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清廷失去了這29%,會如何?

字數:13740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正月還沒結束,
    稅吏們就迫不及待開始下鄉了,貼告示,通知大戶,約談士紳,銅鑼敲的哐哐響。
    總之,讓所有人都感受到知府大人的決心。
    不但要收曆年的欠繳,還要收今年的春撥。
    縣衙裏的板子,打的虎虎生風。甚至木枷、站籠都不夠用了。恐怖的氣氛,在一府九縣蔓延。
    田稅,是清廷最大的稅源。
    其次,是鹽稅。
    再其次,是過境稅(關稅,商稅)。
    商人通過關卡,就需要交過境稅。例如,崇文門,滸墅關,臨清關。
    粵海關,也屬於過境稅。
    ……
    這個時代的商稅,是通過攔路設卡向商賈直接收取的。
    雖然說並不科學,可在時代背景下,隻能如此。
    而李鬱的胥江碼頭,收取船隻過路費,
    還有園區內,收取商戶1成的流水,都屬於他的一種嚐試。
    作為穿越人士,他很希望能在商稅上做文章,獲取一個穩定的銀錢來源。
    靠掠奪起家沒問題,但是坐大後,一定要有健全的財稅架構。
    一個能夠提供兵源,稅源,和糧食的穩固根據地。
    按照李鬱的不成熟想法,
    他希望治下是商人出錢,農戶出人這樣的模式。
    商人出錢,可享受李家軍製定的秩序,經商獲取利潤。農戶出人,可獲得軍餉,以及躍升階層的機會。
    普通讀書人,可在軍中做書辦,在地方做吏。
    至於說青皮混混街溜子這一類的,要麽編入軍中,要麽就放到工礦,水運一類的位置上。
    以上,是李鬱的構思,底氣就是武力。
    他讓人找來了劉千:
    “蘇州府,鬆江府的銀庫官倉分布,你了解嗎?”
    “屬下疏忽了。”
    “你抽調人手把這事給我搞清楚。做一張蘇鬆兩府倉庫分布圖出來,標注好庫藏物品,還有數量。”
    劉千思索了一下,笑道:
    “我明白了,主公是想一旦開戰了,要立即派兵占領這些府庫吧?”
    “對,都是我的。”
    ……
    數天前,
    李鬱從布政使司得到了一份公文,枯燥無味。但是他卻如獲至寶,賞了這個小吏5兩。
    因為,這裏麵提到幾個關鍵的數據。
    乾隆38年,朝廷全年稅收(實收)約5300萬兩,糧1300萬石。
    其中,江蘇貢獻了19%,浙江10%。
    李鬱反複念叨著:
    “29%,清廷要是失去了這29%,會如何?”
    楊雲嬌恰好端著一碗蓮子羹來了,就隨口說道:
    “元氣大傷唄,但也不至於氣絕身亡。銀子這東西吧,擠擠還是可以有的。”
    “是啊。”李鬱視線微微下移。
    正常渠道收不到錢了,可以用非正常渠道嘛。
    比如抓幾個官,抓幾個富商,哢嚓,抄家。
    這銀子,變魔術一樣就出來了。
    當然,擠多了就不行了,會流血的。
    “要依奴家說,爺你得布局江北。”
    “為何?”
    “守江必守淮,兵書都這麽說的。”
    “一馬平川,江浙自古難守。”
    “除了軍事考慮,奴家還覺得不能放跑了揚州鹽商。鹽商之富裕,不是潘家能比的。”
    ……
    楊雲嬌說的很認真,畢竟她是出身徽州鹽商家族,還是有發言權的。
    “江北,揚州府。”
    李鬱在紙上隨手繪製了簡易地圖,琢磨了起來。
    揚州府東麵,瀕海灘塗廣闊,都是兩淮鹽場的轄區。
    兩淮鹽運使尤拔世,還有鹽商的恩怨,似乎可以做些文章。
    李氏一貫戰略,先找到矛盾點,引爆,然後趁亂布局,又搶又殺。
    這種高級玩法,似乎挺眼熟的。
    不過,真有效。
    “去年,我和鹽運司的貴師爺公開示好,可是這位尤大人似乎對我警惕心極高。”
    “奴家也瞧出來了。”
    李鬱喝了口蓮子羹,腦海裏浮現出了主意。
    一箭雙雕,啊不,三雕。
    不,除了自己,全是雕。
    想到妙處,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
    楊雲嬌猶豫了一下,問道:
    “漕運總督府的胡師爺,最近可有信件來?”
