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可行試點!
字數:3703 加入書籤
“殿下有事,盡管吩咐。”
一番熱聊之後,不少士人已服服帖帖,生出了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見時機成熟,朱標不再多言,開門見山道:“兩天前,報紙發行,諸位其實都有看到過吧?孤想聽一聽,你們對相關之事的看法跟意見。”
朱標並沒有完全說透。
不過他相信,若真是聰明人,應當能明白,他問的是什麽。
求變!
事到如今,無論是他自己想的,還是被夏之白裹挾的,他其實都已踏上了‘求變’之路。
這一點朱標早就心知肚明,隻不過就像夏之白說的,朝堂願意去跟著做的官員,並不多,他就算想做一些事,最終下來未必真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在做。
而他並不喜隻聽從夏之白一人之變。
若是有會更多人涉足其中,這對朱標而言,無疑是更有選擇的。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必須要各處都放一點。
這道理,他懂得。
一語落下,原本心潮澎湃的眾人,一下冷靜下來不少,任亨泰挑眉,轉過頭,看了看身後那些,嘴角掠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場‘變文’,終究還是跟殿下有著關係。
殿下是支持‘變’的。
吳謙、卓敬臉色變了又變,心頭仿佛壓上了一塊積石,讓他們頓感呼吸不暢,但兩人也是反應靈活的人,很快就調整了過來,至少麵上沒有再露出太多表情。
在其他人怯怯不敢言時,卓敬搶先開口了。
卓敬起身道:“啟稟殿下,兩日前的報紙,在下有幸見過,依殿下之見,說的可是那篇‘變文’?”
卓敬挑眉,緊張的注視著朱標。
朱標呷了一口茶,並沒有做出回應,隻是示意他繼續。
卓敬心頭一跳,閃過一抹驚慌,緊緊的看著朱標,並不認為自己猜錯了,又繼續咬牙道:“那篇文章,初看之下,在下其實並不喜,認為多有狂悖之言,而且相較於天下之勢,太過激進跟瘋狂了。”
“然這兩日細細端詳後,又發覺似有一些道理。”
“天下唯一不變的是變!”
“變化橫亙古今。”
“縱觀曆史,有朝代因‘變’強,也有因‘變’弱,變本身其實並不怎麽可怕,關鍵的是朝什麽方向變,又帶著什麽目的,以及想變成何樣,若是以天下為重的變,以求真務實為方向,以為天下開太平去變,這種變化,或許才是一個王朝真正鼎盛長久之根基。”
“在下眼下是認可這種務實之變的。”
“就實而言,最近兩年,天下的鹽政在不斷推陳出新,地方的道路也在不斷改善,百姓其實已漸漸安定,也給與了天下一個慢慢求變、尋變的契機。”
“在下以為,求真之變,務實之變,是天下渴求之變化。”
“朝廷可沿著這個方向去前進。”
卓敬朝朱標恭敬一禮,緩緩的回到自己原位。
他的心中並不平靜。
這一番話,他其實早就準備了,既然前兩天錯了,如今自要去糾錯,他沒有那麽固執,更不會太高看自己,這個天下錯隻能是臣子、臣民錯,朝廷、陛下還有殿下是不會錯的。
既然錯了,就當及時改正,以免錯上加錯。
至於被其他人奚落,他根本不在乎,大丈夫能屈能伸,相較於自己日後的仕途,及時的‘迷途知返’,未嚐不是對的,總比明知死路一條,還固執己見為好。
聽到卓敬的話,吳謙臉一下變了。
他沒有想到卓敬這麽沒原則,之前還信誓旦旦說著,絕不會輕易改變觀點,結果轉頭就是另外一幅說辭,而且還搶在他前麵,這讓吳謙心中別提多難受了。
吳謙也連忙道:“殿下,草民亦有同感。”
“變化本身無好壞,真正決定好壞的,隻在於朝什麽方向變,而大明自來推崇務實,因而大明求變,也隻會朝著務實的方向變,從這幾年天下的情況看,這種變化是有利於天下的,也是實實在在為天下百姓謀了福祉。”
“隻是變化需一步一個腳印,且不能好高騖遠,不然很容易偏離方向。”
“”
吳謙同樣不甘落後。
將自己的心中想法一一吐盡。
他跟卓敬打的是同樣的心思,必須及早扭轉在殿下心中的印象,不能讓殿下真以為他們‘保守、迂腐’,殿下可是大明太子,天下未來的繼承者,若是不能跟上陛下的思路,哪怕就算科舉高中,又豈能有廣闊的仕途?
他們自不會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
何況因殿下而改變主意,這又有什麽問題?
見卓敬跟吳謙急忙表態,不少士人暗暗搖頭,帶著幾分奚落、幾分嘲笑,這兩人倒是會見風使舵,一見局勢不好,就立即調轉方向,速度倒是快的驚人。
讓他們一時都不知該怎麽開口了。
解縉冷淡的看了兩人兩眼,倒是沒有太多看法,緩緩道:“殿下,求變是不能草率的,也不能隨意就變,需要提前規劃好,也要提前布置,以便於在‘變中保持不變’,從而讓變化始終處於可控範圍。”
“就如之前的鹽政一般,北方進展順利,也並無波瀾,而一旦落到南方,立即就引起了各種事端,讓朝廷也應接不暇,雖是無心之舉,但的確為天下帶來了不少隱患,這還隻是較為可控的變化,若是朝廷沒有製定好詳細規章,就貿然上馬一些事,隻怕對天下的影響會更大。”
“因而草民認為,當以積極的心態去求變,以小心求證的方式去踐行。”
“甚至於”
“可以圈定少數地方,作為一些試點,去探尋有的事可行不可行,若是可行,再進一步推廣,若是出現了不好的事,就當及時製止,以便問題擴大化。”
解縉年紀不大,卻心思縝密。
對於‘求變’有著很深的自己理解,也一直在因時而變,因而相較於吳謙、卓敬的‘套話’,解縉的話,明顯更有深意,也更讓人有所思考。
解縉的話,讓朱標眼前一亮。
他要的就是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才人。
朱標露出一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