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好奇心

字數:5926   加入書籤

A+A-


    他們倆在客廳談了半天,卷宗寫了好幾份竹簡。
    江充還提醒劉章要看好徐繒,不要讓她做出損害漢朝利益的事,以免給自己帶來天大的麻煩。
    接下來還是要對徐繒進行調查與監視,確定他沒有跟匈奴暗中聯絡。
    根據掌握的資料,徐繒的父親是匈奴的大當戶蘭漠河。
    當年與漢軍一戰,他雖然戰死了。
    說不定一些殘餘勢力想辦法找到蘭漠河的子女,在他們的帶領下繼續跟漢軍戰鬥。
    江充離開了紅侯府,去走訪那些目擊者。
    徐繒去陳韻那邊,過兩天就可以采桑葉了。
    趁這兩天晴朗,把所用的工具清洗一下並晾曬。
    到了下午,劉章聽說有幾頭大象經過紅侯國。
    陳韻跟要去看大象,她從小到大隻聽過大象很大很重。
    卻沒有見過真實的大象,驅趕大象的人會在紅侯國停留三天。
    聽說他們是從南越國那邊來的,這些大象是要送往長安的。
    既然陳韻想看大象,那就帶著她去看看。
    來到紅侯國的大象是亞洲象,體重在三到五噸。
    他帶著陳韻和徐繒去看大象了,有不少人也過去看了。
    李鄲和王朔帶著護衛跟在後麵保護著他們,他們真擔心大象突然發狂。
    這可比發狂的牛可怕多了,大象又高又重。
    看著就像一座小山,長著長長的鼻子。
    四條腿粗得像支撐房子的柱子,大象的鼻子很靈活。
    他們來到了沱河邊,看到大象被關在木柵欄中。
    有不少人遠遠地看著,也有些人乘坐小舟看著。
    這讓他們驚歎不已,大多數人也是頭一次見到大象。
    他們也在議論著,用什麽方法才能準確稱出大象的體重?
    大象若是用來耕地,那是不是比牛更厲害?
    看大象那麽強壯,有人猜測一頭大象頂十頭牛。
    眾人議論大象方方麵麵,有人覺得大象這麽大。
    那吃的肯定也很多,一般人家真養不起。
    “啊!大象好大啊,看那四條腿像四根大柱子。”
    陳韻看到大象不由得驚歎,若是被踩中了。
    像她這麽嬌小的身軀,估計會被踩得稀爛。
    “隻要不主動招惹它,大象也不會主動攻擊人。”
    劉章穿越之前,不僅見過亞洲象,還見過非洲象。
    亞洲象性格溫順,由於人們的活動範圍擴大。
    大象的數量在不斷減少,至少在五百年前。
    在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有大象活動,如今在兩河流域的大象已經很少見了。
    “在五百至一千年前,咱們這個地方大象也比較多。”
    “郎君,你知道挺多的。那為什麽大象在這個地方很少見了呢?”
    “由於人們開荒種地,以前大象是人們的獵物。大象的數量越來越少,大象繁衍能力比較慢。”
    還有就是氣候造成的,如今,在嶺南地區的大象比較多。
    “也是啊,那些大象挺可憐的。”
    徐繒很同情那些大象不幸遭遇,單人力量自然比不過大象。
    可是人會團結,會製造陷阱。會用工具捕獵,才導致大象數量減少。
    徐繒從小生活在漠南草原,很少見到像大象這麽大的野獸。
    在一萬多年前,還有猛獁象和長毛象的存在。
    “還有比大象更大的大象,在一萬多年前就滅絕了。”
    “真的嗎?那是不是因為人們的活動,才造成比大象還大的大象滅絕?”
    陳韻很好奇了,她覺得郎君懂得很多。
    “這個我就不確定了,至少一萬多年前。人們還是以部落的形式聚集,那時候的武器或其他工具都很落後。”
    一萬多年前,是新石器時代。
    那時候的人們以長毛象和猛獁象為食,後來氣候逐漸變暖。
    這兩種象不適應暖和的氣候,而逐漸滅絕了。
    這也隻是他的猜測,兩女崇拜的目光看著他。
    “郎君,你看過不少書,有沒有詳細描述那些滅絕的大象。”
    “書上隻是簡單的描述,滅絕的那種大象,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大象三倍大。”
    他們三個正談論一萬多年前滅絕的大象,這時傳來人們的驚呼聲。
