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這個天下是有主的!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咯吱。
屋門打開了。
外麵守候的侍從望了過來。
隻是不見朱標出來,隻有夏之白出來了。
領首的侍從連忙進到屋內,道:“殿下。”
朱標看了一眼,擺手道:“退下吧,孤想靜靜,李景隆,你也退出去吧。”
李景隆連連點頭,逃也似的走出去了。
剛走出去,就連忙喘了大幾口粗氣,前麵在屋子裏可是憋死他了,生怕自己呼吸重了,引來太子的注意,為自己遭來禍事,如今走出來,才感到整個人一鬆。
他回過頭,望了眼四周,吩咐道:“好好在外麵看著。”
“不要發生任何聲響。”
“要是驚擾到了殿下思考,別怪我不替你們說情。”
侍從麵麵相覷,連忙點頭。
李景隆卻不願待的太近,又往外麵走了走,雖然屋內很冷,寒風凜冽,但他卻感覺在外麵吹風,也遠比在屋內麵對唇槍舌戰厲害,夏之白說的那些話,即便他,也感到一陣膽戰心驚。
作為一個年僅十八歲的少年,讓他摻和進這些事,實在有些太為難他了。
雖然他早熟也早慧,但更懂得分寸進退。
平心而論。
他也感覺太子有些迂了。
倒不是說性格,而是做事風格,顯得有些割裂,對外說著是仁義,但處理的又都是抄家滅族的事,這些事放到陛下頭上,無人會感到突兀,因為陛下就是這麽直白,愛憎分明。
但殿下不是。
所以就顯得有些割裂。
按照夏之白的說法,朱標模仿痕跡有些重,而且還沒有模仿到精髓,所以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仁,沒有仁起來,暴,又沒有樹起來,就始終在兩者中來回,讓人揣度不了。
揣測君主固然不可,但也不能太過搖擺。
不然臣子也會隨時變化,這豈不是在白白浪費精力?
至於太子在思考什麽,他不是很感興趣,也不太敢感興趣,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隨著自己老爹病死,自己一家其實在朝中影響力乏乏,全靠陛下抬愛,他能做的,也就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哪邊都不得罪。
如此還能讓自家富貴長久一點。
要是真去當什麽剛正不阿、秉正直言的人,隻怕他家的富貴就要到此結束了。
呼!
一陣寒風吹來。
李景隆下意識縮了縮脖子。
他抬起頭,虛眯著眼,望了望天空,低聲罵道:“這賊老天,天氣也太冷了,凍死個人。”
就在這時,他眼前一綠。
李景隆蹙眉。
隻見呂滄拿著一件綠大衣走了過來,道:“這是夏大哥讓人送來的,雖然樣式比不上你們的衣服,但勝在保暖,當然還有點重,等日後紡織廠,多收集一點鴨絨、鵝絨,或許會好一些。”
“現在伱將就著穿。”
呂滄有些自來熟,熟絡的待在了李景隆身旁。
李景隆愣了一下,不是很情願,但在寒風的吹刮下,還是沒忍住,將這厚實的棉大衣穿在了身上,剛一套上,就感覺身上厚實了一層,當然也重了不少。
呂滄並不是隻給李景隆送了衣裳,給屋外站著的侍從都送了。
見狀。李景隆也很爽快,讓這些侍從穿上。
他並不擔心會出事。
這可是在應天府,天子腳下,夏之白又是大明臣子,夏之白吃撐了,才會去對殿下動手,而且現在寒冬歲月,本就身子不太靈活,四周又是白雪皚皚一片,有什麽風吹草動,一眼就看到了。
李景隆望向呂滄,好奇的問道:“夏學士,在你們眼裏,究竟是怎樣的人?”
“好人。”呂滄脫口而出“而且是天大的好人。”
“至少我活這麽久,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不怎麽計較個人得失,心中始終存著良知跟善意,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能夠俯下身,跟底層的乞丐、農民等交談,還能將底層人的話聽進去。”
聞言。
李景隆不置可否。
好人?
他才不信這世上有什麽好人。
隻不過是偽裝的好罷了,不過他也不屑去拆穿,又道:“既然夏之白這麽好,那你可知,他費了這麽多心思,做了這麽多努力,究竟想達成什麽?”
呂滄撓了撓頭,道:“不知道。”
“我也沒想明白。”
“以夏大哥的情況,要是真想掙錢,早就掙得盆滿缽滿了,要是想當官,也早就扶搖直上了,結果就始終這麽不上不下,心思既不在掙錢上,也不在當官上,就看不清猜不透。”
“哦,應該是改變這個腐朽的世界!”
呂滄似想到了什麽,激動的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李景隆一愣。
“就是這個,我聽夏大哥說過很多次。”呂滄激動道:“夏大哥經常說,這個天下已經腐朽了,需要對這個天下進行一番通徹的改變,讓天下重新回到‘禮樂’時代,還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李景隆嗤笑一聲,道:“大言不慚。”
“他就一臣子,還想改天換地不成?”
呂滄不滿的瞪了李景隆一眼,道:“有什麽不可能的?沒有夏大哥,會有蒸汽機出來?會有你穿的棉衣出來,會有各種鐵質品出來,還有什麽鐵馬等等,這不就是夏大哥做的?”
“現在隻是還不明顯,等日後產量上來了,你就會知道,這一切能爆發多大的力量。”
“足以改變整個天下的格局!”
呂滄手舞足蹈的比劃著,仿佛已預見了那一刻。
李景隆撇撇嘴,不以為然道:“那又怎樣?朝廷一紙令書,不就封了。”
“而且這些鏡中花水中月的東西,能不能實現還得另說,什麽時候弄出來,也是個問題,哪有你說的這麽誇張,我也承認夏之白的想法很好,但他似乎總是忘記了一件事。”
“這個天下是有主的!”
“在天子的領土下,一切都得聽上意。”
“沒有天子的同意,再好的東西,都是一堆破銅爛鐵,再好的建議,也都是紙上談兵。”
“認識不到這點,再高的才華,都是無用的。”
李景隆搖搖頭。
也是自嘲了幾句,自己竟跟一個下人說這麽多,他哪能理解到這些。
然而,讓李景隆有些意外的是呂滄的回答。
“話雖如此。”
“但要是百姓願意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