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各有心思

字數:4931   加入書籤

A+A-


    劉章感到心情有點難受,出征位置朝前不久。
    首次出現漢軍陣亡,雖然隻有二十人,可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戰爭是很殘酷,傷亡確實難免的。
    劉章覺得這是自己安排失誤,也有一定的責任。
    “這些被俘的人怎麽處理?”衛伉問道。
    如果把他們帶著,對眾將士來說是累贅。
    找個地方關押,就需要安排一些人看著。
    還要分出一部分食物給他們,想想都是很虧。
    衛伉真想把他們全殺了,可是殺俘虜,會有損漢軍名聲。
    以後就不會有敵軍投降,至於怎麽處置,還得看劉章。
    “有兩個選擇,一是把他們送到大漢境內關押。二是派人去建衛右渠,讓對方拿東西來換俘虜。”
    劉章也不想殺俘虜,無論雙方打得多麽激烈。
    殺俘虜終究影響不好,除非被俘的一方做出了天怒人怨的事。
    漢朝跟衛氏朝鮮之間沒有深仇大恨,隻是立場不同。
    “如果派人把他們押送到大漢境內,讓當地官府看押。等戰爭結束,他們還是要被放出來。”
    這樣消耗的成本就高,如果派人去王顯成見衛右渠。
    俘虜是很值錢的,要將利益最大化,才是劉章想要的。
    “這些俘虜不能上,也不能被虐待。就看衛右渠他們在不在乎這些俘虜?”
    劉章和衛伉商議過後,派一個聰明而且能言善辯的漢軍去王顯成。
    派去的人帶上充足的糧食和黃金在路上用,叮囑他多加小心。
    劉章對派去的人叮囑,盡可能不要激怒對方。
    把話帶到就行了,對方也有可能一怒之下殺了派去的人。
    那以後雙方就沒有談判的必要了,也把衛氏朝鮮貴族的退路封死了。
    他們很清楚,斬殺漢朝使者,將遭受到更大的報複。
    劉章派去的使者騎著快馬出發了,就等著他帶消息回來。
    等到了中午,兩路漢軍會合了。
    雙方分享的戰況,劉章這邊手上的漢軍有一千多。
    “接下來我們休整,讓受傷的將士養傷,我打算攻下白同城。”
    劉章指著地圖上東南方向的一座城池,隻要拿下了,大家就可以在城內安心休整。
    “受傷的將士在原地休息,留一部分人照顧,其餘將士跟著我去攻城。”
    眾人一聽說又有作戰計劃,他們兩眼冒光。
    打仗就意味著有軍功可拿,受重傷的不能參戰,受輕傷的不想留下來養傷。
    “將軍,我們隻是受了輕傷,還請允許我們參戰。”
    受輕傷的漢軍請戰,哪怕是暫時也不後悔。
    “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你們還是好好養傷。有的是機會讓你們參戰,戰爭沒那麽快結束。”
    滅衛氏朝鮮之戰,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結束。
    受傷的三千多將士不能參戰,就是不想讓他們傷上加傷。
    “就這麽定了,等你們傷養好了繼續參戰。”
    把一些非戰鬥人員留下來照顧受傷的人,給他們一些武器自衛。
    “你們留在這裏,如果有敵軍靠近。什麽都不用說,將敵軍直接殺了。”
    至於那些俘虜,留下來確實讓人不放心。
    把他們帶到白同城那邊,會給大家添累贅。
    “我交給你們個任務,這些俘虜看好了。等我們回來之後,給你們算軍功。”
    看俘虜也能算軍功的,劉章有這個權利。
    而且給的軍功也合理,俘虜對漢軍來說也是一部分重要資源。
    是跟對方談判的籌碼,不能讓這些俘虜逃跑了。
    “我們一定會看好他們的,等你們回來,絕對不會少一個。”
    “他們就交給你們,不要虐待他們。等拿下了白同城,我派人來接你們入城住。”
    等安排好了一切,劉章率領漢軍向白同城出發。
    這是他們進入衛氏朝鮮以來攻打的第一座城,攻城可比在野外作戰難度大多了。
    到了下午,他們來到白同城附近。
    劉章派斥候在白同城附近偵查,也不急著攻城。
    白同城守將叫高須,副將叫王領,城內有五千六百守軍。
    我們也看到漢軍到了城外,是守是降。
    城內的人產生了分歧,手又能守多久?
    他們知道漢軍很強,白同城遲早要被攻破。
    “他們這麽快就來到了白同城外,他們還是沒有拖住漢軍,肯定是全軍覆沒。”
    兩萬多衛氏朝鮮軍,就這麽被對方打敗了。
    看到漢軍正在組裝攻城器械,看樣子他們打算攻城了。
    “城內的人聽著,隻給你們一次機會,趕快開城門投降。”
    劉章拿著銅皮喇叭對城樓上的人喊著,對方能投降最好。
    就減少漢軍傷亡,所有將士可以獲得軍功。
    城上守軍沒有理會,這還沒開打呢。勝敗還不一定。
    “看來你們是不想投降,告訴你們,沒有我們攻不下的城池。早點投降,會得到優待。”
    劉章也沒有多少耐心了,等攻城器械組裝好,先攻城試試看。
    看到漢軍列陣,他們隨時待命,給對方一種很強的壓迫感。
    “最後一次勸你們,開城門出來投降。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這是劉剛最後一次勸降,抵抗到底,活著的人隻能看到城池被攻破。
    “他的話真是可笑,因為幾句話就能讓我們投降,一座城哪有那麽好拿下的。就算能拿下,也是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高須知道漢軍的厲害,哪怕城內隻剩下一人。
    也要跟韓軍死戰到底,多消滅一個海軍,衛氏朝鮮就有希望跟漢朝和談。
    “即使把這些漢軍消滅了,大漢皇帝還會派兵來打我們。要知道大漢人口眾多,而且兵多將廣。”
    王令其實不想堅守到底,就算他戰死了,這座城還是會被漢軍占領。
    有什麽意義呢?那些達官顯貴還是歌舞升平。
    王令不敢把心裏話說出來,也要為自己的後路做打算。
    “守不住也得守,這是我們的職責。明知此戰必死,但死得有價值。”
    高須堅守自己的職責,同時防止身邊人準備開城門投降。
    “你不要想著投向漢軍,能夠獲得官職和爵位。漢朝那些人很狡詐,他們也瞧不起投降之人。”
    高須一直防著王令,防止他趁機偷襲。
    “你去城內維持秩序,我來指揮守城。”
    把王令支開,就是不給他偷襲的機會。
    另外,派人監視著王令,防止他有投降的舉動。
    打開城門的絞盤在城樓上,周圍有精銳的守軍守護著。
    王令也知道高旭在防著他,帶人出城投降,暫時沒有機會。
    還是去城內維持秩序,反正這座城也守不住。
    他盡可能遠離,等漢軍入城了,再投降也不遲。
    高須太固執了,即使守住了這座城。又能得到多少好處?
    頂多被那些達官顯貴誇讚幾句,給少量的黃金作為獎賞。
    王令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投降雖然有點可恥,活著比什麽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