    這才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大象靈活地卷動著長鼻子。
    很輕鬆地把一根木頭舉起來,那根木頭估計也有七八十斤。
    就這麽輕鬆地給舉起來了,陳韻也不由得驚歎。
    “郎君,你說那大象的鼻子能不能把我舉起來?”
    “它的鼻子是很有力氣的,當然能輕鬆地把你舉起來。”
    陳韻的體重才八十五斤,大象把她舉起來非常的輕鬆。
    聽他們議論一頭大象有多重,一般的稱量工具不適合稱大象體重。
    “郎君,你有沒有好辦法稱大象的體重?”
    徐繒對大象有多重感到好奇,他們常見的秤就很小。
    像糧食這樣的東西,有專門的量具。
    李鄲他們也期待著劉章能不能想到好辦法,除了把大象切成一塊又一塊。
    用這樣的方式來稱重,那樣大象就活不了了。
    “稱大象,我隻想到三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有足夠大的天平。第二種方法就是用巨大的蹺蹺板,第三種辦法就是用船體吃水法。”
    第三種辦法就是用曹衝稱象的典故,把大象的體重給稱出來。
    他把所說的三種稱重方法具體操作,告訴了他們。
    這種方法多少有些誤差,但也能知道大象的大致體重。
    劉章看了那幾頭大象,它們的體重大概是四噸左右。
    巨大天平、蹺蹺板、木船,在這裏都沒有。
    他的亞空間手表中有地磅,把地磅拿出來用不太合適。
    稱大象的方法其實不止三種,隻要肯花時間,很耗費人力物力。
    大象的體重還是能撐出來的,劉章的目光看向河麵。
    “我所說的這三種方法,目前都不具備。”
    “如果能找來一條大船,按你所說。把大象放上去,看船的吃水線。”
    李鄲剛才就聽明白了,這種方法比天平和蹺蹺板更容易操作。
    把大象驅趕到空船裏,再將船撐到河中心。
    等船往下沉,在做好標記。大船上的人在轉移到小船上,就能得到準確的重量。
    “你說得不錯,不過這種方法多少有些誤差。但達到了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隻是我們沒有這麽大的船。”
    劉章攤了攤手,他看了一下河麵。
    都是一些小木舟,無法承載兩噸以上的重物。
    現在製作製作巨大的天平和蹺蹺板,太耗時間了。
    陳韻和徐繒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麵,多麽希望來一條大船。
    大家繼續看大象表演,稱重的事暫時別想了。
    過了半個時辰左右,陳韻看到河麵遠處有一條船向這邊過來。
    估計那條船很大,也符合承載大象的條件。
    “郎君,你看。那邊來了一條大船,那條船行不行?”
    陳韻指著河麵遠處,劉章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
    那是一條比較大的貨船,估計貨船甲板比較寬。
    也不知船主願不願意幫忙稱大象,劉章對大象的體重有多少毫不在乎。
    其他人想知道,看樣子那條船是打算在這邊靠岸。
    不少人像那條大船看過去,他們又看向劉章。
    以他的身份,對方肯定會答應的。
    當然,要花點錢,大家可以湊一點錢。
    眾人在河岸邊等待著,船逐漸向岸邊靠過來。
    船上的人們也看到了大象,他們看到岸上的人向這邊看過來。
    這條船運送貨物來到紅侯國出售,準備靠岸卸貨。
    再購買一些生活用品,盡快把貨物賣出去。
    船主總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看到岸邊站著一位身份高貴的人。
    凡是來紅侯國的人,沒有人不認識紅侯的。
    紅侯最近名聲遠播,他用神奇的藥救了不少人。
    當船靠岸了之後,有些人去跟船主打招呼。
    希望借船一用,他們願意花點錢。
    看到船上滿滿的貨物,船工們開始把貨物卸下來。
    船上還有馬車、牛車、驢車,這些是用來運送貨物的交通工具。
    船主向劉章這邊走過來,要跟他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