    “似是沒有。”
    “奴家聽說,她有個女兒,聰慧麗質,母家亦是出身浙江名門。”
    李鬱愣了:
    “我聽說胡師爺喪偶多年了?”
    “老來得女,後來妻子染病身亡,未曾再娶。”
    ……
    沉默了一會,
    楊雲嬌突然開口道:
    “老爺勿怪,奴家思來想去,胡家女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隻不過,我們的成色,胡師爺清楚嗎?”
    李鬱笑了笑:
    “我也吃不準。這老家夥,心機太深,我有些懼他。”
    “如此說來,奴家倒放心了。”
    “為何?”
    “胡師爺肯定吃透了伱的成色,隻不過權衡旁觀而已。”
    李鬱點點頭:
    “既然如此,這事可以探探苗頭。”
    楊雲嬌莞爾一笑:
    “爺放心,那位胡靈兒年方14,標致端莊,雪白軟順,絕不會有礙觀瞻。”
    “嗯?”
    李鬱聽出來了,為何你這麽了解。
    楊雲嬌笑道:
    “當初在寺廟上香,奴家曾見過,並一起喝過早茶,以姐妹相稱。哦對了,正月裏我們還有過通信。”
    “信件,是何人寄送?”
    “爺不知道呀,江南六府的商號就有這個業務。”
    “時效幾何?鄉下也能送嗎?”
    “奴家印象中,是僅限於府城周邊。時效不好說,商隊順手的事,快則三五天,慢則十天半個月。”
    “價格呢?”
    “500文起步,1兩銀子封頂。”
    在這個時代,
    絕對是昂貴消費了。
    ……
    不過,楊雲嬌忍不住拉回了話題:
    “老爺,胡靈兒的事,您意下如何?”
    “我原則上沒意見。”
    這一句圓頭圓腦的回答,倆人都忍不住笑了。
    楊雲嬌起身,坐了上來。
    青絲間一股梔子花的香味,很好聞。
    “爺,內務部的差事,奴家要不要讓出來?”
    “為何?”
    “一介女流,掌管權柄,怕是不好。”
    “好不好,我說了算。內務部很重要,你和韋秀要上心,不方便處置的事就問我。”
    “是。”
    倆人不再說話,沉浸式回憶。
    某種意義上來說,倆人是共患難的戰友,在情感上很近的。
    但是這是封建時代,有些觀念大於天。
    李鬱突然開口道:
    “我給你調撥20精銳,你列名單,他們動手。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是,奴家遵命。”
    楊雲嬌起身,行禮後平靜離開。
    她的眼神裏,殺意浮現。當年的仇家,一個都不要留。
    她懂李鬱,也很感激李鬱。
    趁著現在時機尚早,趕緊清楚掉隱患。
    徽州府鹽商4家,鄰居2家,人牙子1戶,另有6人,她一一詳細寫下。
    考慮到此事機密,李鬱派來了李二狗,和李大虎。
    大虎沉穩,二狗殘忍。一旦出手,不留活口。
    ……
    楊雲嬌呆呆的坐在窗口,望著碼頭上忙碌的人群。
    她,終於完成了幾件大事。
    李鬱的正妻,她做不成。
    但是她會竭力扶上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女子。
    而胡靈兒,就很合適。
    倆人能處的來,也能互補。
    胡靈兒內斂,典型的書香閨秀範兒,但不愛拋頭露麵。
    更不喜喊打喊殺,親自過問一些“俗務”。
    倆人在寺廟相遇,印象頗佳。
    後來,她就產生了這個心思。
    經過縝密的考慮,試探,她有8成勝算,才正式開口了。
    這個空缺若是被其他敵視自己的女子占據了,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這些心思,她未曾和任何人說過。
    男人的戰場在沙場,女人的戰場在內宅。
    看似沒有硝煙,卻是殺人不見血。
    韋秀大大咧咧,心思簡單,女漢子一枚,是她天然的盟友。
    如此,就夠了。
    前些日子來葵水,在她的安排下,韋秀已經替補卡位了。
    她了解李鬱的戰略,抓住韋秀,就等於牽住了清風寨這個風箏的線。
    韋俊,就翻不出李鬱的掌心。
    苗有林雖然桀驁,可人在屋簷下,不怕他不低頭。
