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劣質銅幣

字數:6015   加入書籤

A+A-


    劉章和母親在彭城呆了幾天,參加了宗族祭拜宗廟。
    祭拜宗廟過後的第二天,母子倆離開彭城前往沛縣。
    去那裏祭拜他這一脈的祖先,紅懿侯安葬在那裏。
    這一天的天氣有些陰沉,從彭城到沛縣有一百六十多裏。
    如果是開車的話,隻需要一個多小時。
    這個時代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騎馬或者坐馬車,母子倆決定坐馬車前往沛縣。
    一路上還算比較順利,劉章擔心曾祖父到父親這一代的祖墓會被盜。
    在他們的祖墓附近安排了十幾戶人家守墓,每年會給這十幾戶人家一些錢和糧食。
    這十幾戶人家勤勞忠實,他們家境貧寒。
    為劉章的祖先守墓,讓他們得到了豐厚的酬勞。
    母子倆來到了沛縣郊外,抬頭望去,不遠處就是劉璋這一脈的祖墓。
    這時候正是中午,前方幾戶人家炊煙渺渺。
    馬車繼續向劉佳的墓地行駛過去,村裏人看到有外人來了。
    守墓人很盡職盡責,他們看到外人來之後。
    就非常的警惕,劉章下了馬車。
    跟守墓人打聲招呼,以免對方誤會了。
    “我來自紅侯國,我是來祭拜父親的。”
    劉章從佩戴的鞶囊中拿出拇指大小的純金印,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尺寸是長寬各二點五厘米,高兩厘米。
    守墓人結果金印仔細看了一下,守墓人倒是識字。
    上麵刻著“紅喉之印”小篆,印紐雕刻著螭獸。
    這枚金印雕刻精致,絕對是朝廷發放的。
    守墓人見過很多種印章,對印章的真偽能夠準確辨別。
    “你是紅猴,看金印沒問題。”
    守墓人叫吳優,負責守護劉嘉之墓。
    “我的確是紅侯,這金印是孝景皇帝所賜,從曾祖父紅懿侯世代相傳。”
    若是用假的金印和假的身份,他們隻要向當地官府報告。
    一旦被抓住,假冒貴族,處罰可是不輕的。
    既然劉章的身份沒問題,就可以放他們過去。
    李鄲帶著幾個護衛隨後過來了,無憂去通知裏長。
    臨走之前跟劉璋他們說若是有需要幫助,盡管跟他們說。
    看他們除了騎馬,還有乘坐馬車的。
    在劉嘉墓的旁邊有一座草廬,有好幾個月沒住人了。
    看騎馬的那幾個人並不像奴仆,出門在外也不帶幾個仆人隨行。
    吳優也不會多問多管,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劉章把馬車趕到草廬前麵,隨後把車上的一些物品搬下來。
    草廬旁邊有簡易的廚房,趁天還亮著。
    等會去集市上買一些食材,買一些陶製器具。
    “阿姐,你在草廬中休息。我帶元直去集市上買些東西回來。”
    現在不適合把亞空間手表中的東西拿出來,他們來這裏不是為了遊玩。
    這幾天掃墓,飲食起居要樸素。
    也是對逝者的尊敬,其他護衛就在草廬附近守護陣容。
    劉章帶著李鄲前往附近的集市,去年在這裏住過幾個月。
    對附近的環境也比較熟悉,距離草廬以東五裏有一處集市。
    當馬車來到了集市,集市上的行人並不是很多。
    附近村莊的人把手工製品,或者農產品拿到集市上賣錢。
    這幾天是清明時節,集市上也有賣祭拜先人的祭品。
    不過做工比較粗糙,普通人也不會在意這些。
    劉章打算買一些蔬菜和陶器,至於其它物品看著買吧。
    集市上各種吆喝不斷,他們也想盡快把手中的物品賣出去。
    看的人多,買的人少,其他攤位的生意也是很慘淡。
    他們先來到賣陶器的攤位前,地上鋪著破舊抹布。
    陶器比較粗糙,地攤上擺放著各種用途的陶器。
    “老人家,你今年多少歲了?”
    看著眼前須發潔白的老者,估計也有五六十歲了。
    “老朽六十有二,二位要買陶器。”
    看著老者有些枯瘦,穿著破舊的麻布衣。
