適合帶兵打仗?”
    朱棣先是愣了一下,隨即並未動怒,反而有些想笑,他看了看四周的將士,笑著道:“我朱棣十五歲從軍,跟著常遇春大將軍衝鋒陷陣,多少次死裏逃生,多少次斬敵奪旗,你一個連殺雞都沒殺過的文人,也真評價起我來?”
    “還我不配?”
    “要是我朱棣都不配,天下就沒幾人配了。”
    “我本以為你這個狀元是有多不同凡響,現在看來,才是真的不過如此,你既然這麽喜歡附庸風雅,那還來北平幹什麽?北平可不是什麽好地方,這是我大明的國門所在之地。”
    “在這裏會死人的!”
    朱棣的話一出,四周將士瞬間大笑。
    笑聲中充滿嬉笑跟不屑。
    夏之白一臉平靜,並未受到影響,淡淡道:“殿下認為我說的不對?”
    朱棣一臉古怪道:“你還真以為自己說的對?”
    “我認為自己對殿下的評價很中肯,殿下的確沒有統兵的能力,至少目前的殿下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夏之白淡淡的回複,語氣依舊很平淡,也並不覺得自己說的有錯。
    朱棣笑容一收,浮現一抹怒色。
    他這一次臉色變得嚴肅很多,雙眸緊緊的盯著夏之白道:“我再讓你說一遍,我朱棣適不適合統兵!”
    “不適合。”夏之白搖頭。
    “你真以為我不敢殺你嗎?別說你是什麽狀元,就算是朝廷大臣,我朱棣要是殺了,陛下也不會真把我怎麽樣。”朱棣殺氣騰騰的看向夏之白。
    夏之白點頭道:“殿下這倒沒有說錯。”
    “因為殿下是燕王,是陛下子嗣,出身帝王之家。”
    “天生便帶有著生殺大權。”
    “不過前麵是殿下執意讓我評價的,我隻是對殿下的真實才能做了評價罷了,若是殿下除開王爺這一層身份,殿下引以為傲的戰功,又有多少是真正被認可的?”
    “先鋒,先登,斬旗等軍功,的確讓人欽佩。”
    “殿下真正在沙場立下的軍功,若真實的去論功行賞,殿下又該處在什麽位置?”
    “從古至今,可有天生統帥的?”
    “有。”
    “而且還不少。”
    “且不說太過遙遠的漢唐,大明本身就有李文忠這般天生將才,當然當今陛下也在此列。”
    “真正的天生將才、帥才,是不會受到塵世影響的,隻需給這些人幾次機會,他們便會迅速脫穎而出。”
    “殿下十五歲參軍,如今已二十五歲,卻依舊在軍事上‘不溫不火’,這還是因為殿下為陛下子嗣,得到了天大的容情跟大把的機會,即便如此,殿下依舊沒有獨當一麵的資格。”
    “這其實已很能說明問題了。”
    “天下可有後天成長為統帥將領的?”
    “自然也有。”
    “隻不過現在的燕王殿下讓人感覺不到。”
    “我並不覺得殿下適合治軍,殿下一直以來太過順風順水,因為出身的緣故,生來便讓軍中將領各種忍讓,對於治軍、練兵、亦或者統籌規劃,都十分的粗糙,隻是一個‘莽夫’,隻懂得衝鋒陷陣。”
    “這樣的人又如何擔得起統帥一職?”
    “如今隨著陛下身居皇宮,徐達大將軍病逝,加之北元將領凋零,以及大明很多將領去世,這才造就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狀況,但若是真論練兵治軍,殿下的確才能不足。”
    夏之白並沒絲毫鬆口。
    現在的朱棣的確做不到獨當一麵。
    雖然後世很多人都拿朱棣跟李世民對比,但兩者其實差距很大,朱棣某種程度上,隻算得上是一個小號的朱元璋,單論軍事上,朱元璋尚且難超李世民,又何況是還要小一號的朱棣了。
    朱棣陰沉著臉,握刀的手攥緊。
    他起了殺心。
    從小到大,還是第一次,被人這麽說。
    還是在他最驕傲的軍事上。
    他私底下一直都在拿自己跟唐朝的李世民對比,也並不覺得自己比李世民差,隻是沒有得到那麽多展現的機會,但現在,夏之白卻直接揭穿了根本不是。
    是他沒這個能力。
    至少他父皇不那麽認可。
    朱棣深吸口氣,壓下心頭的火氣,冷冷的掃過夏之白全身,道:“夏之白,你果然是巧舌如簧,我堂堂燕王,竟能被你說的是一無是處,你真的很有膽。”
    “但你對軍事又有多少了解?”
    “莫不以為看了幾本兵書,讀了點兵法,了解了些古人事跡,就可以在我麵前大放厥詞了?”
    “我朱棣征戰沙場,浴血弑殺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
    “我朱棣也是昏了頭,還差點去當真了。”
    “我的軍事能力,用不著你來評價,我麾下的將士,他們的回應,就是最好的明證。”
    朱棣拔出雁翅刀,高聲道:“兒郎們,如今有人質疑我這個燕王,不懂練兵,不懂治兵,你們是我的兵,跟著我出生入死有幾年了,你們來告訴我,我朱棣究竟會不會練兵,會不會治軍?!”
    “我要你們說實話。”
    朱棣的聲音,帶著幾分打趣,也帶著幾分不屑。
    哈哈。
    聽到朱棣的問話,四周響起一陣哄笑聲。
    那些須發潔白的老卒,此刻全都呲牙笑著,一些年輕的士卒,更是笑的前仰後合,他們的笑是肆無忌憚的,是譏諷不屑的,還有充滿鄙夷的,甚至有人還帶著幾分猙獰。
    見狀。
    馬背上的朱棣也笑了。
    他雙手托著下巴,挑釁的看向了夏之白。
    他相信。
    聽到底下士卒的聲音,夏之白就該明白過來,自己才不是不會練兵。
    而是深得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