    想翻臉,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
    前兩天,劉千親自去了一趟清風寨。
    回來後提交了情報備忘錄,還有簡易地圖。
    似乎他在清風寨安插了一個眼線,具體怎麽回事,她也不方便打聽。
    李鬱書房,有個樟木立櫃,常年是上鎖的。
    任何人,都不能觸碰,包括她。
    開鎖上鎖的時候,從未有第二人在場過。
    ……
    李鬱此時剛開鎖,輕輕打開了櫃門。
    他抬頭,伸手,接住了飄落的紙片。
    防盜措施。
    若是有人打開,即使發現了紙片,也不知道該夾在哪兒。
    更大的概率,是不會注意到這小小的紙片。
    雖然說自己是書房,極少有人進來,可還是要小心謹慎。
    他取出了一張地圖,仔細展開,攤在桌上。
    這是一張江南局部地圖,上麵有鬆江府,蘇州府,常州府,太湖,湖州府,揚州府等。
    根據他的記憶,和清廷的輿圖繪製出來的這樣一張圖。
    上麵,密密麻麻的標注了很多紅點。
    凡是紅點,都是自己勢力的布局。
    而兩個紅箭頭,一個指向江北的揚州府,一個指向東麵臨海的金山縣。
    藍點則是清廷的駐軍所在,密密麻麻。
    旁邊還標注了具體兵力數字。
    實心小藍點,代表綠營一個營,500人左右。
    藍點加藍圈,就是更大規模的綠營兵力。
    崇明,有蘇鬆總兵鎮標。三營1500人左右。
    鬆江,有江南提督提標,五營2500人左右。
    ……
    而黑色,就是駐防八旗所在。
    江寧,4000人左右。
    京口,700人左右。
    杭州,3000人左右,其中一部分水師在乍浦。
    李鬱歎了一口氣,江南開局,果然很困難。
    四麵皆敵,被包圍的感覺。
    若是在一個方向被糾纏住,比如在西線,和江寧八旗對峙數日。
    保不齊杭州八旗,就會從南麵陸上捅一刀。
    乍浦旗營水師,江南提督的南匯營(外海水師),蘇鬆總兵的中營(外海水師),左右營(內河水師)會在後方出現,登陸金山縣。
    理論上,還可能在長江任意一個地點登陸。
    情報基本是正確的,因為來源於衙門公文。
    胥吏們對於保密,嗤之以鼻,在他們眼裏,倒賣信息簡直是太有良心了。衙門又沒有一丁點損失。
    而且這不是倒賣實物,查無實據,一點風險都沒有。
    李鬱心裏一直忐忑,八旗到底是真老虎,還是紙老虎?
    穿越人士,接觸信息太多反而形成了困擾,
    有人說,旗人早就爛透了,有人說八旗是退步了但還是一支合格的軍隊。
    李鬱懷疑,是大量廢物和少量精銳同存。
    還是交給戰場實踐吧。
    實踐了,才知道八旗成色。
    ……
    蘇州滿城,
    旗人的廢物點心氣質,正在逐漸顯現。
    主要是那幫京旗大爺,堪稱旗人恥辱,他們撒著歡兒的,發揚國粹。
    江南多好,沒沙塵暴,沒刺骨寒風的,
    街道上還幹淨,不至於出門一腳泥,一腳糞。
    戶部發的銀子,正好拿出來使,
    早起,先去城外遛鳥,
    漢人居住區域來碗豆腐腦,小餛飩,爆魚麵,生煎。
    然後去茶樓,吹噓半天,見見老朋友。
    中午下館子,船菜,淮揚菜,本地菜,每天變著花樣的吃。
    下午,先泡澡堂子。
    晚上,照例吃點大菜。
    然後,逛窯子。
    滿城內的那一家,很快就不能滿足了。他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就投向了閶門一帶。
    然而問題來了。
    滿城在夜晚是要緊鎖城門的,這麽一關,這些人就回不來了。
    鬧,大鬧。
    鬧的最終在城門上,挖了一個小門。僅供一人,彎著腰可以出入。
    被戲稱為“狗洞”。
    京旗的囂張,很快帶動了其他駐防八旗的玩興。
    蘇州百姓都說這麽會享受的旗兵,估計打仗也不咋樣。
    在李鬱的授意下,幾個青皮爭風吃醋和京旗打了一架,結果是京旗吃了大虧。
    去官府告狀,然後捉拿這幾個青皮。
    然而,未果。
    人早就逃了,一溜煙的去了長興縣。
    ……
    “老爺,胡遊擊來了。”
    “請進來。”
    結拜兄弟,從金雞汛把總,一路做到遊擊將軍的胡之晃,大笑著進來了。
    “去看過兒子了嗎?”
