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春祭

字數:6093   加入書籤

A+A-


    劉章帶著兩女離開紅候府去散心,跟他們培養一下感情。
    下午又帶著他們去樹林練槍法,經過一個下午的練習。
    她們倆的槍法更加熟練了,以後再考慮讓她們使用步槍和狙擊槍。
    讓她們有更強的自衛能力,也少讓他擔心。
    過兩天就是春耕了,春耕要進行春祭。
    又過去了幾天,倒也沒有發生太鬧心的事。
    到了春三月下旬,春暖花開,又到了一年的春耕時節。
    這一天大早,陳韻和徐繒幫劉章換上紅色新衣。
    劉章是紅侯國地位最高,最尊貴的,由他來主持春祭。
    向神農祈福這一年風調雨順,也隻有劉章有能力舉行本地高規格祭祀。
    他自然穿最新最好的衣服,這也是對神農最高的敬意。
    “今天是春耕祭神的日子,希望神農保佑大家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陳韻也常聽說其他地方或者是洪災,或者是旱災。
    甚至鋪天的蝗災,有些地方糧食減產,甚至絕收。
    各地都在祭祀農神,今年紅侯國使用的貢品是最好的。
    可為什麽有些地方還會遭災難,祭祀每年都少不了。
    就連皇帝都會親自祭祀天地諸神,保佑大漢一年豐收。
    難道是他們的誠意不夠,該祭祀的貢品和禮儀一樣不少。
    劉章看著陳韻,她神情若有所思。
    劉章又看了看徐繒,她很認真地幫他整理衣服。
    看徐繒越來越漂亮了,越看越讓人喜歡。
    確定衣服整理平整了,看看時辰差不多了。
    “郎君,今年是你第一次主持祭祀,可別出了差錯。”
    去年劉嘉不在紅侯國,是由鄭瑢主持祭祀。
    “春祭的禮節,我都熟記於心,錯不了。”
    這次可是準備了最好的貢品,保準神農滿意。
    他對神農也有崇敬之心,神農是農業之祖。
    能夠保佑百姓一年風調雨順,這也是古代百姓美好的願望。
    可是有些地方不是旱災,就是澇災,亦是蝗災。
    今年正月,從南方和北方來的百姓。
    因為受災,他們本來就沒有地,讓他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劉章在紅侯國建造了工坊,安排他們去工坊做工。
    他們就有了穩定的工作,自然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劉章也可以從工坊收取一層的紅利,還能夠獲得部分稅收。
    家風的五百戶,劉章把名額給了那些受災逃難的百姓。
    也是對他們一定的照顧,最近有些家庭打算把十到十五歲之間的女孩子賣給紅侯府為婢。
    劉章拒絕了,紅侯府奴婢足夠多了。
    他也不想增加額外支出,他也能夠理解那些人的貧苦。
    也擔心洪侯府購買過多的奴婢,會被朝廷那幫官員抓住彈劾的話柄。
    劉章在眾人的簇擁下前往神廟,一路奏著鼓樂。
    眾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他們對紅侯萬分感激,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縣衙那邊派人來維持秩序,春祭期間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孩童們蹦跳著,歡笑著,跟著成年人去看祭祀儀式。
    等祭祀儀式結束之後,他們能領到糖果和糕點。
    “春天到,萬物蘇。春耕始,農家忙。拿鋤頭,撒種子。澆上水,等長大。秋收獲,樂滋滋。”
    孩子們唱著三字春耕歌,劉章聽著他們唱的歌。
    他們發自內心地開心,期待著秋豐收。
    今年可以飽飽吃一頓,孩子們歡跳著,拍著手。
    他們用手中的糧食換取了紅侯府發放的高產農種子,化肥隻提供給紅侯國百姓耕地使用。
    亞空間內存放的化肥多得數不勝數,化肥包裝袋上寫著外語。
    也不知道有沒有把華夏國以外的國家內化肥搬空,若真如此,不知道那些人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至於周邊的郡縣富商和貴族,別想從他這裏得到高產農作物種子和化肥。
