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家人最值得信任
字數:4996 加入書籤
長安內外的貴族又一次被徹查,貴族們感到惶恐不安。
隻有少部分貴族參與報複劉章一家人,有一部分暗中跟邪教合作。
對紅侯國無差別破壞,就是讓紅侯國的人感到恐慌。
就是看不得紅侯國繁榮,那些貴族的計劃沒有成功。
他們被繡衣衛和廷尉調查,有不少貴族被捕。
到了二月,有的貴族學位被降級,有的被削去爵位。
他們真的很後悔,可後悔已經晚了。
江充和張賀一同前往紅侯國,調查紅侯國百姓被襲擊事件。
同時傳達皇帝旨意,讓劉章四月到達泰山。
劉章之前就預料到了,反正這一年又有的忙。
在家清閑的時間很短,穿越到漢武帝時代,就是個忙碌的命。
江充密詔交給劉章,看過密詔書之後,不要告訴任何人。
這是劉徹的意思,讓張賀和江充轉達給劉章。
讓他看完之後就銷毀,更不能讓他的家人知道密詔中的內容。
就算不給家人看密詔,家人也猜到密照上所寫的內容。
張賀和江充正在調查紅侯國遭襲擊事件,審問那些被抓住的邪教徒。
這一天,兩人跟劉璋在客廳談話,並且讓其他人回避。
“尊侯可猜到是何人指使。”
“我不知道具體是誰指使的,我跟長安那些貴族確實有些恩怨。”
劉章就算知道是隆慮公主跟巫蓮教暗中合作,也不會直接跟他們倆說。
畢竟沒有確鑿的證據,說出來就有誣陷的嫌疑。
“尊侯是不敢說出來,我們也調查差不多了。此事與龍綠公主有些關係,陛下已經對他處罰了。”
隆慮公主的門客有的被處罰,有的被驅逐長安。
凡是參與此案的貴族爵位降級,亦或者削除爵位。
因為這件事,對貴族們的影響極大。
有不少官員被免職,地方宗教沒有徹底解散,地方官嚴重失職。
“就兩個月的時間,從長安到各郡縣。不少官員受到波及,就連紅侯國官員也被免職。”
江充把這些告訴劉章,也是劉徹的意思。
“等你們回去之後,麻煩你們帶我感謝陛下。這些年我沒有主動招惹那些貴族,他們一直跟我過不去。”
確實如此,若不是他們主動招惹劉章,也就不會自討苦吃。
那些貴族要麵子,也受不得半點委屈。
“他們享福慣了,除了陛下,無人敢惹他們。”
張賀不禁苦笑,那些貴族精明得很。
也有犯糊塗的時候,他們聯合起來對付劉章,就不是明智之舉。
“隻因為他們這些年過得太順利了,不敢招惹黃氏宗親。卻敢欺負我和家人,真以為我好欺負。”
劉章心裏也是窩著火,沒有殺他們,已經是很仁慈了。
不殺他們並不代表就忍氣吞聲,兩個月前給劉徹寫奏疏,讓他處理那些貴族。
這也是劉章最後一次容忍,下次他們再得罪紅侯府的人。
劉章毫不介意派人把他們悄悄地殺了,讓活著的貴族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
“難道我就這麽招人恨,我從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惹事。”
就是因為跟那些貴族有一些小矛盾,害得自己家人受到牽連。
心中有怨氣,劉章又不喜歡肆意殺戮。
這跟戰爭中殺敵情況不一樣,漢朝境內有律法製度。
一旦讓別人知道他濫殺無辜,朝廷也不會放過他的。
“再過幾年,有些貴族還會報複我,這會影響我完成陛下交的任務。”
誰若是遇到這種事。不生氣才怪呢。
“陛下說了,這是最後一次了。若下次他們再敢針對你,就剝奪他們一切權利。”
讓劉章安心做事,這幾個月處罰了不少貴族。
讓他們永遠恢複不了爵位,享受不了原先的待遇。
這個處罰夠重了,有些貴族彈劾劉章。
貴族們上的奏疏如同石沉大海,他們的彈劾根本得不到回複。
“陛下讓我們轉告你,這次傷害紅侯國百姓的人一律處死,其他地方的邪教嚴厲鎮壓。”
即使江充他們不說,劉章也知道。
派出去的人打探消息回來匯報,對長安那些貴族進行嚴密監視。
以後他們說什麽做什麽,都會被劉章提前知曉。
兩人跟劉章聊了好久,最後向他告辭。
過了一會,鄭瑢和陳韻來到客廳。
“他們離開了紅侯府,陛下派他們送來密詔。”
劉章把密詔給母親看,家人是值得相信的。
鄭瑢和陳韻看了一下密詔,讓劉章參加完封禪泰山活動。
秘密前往遼東郡,調集遼東郡軍隊滅掉衛氏朝鮮。
計劃實行是明年,要打衛氏朝鮮一個措手不及。
“就算不看密詔,我們也猜到裏麵的內容。”
陳韻之前就聽劉章說過,等封禪泰山結束,他就要前往遼東郡。
這一去就是兩年多,衛氏朝鮮是漢朝東北地區威脅較大的一個王國。
隻能滅掉衛氏朝鮮,控製了其地區,北邊的匈奴就少了一個盟友。
漢朝可以把重心放在西北地區,至於漠南草原那邊。
有一部分漢軍駐紮,匈奴不敢輕易越過漠北。
匈奴南下之路被封住,更不可能從西北過來。
除非他們能打通河西四郡,以匈奴目前的實力很難做到。
“除了苟延殘喘的匈奴,朝鮮算是大漢最後一個威脅了。至於西域諸國,不足為懼。”
西域幾十個國家聯手,也不是漢朝的對手。
劉章已經把西域各國的實力調查透了,並且告訴了劉徹。
若不是烏孫國離漢朝太遠,隻要派兩三萬人,就能輕鬆地滅了烏孫國。
烏孫國對漢朝的威脅微乎其微,目前最大的威脅還是匈奴。
“匈奴多次戰敗,就想著拉攏周邊一些國家。跟大漢抗衡,最好拖垮大漢。”
劉章看透了匈奴的意圖,那些小國在夾縫中生存。
匈奴就算實力削弱了,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漢朝的實力如日中天,這兩個國家都惹不起。
“朝鮮必然會被大漢所滅,郎君當年說過的。”
陳韻聽郎君講過西漢曆史,漢滅衛氏朝鮮是戰略所需。
“江充和張賀把密詔給我,讓我看完銷毀。並且不能泄露給他人,你們是我的家人,是我最信任的人。”
陳韻他們也不會把密招的內容告訴紅侯府以外的人。
“張賀是張湯之子,郎君以前沒有提起過他。”
“他也在廷尉任職,也算是子承父業。到了征和二年,受到巫蠱之禍牽連被處以腐刑。”
劉章跟張賀的交集很少,對他也不太了解。
張湯當年對劉章有過不少的幫助,他一直記著這份恩情。
若是將來張湯的家人遇到困難,劉章會暗中相助,以還張湯的恩情。
“他將來會遭遇這麽悲慘的事,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他的命運。”
“有點難,當年我試圖改變一些人的命運,最終失敗了。”
劉章微微搖頭,也隻能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