    一雙草鞋看起來磨損挺嚴重的,這就是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況。
    他們隻求溫飽,他們就很知足了。
    “這陶器怎麽賣?”李丹問老者。
    “大的五錢一個,中的三錢一個,小的一錢一個。”
    在這集市上還有好幾處賣陶器的攤位,他賣的陶器是最便宜的。
    而且種類齊全,買回去煮飯能用好久。
    “老人家,如何稱呼你?”劉章問老者。
    “老朽名叫陳大實,是陳家村人。二位若是看中哪件陶器,老朽可以便宜點賣。”
    這些陶器是自己家做的,價格絕對公道。
    “這些陶器我全要了,你算算多少錢?”
    劉章看了一下,攤位上有三十多件大小陶器。
    錢買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既能幫助陳大實增加收入。
    又能用全套陶器做飯,他要在父親的墓地附近住上七天。
    “大中小陶器各十件,一共九十錢。若是你們住處有點遠,我可以用牛車幫你們送到住處。”
    陳大實願意幫他們免費送貨上門,他來到集市上已經半天了。
    一件陶器都沒賣出去,眼前的兩個人看來家境不錯。
    陳大實為人很老實,也樂於助人。
    他的兒子和孫子在其他地方做工,趁這幾天集市人多。
    把做好並積攢下來陶器拿到集市賣,賣陶器真的賺不了幾個錢。
    劉章覺得陳大實算術能力還真不錯,他從隨身佩戴的布袋中取出一些銅錢。
    現在流通的是漢半兩錢,一枚銅錢重四克左右。
    支付銅錢並不是數一個又一個,而是根據支付價錢總數。
    再用稱稱重量,陳大實拿起了攤位上的秤。
    秤是十六兩製,把銅錢放到秤盤裏秤。
    還要看看銅錢的質量,不怕銅錢重量不夠。
    而是怕銅錢太過於劣質,若是跟別人交易。
    那這劣質銅錢就花不出去,對自己來說就虧大了。
    劉章拿出來一把銅錢,將其放入襯盤中。
    陳大實把銅錢稱了稱,一共重一百五十錢。
    他又把多餘的錢拿出秤盤,還給了劉章。
    當足夠九十錢的時候,交易並沒有就此完成。
    還要對銅錢進行檢查,防止銅錢中混雜著劣質銅錢。
    他做的小本生意,經不起損失。
    陳大實又快又熟練地挑選著銅錢,把合格的銅錢放到左邊。
    把不合格的銅錢放在右邊,很快挑出了十枚劣質銅錢。
    陳大實也不確定劉章和李鄲是不是故意把劣質銅錢混在優質銅錢之中。
    既然挑出了劣質銅錢,那就要讓對方按等量換錢。
    “這些銅錢質地太差,還請你用合格的銅錢付錢。”
    他們倆看著地攤上那十枚劣質銅錢重三十克左右,自己真的沒有太在注意這錢的問題。
    劉章使用的是楚製漢半兩錢,每一枚銅錢重量差不多。
    各郡國有鑄幣權,在孝文帝時期,允許民間鑄錢。
    這也導致了銅錢質量參差不齊,他在紅侯國花錢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楚國鑄造的銅錢也流通到紅侯國,可能這次運氣不太好。
    “老人家,真對不起。我們沒太注意這錢有問題,我這就跟你換。”
    劉章態度非常好,人家做小買賣不容易。
    他真的無意欺負人家,他攜帶的銅錢之中有劣質的。
    對他來說,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估計像這樣的劣質銅錢隻多不少。
    有必要向本地官府告知此事,讓官府逐級上報。
    最好讓朝廷統一鑄造貨幣標準,盡可能杜絕製造劣質錢幣,擾亂市場經濟。
    劉章又拿出一把銅錢,讓陳大實挑出符合要求的銅錢。
    有不少人在旁邊圍觀,他們很少遇到這種情況。
    但願劉章和李丹不是欺負眼前的老人家,他們倆的態度還算不錯。
    劉章收回劣質銅錢,將銅錢單獨存放。
    既然是劣質的銅錢,那說明銅錢中含銅量很低。
    拿在手裏掂了掂,分量倒是挺足的。
    如果用亞空間手表掃描一下,就能掃出金屬含量的比例。
    下次再跟別人交易,就要注意一點了,免得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