    “看了,像我。”
    李鬱忍不住笑了,心想若是不像你,就壞了。
    “有件大事,想和你商量。我想把兩淮鹽運使尤拔世的私鹽買賣,給掀了。”
    老胡眼珠子瞪大了,
    半晌才問道:
    “明的,還是暗的?”
    “當然是來明的,江蘇太平靜了,需要來點暴風雨。福康安磨刀的動靜,我隔著30裏都聽見了,再不給他找點麻煩,他就要對我動手了。朱大人隻保得住我一時,保不住太久的。”
    福康安的舉動,李鬱知道的一清二楚,矛盾沒有化解的可能。
    老胡沒有猶豫,輕聲說了一句:
    “我聽你的。”
    李鬱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小盒子:
    “這是給你兒子的見麵禮。黃金,辟邪。”
    “敢情好。”
    胡之晃呆了1個時辰,就匆匆離去了。
    母子在這邊的生活不必擔心,
    就連她老娘,也一個勁的說,吃的住的太好了,心裏愧疚。
    作為兒子,他隻能笑笑。
    不必愧疚,很快就可以在戰場上報答了。
    李兄弟的恩情,還不完。
    ……
    李鬱的膽大妄為,超出所有人想象。
    2天後,
    大運河段,就爆發了衝突。
    橫塘驛站兩艘小型巡船,突然截住了一支船隊,要求他們掀開油紙布,接受檢查。
    “停船,我們要檢查。”
    “官爺,拿著喝茶。”
    隔著幾米,一錠銀子甩了過來,恰好落在了巡船甲板上。
    領頭的綠營武官韓約,冷笑一聲,抬腳就把銀子踢下水,濺起小小的水花。
    被攔截船的人一看,就變了臉。
    一個肥胖漢子低聲喝道:“繼續前進。”
    同時,他拱手道:
    “官爺抬抬手,留下衙門字號,明日我當上門答謝。”
    韓約是李家軍,早就安插在了綠營序列中,大聲罵道:
    “再說一遍,停船。”
    “我們是官兵,要檢查你們的貨物。”
    肥胖漢子轉頭走入船艙:“繼續航行,不必搭理。”
    “高大人,他們的船攔在前麵了。”
    “撞上去,有什麽事我擔著。”
    肥胖漢子是兩淮鹽運使尤拔世的心腹,運判高從生。
    他這一趟押運,除了大量的鹽包,還有幾十顆東珠。
    船隊綿延老長,足有9艘船之多。
    原本都是打點好了的,一路上的汛兵,滸墅關,還有維格堂都收了銀子。
    ……
    “大人,要不要提維格堂的名號?”
    “不必了,我們這是被人算計了。”
    “那怎麽辦?”
    “通知下去,有人攔著就撞過去,有人登船就殺掉。絕不能給尤大人添麻煩。”
    “遵命。”
    押運鹽船的,許多都是沒穿號服的官兵。
    轟!最前麵一艘船,將橫塘驛的巡船撞翻,壓在了水下。
    然後,巨大的船身,從上麵駛了過去。
    1000料的滿載沙船和小小的巡船,簡直不在一個重量級。
    眼看著這艘船被撞翻,兵勇落水。
    韓約按捺住心中狂喜,下令坐船緊緊跟隨。
    他冷冷的看著這些滿載的船,還有那些明顯是懷揣利刃,惡狠狠的漢子。
    摘下了暖帽,笑嗬嗬的彎腰致敬。
    鹽船上,有人議論道:
    “這廝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大約是嚇傻了吧。”
    韓約麵色如常,吩咐手下:
    “先把落水的弟兄們撈上來。”
    “跟上他們的船。”
    ……
     本章完