    到了社稷廟,將貢品依次擺放。
    劉章帶頭進行祭拜,大家帶著虔誠之心。
    希望紅侯國今年沒有洪災和澇災,也沒有蝗災。
    孩童們站在神廟外,看著供桌上美味的貢品。
    等到明天,貢品就會分發給其他人。
    因為這些貢品過了今天,就被神農品嚐過了。
    陳韻和徐繒給他們發放餅幹和糖果,孩童們臉上帶著天真的笑容。
    每年春祭之時,他們都能得到紅侯府發放的糖果和糕點。
    他們拿到了餅幹,餅幹真的很香。
    “兩位姐姐真的好漂亮,一定是天神派來的使者。”
    一個小女孩真心誇陳韻和徐繒,他們認為隻有仙女才會長得漂亮。
    “我們不是天神派來的使者,隻要你們開心就好。”
    陳韻其實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看著這些開心的孩子。
    他也很開心,隻是他不能像他們一樣無憂無慮地玩耍。
    他要擔處理洪侯府事務,讓劉章少操心。
    就在此時,悅耳的音律響起,這是祈福神樂。
    這個時代沒有鞭炮,總感覺少了一點喜慶感。
    大家按照禮製進行祭拜,每一步都不能錯。
    劉章手中拿著貢香,供桌上放著紫檀木神位。
    他們也沒有見過那些神的真容,隻知道他們的神職或者名字。
    用最好的木料或玉石雕刻神職,亦或者名字。
    人們相信神是能收到貢品的,這次的貢品比去年還要好。
    尤其是供奉的酒,大家都能聞到淳厚的酒香。
    酒器中的酒清澈如水,這就代表大家對神農最高的敬意。
    隨後,劉章念起了祈福詞,大家靜靜地聽著。
    每一步都沒有弄錯,就算錯了一點,神農一定不會怪罪他們。
    祭祀儀式持續了好久,最後大家鄭重地拜禮。
    作為祭祀的結束,也希望得到神農的指示。
    神廟之中由本地有威望的人管理,在明天之前要看護好貢品。
    最主要是防著老鼠等動物在夜間跑上供桌偷吃貢品,也要防止人趁夜來偷吃。
    明天把貢品分給大家沾沾福氣,給他們帶來好運。
    漢朝人是非常敬重天地鬼神,這些神是曆史上存在的人物。
    他們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神農、後稷、風雨神。總之,在這個時代不能對神不敬。
    劉章從二十二世紀穿越過來,不知道弄這些算不算迷信。
    可這是古代,如果不敬重神明。
    那會讓百姓很討厭,對自己的前途有著不小的影響。
    就連皇帝都親自祭拜天地諸神,為天下百姓祈福。
    “春祭儀式結束了,一定要看好貢品。”
    劉章對管理人員叮囑,這事非同小可。
    祭拜神農之後,就是進行春耕儀式。
    他作為紅河國最有地位的人,要給大家做個榜樣。
    牽著選好的耕牛,下地耕種,漢朝是非常重視農業的。
    劉章離開神廟之後,上了馬車,在馬車內更衣。
    穿上適合耕地的衣服,剛才進行春祭的時候。
    他內心是很緊張的,他也是第一次參加這麽隆重的祭祀儀式。
    上了馬車之後,他深呼一口氣。
    徐繒和陳韻幫他更衣,換上灰色的布衣。
    這不就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嗎,穿越之前就是種地的。
    土地對他來說有一種親和力,民以食為天,食物當然離不開大的收獲。
    “剛才我祭拜神農,沒有出錯吧?我剛才好緊張。”
    “郎君沒有出錯,神農肯定看到了郎君的誠意。”
    陳韻一邊給他換衣服,一邊回答他的話。
    “今年的貢品比去年還要好,神農一定喜歡。”
    徐繒認為神農一定很喜歡今年的貢品,神農是一位讓人尊敬的天神。
    也是一位大公無私的神,他讓百姓有糧食可食用。
    世世代代不會忘記他的貢獻,春祭最主祭拜的就是神農。
    還好沒有出錯,雖然神農不會怪他。
    兩女覺得神農身邊的那些小神會發脾氣,劉章享受著兩女的更衣服侍。
    穿越過來之後,越來越適應這樣的生活了。
    春耕之後,要好好管理田地,等待著秋收。
    等到了夏季,要做好洪澇災害防範。
    盡可能減少洪水對莊稼的影響,百姓們就靠這秋收過上算是溫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