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良苦用心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A+A-


    劉章率領漢軍殺了過去,手中的箭已經射完了。
    雙方很快短兵相接,漢軍勇猛如虎。
    而且長短兵器配合,輕鬆地斬殺衛氏朝鮮軍。
    倒在地上最多的是衛氏朝鮮軍,漢軍身上的甲胄防護高。
    衛氏朝鮮軍手中的武器很難傷到漢軍,雖然雙方都穿著甲胄。
    漢軍的甲胄製作工藝更好,他們手中的武器鋒利無比。
    有的漢軍拿著鈍器,能夠輕鬆地破人的甲胄。
    衛氏朝鮮軍喊殺聲響徹天空,漢軍並沒有喊叫。
    他們要節省體力,殺更多的敵人。
    高喊聲確實能夠震懾敵人,可對漢軍來說沒用。
    這些都是漢軍玩剩下的,不但沒有被嚇到,反而讓漢軍更興奮。
    認為敵人是怕了,才有這樣的表現。
    漢軍之前的表現,衛氏朝鮮軍也是有所耳聞。
    雖然來了五千人,戰勝漢軍沒有太大信心。
    對方可以以少勝多,甚至以弱勝強。
    此刻,雙方的戰鬥很激烈,一方想要敵軍首級獲得爵位。
    一方隻想早點完成任務,返回土城烤火取暖。
    越來越多的衛氏朝鮮軍倒在地上,受傷的更多。
    有的漢軍去補刀,如果不殺了受傷的衛氏朝鮮軍。
    他們有可能趁機攻擊漢軍背後,像這樣的情況,就不能對敵人手下留情。
    劉章更是勇不可敵,一個又一個敵軍被斬殺。
    衛氏朝鮮軍很快,跟漢軍拉開距離。
    漢軍強得離譜,遠戰近戰都不是對手。
    尤其是劉章,如同神人一般,他一個人就斬殺了二十多個衛氏朝鮮軍。
    他們真的怕了,看他穿的甲胄要比其他漢軍好一點。
    但不知道劉章是什麽身份?百夫長下令撤退。
    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再來,一定能夠拿下木寨。
    劉章他們看到衛氏朝鮮軍撤退了,於是追了過去。
    能多殺一個是一個,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再來了?
    衛氏朝鮮軍跑得真快,漢軍穿著厚重的甲胄,速度就比不上對方。
    “不用追了,我們回到墓寨,等他們下次再來。”
    劉章下令停止追擊,以免遭到敵人的伏擊。
    攙扶著受傷的戰友返回木寨,就是不知道李陵他們那邊的情況怎麽樣?
    這次斬殺了一千五百衛氏朝鮮軍,還有五百受傷較重的沒有來得及被帶走。
    就成了漢軍的俘虜,他們眼中充滿了恐懼。
    漢軍強得太可怕,五千衛氏朝鮮軍打不過一千五百漢軍。
    劉章也沒有下令把五百受傷的衛士朝鮮軍殺了,把他們捆起來帶回木寨。
    不僅要給受傷的漢軍治療,也要給受傷的衛氏朝鮮軍治療。
    在這個時代可沒有所謂的國際公約,就算在戰場上殺了受傷的敵軍。
    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會成為勝利方的戰功。
    劉章他們回到了木寨,趙慈帶人先幫漢軍處理傷口。
    與此同時,李陵這邊伏擊前來的衛氏朝鮮軍。
    李陵他們駐紮的地方沒有劉章那邊好,這是他的選擇。
    雙方先是用弓弩互射,然後進行了近戰。
    李陵身先士卒,他雖然沒有劉章那麽厲害,但殺敵很勇猛。
    巧妙地布陣,兩千漢軍把三十衛氏朝鮮軍包圍。
    這次務必將它們全部消滅,漢軍看到送上門來的敵人,無比的興奮。
    雙方交戰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中午,衛氏朝鮮軍看到勝利無望。
    千夫長帶領剩下的人準備逃回土城,李陵可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率領漢軍一路追擊,戰鬥又持續了下午。
    把所有衛氏朝鮮軍斬殺,漢軍有一千人不同程度受傷。
    受傷人數比六張那邊還多,受傷較重的漢軍被送到劉章的營地。
    讓趙慈給他們治療,另外請求劉章調撥一部分未受傷的漢軍過來。
    受傷較重的漢軍來到劉章所在的木寨,也轉達了李陵的請求。
    他的要求可以滿足,調派五百漢軍去李陵的木寨。
    其實很多漢軍想跟著劉章殺敵立功,跟著他活下來的幾率更大。
    李陵雖然作戰勇猛,可是每場仗打下來,受傷的人也不少。
    李陵在軍事策略上,要比劉章略遜一籌。
    他注定成為不了三軍統帥,而劉章智勇雙全。
    通過兩人參加的幾場仗相比,得出的結論,跟著劉章更好。
    既然是劉章的命令,他們隻好去李林那邊。
    等他們走了之後,趙慈來到劉章身邊。
    “這次有不少將士受傷,少卿那邊受傷的更多。受重傷的已經上好藥,包紮好了。”
    出征衛氏朝鮮以來,受傷的漢軍越來越多。
    衛氏朝鮮軍實力確實很強,如果不是劉章指揮作戰。
    估計漢軍傷亡會更多,就是不知道楊仆那邊的戰況如何?
    “他們不太想去少卿那裏,可他那裏人手不足。我不得不派人去增援,白同城那邊的守軍調過來。”
    要確保白同城有足夠的兵力防守,劉章和李陵的任務是攔截運送補給的衛氏朝鮮軍。
    “少卿還是太年輕了,他又急著想立功。快點振興家族,別人不理解,但我們倆理解。”
    趙慈很清楚李陵擔負著振興家族的重任,自從李廣和李敢相繼離世。
    隴西李家迅速衰落,李陵是整個家族中最優秀的。
    “我已經盡力幫他了,他們有多高的成就?就看他自己的了。”
    劉章對他的照顧夠多了,幾場仗下來,李陵也攢了不少軍功。
    不過也有一些問題,他太過於急躁,一旦被敵人利用這一點。
    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劉章讓過去的漢軍給他帶一封信。
    李陵看完信之後,盡早改正缺點,對以後行軍作戰有幫助。
    “但願他能夠采納,讓他有更大的進步。李老將軍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
    就怕李陵心浮氣躁,對劉章的建議置之不理。
    也辜負了劉章的一番好意,李陵甚至可能厭惡他。
    “他一定會理解你一番苦心,如果他不聽,那我也瞧不起他。”
    趙慈很心疼劉章,每次出征,都是為別人著想。
    而自己往往是最累的,這些年輕人太衝動,也是不好帶。
    “但願如此,等滅了朝鮮,他的功勞足以封關內侯。想要封列侯,那就得再努力了。”
    想想李廣奮鬥一輩子,連關內侯都沒得到。
    他的兒子李敢得到關內侯爵位,可惜一次衝動,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李陵的性格有點像李敢,勇猛而有些衝動。
    “我已經是列侯了,也不需要太多的軍功。所以盡可能把功勞給其他人,讓他們榮耀歸鄉。”
    劉璋覺得自己獲得太多的功勞,不一定是好事。
    把機會讓給別人,讓別人對他有好感。
    劉章真是一番良苦用心,也確實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
    劉章跟趙慈聊了一會兒,又去看了受傷的將士。
    等晚上的時候,派人把他們護送回白同城,讓他們在城裏養傷。
    這裏實在太冷了,也不太利於傷勢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