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態度

字數:246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下官萬年令武高逸,見過九皇子殿下。”
    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州府;惡貫滿盈,附郭京城,做萬年令這兩年多,是他的福氣。
    不過過了今年,做完第三年,這福氣就轉給下一個幸運兒了。
    武高逸下拜行禮時兀自想道。
    九皇子的來意他自然知曉,但並不放在心上。
    完全不虛。
    等他的任期結束,依照本朝當今陛下的習慣,他大抵要去邊地走一遭,治理邊地,三五年後還朝。
    前幾任的萬年令,除了李仁安是被貶了官去了,去了十來年,幾番周轉才為成與萬年令同品階的知府,其他人都是平級過去,做出錦繡政績還京入朝的路數。
    “武大令免禮,我來縣衙之前在周遭轉了一圈,百姓對大令讚不絕口,都稱大令為武青天,想來今歲的考核,大令升遷在即。”
    和秦明玥聊完,九皇子秦明瑄立即安排了出宮的事宜。
    瑜貴嬪的案子涉及到了兩個太醫,都死在了宮外,故而九皇子秦明瑄才得了出宮查探的機會,這是他第一次自己出宮。
    皇子成年出閣之前私下裏拜會官員是幹涉朝政的不孝之舉,但領了命便不算私聯。
    九皇子秦明瑄這一行,雖白龍魚服,但又光明正大,誰來了也挑不出毛病。
    第(1/3)頁
    第(2/3)頁
    “殿下誇耀太過了,為百姓謀福祉、除罪惡、保平安,乃是為官的本分,今歲是下官在萬年為令的最後一載了,下官戰戰兢兢,絲毫不敢鬆懈。”
    “武大令可知我因何而來?”秦明瑄微微一笑,溫良卻並不失強硬。
    “下官不敢賣關子,餘太醫一家休沐還鄉在城外被匪徒劫殺的案子,來人,去取卷宗來。”
    “殿下,外麵風大,還請入內堂說話,下官命人備上茶,殿下先潤潤喉。”武高逸側身抬手,不卑不亢地引著秦明瑄向內堂走去。
    內堂簡潔雅致,侍從將茶端上,他恭敬地捧起一盞遞上:“九皇子殿下嚐嚐,這茶雖比不上宮中的貢茶,但能解渴,便是好茶。”
    “武大令意有所指?”九皇子秦明瑄接過茶盞,輕嗅著茶香。
    “殿下多心了。”武高逸笑著搖了搖頭。
    秦明瑄淺嚐了一口茶,便將茶盞放下,輕輕抬手:“武大令請坐。”
    “多謝殿下。”
    待到衙役將卷宗呈上,“殿下,這便是餘太醫一家被劫殺一案的卷宗。”
    “今年六月時下官曾向陛下上言,下定決心要為治下的這群百姓們做最後一件實事,不知殿下可聽說過?”
    “嚴懲奸宄,以靖地方,嚴治匪患,路不拾遺。”秦明瑄點了點頭,“這很好,就算下一任萬年令隻是泥塑的菩薩,有武大令這一作為,萬年也可保十年的穩當。”
    “多謝殿下肯定。”武高逸長歎了一口氣。
    第(2/3)頁
    第(3/3)頁
    “餘太醫一案中的凶手便在下官執行這‘嚴懲奸宄,以靖地方,嚴治匪患,路不拾遺。’中抓住的。
    若餘太醫案若在平時,那些匪徒現在定然還活著,以待來年秋日問斬。
    可下官為了震懾地方,昭示決心,問出了他們犯了多少案之後,將這些罪犯都拖到菜市口殺了。”
    “武大令確定他們就是殺害餘太醫的凶手?”
    “下官確信。”
    “看來餘太醫一案,是意外了?若是有人指使了這群匪徒,還有機會查出來嗎?”
    武高逸捋了捋胡須,“下官盡力為殿下輔弼,查清此項嫌疑。”
    九皇子將案件卷宗遞給身後的內侍,緩緩起身:“多謝武大令的招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