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我不是那解鈴人
字數:2754 加入書籤
第(1/3)頁
> 然而第二天,當八阿哥問候惠妃的禮物送入長春宮,直郡王府依舊沒動靜,哪怕惠妃是為了孫兒求藥才滑倒,也沒讓大阿哥對母親多幾分感激。
轉眼到了臘八,紫禁城裏冷冷清清,德妃一早來寧壽宮向太後請安,太後問起溫憲幾時進宮,才知道孫女居然和旁人一樣,今天都不來過節了。
太後又心疼又生氣,衝德妃抱怨:「那孩子怎麽這麽傻,我這旨意自然是給旁人下的,與她什麽相幹,她能和別人一樣嗎。可你看看,成親這麽久了,她回來過幾天,這孩子就不想我嗎?」
德妃隻能聽著,沒有好的解釋,不如不開口,她總不能對太後說,溫憲長大了,有著帝女之重,她明白自己的言行會給父兄帶去什麽影響,她再也不是太後膝下嬌憨霸道的小孫女了。
太後吩咐高娃嬤嬤:「去胤禔、胤祉家打聽,他們的孩子好了,就立刻解了我的旨意,一天都不得耽誤,我想孩子了,我想見我的丫頭。」
高娃嬤嬤應下,就要去安排人手,背對著太後時,衝娘娘使了眼色,德妃淡淡一笑會意,不久後,主仆二人在門外見上了麵。
屋簷下,寒風拂麵,高娃嬤嬤開門見山,躬身道:「請娘娘恕奴婢冒犯,奴婢能想到,娘娘更盼著公主打理好自己的小家,與額駙恩愛度日,不要常常進宮,不要放著妻子與主母的身份不顧,依舊在宮裏做小孫女。可是娘娘,公主一落地就來了寧壽宮,是太後在這紫禁城,乃至這大清國最親的人,太後絕不會纏著公主,不會妨礙她過自己的小日子,僅僅是一位祖母思念孫兒,還請娘娘從中引導,請公主時不時回宮探望祖母。」.81.
德妃坦言:「不瞞您說,歸寧宴後,有一日溫憲要和她四嫂嫂進宮,遭胤禛阻攔,這當哥哥的不知傳了些什麽輕什麽重的話,要得她妹妹從此嚴格約束自己。自然,她也長大了、懂事了,她有她的考量,而眼下能勸得動孩子的人,不是我。請嬤嬤相信,絕非我不體諒太後,不願去勸溫憲,我不是那解鈴人。」
高娃嬤嬤問:「娘娘的意思?」
德妃道:「這事兒,得皇上找閨女說才管用,還請嬤嬤再等一等,替公主哄著些祖母,過些日子皇上回宮,一定盡快解了您的憂心。」
高娃嬤嬤心裏最惦記的人,必定是太後,一時說:「要不,請公主再去園子裏逛一逛?」
第(1/3)頁
第(2/3)頁
德妃不禁笑了,勸嬤嬤:「等小皇孫們這一陣過去才好,咱們皇長孫也在園子裏呢,且得精心養著。」
高娃嬤嬤掩飾不住的失落,說道:「奴婢前日就泡上了五穀,昨晚熬煮一夜,做了公主最愛吃的臘八粥。這可與分賜各府的不同,與娘娘們來請安吃的也不同,是公主從小吃著長大的,眼下隻能一會兒,再派人送去公主府了。」
德妃笑道:「多送一些,如今人家可是有額駙的。」
高娃嬤嬤這才笑了:「娘娘放心,太後雖思念孫兒,可公主與額駙過得好,才是太後最大的心願。」
正說著,有小太監來傳話,還當是哪位娘娘要來請安,誰知是暢春園傳來的消息。
聖上今日居然離了暢春園,正往三阿哥府去,道是要與兒子一同過臘八,一並看一看病中的小孫兒弘晴。
高娃嬤嬤打發了小太監,對德妃道:「這下榮妃娘娘可算臉上有光了,三阿哥遭削爵至今,娘娘一直精神不振,太後都擔心她的身子。」
德妃點頭:「是好事,那我就不走了,一會兒榮姐姐該來向太後稟告此事,我在這兒,她心裏更高興,這風光體麵,得有人看見才有意思不是。」
嬤嬤不禁誇讚:「還得是咱們德妃娘娘心胸寬廣。」
此刻乾清宮裏,太子正對著一堆折子犯愁,可胤禛與胤祺進門來,又放下一摞奏折。
太子疲憊地探出腦袋,大清早的已是滿麵倦容,畢竟天沒亮,就已起身坐在這兒,沒完沒了地批閱奏折。
第(2/3)頁
第(3/3)頁
見弟弟們又放下一摞,太子頭疼地問:「今日不是臘八嗎,你們怎麽不在家過節,進宮做什麽?」
胤禛應道:「這些折子,得趕在下一次去暢春園前處置完,實在是一日也不能耽誤。」
太子扔下筆,怒道:「我的眼睛快瞎了,這手指頭也夾不住筆了,那些請安折子究竟有什麽用,跟雪片似的飛來,皇阿瑪當了幾十年皇帝,就是光聽他們問候安好嗎?」.
胤禛垂首不語,胤祺也不敢出聲,可就連他都明白,皇帝治天下,治的是臣是人,這些瑣碎的請安折子,還真就不能少。
隻見小太監進門,戰戰兢兢地稟告:「啟稟太子,暢春園傳來話,萬歲爺擺駕三貝勒府,請太子與其他貝勒阿哥們不必前往伺候,各自歸家過節。」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