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考考李陵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時間一晃過去了三日,漢軍準備充分了。
    羌人待在城內不出來,劉章既沒有派人勸降。
    也沒有派人去叫陣,一些補給通過熱氣球送到軍營。
    這並不是從漢朝境內送過來的,而是劉章讓仿真機器人把物資裝上熱氣球。
    控製熱氣球過來,所需物資更加齊全了。
    漢軍的底氣更足了,這次拋石機投擲大號霹靂彈。
    點燃引信之後,霹靂彈投進城內。
    城內爆炸聲不斷,有的霹靂彈砸在城牆上。
    對城牆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羌王並沒有派兵出城跟漢軍野戰。
    他知道打不過漢軍,也收到過之前戰敗的羌人部落傳來的消息。
    劉章故意讓他們把消息傳到班伽卓龍等人的耳中,就是讓他們感到恐慌。
    這都是常規操作了,隻要一聲令下,漢軍很熟練地使用各種器械。
    遠程破壞敵人城牆,看起來就是爽。
    還不會對本方造成傷亡,沒有使用攻城雲梯。
    也沒有讓漢軍不惜一切代價向前衝,用遠程攻擊武器就夠了。
    守城的羌人可就慘了,他們一直被動挨打。
    城內的一些建築遭到破壞,王宮位於城的中心。
    拋石機根本就打不到,此刻羌王和王後聽到最新戰況。
    他們很是不安,他們是想通過密道逃跑。
    劉章早就找到了城外的各密道出口,隻要他們敢出來。
    那就能把他們活捉或者斬殺,滅西羌國是必然的。
    守城的羌人看漢軍人數不多,他們想能不能出城跟對方對戰。
    消滅一個是一個,反正城內的戰士很多。
    轟擊了一會兒城,劉章下令停止了。
    讓羌人稍微喘口氣,這並不是照顧他們。
    而是讓他們的精神一點點崩潰,讓他們感覺空前絕後的壓力。
    讓他們感到絕望,可漢軍偏偏不勸降。
    他們也不知道戰爭要持續到什麽時候,戰爭主動權掌握著漢軍手中。
    對敵作戰多種手段一起用,心理戰也是其中之一。
    這就考驗指揮官的能力,大號霹靂彈爆炸聲如雷。
    也有著驚人的破壞力,城內的人被嚇得不輕。
    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霹靂彈落地就炸。
    這也是他們頭一次遇到,爆炸過後,有些建築著火了。
    一些人忙著滅火,也不知道漢軍手中有多少霹靂彈。
    他們以為漢軍會沒完沒了地投擲過來,等了半天也沒見有東西從外麵落進來。
    有人猜測漢軍可能休息了,城內的人也可以稍微放鬆一下。
    此刻,漢軍大營正在生火做飯,等他們吃飽了再打。
    “這一上午讓城內驚恐不安,你覺得他們會不會出城跟我們一戰?”
    李陵當然希望羌人出城跟他們打,盡可能多地消滅敵人。
    “他們被我們打怕了,不敢輕易出城。”
    若不是漢軍多次以少勝多,羅娑城的羌人還真會出城跟他們作戰。
    “不是我驕傲,而是他們真的不敢出來。他們輸不起,這也是他們最後的力量了。”
    羅娑城也是西羌國最後一塊實際掌控領土,有些羌人貴族自立為王。
    有些臣服於漢朝,就算西羌國不滅亡。
    西羌國也是混亂分裂,不足以對漢朝構成威脅。
    “羅娑城占地麵積夠大,城池也比我們打的其他城堅固高大。拿下這座城,可能要耗費更長時間。”
    李陵覺得劉章說得很有道理,對羅娑城的情況了如指掌。
    “羌王我會堅守到底的,你會親眼見到他捧著王印,向我們投降。”
    到時候大家都能見到受降壯觀的場麵,也標誌著一個王國的滅亡。
    “我很期待那天到來,聽說王宮之中收藏著羌人的聖物金兀鷲神杖。”
    李陵想把神杖帶回長安,親手交給劉徹。
    “那是用銅鑄造的,表麵鍍了一層金,金兀鷲神杖確實是他們的聖物。”
    劉章也想見見羌人的聖物,到時候把一些此聖物送到長安。
    劉章告訴李陵,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對敵人攻心戰。
    兵法上說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那是羌人心理素質並不高,讓他們感受到無盡的恐慌。
    他們再也無心作戰,隻想著投降活命。
    甚至會把羌王和王後活捉,作為投降的條件。
    “我隻是比你大四歲,但參加過多場戰爭。我比你更有經驗,你要好好學。”
    李陵比劉章大不了幾歲,作戰經驗自然沒有他豐富。
    兩世為人的他,經驗自然豐富多了。
    “以後你也會獨自率領軍隊指揮,要為自己負責,要為手中的兵負責。”
    劉章趁著空閑跟他講一些兵法之道,希望對他以後有用。
    “你的作戰經驗確實比我豐富,這幾個月你隻是安排作戰計劃。隻能取得一場又一場勝利,我很欽佩。”
    不得不佩服,他不過二十二歲,指揮作戰手法非常的穩重。
    就像一位五六十歲的老將,可劉章確實不到三十歲。
    “我也是在戰爭中學習,學習中作戰。我來考考你,若是你率領五千人行軍途中遇到了八萬敵人。該怎麽做?”
    這是李陵將來遇到的,這算是給他一種暗示。
    劉章遇到敵軍比自己多十倍,盡可能不與對方硬碰硬。
    五千對八萬,人數懸殊太大,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盡可能不與敵軍硬拚,實在跑不掉,盡可能想辦法求援。”
    遇到這種情況,沒有太大勝算,跟對方硬拚隻會損兵折將。
    除非我方裝備極好,對方戰鬥力不強。
    “你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李陵反問劉章。
    “當然是跑了,打是沒有勝算的。保存實力才是最重要的,要估計好自己的實力,考慮有沒有必要跟敵人打下去。”
    遇到十多倍於己的敵人,不能逞強,能跑就跑。
    劉章就是這麽想的,當年十萬匈奴追著他率領的漢軍到北海。
    “這種情況我遇到過,當年漠北之戰。我率領一萬五千漢軍,被十萬匈奴追著,我跟匈奴周旋了好久。”
    當年率領漢軍翻山越嶺,最終還是擺脫了匈奴的追擊。
    匈奴損失了好幾萬,這是成功的戰例。
    劉章當時也很緊張,若是指揮不當,極有可能戰死在北方。
    將自己的經曆分享給李陵,他以後遇到這種情況。
    能夠擺脫敵人的重重包圍,那時候劉章不一定跟他一起作戰。
    “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氣勢更強,對敵人造成心理壓力。讓他們怕了,讓他們不清楚虛實。”
    別人不知道我方的情況下,可以借機衝出重圍。
    當然,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這就考驗個人的綜合能力。
    “實戰與理論相結合,你要多學,希望你將來成為向你大父那樣的名將。”
    劉章輕輕拍著李陵的肩膀,他將來必然成為名將。
    還是把羅娑城拿下再說,以後有機會多帶著他跟敵人作戰。
    讓李陵學到更多的戰爭知識,讓他快點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